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苏家园学校 300270
摘 要:浮力是流体对受其包围的物体的竖直向上的合力,虽然是流体作用的结果,但流体对物体作用的合力并不都是浮力。在浮力的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对浮力本质的透彻理解,本文对初中浮力的几种类型题进行分析,相信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好浮力,对掌握有关浮力、压强、密度等问题的思维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浮力 压强 密度
一、浮力的概念
教材通过几幅生动形象的图片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浮力的世界,这些场景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司空见惯的,如漂浮在空中的节日气球,浮在海面的万吨巨轮,还有漂浮在死海上悠闲自得的游人,学生很清楚它们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都应该落向地面,而事实上并没有,有的情景中非但没有,反而会向上升,学生略一思考,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受到了水或空气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我在实际教学中还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的互动环节。让学生把一个乒乓球压入水中,然后放手,观察到乒乓球迅速上浮。学生积极参与,纷纷要求尝试,在游戏与活动中认识了浮力,同时对浮力的方向也有了深入的了解,浮力的方向应该与重力的方向相反,也就是竖直向上的。
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通过前面的讨论,学生对浮力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学会了运用称重法测物体所受的浮力。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学生能感知不同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不同,如一艘万吨巨轮能轻松装载千万吨的货物,而一艘小木船也许只能搭载一两个人,很显然它们所受的浮力不一样,这样自然产生一个问题,即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这个问题其实对学生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学生缺少相关的体验,要知道并不是很多孩子都有掉到水中的体验,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当铺设一些小台阶,比如有一个同事设计了这样一个小实验,我在此和大家分享。其实也很简单,拿一空矿泉水瓶,盖紧瓶盖,然后轻轻压入水中,发现矿泉水瓶浸入水中部分越多,所用向下压力也越大,也就足以说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此外借助称重法也可以发现同一石块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受浮力是不一样的,通过一些小巧而又鲜活的小实验,适当减小跨度,从而使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浮力和液体的密度,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系,然后再回到教材中,通过验证阿基米德定律,从而得出F浮=G排=ρ液gV排,也就得到了求浮力的又一种方法,同时又从理论上验证了ρ液和V排是浮力的两大影响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浮力解题的方法
1.找出相同、相关、相似、相异的8对概念。(1)“漂浮”与“浮在液面”是两个相同的概念,表示物体静止在液面,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在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平衡。(2)“漂浮”与“悬浮”是两个相似的概念,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是在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平衡,它们的不同点是“漂浮”是部分浸入,而“悬浮”是浸没。(3)“上浮”与“浮在液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上浮”是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且浮力大于重力,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向上做加速运动;“浮在液面”是在重力和浮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不过物体“上浮”的最终结果是“浮在液面”。(4)“下沉”与“沉在液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沉”是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且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向下做加速运动;“沉在液底”是在重力、浮力和底面支持力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不过物体“下沉”的最终结果是“沉在液底”。(5)“浸入”与“浸没”是大概念与小概念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浸入”可以是指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也可以是指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而“浸没”是指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6)“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重力等于浮力;“物体浮沉的条件”: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7)“排开”与“排出”,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这个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其中指的是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而不是指物体“排出”液体的重力。当把物体放入装满液体的容器中时,“排开”和“排出”相同;当把物体放入未装满液体的容器中时,“排开”和“排出”不相同。(8)“物体的体积”不一定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只有当物体浸没时两者相等,而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前者大于后者。
2.掌握浮力解题的四种方法。浮力解题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有时是不同的题目用不同的方法,但也有时是同一题目可用不同的方法。(1)压力差法:根据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2)原理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3)平衡法:根据物体在液体中平衡时所有向上力的和等于所有向下力的和。(4)称重法:根据物体浸在液体中失去的重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3.掌握浮力解题的五个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一般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相互关联的两个物体)。(2)判断物体所处的状态(一般是静止,包括漂浮、悬浮和沉底)。(3)分析物体所受的力(一般是重力、浮力、拉力、支持力等)。(4)列出方程(一般是平衡方程,要考虑题目中给出的附加关系,阿基米德原理)。(5)将所列方程联立求解(解方程代数时各量的单位必须用国际单位)。
诚然,只要我们遵从知识的认知规律,在学生牢固掌握浮力基本知识基础之上,加以适当点拨和训练,巧妙运用浮力的“组合拳”,必能轻松应对。
论文作者:孟蝶 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浮力论文; 物体论文; 重力论文; 液体论文; 阿基米德论文; 学生论文; 概念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