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报刊资料》的核心价值和社会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报刊论文,核心论文,作用论文,价值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复印报刊资料》的基本概况
成立于1958年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我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料收集整理、编辑加工、信息发布的学术研究出版单位,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人文社科期刊出版基地。《复印报刊资料》于1962年创办,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影响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资源。[1]
《复印报刊资料》系列产品包括纸质期刊系列和数据库产品,纸质的期刊系列主要包括有:126种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系列刊,8种报刊资料索引系列刊,14种文摘卡系列刊;数据库产品主要有:《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中文报刊资料摘要》数据库、《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目录索引》数据库、《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等。[2]
《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系列刊共分为四大类型,即哲学政法类39种、经济管理类34种、教育类23种、文史及其他类30种,其中除教育类之外,其他三类刊物中的刊名绝大多数是直接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二级学科名称相对应的。
复印报刊的信息资源覆盖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除军事外)的所有领域,来源期刊有国内公开出版的3000多种期刊和报纸,收录的全文文献精选自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各学科或专题的重要论文和重要动态、背景资料等代表性文献。
2 从产品特征看《复印报刊资料》的核心价值:广博、精选、专门相结合的信息产品
纸质的《复印报刊资料》各个专题刊物均包括两个部分,即全文转载部分和题录索引部分。全文转载部分精选公开发行报刊上的重要论文,全文重新录入排版。全文转载的筛选原则是:内容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含有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或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反映学术研究或实际工作部门的现状、成就及其新发展。当期未被转载的文献,编排为题录索引,排在正文之后,是该学科或专题的论文和有关材料篇目的定期整理、筛选、汇集,也是读者全面掌握和检索学术资料的工具。[3]
全文转载的论文是由编辑根据论文形式和内容上的特征进行初选,再由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根据论文内容上的特征进行复选。《复印报刊资料》拥有一批由各个学科内眼光敏锐、治学严谨的专家、教授和学者组成的顾问或者主编队伍。这支队伍主要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其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教育学会等单位也有专家参与。对于《复印报刊资料》的选编,专家们注重收集当前最新的研究观点,不限于一家之言,不排斥无名小辈,力图将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重要研究成果都囊括其中。
笔者认为,从《复印报刊资料》的产品特征和编选方式看,它是一个广博、精选、专门相结合的信息产品。
所谓广博,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复印资料来源期刊选材的范围广博。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公开出版发行的报纸约1791种,期刊约7092种,其中自然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约各占一半。《复印报刊资料》收录了国内公开出版的3000多种期刊和报纸作为来源报刊,这个数字几乎就是除非学术类的报刊如娱乐性、文学读物等之外的国内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报刊,凡是公开发行的具有国内统一刊号的中央和地方报刊、大专院校学报、社会科学专业报刊等都属于收录的对象,而且,新创办的报刊也能随时增列进入选材范围。[4]《复印报刊资料》每年全文复印的文献2万多篇,全文复印或未复印的文献编入《复印报刊资料索引》中,每年提供20万条左右的题录。[5]二是指全文选取能够博采众长,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以《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G9)为例,每期都是从700多篇全国该领域新发表的学术论文中选择30篇左右的论文作为全文转载,选取的比例大约是1:30。
所谓精选,指《复印报刊资料》所选的全文往往是从众多论文中精挑细选的。我们知道,从组稿的角度看,一般情况下,一种刊物每一期所选择的重要文章都是有限的,从布拉德福的文献分散定律看,不仅专业文献分散在很多刊物上,同一时期发表的重要的文献也同样分散在不同的刊物中,面对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的层出不穷,文献的分散性非常突出。而《复印报刊资料》能够将同时期发表的专业论文都汇集在一起加以选择,能够精选出同一时期分散在各刊的重要的论文。
所谓专门,有几层意思。一是指《复印报刊资料》将人文社科的文献分为不同的专题分别收录,专题内再分为不同的栏目汇聚论文,因此具有很好的专门性;二是指专门的人员根据选稿的要求来专门选取;三是全文转载论文是各个领域的专家根据专业知识来最后决定取舍。这几个方面的流程和规则保证了复印资料全文的专门性。
对《复印报刊资料》的特点,国内学者做了很多的研究和归纳,主要提出的是它的全面性、系统性、权威性、学术性、公正性、实用性、检索性、时效性、集中性、连续性、专题性[6]等等。在此,笔者将《复印报刊资料》最基本的特点归纳为其收录刊物和学科的范围广博、全文转载的精挑细选和所用资料的专门考量,这三点保证了《复印报刊资料》作为信息产品的特殊性。
3 从产品功能看《复印报刊资料》的核心价值特性1:介于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之间的信息产品
按照情报学中的定义,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后形成的文献,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二次文献主要作为一种查询和检索的工具,目的是报道文献和提供原始文献的线索。三次文献是在一次、二次文献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而产生的文献,如综述、述评、文献指南、百科全书等。三次文献常常作为综合浓缩的信息产品或者作为信息分析研究后的成果。对照这两个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复印报刊资料》专题刊物不完全属于二次文献范畴,因为它的全文收录形式不是简单作为查询文献的工具,但它后附索引的做法以及收录全文所具有的报道文献的作用使其具有一些二次文献的功能;其次它也不属于三次文献的范畴,因为它只是全文转载了文献而并没有经过综合形成新的文献,但是它筛选文献的过程具有分析和综合性质,希望提供浓缩的信息具有三次文献加工的某些特征。
因此笔者认为,《复印报刊资料》专题刊物具备二次文献的报道和检索功能,具备三次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权威性选取信息的功能,所以,它可以看做是介于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之间的信息产品。
特性2:二次筛选的过程保证了复印资料论文的权威性,使其具备评价性功能
因为《复印报刊资料》的特殊筛选过程,它具有很好的评价性功能。复印资料所收录的论文在被刊登在来源期刊前经过一次筛选,在收录于复印资料专题刊中又经过了二次筛选。筛选全文的专家会根据书报资料中心所确定的统一的筛选原则,即“内容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能反映学术研究或实际工作部门的现状、成就及其新发展”来选择可以进入复印资料的全文文献。在来源刊物的第一次筛选过程中,各个刊物会根据办刊原则和办刊思路以及论文的质量来选择性地收入,而复印资料专家对发表后的原文所做的第二次筛选,是经过对多篇文章综合比对后选择的,是高质量论文中的重中之重。无论如何,《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所经过的两次筛选过程确保了其中论文的高质量和代表性,因此,能够根据是否收录在《复印报刊资料》中来评价一篇文章是否具有较高的价值。这样复印资料的全文收录就具备了一定的论文质量评价功能。
特性3:学术热点和兴趣点的提炼和回溯功能
由于《复印报刊资料》全文选取要求是“含有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或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专家在选取全文转载论文时,不论这样的文章是学界大腕还是无名小卒所写,都会重点考虑文章的新颖性和代表性,力图能够客观地将当前的学术热点和动态加以反映。因此,《复印报刊资料》收录的全文能够及时体现当前的学术观点、学术动态和学术前沿,通过对累积的刊物进行分析或通过数据库检索,我们可以获得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关某一主题的所有研究成果、某些核心作者的研究成果清单、某刊物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所有文章等,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领域在一定时期的思维水平、科研水平和学术派别等特点,有助于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研究本领域的发展历程、演变趋势、核心著者的专攻方向等,进一步从中提炼各个不同时期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特性4:跨载体类型、多学科、多层次的专业资料的全面集成功能
由于目前国内数据库和检索工具基本按照文献类型集中文献,期刊、图书、报纸会分别集中,比如中国期刊网主要收录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超星数字图书馆主要收录图书,而《复印报刊资料》在收录期刊的基础上还收录报纸资料,这也是它的特点之一,使其能够具有跨载体类型较全面地实现专业资料的集成。
《复印报刊资料》收录范围涵盖了除军事学科之外的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还涵盖了所有级别的刊物。《复印报刊资料》不仅覆盖的学科广,而且覆盖的刊物也广。它的选刊不限于核心刊物,不是按照刊物的级别来确定选取范围,[7]这与现有的很多二次文献选刊的方式有很大不同。这样的一个特点,能保证《复印报刊资料》能够挖掘出真正的精品,而不论这份精品的创造者和原有的刊登者是否只有比较低的级别。这样的两个方面保证了《复印报刊资料》的内容是对各学科知识的全面集成。
所谓多层次的专业资料是指《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数据库选辑公开发表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各学科、专业的重要论文和重要动态资料,分索引、文摘、全文三个层次分别出版。索引层次保证了收录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产品中的《中文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将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刊每年选登文献的目录以及未选印的文献题录按照专题和学科体系分类编排而成,现在已经汇集了自1978年至今的百余个专题刊物上的全部题录,共计数据量430多万条,每条数据包含专题代号、类目、篇名、著者、原载报刊名称及刊期、复印专题名称及刊期等信息。该数据库数据量宏大、信息覆盖面广、有一定的历史积累量,是我们全面了解学科或者专题发展状况、确定各个时期研究热点和研究内容、开展学科专业研究的有效工具。文摘层次克服了全文选取数量有限的局限,兼顾了点和面的问题。全文层次具备了重要和权威文献的评价和选取特征。通过这样的三个层次全面集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资料,使其成为信息量大、结构合理完备、具有权威性的大型、集中、系统、连续和灵活的文献资料库。[8]
《复印报刊资料》这种全面集成的功能保证了它在文献类型、学科专业和揭示层次上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大型学术资料系统。
综上所述,从《复印报刊资料》的上述四个独特性所带来的特殊功能上看,我们可以归纳出其核心价值在于:
《复印报刊资料》是一种特殊性的信息产品,其全文转载的介于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之间的特点使其成为当前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独一无二的信息品种,对这种信息品种的历史和发展的分析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社会信息服务的演变、社会信息化对信息服务的要求以及信息服务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进行的变革。
《复印报刊资料》是学术性和工具性并重的信息产品,由于它对学科精品文献的选择和集中,由于它对广范围的学科文献分类型的索引和收集,在学术性方面它提供研究所需要的丰富资源、提供选定的权威资源的集合;在工具性方面它提供查询和检索、回溯和分析、积累和评价的便利,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较大意义。
《复印报刊资料》是揭示人文社会科学文献的全面性和权威性相结合的信息产品。从《复印报刊资料》来源看其覆盖范围以及全文转载的选择比例中我们看到,其具备全面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4 《复印报刊资料》的社会作用
4.1 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科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人文社科学术信息资源出版类型,《复印报刊资料》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科学起到了促进作用。[9]在纸质文献占统治地位的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复印报刊资料》是深受专家、学者推崇的学术参考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图书资料信息部门典藏的重点,被社会誉为“中国的学术窗口,文化交流的桥梁”,“刊中精品,刊上之刊”。[10]在计算机和网络时代,虽然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但是《复印报刊资料》以其独特的权威性和推荐性,保存和传播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节省科研人员的时间;通过检索工具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集中揭示社科文献成果。因此,它今天仍然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资料的品牌效益
由于《复印报刊资料》在国内享有权威性,它已经成为文科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部门、公共图书馆以及高层领导决策机关图书馆必藏的文献之一,对社会科学学者、专家、决策人员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人们认同《复印报刊资料》的权威性还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些报刊已经将《复印报刊资料》视为权威,通过对比在《复印报刊资料》上转载的文章数量评定刊物的优劣,有些省市的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开始对刊物实行分等管理,根据刊物的质量评定等级,而评定等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刊物所载论文在《复印报刊资料》中入选的比例;[11]许多单位将论文能否在《复印报刊资料》上转载作为评定职称的条件之一;一些省市科研学术机构,将能否在《复印报刊资料》中收录作为评选优秀科研成果的条件或者标准;有些单位规定,原发表在省市级报刊上的论文,一经《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收录就可以作为国家级有影响的论文看待;[12]科研人员将论文被收录在《复印报刊资料》中作为学术水平被社会认可的一种荣誉。可见,《复印报刊资料》已经具备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资料的品牌特征。
4.3 对期刊发展的导向作用。
《复印报刊资料》以独立和客观的态度从全国众多报刊中精选出质量高、学术价值高、观点新、见解独到的文章,进行全文复印。由于这些论文来源于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报刊,因此其所选用作者和报刊的数据也常被引起关注。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每年都在《光明日报》上刊登其全文转载选用文章的来源期刊数据,学术刊物上不少研究者利用《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作者数据来分析核心作者和核心研究内容,根据《复印报刊资料》的主题分析来确定研究热点和动态。可见,《复印报刊资料》对全国的社科期刊及其所载论文起到了独特的评价和鉴定作用,[13]已经对学术研究和期刊的发展起到了某种程度的导向作用。
4.4 发现和激励人才的作用
因为《复印报刊资料》选用的文章大多数有比较好的声誉,所以文章被其选用常常让作者感到骄傲,这样的促进因素也是一种鞭策,激励作者写出更好的文章。更主要的是,由于《复印报刊资料》不排斥新人新作,这对于发现、培养、激励年轻作者和促进新人的成长有良好的作用。[14]
4.5 促进对各个学科自身研究的开展
作为一个信息量大、收录全面的社科知识宝库,《复印报刊资料》积累的数据蕴含了大量学科发展和动态的信息。通过它们,我们可以获得各学科文献产出量和产出量动态变化的规律信息和其学科分支文献的状况;我们可以研究学科的产生、发展、突破、成熟的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学科研究的核心著者和主要研究方向;我们可以研究各个学科的主要问题和热点的迁移;我们可以确定各学科的核心期刊;我们甚至可以研究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关系。[15]实际上,现有的不少学术论文已经这样做了。比如《社会科学报》的论文“近十年国内政治学研究调查报告”[16]就是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专题为依据来开展调研的;再如《教育学报》刊登的“2006年‘教育公平与制度变革’研究综述”也是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专题为依据来分析和研究该问题的。[17]而这样的研究还有不少。
此外,《复印报刊资料》对于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而言,是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资源;对图书信息机构而言,订购《资料》是缓解购置资源经费不足的矛盾,是用具有代表性的精品资料来解决文献全面性不足问题的一个途径;《复印报刊资料》对于众多的资源而言,是将普通转变为精华、将分散变为集中、将散布变为密集的一种解决办法。
5 结语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成立已有50周年,《复印报刊资料》系列产品也有40多年的历史,成就卓著。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该系列产品也存在很多不足。笔者以为目前最需要改进的有下面几点:一是如何用更加科学和可行的方法来保证精选出来的论文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精品,这是保持《复印报刊资料》特色和核心价值的关键;二是如何适应网络时代变化,真正明确新时代的用户需求,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保留自己的品牌特点;三是对积累的数据进行深层次开发和挖掘,提供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服务产品,创造新的服务模式。
收稿日期:2008-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