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日舰队实力差异分明落后挨打确属不朽真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甲午战争论文,舰队论文,中日论文,真理论文,分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100年前,即1895年2月12日,清朝北洋舰队在经过激烈的中日甲午战争后,于威海卫全军覆没。北洋舰队的覆灭,决非历史的偶然。从下文,读者可略见一斑。
1895年2月12日,北洋海军在威海卫刘公岛全军覆没,5000多名海陆官兵向日军投降,十几艘战舰成为日军的战利品。从此,这支曾威慑远东、雄视海上,令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大清舰队,在海洋上销声匿迹了。
1888年9月,也是在威海卫,一支拥有25艘舰船和四千多名官兵的北洋海军正式建立。以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等为支柱的7艘2000吨以上的战舰,构成了北洋海军的主力阵容。这7艘战舰均购自英、德两国,先后于1885年、1887年下水,其战舰的技术性能和质量均属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定远、镇远两舰,不仅吨位大,而且全身装甲,并各装备了4门305毫米的巨炮,如同海上浮动的炮垒,被日军称为“东洋巨擘”,畏之“甚于虎豹”。此时的北洋海军,其规模和实力都堪称远东第一流舰队。
在大海彼岸,以“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为总国策的日本,其海军的现状却很难满足其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当时日本海军拥有舰船22艘,其中2000吨以上的主力战舰,仅为扶桑、浪速、高千穗、比睿、金钢等5艘,且扶桑、比睿、金钢三舰舰龄均已11年。如何完成征服中国的战略计划,从天皇到大臣,面对现实无不深感忧虑。为了赶上和超过清朝海军,实现其侵略的目的,日本政府在1886年发行了1700万日元的海军公债,用以完成建造“松岛”、“严岛”、“桥立”战舰在内的第一期军备扩充计划。1887年,日本明治天皇向当时的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下了谕令,决定从皇室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相当于皇室经费的十分之一以上),用于补充海军经费之不足。天皇的举动带动了日本的官员和富豪们,他们竞相为海军解囊,捐款总额达103.8万日元。1893年,日本天皇再次决定,以后六年间,每年从内库中拨30万日元,各大臣、长官、议员也纷纷从薪俸中拿出四分之一用作造舰经费。到甲午战争前,日本年军费开支已超过3450万日元,占国家全年总预算开支的五分之二以上,比重之大,当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也极为罕见。
然而此时的大清帝国,却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经过多年紧锣密鼓的建设,京城的颐和园已初具规模,一个个苑园工程也先后竣工。以慈禧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在国家财政紧张,大量向外国借债的情况下,仍没有将有限的经费用于急需加强的海防建设,而是骄奢淫逸,大肆挥霍。1885年,清政府向英国借款150万英镑,提拨半数修建颐和园;1880年和1887年又两次向英、德两国借款修建三海工程。清政府先后以“挪拨”、“划拨”、“挪垫”等名义大量提取海军经费,用于颐和园工程。据不完全统计,到甲午战争爆发为止,清政府先后挪去不下二千万两白银的海军经费修颐和园。然而停泊在军港内的北洋海军,由于经费不足,自1888年成军后,未再补充一艘新型战舰,改装一舰和更新一门大炮,致使整个舰队装备老化。因此,到甲午战争前,日军舰队实力已远远超过清朝海军。
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已拥有大小军舰31艘,鱼雷艇24艘,排水量6万余吨,炮400余门,鱼雷发射管近百个。1894年7月,日本在发动侵略战争之前,由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编成了集海军战舰之精华,以“松岛”、“严岛”、“桥立”、“吉野”、“浪速”、“高千穗”、“秋津洲”、“扶桑”、“千代田”、“比睿”、“金钢”等11艘2000吨以上战舰为主力的、拥有舰艇29艘的联合舰队。
清政府号称拥有北洋、南洋、福建、广州四个舰队,共拥有大小战舰78艘,鱼雷艇24艘,排水量8万余吨,炮600余门,鱼雷发射管近70个。然而,这四支舰队除北洋舰队拥有巨型铁甲舰及大型巡洋舰,能执行外海作战任务外,其它三支舰队,虽然舰船数量并不算少,但多是1000吨级左右的小型陈旧舰船,不堪海上风浪;加之清朝各舰队自成体系,始终未形成统一的指挥。实际上,甲午海战只是清朝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之间的实力对抗。
战前,北洋舰队拥有大小舰艇34艘,然而构成这支舰队主力阵容的“定远”、“镇远”、“来远”、“经远 ”、“致远”、“平远”、“靖远”、“济远”等2000吨以上战舰仅为8艘。从表面上看,北洋舰队舰艇的总数量多于日本联合舰队,但就其主力战舰的数量、吨位以及舰龄,均劣势于日本联合舰队。
再从装备火炮总数来看,北洋舰队装备舰炮、机关炮130余门;日本联合舰队装备舰炮、机关炮112门,装备新式速射舰炮167门,而北洋舰队速射舰炮为零。据当时英国海军年鉴统计:口径为120毫米的速射炮,每分钟可发射炮弹8-10发;150毫米的速射炮,每分钟可发射炮弹5-6发,而相同口径的旧式舰炮,每分钟发射炮弹仅为1发。这就决定了联合舰队在打击能力方面,远远强于北洋舰队。事实也正是如此,据战时目击者描述:“‘定远’、‘镇远’两舰仅发一炮,而‘吉野’三炮已约有40弹丛集我舰,……且我舰甫开一炮,烟历十四分钟不散”;还有资料记载,作战时,北洋舰队一分钟只能发射33发炮弹,而联合舰队可发射193发,并且使用无烟弹药。
无疑,落后挨打是造成北洋舰队悲剧结局的历史成因,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在甲午海战中,清朝北洋舰队尽管装备劣于日方,指挥决策也有颇多可议之处,但北洋舰队爱国官兵在逆境中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激战仍达5小时之久,他们所表现出的大无畏气概和爱国精神,将永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