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考察及案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案例分析论文,中国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实验区的产生及发展1.历史背景
中国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必然产物,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管理体制相对滞后、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东西方文化、传统观念和现代文明发生冲突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实践。
2.产生过程
1985年5月,我国理论界的若干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专家在大连举行了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有些专家提出:在当前广泛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应重视社会领域的改革。他们认为可以在我国条件适当的地区,选择少量的城镇进行综合示范点,摸索一条用科技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示范途径。1986年,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在江苏省常州市和当时隶属无锡县、现归锡山市管辖的华庄镇开始了城镇社会发展综合示范点的工作。1992年5月,国家科委在广东珠海召开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在会上明确提出,①将社会发展综合示范点的工作推向新的阶段,要求在原来示范点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分量,拓展试验领域,扩大试验规模。1992年8月,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出了《建立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若干意见》即517号文件,进一步从性质、任务、目的、对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下发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指南》这一指导性文件。1992年10月,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成立,由国家科委任组长单位,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任副组长单位,一共涉及到中央28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来共同推动这项工作。它的特点是:①在各部门工作职能的范围内,优先在试验区安排改革与发展工作,如劳动部门的社会保障工作、国家教委的教育改革工作、国家计生委的优生优育工作等;②这项工作由过去经济、科技、教育等单位的改革上升为综合的改革,由地方成立领导小组来推动。试验内容包括城市规划、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减灾防灾、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
3.发展阶段
中国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①示范试点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注重科技引导社会事业的发展;②综合试验阶段,强调科技引导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③可持续发展阶段,随着《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实验,把可持续发展引入实验区工作中,并把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作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和贯彻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试验基地。
4.发展现状
根据规划,②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在“八五”期间发展到30个,“九五”期间发展到60个,并将以国家的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为核心,带动一大批省级实验区,形成大规模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实验活动。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国家级实验区29个,省市级实验区46个,遍布全国22个省市。经过10多年的实验,实验区的建设逐步走出一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实验区的基本特征
1.指导思想及目标
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基本指导思想是③:通过一靠改革、二靠科技、三靠群众参与,探索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既考虑了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实验区的基本目标是:①依靠科技进步改革实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探索建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新机制;②努力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促进整个社会沿着文明、公正、稳定与和谐的方向健康发展;③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使我国城镇尽快达到小康水平并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迈进提供经验和示范。
2.主要特点及类型
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是通过政策性试验,探索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是政府领导下的社会及公众行为。它虽然也要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但应更注重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和资源拥有量的极限性。它强调要在自然承受力允许的范围内发展,有延续发展的潜力和恢复自然环境的建设行为,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追求的是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一致性,而不是经济技术开发区那样,以追求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为目标。实验区十分强调一个区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能力建设,而不仅仅看一时的经济增长速度。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产出,从硬件上看是科技含量较高、附有时代气息的可持续发展项目;从软件上看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人的素质、社会秩序、人的生活质量的整体提高。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作为更高层次的改革产物将为我国跨世纪的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这是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不同于其它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方。
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是一个行政功能区,因为只有行政功能区才能有效地进行各种政策试验。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基本类型及规模一般分为三种:一是中小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区,百万人口左右;二是建制县,50-100万人口规模;三是农村建制镇(集镇、城关镇),人口5-10万人。
3.基本条件
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管理办公室的要求,建立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应符合以下条件:①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的社会发展工作基础,基本具备建立实验区所需要的支撑条件;②实验区所在政府应充分重视建区工作,并已建立了相应机构,负责组织和综合协调实验区工作;③有明确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对建区工作的思路比较明确;④作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实验区开展工作一年以上;⑤实验区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可以对较大地区范围的社会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实验具有推广价值。地方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与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地方实验区由省有关部门组织推行,国家实验区由国务院有关部委组织推动。
三、实验区的运行机制
1.实验区的申报审批程序
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办公室的要求,建立省级实验区的审批程序为:
①由实验区申报单位向省主管部门提出建立省级实验区的申请报告,提出建区理由和总体规划;
②由省实验区主管部门(通常为省科委)对申报单位的基本概况、总体规划进行审查,提出审查建议;
③省主管部门组织省级专家进行规划论证和实地考察;
④由省实验区主管部门根据论证结论和考察结果进行评审,下达批复文件,并报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办公室;
⑤由省主管部门颁匾。
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申报,由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科委、计委、体改委推荐,向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
①《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申报书》;
②申请列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可行性报告;
③实验区规划;
④实验区上级政府支持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的意见。
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审批一般须经过以下程序:
①审查申报材料。由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办公室根据申报材料对申报地区的基本条件、总体规划等进行审查;
②实地考察。由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实地考察实验区,向领导小组提出考察报告;
③审批。由协调领导小组根据申报材料、专家考察报告及申报单位的汇报进行审批;
④由领导小组下达批复文件并授牌。
2.国家对实验区的支持
建立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基本原则是“自力更生”,即将实验区的建设与发展立足在本地区的经济实力之上,这是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国家不主张采用“免税”的方式来支持发展,这既不符合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大方向,也不利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根本方针的落实。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的真正活力在于依靠改革,依靠科技,依靠社会公众参与,依靠发挥地方的优势,充分挖掘发展的潜力。国家的支持主要表现在通过科技的指导,帮助实验区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并通过实施符合《中国21世纪议程》要求的示范工程项目,率先进行针对性很强的社会实践,为探索新的发展方式转化最新的科研成果先行一步。如果说实验区享受优惠政策,就是让实验区优先进行这个方面的培训和示范。
3.国家推进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方式
实验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发展工程,国家科委领导小组在实施中进行了一些方法上的探索,摒弃了过去那种简单通过减免税收或让利等政策优惠方法,即是通过理论引导,改革——制度创新与科技推动——技术扩散。为实现整体的发展,其具体方法概括为4个方面:
①政府组织。政府在发展经济与社会问题上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有些社会经济问题是因为发展战略不当而酿成的,应当在宏观上不断调节两者的关系。因此,抓住经济体制改革的契机来推动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变过去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政府主要抓经济为政府主要抓宏观调控,将企业推向市场,政府应逐步将其工作的主要内容转向抓社会发展,制定社会发展战略,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为改革探索经验。在实验区的建设中,由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协调这一工作,建立由所有相关的政府部门领导参加的协调机构,统一组织管理实验区工作,编制实验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并将其规划纳入到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去,推动实验区工作的发展。
②专家指导。重视专家学者的智囊作用,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内容。专家指导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建立国家级的专家指导委员会,经常性地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提供咨询指导;二是充分依靠当地专家学者,进行软科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提出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③群众参与。除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重视专家学者的作用外,还必须特别重视非政府组织在实验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始终对实验区给予有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爱卫会等群众团体积极参与了这一工作,在动员群众参与实验区建设中起了积极作用,使实验区建设具备了较好的群众基础。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会团结了一大批社会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实验服务,并配合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承担了实验区管理办公室的大量日常工作,加强了与海外的国际交流。
④社会兴办。实验区工作本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共同兴办社会发展事业,使这项工作真正成为一项全民的工作,尤其重视社区在实验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发挥街道、居委会的作用,开展一系列的社区服务为中心的社区建设,如妇幼保健、残疾人就业、老年人活动站、邻里互助、家庭细胞工程、社区保安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使实验区工作具备坚实的社会基础。
四、实验区典型案例分析
1.常州模式——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最早开展社会发展综合试点工作的江苏省常州市,他们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④通过开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开发人的人力资源,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保持人的生存环境,保障人的合法权益和弘扬人的精神文明等方面来开展工作。他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了地方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网络,建立了常州国际合作教育中心。他们还就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探索;全市全面推进初级卫生保健,新建了一大批住宅小区,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的环境质量,为常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桂州模式——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顺德市桂州镇,1992年被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批准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他们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以扩大开发为推动力,探索实验区发展的新路子。⑤在被认为最艰难的企业和农村产权改革方面进行攻坚,在保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产权转移,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别建立股份制、公私合营(包括中外合资)、民营、折卖等多种形式。到1994年底,镇属46家企业全部转制结束。产权改革后的公有资本和各种形式的民营资产比例为55:45,实现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体制。桂州镇的产权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政企不分和产权关系不明的老大难问题,政府真正做到了经营不加干预,由直接、微观管理转向间接、宏观管理,解决了政府管理企业、企业管理社会的计划经济弊病,使政府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事业。产权改革解决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带动了社会事业的大发展。
3.西城区模式——结合“两个战略”的实施,全面开展综合实验
北京西城区是北京的中心城区之一,是党和国家首脑机关所在地,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发达,科技教育基础雄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交通通讯便利,集中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中心区综合服务功能集聚辅射能力大的特点,1995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西城区实验区的特点是高起点、高标准,突出了在西城区搞实验的国内国际意义。他们将实验区的工作与科教兴国战、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起来。实验的内容与方法更是突出了两个战略思想的实施。⑥首先,在制定西城区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建立了经济发展、社会结构调整、人口素质提高、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教育科技进步、社会保障、居民生活质量9大类63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出了量化的要求,明确了发展的思路和工作方向。第二,1996年西城区人大通过了《关于动员全区人民建设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决议》,《决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区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科技引导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意见》,把实验区的工作列入区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并纳入区“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第三,经过三年的实验,基本上形成了“强化领导、整体规划、重点扶持、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