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任思靓

(绵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在普外科患者静脉输液中采用心理护理,探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患者时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共计选取60例患者,均为普外科静脉输液患者,就诊时间段:2015年1月开始,2016年12月停止。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别是2组,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护理干预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实验组患者合作良好率、一次穿刺成功率、SAS评分、SDS评分、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普外科患者静脉输液中采用心理护理,可促使患者不良情绪有效缓解,提升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普外科;静脉输液;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200-01

普外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主要负责患者的手术治疗,术前术后患者均需要进行相应的静脉输液治疗,患者由于疾病原因以及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等[1],严重影响患者临床疗效。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促使患者配合度提升,提出了心理护理,获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本组探究中共计选取60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在普外科患者静脉输液中采用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参与本次探究的60例患者均选自我院,均为普外科静脉输液患者,就诊时间:自2015年1月开始至2016年12月停止,共计2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实验组、参照组,每组30例患者参与探究。实验组中(男20例;女10例)患者年龄在18岁至68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2.58±5.62)岁;参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在19岁至69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2.08±5.21)岁。对比分析2组患者组间数据,软件是统计学软件:SPSS 19.0软件,组间数据是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结果是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得出P>0.05的结论,可比性不具备。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常规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干净整洁、安静舒适的输液环境,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叮嘱患者在输液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出现异常时,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对症处理等。

1.2.2心理护理干预 实施静脉输液前,给予患者健康宣教以及心理疏导,通过有效沟通和交流、成功案例法、转移注意力法等促使患者不良情绪有效缓解,重点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疏导,耐心安慰患者以及鼓励患者,树立治愈疾病信心以及提升治疗依从性。告知患者心理健康对疾病康复的临床意义和重要性,可选择播放患者喜爱节目、视频等办法帮助患者度过输液时间[2]。进行静脉穿刺时,动作保证稳准轻,一针见血,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并避免出现反复穿刺的情况,避免出现护患纠纷,尽最大程度满足患者护理需求。

1.3 评定标准[3]

判定2组患者满意度时利用本院自拟调查问卷。利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判定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利用SPSS 19.0软件分析并经t检验,体现方式是(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利用SPSS 19.0软件分析并经χ2检验,体现方式是率。判定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是:P<0.05。

2.结果

对比2组患者组间数据,结论是: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表示2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性差异。经过临床分析,明显最佳的组别是实验组患者,本次对比的组间数据是:合作良好率、一次穿刺成功率、SAS评分、SDS评分、满意度。

3.讨论

普外科作为常用手术治疗的科室,患者易出现创伤应激反应,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况均较为严重,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据相关性文献报道,给予普外科静脉输液患者心理护理,不仅可以促使患者满意度提升,同时可以有效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

在心理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密切关注[4],多关心患者,鼓励患者,安慰患者,重视患者疾病本身的护理以及患者的心理健康,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尽最大程度满足患者提出的护理需求,促使患者临床疗效提升,促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性降低。

本组探究中,实验组患者合作良好率、一次穿刺成功率、SAS评分、SDS评分、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佳,分别是96.66%、100.00%、(57.58±4.36)分、(63.24±5.68)分、100.00%。

综合以上理论得出,在普外科患者静脉输液中采用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不仅可促使患者不良情绪有效缓解以及提升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不可以促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郝晓东.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88-189.

[2]何美朵,林国珍.心理护理对静脉输液治疗患儿配合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35-137.

[3]卓梅英,郭丽艳,刘群,等.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4):110-111.

[4]拓淑金,张银红.小儿静脉输液的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B,2014(12):253-254.

论文作者:任思靓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任思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