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创意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政策_丹麦旅游论文

丹麦的创意产业:关于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丹麦论文,创意论文,发展战略论文,政策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丹麦对“文化产业”的定位是“未来增长的新产业、区域发展的新动力、商业贸易的新盟友”。丹麦政府选择了电影产业、音乐产业、数字内容生产、文化企业创新作为其文化产业发展的四个重点领域。在丹麦,文化产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文化生活与商业生活越来越密切。为了能够让文化政策与产业政策相辅相成,政府深入了解文化与企业发展间的动态关系。丹麦的“文化部”与“经济企业事务部”共同合作,创新政策以刺激文化与经济的新潜力。

      一、丹麦的体验型经济

      丹麦是国土面积很小的国家,全国面积还没有北京市那么大,人口与北京朝阳区相当。尽管如此,这些年还是有一些成就,特别是建立了一个比较成功的并且可持续的社会。尽管没有诺基亚这样的大公司,但我们有很多的小岛,很多很小的机构,其实这也是我们一个核心能力。

      中国人比较熟悉丹麦人安徒生,丹麦人有讲故事的能力,这对体验型的经济来讲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讲故事和各种叙述可以产生很多附加值,丹麦人对此很重视。芬兰森林多,瑞典矿产业很丰富,挪威有石油,丹麦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基本的制造业,唯一有的是大脑。此外,我们的手工能力也很强,所以丹麦的工艺及设计也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但归根到底我们是很穷的农业国,想走出这个困境就不得不进行自我教育,这不是一个跟挪威、芬兰、瑞典竞争的问题,而是更严峻的生与死的问题。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排行榜把丹麦评为世界上最社会主义的国家,是因为我们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早就学会把我们手上的一点点东西拿来分享。

      本文的话题是改革的能力、创新的专家和企业如何有效地合作,并且让这个合作在艺术层面上、经济层面上都能有很好的结果。创新也许是解决问题、创作新东西的能力,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都是创新的人。一般我们称之为创作者或者是体验型的专家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活动的核心、附加值的核心就是各种体会和创新,他们有各种各样的优势技术和沟通的方式。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创作者”。

      艺术家的优势区分体现在各个环节——创造的成品有优劣区分,创作过程也是有优劣区分的,创作新的营业模式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像舞台表现包括角色扮演、肢体语言、讲故事的能力等,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设计家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设计产品,同时他们还应该有更多的能力,包括设计一些服务并且非常好地把握这个市场,了解他们的客户是什么样的人,当然他们直接参加核心战略的设计。服装设计师要非常了解时尚的变化,他们的产品要能跟得上潮流;平面设计以及舞台设计家要能非常好地营造各种空间;内容开发商包括游戏的开发商可以结合各种力量,让其产生附加值;还有一些类似的传媒领域的人,通过组织音乐界、丰富节日演出、开发旅游景点等,这些都加起来就是丹麦人眼中的体验型经济、体验型产业。

      

      2002年,丹麦文化部长和商业部长共同作出了一个声明,启动了一个新的项目,研究丹麦整体上的创意潜力,他们这样做是想要做好部署,迎接新的数字时代。第一个措施是2005年全球各地庆祝安徒生诞生200周年,这是全数字化的形式展开的一系列全球范围的活动,当时只有网络和手机,只能通过群发的彩信进行传播。当时丹麦首相的国事访问,24小时内给这个活动带来了5亿的媒体曝光。最近丹麦女王和彭丽嫒一起朗读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网上的点击量也高达2亿次。我们的核心文化内容数字化是非常成功的,丹麦的代表就是安徒生童话。

      二、丹麦创意产业概况

      和北欧其他国家一样,丹麦的创意产业和体验产业被认为是战略性产业,目前的丹麦政府把创意产业作为前五大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丹麦的创意产业有全球的优势,其经济中有11%的附加值来自于创意产业,占到了总就业的7%。音乐、游戏、设计等都是相关的产业。

      丹麦创新发展有6个主题,第一个是基于ICT信息技术的数字内容。第二个是移动体验,包括利用平板电脑和手机文化体验的产业。第三个是商业旅游,这在欧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中国未来的金矿产业。丹麦的会展也是可持续的产业,我们有专业的人才做策划、执行和协调。很多时候中国的组织结构没有那么严格,但在丹麦和欧洲,会议和会展组织更加严密,同时里面也有一些相关的旅游价值的创造。另外,丹麦非常强调从土地到餐桌的过程,我们思考的是如何能够在我们的土地上产出,不是说一些进口的其他国家的食品,而是更希望能够让本地的人消费本地的食品,从本地的食材中开发好的菜肴。

      

      我们要把一些创意的东西放在文化产业中而且要放在更大的社会中。此外在健康和社会方面,社会越来越老龄化,很多的社会资金要投入到养老院等等。在这些方面我们也有一些试点的项目,希望把体验和创意纳入进来,把创作者和数字化都纳入进来。身体结构虽然未知,但最后应该会有一些商业的价值开发出来,这个也是可以出口的。

      最后一个主题也是我们越来越重视的“体验空间”,即强调已有的自然的文化遗产环境,通过数字媒介的手段,把这些元素纳入到旅游经济中。丹麦在2012年担任欧盟主席国,有网站专门介绍我们的一些文化的遗产。这些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可以让人们通过手机应用来查看,比如骑行或者是开车不同的地点到底有怎样的景点和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可以体验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四个专门的区域,区域这个词,也可以称之为“集中带”,涉及到音乐、食品、游戏和时尚这四个领域。这四个区域分布在丹麦不同的地方,充分利用本地的基础设施,本地的学术机构,本地的食品生产商已有的基础,或者是本地游戏的基础。这些园区里面有一些创业的项目,旨在加强创业者、企业界和创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从而能够推动创意经济和体验经济,加强这些机构商业和文化层面的合作。

      

      三、丹麦的新型创新外交

      丹麦只有550万人,市场显然是不够的,要想充分地挖掘我们的创意潜力,本国人口不够,所以丹麦的创新部决定要走出去,寻找适当的合作伙伴关系,在那些最具有活力和创意的地区寻找新型的人才。和丹麦合作建立创新中心的城市及领域有:首尔的设计和时尚,上海ICT、生命科学及教育,班加罗尔的清洁能源技术,慕尼黑、硅谷、巴西圣保罗的美食、农业技术、卫生健康等。这是一种新型的外交,丹麦政府派出去一些创新创业产业的人,找到适当的合作伙伴,把他们带回到丹麦去,可能也可以请到外国的投资者,可以投资到联合制作的项目。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成果了,在上海我们的合作成果非常卓著。

      

      丹麦的商业文化希望寻找到新的想法,改善商业模式,而且希望能够把新的技术带到市场,这里面有政府的作用,也有企业和私人投资者的推动,因为政府的激励毕竟是比较有限的。在创意产业要保持在前沿才能够取得成功,体验经济是一个持续的征程而不是一个目的地。对于文化产业来说,要变为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就需要放弃“创意只是创意而没有商业性”这个说法。相反我们可以更加重视有头脑的创意公司,他们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同时还提供一些商业的支持来引导这些创意公司更好地实现商业头脑和商业技能。

      

      我们应当明确创意产业和普通产业的区别。在丹麦,80%的创意公司认为合作协同是非常重要的,93%的公司希望能够继续开展传统产业和创意产业之间的合作,有90%的公司认为达到了在一开始合作的目标。虽然其中有一些目标可能并不是与一开始设定的完全一样,但随着项目的推进和协作的进行,创意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使得传统公司改变了他们的目标。

      如果想走得远,要一起走,这是非洲大陆的谚语,北欧和中国也应该本着这样的精神来合作。我们要建立创新社会,发展创新创意产业,需要携手,当然有些时候需要单独地走,这样走得快,但在更大的层面上需要进行合作,这样可以共同走得更远,能够凝聚这样一种能带来巨大变化的力量,我相信丹麦社会是非常好的例子。2014年6月10日,刘云山先生启动中国在哥本哈根的文化中心,这也是在北欧国家成立的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代表着中国和北欧之间的创意产业合作的未来。

标签:;  ;  

丹麦创意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政策_丹麦旅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