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旅游景区论文,生态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保护性”和“责任性”是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显著不同的理念[1.P25],集中体现在环境保护和社区参与上,并且对生态旅游者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对于适合集中开展生态旅游的生态旅游景区而言,其管理也应该体现这些方面的特点。
从管理对象的角度来看,结合学者们对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框架性的认识[1] 43,[2-4],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应主要围绕环境、社区和生态旅游者展开。具体来讲,主要有景区的环境管理(包括环境容量、环境因子、景观、设施管理等)、景区社区的管理(包括参与机制与方式的选择、社区参与活动的管理、社区文化的管理等)和生态旅游者的管理(包括人数控制、游客行为控制、游客教育、生态旅游活动组织和管理等)。本文将尝试从这三方面对文献加以分类和综述,并期望能从中发现具有生态旅游景区特点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一、生态旅游景区的环境管理
生态旅游景区环境的建设和管理是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工作的中心,体现了生态旅游“保护性”理念。从文献来看,环境管理主要集中在环境容量、环境因子、景观和设施的管理上。
(一)环境容量的研究
环境容量(或环境承载力)虽然不是有形的环境实体,但是它是生态旅游景区环境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一(此处对众多环境容量理论不再一一赘述)。总的来看,环境容量主要包括自然、社会、经济3个方面,如环境生态容量、资源空间容量、心理容量及经济容量[5-7]。基于此,研究者提出了相关的指标体系,如李艳娜、张国智[8] 认为环境容量体系包括生态环境容量、空间环境容量、设施环境容量、社会环境容量;文传浩、杨桂华等[9] 构建了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自然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经济环境承载力。但是目前环境容量研究偏重生态环境容量和空间的容量,对社会环境容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环境容量”的意义就是用其理念和理论的计算来指导生态旅游景区在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WenJun Li(李文军)[10] 以天目山保护区为例,详细阐述了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式在生态旅游管理中的应用。简单讲,该模式在现状(State)、旅游带来的压力(Pressure)和采取的措施(Response)3种状态或过程下,分别建立自然环境指标、人工设施指标、社会经济环境指标。其中" Pressure" 指示的就是目前的旅游活动是否超出环境容量以及管理的效率,整个模式的参考基础还是环境容量。该模式提供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管理分析过程和方法,对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环境因子的监测与管理
环境因子的监测和控制是生态旅游景区环境管理方面的基础工作,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如杨桂华等[11] 分析了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后的大气及水环境效应;陈飙、杨桂华[12],王忠君等[13] 研究了旅游活动对生态旅游景区土壤的影响。
从文献来看,环境因子的管理主要是在控制、保护和修复上采取措施。李晓文等[14] 认为生态旅游景区要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和环保制度,建立旅游定位站。另外可对景区进行功能分区、限制游客数量以减少对大气和水的污染、减少垃圾排放[15];同时在旅游项目和设施上实施控制,以避免过度使用,并注意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和使用[16]。在环境修复方面,轮流开放、分区恢复、人工治理是可行措施[17]。还可建立大气、土壤、水等有关指标的检测档案,并确定一个警戒值,一旦超过警戒值,就必须采取控制措施[18]。在监测和管理的技术上,罗靖[19] 比较详细的介绍了GIS、GPS、空中遥感技术和地面遥测技术在风景名胜区开展旅游的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虽然在某些生态旅游景区开展了环境监测工作,但是由于条件和技术限制,仍有很多生态旅游景区的监测和保护工作有待健全和深入。
(三)景观的建设和管理
景观生态学是进行景观建设和管理的主要理论依据。刘忠伟、王仰麟[20],曹新向[21] [22] 292,梁留科[22] 291,蔡伟斌[23] 等探讨了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景观生态学途径,如旅游景观功能分区、旅游景观生态规划、旅游景观结构的生态化设计、旅游景观资源保护、旅游设施的管理等。
从实际出发,许多学者针对不同区域和问题提出了景观管理方面的建议。梁锦梅[24] 认为景观的建设和管理应充分生态化、要确立地方风格;郭山[25] 以梅里雪山为例,认为生态脆弱地区的景观应尽量自然化。曹新向等[22] 292认为可以实施CEQ工程,即环境容量调查(Capacity Investigation)、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及演变预测(Evolution Predication),建立相应的生态监测站,及时掌握游客的时间分布、生态影响过程及环境容量、质量、演变等方面的现状,以实施有效的生态恢复行动。
作为生态旅游的一种,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有学者研究了乡村旅游中的景观问题。刘振卿[26]、韩丽和段致辉[27] 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了分类;王云才[28] 系统介绍了乡村景观规划的原理;张洁[29] 重点分析了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系统及其设计。这些设计理念为乡村景观的管理提供了借鉴。范春[30] 把乡村旅游中景观按所有权分为公共型和私有型,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采取分散经营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对公共型的景观要进行总体规划和预测;对私有型的景观要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但是由于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有关乡村旅游景观的管理多停留在如何对乡村环境的整治和改造上。
总体而言,对景观的管理集中在自然景观方面,在生态旅游景区内对人文景观的研究比较粗浅,多是原则性的对策,有待深入和细化。
(四)景区内设施的管理
生态旅游景区内的设施应体现环保性、融合性和教育功能的要求,主要有以下方面:
1.生态旅游景区内人文建筑的控制
景区内设施的规模对环境的影响明显,但常用的环境容量方法难以计算生态旅游景区人文建筑的动态阈值,应该从另外的角度来考虑,比如脆弱的环境因子,全华[31]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从区内最为脆弱的水因子入手,以水的阈值为基础设计了住宿设施的计量模型。该模型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景区实施,可以成为人文设施规模调控的有效工具。
2.生态旅游景区对设施景观效果的控制
人造设施要能与天然环境融合、协调,以符合生态旅游对视觉景观的特殊要求。刘忠伟等[32] 利用视觉影响评价(Visual Impact Assessment)提出要根据景观生态系统的层次,对各区内的设施配置作出规定,严格控制设施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等,真正做到人工建筑的斑块、廊道和天然景观相互协调。
3.生态旅游景区对施工建设的要求
在实际的工程实施中,生态旅游景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使设施自身和建设过程符合环保的要求。郝青俊、方华[33] 以青海湖沙岛景区为例,通过实际的数据,介绍了道路路线设计、路面工程、桥涵和辅助设施的规模、设计和施工,特别是明确分析了工程施工对区内动物、植被、景观、水、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建设管理提供了参考。
另外,标牌系统是生态旅游景区的一大特色,担负着指示、解说、警示和教育的任务,也应该加强对标牌的管理,如及时修理和更换等[34]。整体而言,对景区内设施的管理主要是关注环保性和协调性,但对景区内的特殊游览设备和设施管理的探讨不多,随着生态旅游项目的增多,对这方面的管理要求也会越来越专业和严格。
(五)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引入的机制和制度
为了更好的实施环境保护和管理,生态旅游景区可引入有关的机制和制度,目前引入的有:①生态补偿机制。有学者认为应建立环境修复资金的补偿机制[35],以解决所需资金。可将生态效益补偿机制[36] 和生态旅游的绿色核算[37] 作为理论依据,以确定费用征收数目和分配比例;②环境影响评价(EIA)与环境审计制度。在生态旅游景区建设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价(EIA)与环境审计制度[38] 34,[39],使各方力量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并努力使之制度化;③环境管理认证制度。目前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推行。但重要的是如何从建立旅游区环境管理体系的角度进行生态旅游及管理,寻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旅游之路[40]。
二、生态旅游景区的社区管理
“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鲜明的理念之一,突出体现了生态旅游的“责任性”理念。社区参与及其管理中有很多与居民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还涉及了复杂的民族和文化因素。社区参与的核心是要了解社会文化未来的发展、参与重大旅游项目的设计和决策、共同商定利益分配、协助制定面向当地居民的就业政策[41]。社区的管理也应该围绕这些方面展开。
(一)社区基层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主要是通过基层管理体制和设置合理的机构协调社区在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让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决策。比如成立由当地政府、当地社区、生态旅游景区等组成的联合管理机构[42.P41]。其实,管理体制和机构的设置关系到目前我国基层民主的设计和实施,而不能仅仅从开展生态旅游的角度来看待。
(二)社区参与机制与模式选择
社区参与的机制一般包括激励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42] 41。股份合作制被认为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43],股份合作制也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应该根据社区的实际选择参与模式,目前有5种较为普遍的社区参与模式:“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和个体农庄模式[44]。但是现在对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方面的研究不够(监督机制的研究尤其欠缺)。比如,如何协调社区居民的经营活动,诸如加强对马帮的管理[38] 35,以避免环境破坏和居民的利益纠纷等。
(三)居民利益分配和补偿
利益分配是影响社区参与的重要因素[45] 40,其中社区资源管理中股份制的利益分配具有代表性,如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在资源管理中股份合作制分配结构包括:提取公积金(占10%)、提取公益金(占5—10%)、支付土地股权补偿金、支付普通股股利[46]。
利益补偿也是保证社区居民利益的重要方面,有代表性的就是土地和林地占用的补偿。梁明珠[47] 认为农民的利益在土地补偿和就业方面会被忽略,就此提出了土地补偿机制和培训机制。土地补偿比例与金额应由政府、农民、开发商三方协议确定,并制定集体土地补偿金管理制度;对所征用的山林进行一次性补偿。
(四)社区文化的管理
生态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跟社区整合外来文化影响的能力有关[45.P41],特别是强势文化的进入,这种冲突很可能导致社区原有文化的逐步异化和丧失。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表现的比较突出。虽然有学者[48] 从生态旅游景区居民心理承载力角度探讨了社区关系和景区关系的变化,也对文化生态旅游作了基础理论研究[49],提出了一些管理对策,如加强立法与管理、人才培养[50]、对原始村落的保护、保持文化节庆的原生性[51] 等。但多显空泛,缺乏针对性和深度。
三、生态旅游景区游客的管理
生态旅游者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其管理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环境教育功能的基础设施、利用多媒体、开发具有生态性的旅游商品、设置处罚措施[52] 来进行管理和约束。同时可以通过科学的计划来进行调控,在策略上可采取配额法和收费法以减少整个生态旅游景区的使用、变更使用时间以减少对敏感地区的使用、改变游客期望值以避免过度的拥挤[53]。
(二)对游客进行教育
现阶段国内生态旅游者在生态意识和环境责任上都与国外游客有明显的差距[54],这也是其行为不符合生态旅游要求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对游客进行相关教育。教育的途径是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内容包括自然和文化知识、增强环境意识、编写生态旅游指南和生态旅游行为的规范等[55]。
(三)人数控制和旅游活动组织
除了限制人数外[56],还可以采取公休假期分流、高峰预约的措施[5] 75,开展小团队生态旅游也是比较成功的做法[57]。另外,道路的设计和服务设施的设置、季节调控、限制停留时间等也都是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四、评述与展望
生态旅游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生态设计、开发和建设。对生态旅游的研究涉及了不同学科,说明生态旅游受到了普遍关注。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偏向环境保护和管理,但总体上有关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有待深入。
(一)未建立明确的管理框架和体系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旅游景区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管理思想、理论、指标体系和对策;但是对管理的整体、系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未建立确切的管理框架和体系。
(二)管理手段和措施缺乏专业性
由于基础性的研究不足,管理措施过于宽泛,缺乏专业性。主要体现在:①对生态旅游者行为规律研究不够深入。虽有学者研究生态旅游者保护性行为特点[58] 和生态旅游者在团队构成、动机、停留时间上的特征[59],但鲜有关于景区内游客行为特点的研究;②对生态旅游活动的影响研究不够。国外研究的比较细致,如定量研究观鸟活动对鸟类的影响[60];③对生态旅游产品研究专业性不足,特别是特种或专项活动。多是原则性对策,而少有深度的管理探讨[61]。国外研究已经关注某类专项生态旅游者的管理,如潜水爱好者[62]。
(三)缺乏技术支撑
虽然我国开展了有关生态旅游规范和标准方面的工作,如引入国外生态旅游认证标准(“绿色环球21”和NEAP)、2001年出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试行)》、2002年制订了《生态旅游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63] 等,但是总体上这方面的工作还十分薄弱,生态旅游景区在实施管理时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如果相关认证和规范能成为今后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的制度性要求,客观上将能提升生态旅游及景区的整体品质。
(四)相关法律法规研究欠缺
法律法规是一种制度性的管理依据,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多是指出现在法律法规方面的欠缺,提出一些宽泛的对策和意见,而缺乏实际的研究,而国外已经关注具体区域内的法律框架和实施[64]。
(五)经营活动管理的研究不足
生态旅游景区内的经营活动有自己的特点,虽然有学者进行了研究,如生态旅游景区内的餐饮经营[65],但总体来看有待深入。
(六)展望
随着我国生态旅游进一步的发展,生态旅游景区管理也将面临更多新问题,因此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研究也会因为生态旅游实践的发展而深入。从研究方向来看,有关生态旅游景区的研究不会仅停留在如何生态开发和建设的层面上,将从开发管理向保护管理转变;从认识的深度看,对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研究会更加系统、细致、专业;从研究内容来看,会出现一些新的热点,如遗产地生态旅游的开展和管理、生态旅游与休闲度假的结合、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生态旅游认证标准的制定及实施等问题;从学科来看,人文和文化的介入会更加明显和深入,将会成为生态旅游及其管理研究的重要方面,比如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