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张玉璠
摘 要: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支柱。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的提高,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要从多维度出发,提升自身认知,促进专业技术成长。具体可以运用崭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知识素养生成;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深入的教学总结反思,培养教师实践素养生成。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精湛的教学艺术,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学反思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将会决定教学水平的高低,会对教育教学方向和质量产生影响。“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为了增强教学实效, 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知识、 充实自己, 由此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理念引领:关注教师知识素养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趋多元化,多元化的社会呼唤个人的主体性,培养个性特征突出、 综合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 知识素养是最重要、 最基础的, 它是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教师要想实现快速成长,必须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为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创造外部条件,教师要提升自身整体素养, 必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活动,逐渐感悟先进理念的博大精深,从而为教学指导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教师需要改变以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注重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坚决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进行创造性教学。 只有用崭新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才能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教师要不断学习,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积极探索,并将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教学研究:提升教师能力素养
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沃土和关键环节。 教师要积极思考,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成认知升华、能力提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概念,尊重每一个孩子,留心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善于捕捉孩子的学习智慧, 并加以正确引导。根据孩子的学习发展需要和身心特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有针对性。
现代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个性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点,需要教师做出积极尝试。新课改强调,教学活动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教师不能无限制地主宰课堂、主导学生思维,而要放手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探寻。如何设置教学任务、思维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由此发展学生个性——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在此基础上,教学实践才有意义,才能帮助教师实现能力素养的提升。
三、科研推动:发展教师专业素养
教育科研本质上就是教育工作者从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出发, 透过表面的问题, 探索、 找到本质性的东西。 搞好教育科研工作, 是提升教师教育能力、 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渠道。 教师对教育科研活动的认识不到位。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探寻二者的相关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研究型教师已成为现代教学的现实需求,必须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相结合。针对教科研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认知,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积极探寻解决办法,从教育科研着手,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实现教学创新,由此推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迄今为止,关于离散型随机微分方程的参数估计问题研究已有很多算法;关于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的研究较多是模型Ornstein-Uhlenbeck的线性形式[1-4]。由于带加性噪声的随机振动系统在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随机微分方程的参数估计问题受到学者们的很大关注。目前,绝大多数对参数估计问题的研究都是基于极大似然方法[5-8],然而在实际中事先我们常常对未知参数的信息有一定了解,因此本文考虑带加性噪声的二阶振动方程及其参数的贝叶斯估计与性质,并讨论小干扰项ε对估计量的影响。
四、课改反思:培养教师实践素养
教师撰写课后反思是对自己教学工作进行的自我诊断,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都会显现出来。反思的类型是多样的,可以是对学校组织
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法宝,是培养教师实践素养的核心要素。 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元的,但就教学目标角度来讲,教师必须对课程总目标、单元目标、每一节课的目标进行反思。教学反思不仅要从宏观视角出发,进行综合考量,还要从微观视角着手,进行剖析。教学反思对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存在积极影响,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反思活动。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1-2]是国际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3]。实践教学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将PBL教学法引入实践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实践教学过程的主角,教师成为实践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师生配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学生熟练运用所学课程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及组织能力。
因此,审视金融危机以来建筑业增长中TFP 变化及科技进步贡献率,可以为当前建筑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而当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考虑索洛余值法因涉及变量少、宏观层次分析、适用时间序列数据、兼测量科技进步贡献率等优势而适用本研究[12-14],本文拟使用索洛余值模型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建筑业TFP变化及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量,探讨建筑业创新驱动发展绩效演变的历史规律。研究成果将服务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为行业及相关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实践指导和决策参考。
的学习活动进行的反思,可以是对教育教学事件的反思,还可以是对自身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反思的内涵是丰富的, 它的呈现形式也必须多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平台的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 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教学反思是突破教学瓶颈最主要的方式,是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有利于教师独特风格的形成。若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课后的反思活动,定然能够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行为,成长为一名教学研究者。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949(2019)07-0029-02
[责任编辑:严加红]
(作者: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三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