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移动支付互联互通探讨论文_肖亚锋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移动支付互联互通探讨论文_肖亚锋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目前,为了贯彻国务院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部署,落实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实现“一票出行”。多种新型支付技术不断被引入AFC行业,地铁出行消费方式逐渐由传统卡扣脱机消费向个人账户信用消费进行转变。文章结合我国轨道交通AFC系统发展现状,对传统卡扣脱机消费及个人账户信用消费的互联互通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从标准制定、技术创新、政策引导等不同角度阐述制约互联互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互联互通架构设计,同时对互联互通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后续轨道交通多种支付方式融合提供基础。

关键词:支付方式;互联互通;城市轨道交通

引言

为了解决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轨道交通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突破口,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作为轨道交通直接面向乘客的运营核心子系统,其支付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解决AFC系统单程票流失率高、终端设备故障率高以及车站集中购票带来的混乱和拥堵等系统运营的众多问题,同时也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移动支付方式已经成为各地新建交通线路AFC系统建设中的一个必然的创新性选择。

1需求设计

1.1系统功能需求设计

1.1.1车票管理

移动支付AFC系统的功能首先是要满足地铁AFC系统对车票生产、使用和数据清分的需要,其次作为ACC车票管理系统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于移动支付车票的生产,支持车票的空中发行(即在线车票发行),其中包含了车票数据准备和制卡订单监管。为了实现以上功能,需要单独设计实现一套车票发行系统,与ACC的票务管理系统、票卡密钥管理系统(KMS)对接,以满足制卡的需要。

1.1.2车票应用

移动支付车票应用主要包括空中圈存、空中锁卡/解锁以及车票的使用,具体使用规则如下。

1)空中圈存:通过各参与方(ACC和移动运营商)系统间的数据对接,借助移动互联网络,在线更新用户使用的Applet中的电子钱包余额,实现钱包加值处理。

2)空中锁卡/解锁:通过移动支付APP后台服务器与移动支付APP的配合,在线完成对车票的锁卡、解锁操作,进而改变卡片的应用状态。

1.2系统业务功能需求设计

1.2.1票卡结构定义

移动支付票的票卡结构和普通票卡一样,都需要遵循相应的技术规范,在其中的“发卡机构自定义区”中,可补充地铁自定义的业务数据,以满足地铁本地化的业务需求,发卡机构自定义的业务数据主要包括:地铁专属子卡类型、进出站点模式、线路限制模式、乘次/月票控制参数等数据结构。

1.2.2空中车票发行

首先,ACC票务管理系统需提前向移动支付车票发卡系统分配移动支付车票卡的逻辑卡号范围数据,供空中发卡使用;乘客在移动支付APP上发起发卡请求,发卡系统调用移动支付车票专用KMS接口,进行发卡数据准备,数据准备完成后,移动支付APP后台服务器发送发卡数据指令流,由移动支付APP后台服务器完成空中写卡操作;写卡成功后,反馈发卡结果给移动支付车票发行系统,产生的交易数据上传到ACC的数据管理系统中,进行数据校验、解析入库处理。

2不同支付方式下互联互通的现状

2.1传统IC卡扣脱机消费

以交通部一卡通为例,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对实体卡片、虚拟卡、密钥系统进行了定义。在技术层面上实行电子现金、电子钱包业务共享钱包的方式解决国内不同城市不同制式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消费设计上采用全国互通通用文件与本地定制私有化文件的组合设计,既能满足全国通勤漫游的需求,又能保障在本地分时分段领域消费时票务流程的完整性。

2.2新型移动支付账户信用消费

2.2.1银联闪付

随着银行卡由传统的磁条卡向PBOC2.0/3.0标准的智能卡发展的产业升级成为趋势,金融IC卡以其便利的小额脱机支付优势,将逐步进入各行各业。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集中的小额支付领域,将是各金融IC卡进入的重点行业。银联先后采用电子现金、联机脱机数据认证交易、联机预授权等方案在国内轨道交通行业推广移动支付技术产品。该模式下,各地城轨企业只需遵循银联技术标准对AFC系统进行改造,即可实现银联闪付在轨道交通中的使用,且不受AFC系统标准差异限制,可直接实现各城市间的互联互通。

2.2.2二维码支付

二维码(Two-dimensionalCode)是指用二级制数据相对应的图形来表示数据信息的几何形体。二维码支付具有很多优势,包括:输入数据更加便利、可识别性较强、操作上较为灵活等,这也让其在各种信息载体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特别是智能手机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和普及,使二维码支付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支付方式。二维码支付在AFC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二维码购票及二维码过闸。

2.2.3生物特征识别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BiometricIdentificationTechnology),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指纹、虹膜、面相、DNA等)或行为特征(步态、击键习惯等)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来实现。系统对每个人的生物特征进行取样识别,提取其特征并转化成数字代码,将这些代码组合成特征模板。乘客同识别系统交互进行身份认证时,识别系统获取其特征并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匹配,从而决定乘客身份来实现过闸乘车并在该乘客实名绑定的支付平台账户上扣款。

3互联互通的发展趋势

3.1互联互通架构的转变

传统的AFC系统(AutomaticFareCollection,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采用五层架构,分为清分系统、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车站计算机系统、车站设备、车票五个层级。随着以二维码、NFC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技术在AFC系统中的应用,AFC系统架构已经演变为“五+三”的融合架构(如图1),即新增互联网票务系统、车站设备、电子车票三级补充模型。通过对AFC系统技术规范的修订,约束移动支付新增功能,以互联网票务系统为对外接口,为城市间移动支付业务互联互通提供基础,同时可以应对未来互联网应用方式的快速发展给AFC系统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3.2消费模式的转变

目前,我国开通地铁运营的35家城市中,已有31家通过自建地铁官方APP实现地铁出行的便利,为乘客提供更加优化的品牌化服务。对地铁内部,在互联网支付技术的加持下,传统票务系统已经逐渐实现从卡账户管理向个人账户管理的转型。未来,AFC系统移动支付方式将以实名制、信用消费为主,通过后台行程匹配及计费来实现先乘车后付费。同时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成熟,在城市内将会以人为中心,将各种支付方式设置为标签,进行混合使用,由互联网票务系统对支付标签进行匹配来实现先乘车后付费。

结语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扩大,票务系统的运营管理必将成为关注的重点,移动支付AFC系统通过使用专业的支付通道和安全的在线充值和支付方式,为乘客提供了便捷和多样化的乘车体验,必将成为AFC系统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20:11-23.

[2]王慧颖.移动支付在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分析[J].论述,2018(04).

[3]汪璐.新型移动支付在AFC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05).

论文作者:肖亚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移动支付互联互通探讨论文_肖亚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