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0009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方法:将10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发生低血糖,共35例)和对照组(未发生低血糖,共67例),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各项生化指标,并找到各种诱发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BMI、Cr和UMA方面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Cr和UMA是发生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BMI为保护因素;在降糖治疗方案和诱发因素中,使用预混人胰岛素治疗(34.3%)和饮食不规律(45.7%)导致低血糖的所占比例最大。结论: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与多种因素有关,采取针对性防治策略,可降低该类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糖尿病;降糖治疗;低血糖;原因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糖尿病患者102例,均符合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1],对于合并精神系统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近期服用可能影响血糖药物的患者予以排除。其中发生低血糖事件患者35例,将其列入研究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9岁;其余未发生低血糖事件患者67例,将其列入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7岁。
1.2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其中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和BMI,生化指标包括FBG、ALT、Cr、HbAlc和UMA,均采集指端末梢血测定血糖水平。查看降糖治疗方案,并询问患者,对低血糖事件及诱发因素进行分析。低血糖诊断标准为:测定血糖值≤3.9mmol/L。对各观察项目赋值(性别:男=0,女=1;年龄:≤60=1,>60=2;病程:<5=0,≥5=1;BMI:<25=0,25~30=1>30=2;FBG:<7.0=0,≥7.0=1;ALT:8~50=0,>50=1;Cr<120=0,≥120=1;HbAlc:≤7.5=1,>7.5=2;UMA:0~60=0,>60=1),作为自变量,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5软件包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正态分布与非正态分布数据分别采用t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2.1基本情况分析
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病程、Cr和UM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MI低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以高血糖水平为主要表现特征,发病率较高,对于该类病症的防治,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患者需接受长期治疗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而应用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治疗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易发生低血糖事件,若处理不及时,将会对患者脑细胞造成损伤,如何有效防范低血糖的发生,成为该类病症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的一个重点问题[3-4]。本次研究中,根据是否发生低血糖事件,将10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BMI、Cr和UMA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Cr和UMA是发生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BMI为保护因素;统计结果显示,发生低血糖患者中,使用预混人胰岛素占34.3%,饮食不规律占45.7%,分别在降糖治疗方案和诱发因素中所占比例最大,提示定期生化检查,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降糖治疗方案,并对其进行必要的饮食、运动等指导,能够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多管齐下,采取针对性防治策略,可使该类事件的发生率及所产生的危害降至最低,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崔维静,何继瑞,李亚聪.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原因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12(6):534-536.
[2]刘路.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治疗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7(34):252-253.
[3]黄英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2):34-35.
[4]李萍.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中低血糖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6(5):65-67.
论文作者:丁美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低血糖论文; 发生论文; 因素论文; 患者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过程中论文; 年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