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水平在逐年提升,人们对于电力的实际应用需求亦在逐步提高,不仅要求电力系统的运作稳定性、安全性,对于其整体质量的要求日趋增加,要想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这一发展需要,就要积极地总结电力系统的运作规律,而后对其运作中易出现的各类问题予以关注,并结合电力系统的运作形式以及其他相关的运维理论知识,制定极具针对性的应急管理措施,基于此,笔者对电网应急管理理论以及提高应急能力的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究,希望笔者的分析给有关电力运维人员带来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网应急管理理论;提升;应急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不论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或是在行业的生产中,对于电力的实际需求都在逐年增加,可见,电力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所占据的地位,要想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电力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需求,就要对电力系统运作中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而后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建议,在此过程中,亦要针对其中的各类问题,制定极为高效的事故应急方案,笔者基于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给相关的电网技术运维人员以启迪。
一、对于电网突发事故特征以及应急管理理论浅析
(一)对于电网突发灾害的特征分析
所谓的突发事件指的就是引发社会危害,必须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使方案更具可行性和科学性的特征,对这些事故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公共卫生事件等等,要想确保电力系统的运作安全,就要对这些事故种类和诱因进行分析和总结,而后落实极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而后笔者又对电网企业运营中的突发事故特征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由于电网运作中涵盖的内容较多,电能从生产到输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基本是同步进行的,在这样的情形下,电力的运输一般会呈现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但是,电网实际的运作中仍旧容易出现各类问题,这些问题都将阻碍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同时也会给其中某个或是多个环节带来负面影响,导致整体的电力系统出现运作故障。
其二,所受外界的制约因素较多。无论是从用电设备、发电亦或是供电等环节来看,都容易出现诸多的事故问题,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自然因素,也不乏人为因素的制约,自然因素包括洪涝、地震以及其他地质灾害等等,在出现了突发因素之后,将会给电网的正常运作带来诸多的阻碍,制约着电力事业的发展。此时就需要相关的技术运维人员对这些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进而把这些问题及时的解决。而人为因素则大多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玩忽职守,无法针对这些事故内容,制定极为适宜的解决方案,使电力系统的运作安全无法得到保障[1]。
(二)对于电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论分析
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电力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一定要确保电网运作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电网系统运作中的诸多事故类型,制定极为高效的应急管理措施,要将“一案三制”作为体系运作的核心问题,对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进行统筹和协调,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极为适宜的事故应急管理法制、体制以及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令整体的电网系统的运作更为高效和科学,使电网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更为健全。笔者针对电网突发事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建议,希望笔者的分析给有关电网的运维管理人员以参考[2]。
其一,构建健全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要对电网企业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调配,同时在实践发展中,对这一体系予以健全、编制以及修订,逐步构建一个“纵向到底”“内外衔接”以及“横向道边”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其二,建设一个系统化的应急管理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环节中,要构建一系化的监测预警机制,同时制定一个协调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以及应急决策措施等等、不仅如此,电网企业在实际的运作中,也要发挥应急指挥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并和气象服务平台紧密的联系,提升自然灾害事故的解决效率。
其三,构建一个规范的应急法制。参考有关的法律条文内容,以及制度标准,逐步构建一个科学的电网管理机制,将最终的应急监测系统的作用体现出来,保证电网的运作安全[3]。
二、对于电网应急管理技术方式分析
电网应急方案落实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各类技术、关键技术等落实到实践中,电网企业要强化应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比如,可以进行故障测距、实时预警以及在线监控等行为,还要对其他先进技术种类进行归纳,将其应用优势发挥出来,比如,防强风、破冰融冰以及防污闪等,极大的提高电网自然灾害的抵御力。
(一)构建一个系统化的应急管理平台
电网企业的运作中,要对企业的内部结构予以优化和健全,尤其要制定一个应急系统管理平台,使平台的应用体现出功能的多元化、标准化和统一化的特征,使其涵盖着各类通信设施以及指挥平台等内容,将应急系统好电网安全监控系统融为一体,更好的对事故类型予以定位,尤其是预测警报、综合判断、实时监控以及灾情反馈等等措施是极其重要的,对指挥系统的功能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和更新,重点关注极具示范性和标准化的应急指挥平台,以此为基础,使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更具针对性和适宜性,最终极大的提高电网整体的性能和应急处理效率[4]。
(二)强化突发事件的预测力度
电网企业要和有关的气象台进行联系,做好相应的的防震减灾解决措施,强化和部门之间的联系紧密性,可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不如,手机以及计算机等,获取实时性的自然灾害信息和有关参数,而后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统筹和分析,降低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最终也可以间接的提高灾害的处理效率和整体水平。
不仅如此,有关企业要对企业设备等来更好的安置,并对多灾害的多发地带予以着重注意,尤其是企业自身也要对电网日常的运作方式予以重点关注,与此同时,可以设置相应的监控区域,其中包含着防震减灾和气象等诸多内容,与有关检测部门沟通和合作,对自然灾害进行实时的监控,使电网的运作更为高效和安全[5]。
(三)强化电网风险的分析能力
电网企业的运作中,要借助应急系统管理平台的作用,对各类灾害数据和参数进行归纳和搜集,而后把这些参数予以收录,应用定期统计的形式,对这些数据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统筹,为后期的数据资料统计工作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其中较为严重的风险类别,应当对其归类和识别,及时发现问题,而后高效解决问题,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应急故障处理方式,其中涵盖着技术防范措施、事故预防措施、减灾防御系统等等,使最终的应急事故处理方案的落实极为高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同时人们对于电力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需求仍在逐步增加,要想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就要将电网运作中的各类问题予以解决,而后实施应急管理措施,使电力系统的运作更为稳定。
参考文献:
[1]杜伟. 关于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性的探讨[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8(31):223+219.
[2]张英哲.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2016,19(15):147-148.
[3]庄丽. 分析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应用[J]. 通讯世界,2016,37(06):139-140.
[4]曾杰. 试论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应用[J]. 江西建材,2016,79(04):236-237.
[5]王暘. 电网突发性灾害应急项目管理体系与能力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论文作者:朱传瑜,牛佳,任江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电网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事故论文; 电力论文; 要对论文; 高效论文; 这一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