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给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随着现代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实际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工程最终建设成本高出造价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整体效益,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望对未来工程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影响;成本控制策略
1 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
就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而言,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直接决定着工程项目最终成本投入高低,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很多不能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有些项目部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进一步的技术开发,也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第二,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整体经济效益,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或者过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或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前者工程质量虽然有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后者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因质量上不去,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第三,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施工流程开展标准,工程项目管理中,人占据着主导地位,一切工作的开展都是由人来具体实施。而工程项目管理中人为因素繁多,所以应在具体进行项目管理工作中结合工程的特点实施动态管理,一旦存在招投标工作没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更没有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只流于形式,恶性竞争频出,对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如果工程项目管理中对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造成支出费用加大。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管理工作,能有效降低工程损失,也是投资方进行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工程项目具有较高的效益,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风险,因而必须充分重视风险管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降低因风险而产生的损失。
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
2.1 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
要提高项目工程投资方的风险意识,把投资决策的责任制落实到位,这样才能提升投资项目的效益,要合理的运用资源,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第一,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要落实到位,项目法人要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负全部责任,在工程建设项目中要先明白谁是投资主体,然后是法人再到项目,同时还要实行谁决定谁负责的投资管理风险约束机制。第二,建立严格的投资决策责任制。在工程项目投资中要坚持推行并实施谁决定谁负责的原则。作为工程项目的决策人还要承担所有的项目投资风险责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以及投产后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要由投资决策人来负责,另外,对于因盲目的行为而造成损失的,要对于决策人进行追究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实际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工作,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才能够有效保证投资能够获取更大的效益。
2.2 加强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第一,抑制投标人的不平衡报价,投标人常在以下几种情况采用不平衡报价法,比如工程量核算不明确,技术资料不完备或不明确情况下预计今后工程量可能会增加的项目,单价适当提高。工程量可能会减少的项目,单价适当降低。又比如开工后业主尚要研究是否实施的暂定项目,即不一定要做的项目报价低;可能要分包的项目,报价低。第二,防止中标价低,合同价高于中标价,而结算价又高于合同价的措施,合同中明确材料、明确人工费调整幅度、详细描述招标范围,报价范围,分包范围界限。对上述三项界限描述不清,很容易造成工程的内容重复报价或投标单位以招标文件说明不明为由,对招标单位提出提高投标报价的要求。第三,实际合同签订过程中,在招标文件合同条款拟订时,务必要对对交叉工程的界面一定要划清,列出彼此详细的工作量清单,尽量避免以后出现界面工作的重复或空缺,同时有利承包商准确报价和建设单位今后的管理,并进一步明确约定总包和分包之间的现场配合,进度衔接。同时,针对当前工程结算中材料价款结算方面问题突出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明确材料结算方式,如供料方式、规格、数量与价格、价差调整方式或算式,合同专用条款用语规范,概念清楚,定性、定量准确。专用条款的约定不宜出现“另议”之类的措辞。例如有关工程价款调整的条款不得简单填写为“按实调整”,应明确工程价款调整的具体范围、内容和方法。
2.3 原始记录制度的制定以及健全
纵观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现状,由于大部分工程项目建设企业隶属国家,政策上的不严密很容易造成企业内部出现会计舞弊现象,另一方面,原始记录作为施工成本控制最基础的工作,能够充分的对管理以及施工活动进行如实反应,在消耗分析、成本控制、成本预测以及施工索赔中能够引申为一种依据,因此,必要的原始记录是提供可行性技术的保障,这就表明要想进一步保证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协调好设备、劳资、技术、施工以及合同各部门的工作,原始记录最终能够从管理以及成本控制两方面满足要求。与此同时,还应该组织好与原始记录交易流程有关的的登记、传递、审核以及保管各项事宜,从而达到施工成本控制以及相关资料及时性以及可得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施工建设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2.4 完善整个施工阶段的索赔以及结算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阶段的合同细则来维护与自己相关的合法权益。深入了解各个施工阶段涵盖的条款内容,并从全员的角度来增强合同意识。按照合同有关的规定严格组织施工,履行义务。在施工技术人员发现索赔问题之后,整理好基础资料,做好索赔记录,在相关单位同意并整理出书面材料的情况下才进行后续的施工。工程完成之后,将合同作为结算的标准。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漏项以及滞留的部分,根据企业方,分包方以及建筑方三方提供的材料以及工程清单进行比对与最终的评定,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实地考察,严格按照规则来,不多算也不少算,并做好相应的结算文件存档。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现代建筑工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务必要重视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并在整体施工中全面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并制定健全的原始记录制度,完善整个施工阶段的索赔以及结算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工程项目整体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从而有效促进现代建筑工程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与前行。
参考文献
[1]龙泽宙.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控制成本的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8(16).
[2]饶婕.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及合理控制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
[3]黄银燕,郑辉,杜俊.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31).
论文作者:冯亚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工程项目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