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对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第11题提出质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也对论文,全国高考论文,理综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该题设置的BC两个选项因在方法上、时间上并无限制,故实验结果的单一性可能会面临严重的挑战。
(1)若电解前向阳极区滴加KI溶液,则电解时阳极同样也会发生反应2I[-]-2e[-]I[,2]。
(2)若向阳极区滴加的KI溶液不多,而电解的时间较长,则将会发生反应
5Cl[,2]+I[,2]+6H[,2]O2HIO[,3]+10HCl
若装置中不设置隔膜,则又可能发生反应
Cl[,2]+2NaOHNaClO+NaCl+H[,2]O
进而发生反应
5NaClO+I[,2]+H[,2]O2HIO[,3]+5NaCl
I[,2]+2NaOHNaIO+NaI+H[,2]O
在较长的通电过程中,随[OH[-]]在阴极区的增大,溶液中显现的红色是否能存在也是必须注意的问题。我们在《理科考试研究》2000年第10期上指出过:当[OH[-]]较小时,酚酞转化成红色的一钠盐和二钠盐;当[OH[-]]较大时,则可迅速地转化为三钠盐,其溶液无色。
我们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用品:饱和NaCl溶液、1mol/L KI溶液、酚酞、淀粉溶液、NaOH固体、稀NaOH溶液、U型管、炭棒、导线、烧杯、3A 16V的直流电源(装置图略)。
[实验一] 向烧杯中倒入少量稀NaOH溶液,滴入两滴酚酞试液,变红,然后小心加入NaOH固体,使[OH[-]]增大到一定浓度时溶液转为无色。
用另一烧杯取少量水,然后加固体NaOH至饱和,冷却后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红色产生后迅速消失,以上均可说明有三钠盐生成。此后,分别用水不断稀释两个烧杯中的溶液,红色重现吗?否。因为三钠盐是破坏了酚酞中的酯基后形成的,用水稀释不可能恢复酯基。
[实验二] 连接好装置,向U型管中注入NaCl溶液,向阳极区小心加入1mL(20滴)KI溶液,向阴极区加三滴酚酞试液,然后接通电源,控制时间不超过二分钟,切断电源,阳极区的棕色和阴极区的红色可维持长时间不变。这一现象说明当[OH[-]]不是很大时有设题者希望的答案(B)。
[实验三] 向洗净的U型管中重新注入NaCl溶液后,向阴极区同样滴三滴酚酞,向阳极区滴入5~6滴KI溶液,接通电源5~6分钟后切断电源,此时可发现溶液由棕色变为无色(生成了IO[,3][-]),以淀粉溶液试之,不显蓝。此时阴极区的红色较深(但[OH[-]]仍不很大)。这种情况下你选哪个选项?
[实验四] 将做完实验三后的溶液全部倒入洗净的烧杯中,摇匀,静置,红色逐渐完全褪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不可能生成三钠盐,只能解释为Cl[,2]、IO[,3][-]及ClO[-]使红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因酚结构易被氧化)。这种情况下你又如何选择选项?难道可以选(C)吗?
[实验五] 如果在实验三中通电多于15分钟,你将会发现两极区的溶液最终均为无色(并未断电),这种情况下应选(C)。
标签:酚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