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便携式继电保护试验平台的发展现状,从国内继电器稳态试验、瞬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分析相应的保护技术发展水平,然后从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状况,新技术研发、继电保护测试几个方面的发展,对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便携式测试平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继电保护;便携式;试验平台
在中国,继电保护平台的应用已有80多年的历史,最近几年,中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 新型继电保护装置特别是微机型继电保护得到广泛推广,与此同时,也对于继电保护测试平台提出了更高的测试要求,国内外科研单位、电力系统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厂家都投入了大量的科研人力,开发了许多新型继电保护检测装置。继电保护试验平台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生产、调试、运行和科研部门不可缺少的专用设备。随着计算机、数字仿真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测试平台发展迅速,其发展方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向功能强大、实时仿真的方向发展,二是向轻便、便携、专有的方向发展。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便携式继电保护试验平台的发展前景进行探究。
(一)便携式继电保护试验平台的发展现状
传统的便携式继电保护试验平台主要完成以下三部分的工作,分别的工作情况如下:
首先是稳态检测工作时,通过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根据最终的测试结果对保护输入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进行合理的测试和调整,以保证被测试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承受电压范围和电流程度。当输入电压或电流达到稳定值时,稳态检测装置的保护装置会产生二次动作来判断输入信号中存在的问题。继电保护稳态检测只能在输入参数达到临界值时才会发生反应。在此过程中,输入参数的变化无法准确反映,保护装置的测试结果会有一定偏差。其次是动态检测工作,一般而言,继电保护动态监测与稳态检测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试验宽度远大于稳态测量宽度。此外,动态测量的普及程度远高于稳态测量。但动态测量技术的数值转换过程速度慢,容易产生差异,应引起重视。最后是继电保护瞬态检测,对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合理的仿真,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检测过程仿真技术。这种技术比前两个更准确和有效的。考虑到目前的应用效果,继电保护瞬态检测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二)便携式继电保护试验平台的应用要求
目前,我国继电保护测试技术发展更加成熟,但是没有一个相对完美的测试平台,国内每个继电保护试验平台制造商大多采用统一的硬件平台,采用同样的继电保护测试平台来测试各种性能参数,测试是否满足电网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统一硬件平台的优点是各厂家性能测试参数一致,使整个继电保护装置市场统一,优化了设备市场,使应用更加方便。当然,也有一些缺陷,各种设备制造商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测试硬件配置微调,硬件测试平台的灵活性不强,基本变化不能测试设备的软件和硬件。因此,继电保护试验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加灵活,从而促进各设备厂家的进一步发展。
(三)便携式继电保护试验平台的前景展望
根据便携式继电保护试验平台如今的发展状况与应用需求的变化,纵观如今国内外该方面的新兴技术,得出以下对于便携式继电保护试验平台前景的发展展望:
(1)便携式继电保护试验平台结构上已经具备的竞争优势
通过设计的创新,平台的设计主要为了实现可移动性、便捷性、安全性于一体的设计目标。在拓展模块增加了试验平台自动收缩式电源盘,可控式开关、USB接口,可收缩、可折叠式照明电源,收缩式接地装置,极大的方便了检修工作的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人在工作过程中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仅如此,在提高平台便携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试验平台的可扩展式继电保护工具存储空间及试验可收缩式接线箱,通过对试验平台多功能扩展,进行实地检测,加入适当连接机构,确保结构可收缩、便捷,确保了试验平台试验准确性、便捷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终达到了设计的目标,平台可以收缩,接地良好,扩展部分具有完备的功能,功能全部实现,具有可以收缩的电源盘,开关可控,USB接触可靠,照明电源可以收缩,折叠,具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并且有充足的的继电保护工具存储空间,平台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具有准确性、便携性。这样的创新设计为便携式继电保护试验平台提供了极高的竞争力,远远高于传统的继电保护测试装置,为检修工作带来了方便,提高了检修工作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测试平台在110kV变电站检修及新间隔投产试验工作中,往往需要进行连续十几个间隔保护装置的交流采样及保护校验工作,而传统的试验平台体积大,质量重,可扩展性差,不方便携带至工作现场,移动不方便,不能满足继电保护日常需求,但是本文提出的平台采用了特殊的结构,最大程度地提高平台的集成度,避免了在检修过程中工人劳力的无效浪费,节约了人力,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检修工作的条理性有所提升。另外工作现场线材较多,堆得到处都是,较为杂乱,线材较长容易缠绕、易被踩踏甚至绊脚。这样的情况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新型的试验平台通过合理的设计,如多处使用自动收线装置、合理利用轴承等,使收支方便快捷,滚轮设计更省去更换间隔作业时频繁搬运仪器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变电二次检修工作中常用的工具有螺丝刀、绝缘胶带、笔、万用表、线夹、短接线等。工作时通常携带一个尺寸为45*30cm的传统工具箱前往现场,传统工具箱没有分区分格的设计,所有工具堆放在一起,而常用的二次工具体积较小,需要某个工具时,通常比较难找。并且工具没有定置定位,容易丢失,新型的平台将多功能线箱与试验平台集成在一起,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此类事情的发生。
通过分析,得出设计的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平台是适应该领域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明显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过程中的安全系数,综上所述,继电保护检测技术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也是我国电力行业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技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新技术在便携式测试平台中的使用
另外随着计算机、微电子、大功率器件等新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试验平台除了可以向便携方向发展以外,也可以提高软件与硬件方面的设计水平,提高测试的准确度,使得测试平台得以迅速发展和完善。
软件方面,利用卫星同步技术,通过GPS二次同步脉冲(PPS)实现变电站间的远程同步调试。对待测保护装置进行自动检查和读取,自动完成对保护装置的测试。平台采用统一微机保护、故障记录仪和微机测试仪的数据格式,实现数据共享。
展望未来,我们也可以开发一种特殊的针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试验项目,输入测试数据,可以生产测试文件,保存后重复使用,只有当后测试访问文件可以完成测试,根据不同的需求的测试报告格式编辑,测试报告的格式为“模板”保存,每次做同样的测试项目后同样的保护装置,可以选择不同的报告“模板”来生成所需的测试报告的格式,提高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
硬件方面,采用最新的放大芯片和开关电源技术,提高工作可靠性,降低设备的功耗,增加功率输出,降低设备体积和重量,便于携带。采用更快的处理器和更灵敏的电子器件,更逼真地模拟电力系统的瞬态故障信号。采用多CPU技术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并内置人机界面,减少测试人员对PC机的依赖。增强硬件实时自检功能,进一步完善自保护功能,降低现场测试仪故障率。
这些技术还没有全部应用于各个企业制作的继电保护测试平台,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化、网络化的检测技术将成为未来电力领域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一点,试验平台的设计应充分结合智能和网络的发展需求,提高自己的技术及时应用系统,并解决现阶段存在的缺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电力行业继电保护试验技术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平台具有辉煌的发展前景,促进电力行业的繁荣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1]张秋丽.关于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发展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7,(35):189-190.
[2]吴雁驰.关于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发展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4,(18):183-183.
[3]何智平,周玲,张方军, 等.国内市场微机型继电保护测试仪的现状和发展[J].继电器,2005,(8):76-80.
论文作者:邵旭威,吴敏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平台论文; 测试论文; 工作论文; 稳态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