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郑志红

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郑志红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1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 78 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资料,将患者完全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

前言:近年来,为减少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也增加了患者术后护理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护理效果。急性阑尾炎属于外科急腹症之一,一经确诊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当前,虽然采用改进手术方法及应用抗生素等,降低了急性阑尾炎术 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对于患有慢性肺部疾病或心脏病等患者而言,护理干预则成为提高患者术后预防的最佳选择。本文主要观察循证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78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资料,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10~70岁,平均(39.1± 2.9)岁;研究组患者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11~72岁,平均(40.0±2.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具体 如下。确定循证问题确定护理过程中的问题是循证护理的第一步,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循证问题主要包括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术后出血等,对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非常重要。建立循证依据针对了解的循证问题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建立循证依据;对建立循证证据的真实性及实用性等进行科学评价,最后确定最佳循证证据。循证护理实施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经常翻身并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以尽快恢复肠道功能。患者术后由于创口长时间暴露易出现细菌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特别关注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保持患者伤口干燥和清洁。由于患者创口的愈合时间较长,早期下床活动易导致患者创口出血,一旦发 现出血、感染的情况应立即采取对症措施;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适量的下肢活动,以改善血流速度,有效预防血栓。注意保持病房环境的清洁、安静,帮助患者实现舒适的体位,以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症状;护理人员应关心患者,通过亲切的态度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以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等紧张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早日康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记录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情绪健康、总体健康水平、手术对阑尾炎患者的影响、个人认知功 能、社会功能、对感染的担忧)。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3.1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受感染的具体情况

急性阑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及右下腹出现固定的压痛点等症状,手术是当前治疗急 性阑尾炎的主要方法。虽然急性阑尾炎手术具有 时间短、操作简单等特点,但若护理不当,仍然会 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术后出血、疼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因此,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在术后一定要注意做好科学的护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2循证护理原则

其基本护理途径是以科学护理研究作为护理依据,通过确定患者的术后问题,寻找相关证据,制订相应的计划及实施护理。同时,护理人员以亲切的工作态度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后护理 的重要性,并及时给予患者关心、安慰、鼓励,使其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工作,消除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紧张情绪,改变了传统临床护理中单凭经验进行护理的保守护理行为。循证护理调动了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使患者主动参与到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护患的紧张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术后护理工作,从而促使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 理,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循证护理的概念有待于反思和公认,并且认为目前的循证护理缺乏广泛的、护理角度的定义,循证护理似乎将随机对照试验作为金标准,有过于趋附之势,应当对实证的基础理念进行反思,所谓“实证”应当用于对事件发生后的理解和判定,而不应在事先计划时起决定性作用。评价实证的最佳证据.还应包含价格成本因素。循证护理的一种观念,类似整体护理,应渗透到护理的各个领域。长期存在的经验的护理模式和现代护理百家争鸣的局面阻碍了以科学为基础进行护理决策的行为方式。循证护理可以说是对东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挑战,而将西方的某种模式照搬也是行不通的。丰富循证护理的信息资源。目前,有说服力的护理研究信息资源有限,研究结果的传播与推广不充分。对所引用的临床试验时间、可信度、研究人群等提出疑问,并指出实证的指南内容和建议不吻合的现象屡见不鲜,没有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公认其经济效益。因此,实证尚需进一步完善。护理研究应与护理实践紧密结合。其好处是:一方面,直接给病人提供护理的护士最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护理实践者应充分利用护理研究者的优势,得到其指导。对社会而言,循证护理的理念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为成本-效益核算提供依据,要求医护人员在制定医护方案与实施时,考虑医疗成本。这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3.3减少患者感染

并发症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是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临 床治疗效果,但患者术后常出现出血、疼痛、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其术后恢复,临床常采取抗生素治疗或改进手术方法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合理的临床护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循证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可将理论更好的联系实际,以护理研究为依据,寻求更多的科学支持,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制定计划和运用实施,改变了以往临床护理仅凭护理经验的习惯和行为,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只有通过上述方法才能够减少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的诊疗时间,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 彭国香.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刊),2013,1(2):32-32.

[2] 祁梅.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 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3,1(18):74-74.

[3] 刘园,曹雅俊,田杰.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 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1(23):101-101.

论文作者:郑志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郑志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