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住宅优化开发探讨

老住宅优化开发探讨

一、旧住宅优化与发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舒红[1](2020)在《微更新视角下适老化旧宅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众所周知,我国于2000年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使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暴露出各种缺陷和不足,与此同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基础、政策制度、设施条件等方面也都尚不完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国内大量学者提出,居家养老模式是最符合我国国情和政策的养老方式。本文从居家养老模式出发,提出老旧住宅中的适老化优化设计在居家养老模式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环境设计专业的角度出发,运用渐进式微更新的改造方式,从细节入手,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室内居住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进行局部更新,激发室内外环境的活力、提升空间品质。把设计重点聚焦于老年人自身的需求和日常的行为习惯上,通过对老旧社区室内外环境的调研和分析,在“微”关心、“微”改造、“微”投入等应用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安全营造、智能优化、空间耦合、功能置换、低碳生活五个更新策略,选择一处具有代表性的老年人住宅,分别从老年人身体状态的三个不同阶段出发,进行优化设计实践,从而达到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的目的。

史言翔[2](2019)在《基于SI体系的老旧住宅室内空间改造及功能提升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8090年代批量建造的城市老旧住宅存量大、标准化程度高、区位好、基础配套设施较完善、社区成熟,仍有很高的市场价值与吸引力;并且结构质量较高、远没有达到使用年限,仍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着建造水平及功能配置较低、构件老化、居住品质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住户的生活水平。目前,为改善居住条件进行的旧宅改造,主要集中在住宅的外部空间,表现为以政府为主导的结构加固、外围护系统的节能改造以及增设电梯等;但目前旧宅改造需求最迫切的应属室内空间功能的提升,以实现高品质的居住目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对旧宅室内空间的功能提升研究,也就有了实际意义。当下,长寿化、可持续化的SI体系住宅得到普遍关注,SI体系将住宅分为结构支撑体与内装填充体,居室功能的实现在于内填充体,其包括室内隔墙、吊顶、地面系统,也包括功能产品部分(为使用功能服务的管线、设备系统及功能部品),两者关联设计、集成装配,快速实现了住宅的整体功能。同时内装填充体工业化技术快速发展,也赋予居室空间很大的灵活度、在不影响主体结构情况下可实现快速改造及内部维修;SI的支撑体与填充体的分离、内装工业化的发展,为老旧住宅的室内改造拓宽了思路。目前,应用SI体系在老旧住宅改造方面的研究已有了一些成果,但缺乏细致的研究,基于SI体系的老旧住宅室内空间改造及功能提升的理论更是相对匮乏。本文围绕老旧住宅室内空间功能提升为核心。通过研究SI体系的优势、特征及核心思想入手,分析其内装填充体的建造方式;其次,对以往的老旧住宅室内改造的问题及难点进行分析总结;而后,结合其先进技术和经验,并以室内改造符合住户的功能需求与居室空间发展趋势为目标,分析SI体系在老旧住宅室内空间改造中的适用性。并通过以上的研究基础,归纳出应用SI体系成功的改造实例所表现出的功能提升方法,总结出功能提升中需要关注的改造方式和应注意的原则,用这些原则指导功能提升策略的推演;提出“分离老旧住宅支撑体与填充体”、“优化填充体的基础装修与管线”、“引入内分隔墙系统与整体厨卫”、“调整住宅室内空间的功能关系”、“置入功能部品空间功能再提升”这一从整体到部分的一体化、工业化改造策略。本文最后,在北京西城选取某一个典型的老旧混合结构住宅进行户内空间功能提升改造设计,结合上文总结的功能提升策略,进行实践论证,检验此方法的实用性。为老旧住宅室内工业化改造来提升功能的类型化研究提供思路,为今后关于老旧住宅室内的改造项目提供借鉴意义。最后提出此方面研究中还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给出总结和展望。

岳巍[3](2018)在《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的节能优化设计 ——以东营市利津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营市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推动。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村镇建设等问题的的重视,使得该地区农村发展迅猛,与之相伴的,是农村农民农宅在建设标准、形式和技术等需求上的不断提升,尽管国家相继出台政策,引导农村绿色农宅发展建设,但是目前东营地区农宅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农村村容越来越整洁的同时,住宅低效率高能耗的现状并没有改变。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对东营地区农村现有住宅的优化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策略。目的是在现有农村住宅原有基础上进行修缮和优化,有助于降低农宅的使用能耗,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农村住宅优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全文总共有七个章节,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其主要包括国家农村住宅能耗现状和东营地区农村住宅的现状,然后确定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最后明确论文框架。第二章对东营地区进行环境分析,对部分村落现有农村住宅的进行调研,对农村现有居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总结,并着重对一在建农宅进行建造分析,阐述当地农村住宅基本的建造情况。第三章对东营地区农宅农村住宅朝向和布局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优化建议。第四、五、六章分别对东营地区现有农村住宅的墙体、屋顶和地面、门窗等方面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并进行相关节能材料的具体介绍和系数分析,同时辅以软件模拟能耗过程,以期达到能耗最小的节能措施。第七章,先对第二章的在建农宅案例进行室内布局优化设计,再设置前出厦作为阳光房,最后对前面选择的合适节能材料对在建农宅进行优化后能耗分析。经过优化模拟与分析,探讨农村住宅节能优化的效益性和经济性,对农村住宅节能优化进行总结与展望。

于少侨[4](2018)在《珠三角地区农村住宅适老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人、老人,住宅,农村住宅,设计,适老化设计。从古至今,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的生活离不开住宅。不同阶段的人有不同阶段的生活特点,就需要不同特点的容器去容纳这些不同人的不同生活。从几十年前开始,我们这块土地上就开始酝酿着一场暂时性的危机,人口老龄化。在今天这个问题终于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问题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有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人人都需要自己的住宅,而老年人养老的住所更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养老住所有多种形式,但是居家养老无疑成为最根本、最受欢迎的形式。毕竟,回家吃饭才是最幸福的。所以本文以居家养老为养老形式作为研究背景,以珠三角农村住宅作为研究客体,以老年人对住宅的使用作为研究主体。在“珠三角农村住宅适老化”这些要素的权衡和要求下,本文完成了以下的内容。一、概念确定。针对研究要素,老年人、农村住宅、适老化,总结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特点,作为研究主体的出发点。罗列出珠三角传统民居的几种形式,作为研究客体的原型。二、实地调研。在对珠三角地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工作前提下,了解了珠三角地区农村住宅和农村老人的基本情况。调研范围为狭义的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江门、中山、珠海、深圳、惠州、东莞九个城市。调研目标为具有代表性的村落中的典型传统住宅,兼顾村中的村民。三、设计策略。在调研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居住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设计策略的研究。在住宅空间层面,针对常见的起居室、卧室、厨卫空间和庭院空间进行了归纳和对比研究。结合当今的规范要求和做法,探究适用于传统住宅的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成为适老化设计的标准的重中之重,成为后面设计策略的出发点和主要评判标准。在建筑构件方面,细化到门窗把手,建筑视线、外部环境成为整个设计的一部分。四、设计实践。在明确设计策略的前提下,开始对传统住宅的适老化设计改造。设计过程由对所有调研住宅一般问题的设计构想,到每个代表性住宅的深层次设计,再到某个住宅的全面设计,由浅到深,层层解释。剥洋葱式的设计研究方法逐渐引人入胜,更容易令人明白住宅适老化设计中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问题。普遍的问题一起罗列,经典的案例重点研究,有所重点,有所领悟。最终的设计成果还进行了设计评判,把设计结果的评判由感官认识升华到实验数据。加强整个适老化设计的逻辑关系。

张君君[5](2014)在《老旧住宅区改造调查及研究 ——以北京居住区为例》文中提出当前,老旧小区改造的紧迫性及复杂性已经显露。这种类型多样、建造标准不统一的住宅区多是低收入人群的聚集地,而且其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呈现增长势态。在此情况下,政府将这类住宅区的改造项目列入行政事务名单,由政府推进完成并且倡导高效率改造。因此,改造工作呈现出一系列问题:处理简单化、社会反响有差别、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改造工作长期依赖政府等等。因此,研究此类既不能拆除又不具有保护建筑特点的老旧小区住宅的更新改造机制变得很有必要。本文主要针对老旧小区的改造状况进行论述。在1970年到1990年间,中国城市居民住宅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造了一批新住宅以解决此类问题。经过大批住宅的集中建设之后,住宅数量明显增加,居民的住房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社会及经济条件不断提高进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随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那些现在已老旧的住宅虽然曾在解决居民住房矛盾方面起到过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此时这些住宅因为面积偏小、结构老旧,能耗状况不佳而已无法达到新时代居民的居住生活要求,而且其破旧的外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城市面貌。在已摒弃大规模拆除然后大规模重建的改造方式的今天,为这些老旧住宅找到一种适宜的改造途径以期实现对其的再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北京城区几个老旧小区进行调查研究,重点分析了北京市现存老旧住宅区的特征,通过实地调查,直接选取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深入研究居民的改造需求,总结出现阶段北京市老旧住宅区改造状况及问题。同时笔者对中西方的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资料以及具体改造案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其进行剖析归纳出国内外老旧住宅区改造的一般规律,作为文章研究内容的补充。本文从老旧小区的改造状况出发,探讨现阶段对于中国建于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的老旧住宅区的改造政策与方式,希冀可以对当前阶段的老旧住宅区的改造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祯祯[6](2011)在《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模式与方法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文中提出很长一段时间中,由于历史与文化的原因,“旧不如新”的观念深深植入人们的思想,导致旧住宅被大量摧毁。加上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旧住宅再利用的历史经验与系统理论指导,使得许多原本用意良好的“开发利用”也最终演变成了旧居住环境的又一场浩劫。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更新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逐步深入人心,提高旧住宅在其有效生命期内的使用合理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合理更新改造旧居住环境,对有着较大改造价值的旧住宅进行恰当的改建与再利用,能够避免“大拆大建”的开发模式,在最大程度上利用现有的土地与建筑资源;可以节约新建投资和拆除旧住宅的费用、缩短建设周期、减少拆除旧住宅所产生的大量城市垃圾;有益于保留建筑文脉的延续性,实现“使用中的保护”,不断赋予旧住宅新的生命力,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与城市环境;同时能增强居民的公众参与意识,创造与时代感相符合的居住空间。从山西省的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的旧住宅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土地价值极高,但正在经历着物质性老化和社会性衰败,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现代物质、精神生活的需求,居住在此的居民多有怨言。这些住宅结构大体完好,一直处于使用状态并尚存较长技术寿命,通过适当的改造可以使其经济寿命得以延续;另一方面,一些旧住宅在建造之初,由于受到当时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及设计理念的限制,建设标准或质量偏低,加上在使用中缺乏必要的维护措施,某些建筑局部破损严重,急需通过改造对功能和设施进行完善更新。本文由此出发,回顾了国内外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在对山西省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到90年代末多层砖混结构旧住宅及其环境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并分析了更新改造旧居住环境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符合山西省实际、具体可行的更新改造模式与方法,结合大量资料和具体实例初步探讨了山西省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的设计实践,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人居新山西”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本课题是既有建筑再利用研究系统下的分支,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系统的研究得出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以期对探求山西省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方略上有所补益。

童利军,贺成龙[7](2003)在《旧住宅优化与发展探讨》文中提出该文通过对嘉兴市城区旧住宅调查,发现居民迫切需要改善居住环境,同时考虑到普通居民经济的承受力,提 出旧住宅(区)更新改造,推进旧住宅(区)优化发展的思路,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及提出改造方向。

二、旧住宅优化与发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旧住宅优化与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微更新视角下适老化旧宅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经济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一节 微更新视角下的适老化住宅研究
    一.微更新理念的起源和应用
        (一)微更新的提出
        (二)微更新的应用
    二.微更新适老化旧宅改造应用
        (一)“微”关心
        (二)“微”改造
        (三)“微”投资
    三.小结
第二节 适老化住宅改造理论研究
    一.适老化住宅改造准则
        (一)适老化安全性准则
        (二)适老化舒适性准则
        (三)适老化实用性准则
        (四)适老化经济性准则
    二.适老化住宅改造理论依据
        (一)无障碍设计理论
        (二)通用性设计理论
        (三)前瞻性设计理论
    三.小结
第三节 适老化旧宅优化设计原则与要素
    一.适老化微更新设计原则
        (一)适老化更新原则
        (二)阶段微更新原则
        (三)经济微更新原则
    二.适老化微更新设计要素
        (一)空间比例微更新
        (二)空间动线微更新
        (三)空间尺寸微更新
    三.小结
第四节 适老化住宅微更新优化设计策略
    一.老旧住宅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无障碍设施缺乏
        (二)功能空间布局欠佳
        (三)室内通风不畅
        (四)室内采光不足
        (五)厨卫空间不足
    二.适老化住宅微更新策略
        (一)安全营造
        (二)智能优化
        (三)空间耦合
        (四)功能置换
        (五)低碳生活
        (六)公共优化
    三.小结
第五节 适老化旧宅微更新优化设计实践
    一.适老化住宅微更新思路分析
        (一)设计重点
        (二)设计思路
    二.适老化住宅微更新项目实践
        (一)项目地理环境
        (二)室内空间分析
    三.空间优化设计实践
        (一)入户门厅
        (二)厨房餐厅
        (三)起居室
        (四)卫浴设施
        (五)地面墙体
        (六)紧急呼救报警设施
    四.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品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创作研究成果

(2)基于SI体系的老旧住宅室内空间改造及功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老旧住宅室内空间现状与需求不符
        1.1.2 SI体系下内装工业化技术快速发展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SI体系的研究
        1.4.2 国内外老旧住宅改造历程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SI体系的发展概况和老旧住宅改造的相关问题
    2.1 SI体系的发展及其特征
        2.1.1 SI体系的发展概况
        2.1.2 SI体系住宅的组成
        2.1.3 SI体系住宅的特点
        2.1.4 SI体系的分离思想
    2.2 老旧住宅室内空间改造的难点及不当改造的问题
        2.2.1 老旧住宅自身的价值与弊端
        2.2.2 老旧住宅室内空间的不当改造
    2.3 老旧住宅室内空间改造的趋势
        2.3.1 改造方式方面
        2.3.2 改造目的方面
    2.4 住宅室内空间需求的发展
        2.4.1 住户层面
        2.4.2 社会层面
        2.4.3 室内空间层面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I体系在老旧住宅室内空间功能提升的应用分析
    3.1 SI体系的优势分析
        3.1.1 保证住宅的耐久度
        3.1.2 住宅维修的便利性
        3.1.3 室内空间使用的灵活性
        3.1.4 室内空间使用的舒适度
    3.2 SI体系分离建造方式与老旧住宅分离改造启示
        3.2.1 SI体系住宅分离建造方式
        3.2.2 老旧住宅室内空间分离改造启示
    3.3 SI体系所解决的老旧住宅室内空间功能提升的难点
        3.3.1 外围护门窗的更换
        3.3.2 室内装修及管线更换
        3.3.3 室内基本功能的完善
        3.3.4 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3.4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3.4.1 国外应用及改造案例
        3.4.2 国内应用及改造案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老旧住宅室内空间功能提升策略
    4.1 SI体系下室内空间改造及功能提升的方式
        4.1.1 一体化改造
        4.1.2 模数协调
        4.1.3 住户参与
    4.2 SI体系下老旧住宅室内空间改造及功能提升的原则
        4.2.1 改造技术的合理性原则
        4.2.2 空间调整的适宜性原则
        4.2.3 功能部品的协同性原则
    4.3 SI体系下老旧住宅内装工业化改造及功能提升策略
        4.3.1 分离老旧住宅支撑体与填充体
        4.3.2 优化填充体的基础装修与管线
        4.3.3 引入内分隔墙系统与整体厨卫
        4.3.4 调整住宅室内空间的功能关系
        4.3.5 置入功能部品空间功能再提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SI体系下老旧住宅室内空间功能提升的改造设计
    5.1 北京西城某典型老旧住宅室内空间改造
        5.1.1 改造案例基本概况
        5.1.2 室内环境现状与问题
    5.2 室内空间功能提升设计的策略方法
        5.2.1 室内空间关系的调整
        5.2.2 SI体系下内装填充体的工业化改造步骤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老旧小区室内空间状况调查问卷

(3)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的节能优化设计 ——以东营市利津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建筑能耗现状
        1.1.2 全国农村住宅能耗现状
        1.1.3 国家农村住宅建造现状
        1.1.4 东营地区农村住宅建造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外应用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1.3.4 国内应用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东营地区农村住宅的现状调研
    2.1 东营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1.1 自然环境
        2.1.1.1 地理区位
        2.1.1.2 气候环境
        2.1.2 人文环境
        2.1.2.1 经济条件
        2.1.2.2 风俗习惯
    2.2 现状调研对象及方法
        2.2.1 调研对象
        2.2.2 调研方法
    2.3 住户和农宅调查概况
        2.3.1 家庭基本情况
        2.3.1.1 住户家庭结构
        2.3.1.2 住户经济情况
        2.3.2 农村住宅建造面积和层高
        2.3.3 农村住宅结构形式
        2.3.4 农宅朝向现状
        2.3.5 农宅院落功能布局现状
        2.3.6 农村住宅现有墙体的现状
        2.3.7 农宅屋顶和地面的调研现状
        2.3.7.1 屋顶形式和坡度
        2.3.7.2 屋面承重结构
        2.3.7.3 地面类型及比例
        2.3.8 农宅门窗的调研现状
    2.4 东营地区在建农宅建造方式调研
        2.4.1 七一村自建住宅构造做法
        2.4.2 七一村自建住宅建造材料
    2.5 小结
第三章 农宅朝向和布局的现状及优化
    3.1 房屋朝向和布局的重要性
    3.2 东营地区农村住宅功能布局现状及优化
    3.3 房屋体形系数
        3.3.1 东营地区房屋体形系数现状
        3.3.2 东营地区房屋体形系数计算
    3.4 小结
第四章 墙体的节能优化设计
    4.1 东营地区农宅墙体保温现状及分析
        4.1.1 农宅墙体保温现状
        4.1.2 农宅墙体保温分析
    4.2 墙体外保温材料做法总结
        4.2.1 EPS板外保温墙体系统构造
        4.2.2 岩棉板外保温构造
        4.2.3 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保温系统构造
    4.3 墙体夹心保温技术做法总结
        4.3.1 EPS板夹心保温墙体
        4.3.2 草板夹心保温墙体
    4.4 墙体保温材料性能分析
    4.5 墙体保温材料性能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屋顶和地面的节能优化
    5.1 屋顶
        5.1.1 屋顶的调研现状
        5.1.2 农宅双坡屋顶构造做法
        5.1.3 屋顶保温做法优化
        5.1.4 屋顶保温性能分析
    5.2 地面
        5.2.1 地面的调研现状
        5.2.2 地面的构造做法
        5.2.3 建筑地面的保温做法优化
        5.2.4 地面保温性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门窗的节能优化
    6.1 门的节能优化
        6.1.1 门的使用现状
        6.1.2 现有门的保温分析
        6.1.2.1 木门的保温分析
        6.1.2.2 铝合金门的保温分析
        6.1.2.3 现有门的保温性能分析
    6.2 窗
        6.2.1 窗的使用现状
        6.2.2 现有窗的热工指标
    6.3 常用节能门窗的类型
        6.3.1 常用节能框材的类型
        6.3.1.1 塑钢窗框
        6.3.1.2 断桥铝门窗
        6.3.1.3 木质窗框
        6.3.1.4 小结
        6.3.2 常用节能玻璃的种类
        6.3.2.1 镀膜玻璃
        6.3.2.2 吸热玻璃
        6.3.2.3 中空玻璃
        6.3.3 常用节能窗的开窗形式
        6.3.4 窗的保温性能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能耗模拟对比
        7.1.1 在建农宅基本介绍
        7.1.2 在建农宅原始能耗分析
        7.1.3 改变内部布局后能耗模拟分析
        7.1.4 添加附加式阳光间后能耗模拟分析
        7.1.5 使用节能材料后能耗模拟分析
    7.2 东营农村住宅节能优化结论
    7.3 结语
    7.4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附录

(4)珠三角地区农村住宅适老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背景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
    1.5 研究对象和范畴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方法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珠三角地区农村住宅和适老化设计建议
    2.1 珠三角三间两廊式传统住宅
    2.2 珠三角竹筒屋式传统住宅
    2.3 老年人生理特点及适老化设计建议
    2.4 老年人心理特点及适老化设计建议
    2.5 老年人行为特点及适老化设计建议
    2.6 老年人社会特点及适老化设计建议
    2.7 居家养老成为理想养老方式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珠三角地区农村住宅及村民生活状况调研
    3.1 调研目的和方法
    3.2 调研情况阐述
        3.2.1 广州市上莲塘村住宅状况及问卷调查
        3.2.2 广州市大江浦村住宅状况及采光、噪声测试
        3.2.3 佛山市芦苞镇住宅状况
        3.2.4 肇庆市黎槎村住宅状况
        3.2.5 江门市自力村住宅状况
        3.2.6 中山市翠亨村住宅状况
        3.2.7 珠海市接霞庄住宅状况
        3.2.8 深圳市版画村住宅情况
        3.2.9 惠州市范和村住宅情况
        3.2.10 东莞市塘尾村住宅情况
    3.3 调研结果汇总
    3.4 农村住宅适老化设计改造的急迫性
    3.5 村民对住宅新构件的认可程度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三角地区农村住宅适老化设计策略
    4.1 就寝空间的空间适老化设计策略
    4.2 休闲空间的空间适老化设计策略
    4.3 辅助空间的空间适老化设计策略
    4.4 无障碍环境适老化设计策略
    4.5 住宅周边环境适老化设计策略
    4.6 门窗构件适老化设计策略
    4.7 住宅周边环境适老化设计策略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珠三角地区农村住宅适老化设计实践
    5.1 珠三角住宅适老化空间分析
        5.1.1 上莲塘村和大江浦村适老空间布局
        5.1.2 芦苞镇和黎槎村适老空间布局
        5.1.3 自力村适老空间布局
        5.1.4 翠亨村适老空间布局
        5.1.5 接霞庄适老空间布局
        5.1.6 版画村和范和村适老空间布局
        5.1.7 塘尾村适老空间布局
    5.2 珠三角住宅适老化空间设计
        5.2.1 三间两廊式住宅适老化设计——以大江浦村为例
        5.2.2 竹筒屋式住宅适老化设计——以芦苞镇为例
        5.2.3 居庐式住宅适老化设计——以自力村为例
        5.2.4 聚屋式住宅适老化设计——以黎槎村为例
    5.3 珠三角住宅适老化空间设计采光评判
    5.4 珠三角住宅适老化周边环境设计
    5.5 珠三角传统住宅窗户优化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过程
        6.1.2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老旧住宅区改造调查及研究 ——以北京居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
        1.3.1 国外老旧住宅区改造
        1.3.2 北京市老旧住宅区改造
    1.4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1.5 研究的目的
    1.6 研究的内容
    1.7 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北京市老旧住宅区现状与现代生活的矛盾
    2.1 北京市老旧住宅区的总体分布调查
        2.1.1 北京市老旧住宅区总体概况
        2.1.2 北京老旧住宅区的分类
    2.2 北京市老旧住宅区特点
        2.2.1 北京市老旧居住区的分布及规划特点
        2.2.2 老旧住宅楼的户型平面特点
        2.2.3 老旧住宅楼的结构特点
    2.3 北京市老旧住宅区居住人群状况
        2.3.1 老旧住宅区住户概况
        2.3.2 老旧住宅区居住情况
    2.4 老旧住宅区状况与现代社会的矛盾
    2.5 北京市老旧住宅区中居民的改造意愿
        2.5.1 居民对于住宅本身的改造意愿
        2.5.2 居民对于小区公共外环境的改造意愿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市现阶段老旧住宅区改造工作状况
    3.1 政府规定老旧住宅区改造范围
    3.2 政府规定老旧住宅区改造职责分工
    3.3 政府规定老旧住宅区改造规范程序
    3.4 关于老旧住宅区改造内容
        3.4.1 政府规定改造内容
        3.4.2 改造工作中实际改造内容
    3.5 关于老旧住宅区改造中的公众参与
        3.5.1 政府倡导的公众参与
        3.5.2 改造工作中实际公众参与情况
    3.6 关于老旧住宅区改造的资金来源
        3.6.1 政府规定改造资金来源
        3.6.2 改造工作中实际改造资金来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老旧住宅区居民对现阶段改造的评价
    4.1 居民对当前改造内容的评价
        4.1.1 居民对改造内容的了解程度
        4.1.2 居民对改造内容的认同度
        4.1.3 分析结果小结
    4.2 居民对改造方式的评价
        4.2.1 居民对房屋建筑本体改造方式的评价
        4.2.2 居民对小区公共部分改造方式的评价
        4.2.3 分析结果小结
    4.3 居民对改造效果的评价
        4.3.1 居民对改造效果的评价
        4.3.2 分析结果小结
    4.4 居民对施工质量评价
    4.5 居民参与改造的意愿
        4.5.1 居民对“综合整治”改造工作的参与意愿
        4.5.2 分析结果小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老旧住宅区改造的认识及改造中的问题
    5.1 老旧住宅区改造的限制因素
        5.1.1 老旧小区现状人口密集、住宅密度大、市政基础差
        5.1.2 改造法规政策不完备、理论落后
        5.1.3 社会经济环境引发的急功近利思想
    5.2 关于北京市老旧住宅区改造的认识
        5.2.1 关于老旧住宅区改造效果的认识
        5.2.2 关于老旧住宅区改造发展阶段的认识
        5.2.3 关于老旧住宅区综合改造特点的认识
    5.3 老旧住宅区改造中的问题
        5.3.1 改造中体现出的设计问题
        5.3.2 改造中体现出的操作问题
    5.4 本章小结
结论
    6.1 对后期小区改造工作的建议
        6.1.1 制定系统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规划
        6.1.2 拓展旧住宅改造思路,提供改造多种可能性
        6.1.3 改造工作中改造方式应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6.1.4 改造工作中应增强公民参与度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附录 2

(6)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模式与方法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
        1.2.1 旧居住环境
        1.2.2 可持续性更新和改造
        1.2.3 理想人居环境
    1.3 国内外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研究现状
        1.3.1 国外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1.3.2 国内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1.4 研究内容、范围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山西省旧居住环境现状研究
    2.1 山西省旧居住环境的形成发展历史
    2.2 山西省旧居住环境的现状调查研究
        2.2.1 山西省旧居住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2.2.2 山西省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居民看法的调查
        2.2.3 调研情况分析与问题
    2.3 山西省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山西省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的模式与方法
    3.1 旧住区内部环境的改造与整治
        3.1.1 旧住区内部环境更新改造的理念
        3.1.2 旧住区内部环境更新改造的方法
    3.2 旧住宅单体的更新与改造
        3.2.1 单体内部空间的更新改造
        3.2.2 单体外部形象的更新改造
    3.3 技术和设备层面的改造
        3.3.1 旧住宅节能改造
        3.3.2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3.3.3 公共空间及设备更新改造
第四章 山西省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的实证研究
    4.1 太原市丰硕苑小区更新改造
        4.1.1 项目概况
        4.1.2 更新改造方式
    4.2 长治市澳瑞特小区更新改造
        4.2.1 项目概况
        4.2.2 更新改造方式
    4.3 改造效果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山西省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旧住宅优化与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抽样调查
2 旧住宅(区)居住环境现状的分析
    2.1 经济因素
    2.2 情感因素
3 改造更新的可行性分析及改造的方向
    3.1 改造体现个性化
    3.2 改造体现理想化和智能化
    3.3 改造体现系统化
4 改造的效益
    4.1 经济效益
    4.2 社会效益

四、旧住宅优化与发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更新视角下适老化旧宅优化设计研究[D]. 李舒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基于SI体系的老旧住宅室内空间改造及功能提升研究[D]. 史言翔.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7)
  • [3]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的节能优化设计 ——以东营市利津县为例[D]. 岳巍. 青岛理工大学, 2018(05)
  • [4]珠三角地区农村住宅适老化设计研究[D]. 于少侨. 广州大学, 2018(01)
  • [5]老旧住宅区改造调查及研究 ——以北京居住区为例[D]. 张君君. 北京建筑大学, 2014(12)
  • [6]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模式与方法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D]. 刘祯祯. 太原理工大学, 2011(08)
  • [7]旧住宅优化与发展探讨[J]. 童利军,贺成龙. 嘉兴学院学报, 2003(S1)

标签:;  ;  ;  

老住宅优化开发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