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复习中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的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策略论文,初中化学论文,概念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学生易错的概念,在复习时教师尽管再三分析纠正,但学生在解答类似的问题时,雷同的错误依然存在。显然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质疑。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利用“概念图”教学策略可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一、什么是概念图
概念图是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所谓概念图,简单讲就是一个概念关系图,其表达形式是用图表形象地把某一单元中的所有概念,用连接词及箭头把它们联结起来,从而清楚地呈现出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1是物质分类的概念图。
图1 物质分类的概念图
由图可见,概念图能够构造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并使得学生通过概念图直观快速地把握一个概念体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改变只是简单地记住一些孤立的、零散的事实与概念的现状。在制作概念图时,可先罗列与主题有关的核心概念,将列出来的概念排序,把最有包容性的概念放在图的顶端或前端,逐步用箭头把概念联结起来,并用连接词加注,也可把说明概念的具体例子写在概念旁来完善整个概念图,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复习与教学工具。
二、概念图在初中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1.利用概念图梳理概念,进行有意义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够使学生理解知识。绘制概念图能够有效促进这一过程的发生,并且能把这个整合过程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在绘制、修改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分析、比较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异同和内在联系,比单纯靠记忆来学习概念更能激发学习兴趣,知识提取和运用的正确率也越高。
平时我们的教学都是按照单元课次顺序进行的,由于学生学习的概念还处于孤立、零散阶段,尚未将其联系成网络与体系。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一错再错”现象是学生对相关概念理解不到位造成的,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我以概念图作为教的工具,先列出了如图2所示的概念图。
图2 概念图
然后要求同学们把“组成”和“构成”两个词填到相应的括号中去,于是就变成了如图3所示的概念图。
图3 概念图
接着,再问学生:“你们看这几个概念之间还有联系吗?”学生通过讨论后发现原子与分子、离子之间的联系,对图上内容作了补充,变成了如图4所示的新图。
图4 概念图
这时,细心的同学又发现原子和元素之间也有联系,于是在“原子”和“元素”概念之间添上了一条线,同时加上连接词“具有相同质子数”,最后概念图变成了如图5(下页)所示的新图。
概念图的绘制与不断完善过程是学生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一次再认识过程。由上例可见,应用概念图进行概念梳理,已不是新授课的简单重复,而转化成了学生的思考活动。概念图可帮助学生将多个概念(事实)有机地联系起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有结构的知识体系,促进科学知识之间的融合。这种有意义的学习,能够有效地防止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从而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图5 概念图
2.利用概念图作为可视化思维支架,提高元认知水平
概念图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可以引导和支持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整理、复习的时候,在概念图的引导下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思维品质,支持知识的建构。如,学生对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的漏答或错答现象,可指导学生仿照教材上化学式“
”的概念图,来画化学式“
”所表示的含义概念图,如图6所示。
图6 “”的概念图
概念图作为学生学的工具,需要模仿和教师的指导。例如,上例中在寻求化学式“”的含义时,要按一定的逻辑或顺序布局,从宏观上看,它表示的是“一种物质”;从微观上看,它表示的是一种物质的“分子”;从组成上看,它是由“元素”组成;从构成上看,它是由“原子”构成;从物质表示的量来分析,它包含“相对分子量”“各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分数”等信息,最后用箭头连线和简洁明了的连接词来表明概念含义的指向,画出概念框图。
概念图作为表征知识工具,可以有效地将思考过程可视化,在画的过程中理清知识形成的思路、学会学习,有助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提高学习的效率。
3.利用概念图来诊断,促进自省纠错
概念图可以在教学中用于评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在教学任务完成以后,教师将评价主题中的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罗列出来,或者让学生列出该主题中的核心概念,并完成概念图。例如,在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时,我把涉及物质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纯净物”“混合物”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罗列(如图7所示)。然后,让学生用连接词及箭头把它们联结起来,清楚地呈现出各概念之间的联系。最后,教师出示事先制作的概念标准图(见图8),对学生概念图中所反映的知识掌握质量进行定性评判,引导学生依照标准图进行自我评价。
图7 示意图
图8 概念标准图
如果对概念不理解,概念间关系不清晰,学生是很难将这些概念组织成层次清晰、关联准确的概念图的。只有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用连接词及箭头把它们联结成一个概念图。所以,利用概念图评价可以准确地反映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是测量学生的理解水平、评价教学效果的理想工具。
三、应用概念图教学的几点思考
1.概念图教学策略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概念图教学策略适合应用于一个概念较为集中的知识领域,从这个概念能引出相关的一系列概念,这样的知识领域比较适合这一方法,如光合作用、物质的分类等,至于那些浅显的、基本的知识领域的概念一般不必用概念图来表达,以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2.概念图教学策略适宜在复习时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的利用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相关的概念,概念图是把这些概念用连接词及箭头联结起来,以图的形式来表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如果学生没有这些概念基础,就无法绘制概念图。
3.要及时有效反馈。同学间的分析和讨论是修正、完善概念图的必要环节,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在构建概念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遇到的问题等,及时反馈与指导解决。
4.在制作概念图时,一个概念图只能有一个主题,要从涵盖范围最广的概念出发,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以箭头相连,连线旁写连接词。概念图有一个完善的过程,有了初步的概念图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不断地修改。绘制时还应注意字迹要工整清晰,连接词要简练,预留适当的自由拓展空间,以便修正和改进。
总之,在初中化学复习中用概念图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结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保持,有助于学生理解核心概念及其网络等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检查、发现知识的不足或错误,及时进行补救和调整。绘制、修改和完善概念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以概念为载体,以概念图构建为平台,可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