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 资阳市641500
作为“席卷全球”的慢性病,高血压在中国的患病人群已经超过2.8亿,人数之庞大令人咂舌。更为不幸的是,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合并有一些其他疾病,常见的有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肾衰竭等,在药物的选用上则更是眼花缭乱,种类繁多,患者及其家属常常会感到十分疑惑。
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总结一下,合并有慢性肾炎的高血压患者,究竟应该怎样选用降压药?
1
首先,我们先来搞清楚高血压和慢性肾炎的关系。
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的升高,导致肾小球灌注压和肾毛细血管内压力都升高,引起动脉硬化和肾小动脉壁的增厚,加重肾脏的损害。而慢性肾炎患者,由于肾脏排泄功能受影响,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以及代谢废物无法排出体外,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此外,由于肾脏分泌肾素,激活体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轴,进一步引起血管收缩,患者的血压因此更进一步升高。另有研究表明,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肾血管和肾小球对于高血压的敏感性增强,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衰竭的进程加快。事实上,高血压正是慢性肾炎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
通俗地来讲,高血压会导致肾脏疾病,而慢性肾炎也会引起高血压,二者互为因果,彼此促进,共同导致机体功能的衰退。因此,控制高血压,打破这个彼此促进的闭环,延缓慢性肾衰竭的疾病进程,对于慢性肾炎的患者来讲,就显得格外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那么,目前临床上可以选用的降压药物究竟有哪几类?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主要有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三种,噻嗪类利尿剂由于起效平稳缓慢、作用时间长,常常应用于不同程度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作用机制是增加肾脏排水排钠,降低血容量。但是,对于合并慢性肾炎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噻嗪类利尿剂可能会增加肾小球的负担,加重肾脏疾病。因此,合并慢性肾炎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适用于袢利尿剂。而保钾利尿剂可引起高血钾,也不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心肌细胞的收缩和减慢心率从而降低血压。但是,β受体阻滞剂会拮抗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升高血糖,对于一些体形肥胖的患者来说并不适用,可能会加重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钙通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血管的平滑肌,通过抑制血管壁平滑肌收缩,从而降低血液对于血管壁的压力,对于合并慢性肾炎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较为适用。
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的作用靶点都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激素轴,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的产生或者竞争血管紧张素的受体阻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激素轴的激活,能起到较为明显的降压效果。特别地,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还能显著降低肾小球的灌注压,减慢肾小球硬化的病理过程,有效地保护肾功能,特别是对于早期和中期的肾功能损害患者来说,是降压效果最显著、保护作用最强的降压药物。
3
因此,我们常说,每个人的基础疾病不同,都会导致其用药选择的不同。不要觉得朋友或邻居用了某种降压药物效果很好,那么我也用这种药试试看,这样不仅不能保证疗效,还有可能进一步加重本身的基础疾病。
当然,以上介绍的主要是大方向上的选用原则,具体选择哪种剂型剂量的药物、如何服用、疗程多长、是否联用、复诊时间等,还是应该在咨询专业的心内科或者肾内科医生,在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和经济能力的基础上,做出使患者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论文作者:谭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慢性肾炎论文; 利尿剂论文; 血管论文; 阻滞剂论文; 患者论文; 受体论文; 肾小球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