(华润置地(北京)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企业逐步改进管理模式,将信息化引入企业管理的环节中,能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所谓企业信息化,即实现企业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方面信息的交流和共享。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的竞争也由传统的技术、资金、人才竞争转向信息化管理能力的竞争。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能力越强,就越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作用;问题;途径
引言: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当前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伴随全球信息化浪潮,我国信息化正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双向推进,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化,但我国关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仍属于起步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加入 WTO,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尤显重要。
1 我国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能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企业不断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引进信息化管理,能推动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企业不断推进信息化管理模式,会促使企业管理层不断解放思想,积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改变陈旧落后的管理方式,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有效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二)企业实施现代信息管理,会引入SCM、ERP、CRM等一系列新型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能实现公司各项业务的有机统一,有效推进企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能从宏观上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1.2 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现在,各企业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引进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将竞争中始终保持战略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仅要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还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要不断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以现代化管理技术武装企业,实现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经营管理模式,积极引进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1.3 管理信息化是与国际企业接轨的具体体现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随之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加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调查表明,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相对比较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企业投入到信息管理的比重较低。由此可见,我们必须积极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国内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
2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重视力度不够
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认识,对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视力度不够。很多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模糊,企业经营管理者也缺乏系统的信息管理培训经验,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
2.2 未及时转变观念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采用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相对缓慢,由此阻碍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更新,所以企业管理者需要及时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业务流程,积极引进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发展。
2.3 未充分应用网络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很多城市都有健全的基础网络体系,使用电脑处理事务的企业和个人数量呈递增状态,大量企业都有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但是,我国很多企业缺乏先进的企业网络管理意识,网络服务的层次不高,没有实现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有的企业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建立了专门的网站,但是由于人员配置不足,导致网络管理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网络技术相对落后,在开展商务活动时很难充分利用网络,由此严重阻碍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的推广。
2.4 信息技术条件相对落后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被利用,高校培养了大量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为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技术产品不断更新,由此导致信息技术产品的价格不断降低,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产品的信息化软件开发水平较低,我国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缺陷,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相对缺乏,使得服务器、终端、交换机等领域的管理人员严重短缺。经过最新研究表明,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企业很难实现后期的维护和协调,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进程,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
2.5 企业信息化管理投资相对匮乏
目前,我国企业逐渐增加了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不断迈上正轨,但是纵观全局,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相对较低,信息资源仍处于相对紧缺状态,与国际先进企业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不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3 推进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措施和途径
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要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管理策略。我们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制定科学的管理对策,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了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我们应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稳步推进。
3.1 企业应放眼未来,制定长远的信息化管理目标
企业应该放眼未来,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的艰巨性和长远性,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未来的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加强与其他企业的相互合作,同时又要相互竞争,建立共荣共存、而又相互独立的企业关系。企业为了推动自身的发展,要借鉴成功企业的案例,认清自己的发展道路,充分认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技术和科技方面的支撑。同时,企业要实事求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完成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除此之外,企业要创新经营管理观念,协调好企业核心业务与信息化管理的矛盾和冲突,实现信息化管理与企业发展规划的有机统一,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企业管理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管理目标,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3.2 充分发挥政府对企业的推动作用
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坚实的人力、物力、技术支持。同时要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管理,明确其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信息化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企业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保证企业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为企业发展解除后顾之忧。由此可见,企业要不断解放思想,及时转变管理理念,推动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建设。
3.3 保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核心业务的支持
企业要加强对资金的利用,在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中,合理利用企业资金,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要取得长远的发展,一定有支撑自己发展的核心业务,核心业务的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要处理好企业核心业务与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关系,促进企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企业管理者要加大对核心业务的监管力度,为员工创造适合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实现核心业务与信息化建设的同步发展,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4 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企业在制定信息化建设目标时,要审时度势,保证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合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认清企业的发展形势,明确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实现企业各个环节的优化。由此,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对自身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综合考虑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资金情况等,及时妥善处理各种突发状况,规避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同时,企业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科学分析企业面临的现实状况,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除此之外,企业可以依托第三方咨询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策略,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进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4 总结
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企业要实现信息化管理任重道远。众所周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是网络技术充分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适应了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推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要不断加快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步伐,推动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黎;我国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兰州大学;2011(04)
[2]王春生;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12)
作者简介:陆沈妙,身份证号码:3301841993****4320。
论文作者:陆沈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企业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我国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进程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