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在产业链中的带动和反馈作用(下)_企业经济论文

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在产业链中的带动和反馈作用(下)_企业经济论文

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在产业链中的带动与反哺作用(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业论文,作用论文,产业论文,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带动工业经济的影响力

扼制增量、盘活存量事关十一五规划成败

“一季度动向”值得警觉和深思。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和十一五规划纲要出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中讲求质量、创新、节能、环保和社会公平等积极因素开始发挥作用,但毕竟启动时间较短,现实影响力还比较微弱,强大的传统增长惯性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2006年第一季度情况显示:GDP同比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猛增27.7%,高于上年同期4.9个百分点,增速依旧过快,信贷也增加过多。其中,虽含有合理因素,但仍然不乏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的倾向,“外延式、拼增量”的势头及其治理效果实难令人放心。

强大惯性及其最新动向显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的转变是一场全面深刻的变革,比预想的要更复杂、更艰难;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战略意图和十一五规划的要害问题越来越清楚了,这就是要下大决心打破已被凝固化的地方、部门利益格局,防止继续出现种种干扰。

经验和研究显示,“十一五”时期中国面临的重大主题都首先同不断累积、乱象丛生、质量不高、且绕不过去的经济存量困扰有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转变增长方式、建立节约型社会,以及随之而来的化解风险、调整结构、优化流程、节能降耗、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增进消费、促进公平、生态环保等等,都有一个实质性的共同点:如何优化、降解、盘活累积延续多年、已被视为“既成事实”的经济存量中的矛盾和问题。

存量困扰在第二产业显得尤其突出

以往主要依赖外延扩张形成经济增量来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促进发展的政策思路,即“增量解决法”,虽然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政策效应在逐步衰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中央关于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式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战略意图。工业经济越是快速增长,“总量块头”越是增大,就越是考验化解原有经济存量的能力,就越是需要依靠“存量解决法”来寻求改革攻坚式的突破。而从积极的态度出发,目前工业领域种种触目惊心的损失、浪费状况刚好反衬出、折射出“腾出手来挤压存量”的潜力巨大,今后工作思路的主要注意力迫切需要从“靠加法、拼增量”转变为“靠减法、解存量”。而如前所述,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和天然优势,就是突破工业存量困扰。优化结构、优化流程。

开展以市场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行动

回顾我国工业发展历程,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一条相同的轨迹。即以严重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能源高耗、环境污染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增长,却也换来了产业落后、结构失调、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和银行坏账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致使实际能够发挥作用的社会有效产品所占比重低下。其中,仅仅由粗钢、焦炭、水泥、汽车、电解铝、铁合金、建材、化工产品等重化工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最保守的估计,也要在2万亿元以上,且问责无门。

以往的宏观政策实施效果已经证明,总量调控历来是政府的强项、市场的弱项,而结构调整历来是市场的强项、政府的弱项。追溯我国经济结构扭曲的原因,原本是政府与市场的角色颠倒所致,是政府弱项阻碍了市场强项之过,而绝非有人指责的是所谓“市场之过”。如果结构调整的市场化基础继续缺失,依然凭借行政会议、红头文件直接调整经济结构,而我国一轮又一轮由政府弱项主导,并总是指望以每年有限的增量来调整产业结构巨大存量的政策思路,将越来越难以奏效。为此,通常所说的宏观调控,要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就要有独到的针对性。在从排斥市场体制向依靠市场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同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最大区别在于现代流通服务业和市场体系这一传导产业、传导机制的严重缺失;在此背景下,最应当警惕的是由政府越位、垄断集团操控、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监督员“四位一体”所导致的“市场变异”或“伪市场调节”。为此,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调整政策实施的方向和力度。

我国的结构调整要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加快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壮大现代流通服务业应当作为新时期结构调整的主导思想。目前,由于网络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的兴起,产业结构实现竞争性升级调整、高效率运作在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外部体制和政策环境,在于改善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至今的纵向化、条块分割、九龙治水的行政管理体制。要着力解决政企不分、行政垄断、地区保护等顽症,现代流通服务业要率先从政府主导型体制向市场主导型体制转变,切实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行业(协会)自治管理。同时,要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和相应的执行机制。

在依靠通常的财政、货币政策求解中国难题的同时,更应该强化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和市场体系的疏导、中介功能。最新迹象表明,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人格化”表现,企业竞争性的商业订单机制及其流通渠道资源已经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明显增强;凭借贴近市场和了解消费信息的优势,现代流通服务型企业已取得对上游制造商、供应商的支配地位。在这种背景下,要给市场以机会,保护公平竞争的环境,改变“保姆心态”和包办式思维习惯,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现代流通服务业,不应再继续有意无意地把它当作次要产业来看待。为切实促成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必须将主要注意力从以往侧重于制造业转向现代流通服务业,寻求和探索解决原有诸多问题的新途径。

要鼓励现代流通服务业向第一、第二产业渗透,紧密结合当代重大主题,提供化解系统风险、消除“跑冒滴漏”的周到服务。结构优化只能更多地依托市场配置资源机制来寻求彻底解决,实行市场化、竞争性的商业订单机制和流通渠道建设,促使商品和生产要素高效率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分工深化进程,改变地区之间产业结构高度趋同、放大的自然经济体系的状况,改变国内商品和要素市场分割、封闭、垄断、无序以及价格信号扭曲的局面。尤其要对行政主导下的产业进入冲动极为强烈而淘汰退出机制严重缺失所导致的一轮又一轮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严重的结构性损失,实行釜底抽薪、断其后患。

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流程优化行动

据估计,通过加快经济节奏,提高资本周转速度,我国全社会工商企业可节省至少10000亿元的流动资本。由于周转缓慢,导致企业流动资本占用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GDP的增幅。据跟踪分析,由于资本效率和周转速度下降,1999年同1992年相比,仅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就白白蒙受了8400多亿元的隐形经济损失。目前,我国企业资本周转速度同过去相比虽然略有改进,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特别是2005年工业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又出现减慢趋势。相比之下,日本经济尽管经历了战后最长的“平成不景气”时期,但其制造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率始终保持在7.5-8次(注:宋则:《中国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周转速度是中国同类企业的4-5倍。2004年末,我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占用达到86884.71亿元,如果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速度从2004年末的2.16次提高到3次,则周转时间可缩短48天,同等经济规模下可节省流动资本11280亿元。

同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对应的另一种指标是库存率。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德国、日本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3%—1.5%;批发零售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14%-1.29%。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经济运行节奏的不断加快,流动资本处于沉淀状态的比例很小,进一步印证了周转速度普遍较快的现实(注:参见《国际统计年鉴〈2000〉》第689和692页。)。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减少商品库存量是企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的一项可行的战略。调查显示,美国71%的制造商利用这一可行的战略,已经使商品库存时间从最初的2个月下降到了1.2个月;而汽车、电子产品和零售企业的周转时间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27天,缩短为90年代末的12天。

上述分析表明,通过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加快经济节奏和消除迟滞耽搁来挖掘竞争优势和开发利润源泉,已经成为新世纪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以制造业流程优化为主导的经济节奏的较量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表现在微观主体层面就是提高科技含量、加快资本周转、控制库存、精确采购、周到销售、降低成本、推行供应链一体化等等。为了促进我国工业领域的流程优化,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需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要努力促成国民经济实现“第三个转变”。我国不仅面临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而且迫切需要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塑造传导机制,提高流通效能,以加快经济节奏、加快商品流通和资本周转为核心,促进工业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第三个转变”。突出强调“第三个转变”,是从中国的实际状况和面临的历史任务出发提出来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既不是画蛇添足,也不是对“两个转变”的简单重复。时至今日,工业经济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地区无不叫喊“资本不足”、“资金短缺”,与此同时却又放任经济节奏的缓慢、迟滞,任凭已经投入的巨额资本沉淀不动或隐性闲置。现在看来,中国工业经济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到处缺钱”,而是循环太慢,缺少“动感”,几个钱不顶一个钱。

在新财富观指导下,历来比较重视周转速度和流通成本的现代流通服务业,包括现代批发业、零售业和物流业要发挥市场中介的影响力,积极主动参与工业和工业品流程的优化整合,实行“三个改变”。一要改变工业品流通渠道行政化、孤岛化,商业资源各起炉灶、重复建设,信息传递受阻,货不对路,产、供、销脱节,脱销积压并存,流程支离破碎,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局面;二要改变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条块分割、纵向管理的工业经济体制,把制造业从一个个非市场化的封闭型车间孤岛中释放出来,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三要改变我国工业企业在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无渠道、无品牌、无订单、无技术,处处受制于人、勉强微利经营甚至亏损经营的状况。与此相关,解决就业问题要有长远战略考虑和方案储备,而不应当过于看重拼数量生产和粗放式出口对扩大就业的暂时贡献。

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要关注非主流工业经济的流程优化,以批发商的培育为重点,规范、发展、改造、提升有中国特色的商品交易市场。目前,中小私营企业、产业集群和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三位一体,已经形成我国主流视野之外强大的第二经济,在活跃地方经济、繁荣商品市场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发展成地方工业经济的支柱和特色产业,其中江浙一带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最为引人注目。在持续关注并研究这一经济现象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讲求动态化、机制活、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以及它对国民经济流程优化的促进作用。

流程优化的前提是利益关系的优化调整。即以“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市场化的公平原则,推动流程中相关各方,特别是零售商和供应商、工业企业和现代流通服务业企业结成“利益共赢体”,改变目前因为利益冲突而轻易损毁流程的状况。具体而言,就是促进流程中的各个利益主体包括制造商、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等的利益关系趋向公平、公正、合理、稳定,使原有的松散型、节点状资源,以共同受益为主线优化整合成平滑的链式资源。

以物流合理化为主导的节能降耗行动

提高物流效率,改变粗放格局,可降低至少1万亿元的物流成本。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绝大部分来自采掘加工制造业,由此引起的货运、仓储和物流管理活动所付出的社会物流总成本高达3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21%。物流成本在历经多年徘徊后虽然有微幅下降,但仍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9-11个百分点。

从全球看,成本削减的重点和注意力,正在从余地越来越有限的制造环节向空间广阔的流通环节转移。以此为依托展开“经济节奏的较量”,正在成为新世纪最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和新主题。原来理解的产品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发生了新的结构性变化,即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被物流时间和物流成本所取代(注:根据香港贸易发展理事会(2002年)公布的数字,中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40%,物流时间占整个交货周期的90%。),物流成本占产品销售价格的比重平均高达30%-40%(注:吉布森(Gibson)2001年研究指出,中国的企业平均物流成本占制成品总成本的30%-40%。安德鲁·坦泽(Andrew Tanzer)同年在全球福布斯论坛上发表文章称,与供应链有关的成本可能占了中国批发价格的30%-40%,而相比之下,美国只有5%到20%。),已经成为吞噬企业利润的巨大“黑洞”。

推算得知,在现阶段,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就可节能降耗1600亿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如果我国能达到当前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平均水平(10%-12%),则每年可节约物流成本14000-16000亿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将快速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推行物流合理化、高效化纳入节能降耗、提高国民经济质量的“总盘子”,“十一五”期间要明确将社会物流资源优化整合、工业企业物流绩效改善作为主攻方向。在我国,物流的主要问题不是出在引发人们过多指责的批发、零售业等现代流通服务业,而在于制造业,突出表现在工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及其普遍“自办物流”的低效格局。在历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工业生产资料投资品销售总额中,工业企业自采自销比重高达70%;在社会总产品中,工业生产资料产品占75%,工业品物流总值占社会物流总值的85%以上,这些产品的市场流通绝大部分是在工业企业之间直接进行的。目前,对工业企业自设的采购、库存、储运、销售机构所造成的巨额投入,以及成本和效率状况几乎难以统计,原因在于游离于市场交易之外的非社会化物流运作在全部物流活动中所占比例过高。这个深不见底的巨大黑洞正是中国物流效率低下、流程恶化的要害所在,也是改善潜力之所在。根据对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调查,工业企业通过外包物流服务,平均可以节约39%的物流成本。这对大多数处于微利状态的生产型企业而言,诱惑无疑是巨大的。

要积极稳妥地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防止重复建设。针对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滞后、格局散乱、家底不清的状况,有必要就目前的物流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摸底。重点是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仓储设施和运输能力的种类、结构、分布、水平、闲置状况以及探讨其现代化升级改造、存量重组的可能性等,以便为制定宏观决策和发展战略提供可靠依据。要坚决制止各地巧立名目,采取违背物流规律的做法“大办”物流产业的倾向。对配送中心和物流园区等“第三方物流”领域的投资行为,应当采取最严格的政策措施,加强指导和规划,注重存量重组、升级改造,避免铺新摊子,滥占土地、滥上项目。

改革物流体制,降低跑空率。十一五期间,要以大幅度降低跑空率、提高综合效率为近期目标,改变物流资源条条块块分割,铁路、公路、水路、海运、航空、管道各自为政的物流管理体制,以市场化为基础,优化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存量,使各类车辆平均跑空率从目前的40%,下降至20%,明显缓解能源、道路资源短缺的压力。

加强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上述物流状况同成本核算、监控缺失有直接关系。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和产业链条的拉长,导致物流时间、物流成本在产品总时间和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使得物流成本核算不仅越来越重要,而且越来越复杂,对物流成本状况的客观描述越来越困难。中国物流成本信息近年来虽已开始分析发布,但统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与核算能力相当薄弱,统计口径、数据来源和解释评估能力含糊笼统,物流研究和信息数据分析处于一个个“孤岛状态”,准确性及其来龙去脉很难令人放心,监测调控更是严重缺失。倘若这种状况得不到率先改变,将会严重阻滞“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总进程。中国迫切需要符合自己要求、经得住推敲的、可靠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真实数据的支撑,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要加强合作,通力攻关,建立科学合理的宏观物流成本分析框架和数据库,并由权威机构定期发布物流成本评估报告。对数据信息发布要建立问责制,改变“数出多门、估计推测、随意发布、依据缺失”的状况。发布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对数据信息形成过程、统计框架、统计口径、来龙去脉以及缺失不足等等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要尽快统一中国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规则和方法。即建立协调机制,确定物流成本指标,统一核算方法,加紧数据搜寻,切实强化物流信息管理,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

要加强对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中的物流管理数据接口研究,同时改革企业会计准则,推进物流成本科目的试点。考虑到从物流成本核算到物流管理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建议在企业会计科目中增设物流成本项目或者分立的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物流管理成本项目。提出相应的数据剥离方案、专项补充调查和分析测算方法。

要开展对物流成本分行业、分地区、分类别细化考察。以领先企业为基础确定标准化数据。五是要在具备科学可比性的前提下,加强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的国际比较和国际交流,加强国内物流成本实际状况变动的实时跟踪监测,从中提炼出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和措施。(未完待续)

标签:;  ;  ;  ;  ;  ;  ;  ;  

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在产业链中的带动和反馈作用(下)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