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近肺门区肿块病灶活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莫先强

贵州省骨科医院医学影像科 550002

摘要:目的:分析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近肺门区肿块病灶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的近肺门区肿块病灶而接受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CT平扫,观察组患者予以CT增强扫描,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穿刺活检的成功率,肺癌分型、分级准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比较可知,两组研究对象的穿刺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肺癌分级、分型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对象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引导近肺门区肿块病灶活检,可以显著提升肺癌分级、分型准确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现率,对于穿刺成功率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肺门;肿块;病灶活检

CT引导下的肺肿块穿刺活检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临床微创诊断方式。其具有创口小、出血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肺部疾病的临床诊断之中。相关研究表明,CT引导下的肺肿块穿刺活检不仅能够清晰的反映出患者近肺门区肿块的血供状态和大部分组织学特性,还能够显著的区分其与合并的肺炎、肺不张,对于临床疗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次研究以我院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的近肺门区肿块病灶而接受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部分患者展开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常规CT平扫与CT增强扫描在近肺门区肿块病灶活检中的应用价值,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符合伦理学依据,研究前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的近肺门区肿块病灶而接受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排除存在精神疾病病史和沟通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在对照组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4.7±4.8)岁;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1.2±5.3)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CT平扫技术进行诊断。

观察组:予以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

首先,采用预行平扫确定患者肿块的最佳扫描范围,采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前臂进行静脉对比剂注射,并在注射20~60s后对肿块区进行增强扫描;其次,对穿刺靶点进行选择,要注意避开患者病灶钙化、液化坏死、空洞、伪影和血管,并减少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对于均匀强化病灶要选取安全的实质区。对于不均匀强化的病灶要避开条点状高强化区,选取中等强化区。对于环装强化病灶要选取强化的壁结节或厚壁区;最后,在对选择好的穿刺靶点进行常规消毒后进行逐步进针,经CT扫描确认针尖到达靶点边缘时拔出针蕊,并进行切割、取材。在标本取出后拔出针筒,并静观10~30min后进行CT复扫,观察患者有无气胸、出血等相关并发症,并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穿刺活检的成功率(穿刺标本能够得到明确病理定性结果者视为穿刺成功),肺癌分型、分级准确率(患者肺癌病理能够进一步区分组织学类型及级别者视为可明确分型、分级)和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包括气胸、肺内出血等相关并发症)。

1.4统计学分析

基于统计软件(版本:SPSS 19.0),建立实验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n)、率(%),通过卡方(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达,组间比较基于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比较可知,两组研究对象的穿刺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肺癌分级、分型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对象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的经费们区肿块具有结构异质性,并且常合并肺炎、肺不张等临床疾病,严重影响了穿刺活检的准确性,使医生无法准确的对患者并且进行确诊,延长了患者的痛苦[2]。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准确进行活检的螺旋CT扫描方式就成为提升近肺门区肿块病灶活检成功率和准确率的重要任务。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部分患者予以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知,两组研究对象的穿刺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肺癌分级、分型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对象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CT平扫在对直径﹤2.5cn的元肺门区肺结节病灶进行活检时,多能够明确的得到病理诊断,而对于近肺门区肺肿块病灶进行诊断时,CT平扫引导很难准确的确定肿瘤的高活性区。而增强扫描则能够客观的反应肿块的强化程度和强化状态,有助于发现肿块并确定穿刺靶点,从而提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利用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引导近肺门区肿块病灶活检,可以显著提升肺癌分级、分型准确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现率,对于穿刺成功率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宋兆伟,康立清,李忠信,等.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近肺门区肿块病灶活检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0):1607-1610.

[2]宋兆伟.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肿块病灶穿刺活检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

论文作者:莫先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  ;  ;  ;  ;  ;  ;  ;  

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近肺门区肿块病灶活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莫先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