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妇幼保健院 643200
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入院进行腹部手术的64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采取脂肪液化治疗进行临床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了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使用红光照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传统治疗方法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愈合效率,并分析其中的主要成因。与此同时选取同期切口感染患者80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原因。结果:经分析研究,使用脂肪液化治疗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较传统治疗,效果显著,P<0.05,而手术感染的因素分析中,发现,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手术时间过长、ASA分级严重、身体肥胖。结论:在针对妇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感染防止治疗中,由于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在临床中,可进行普及使用,而对于患者的感染因素中肥胖以及手术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应对,也应注意在手术期间的肠胃处理。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调查;预防对策;
在实施妇产科的腹部手术处理中,由于手术在愈合处理期间细菌、病毒、真菌等可从伤口侵入,并导致伤口感染,引起身体局部甚至全身发生病理炎症。危害较大,属于一种常见的妇产科临床并发症,这一病理并发症在我国感染率约为10%,而美国则为5%。而在现代的临床手术中,应用脂肪液化技术,在一定几率上可预防感染发生,研究这一手术的实际效果,以及高位感染的并发因素,对我院的治疗患者进行了分析汇总,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入院进行腹部手术的64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进行信息汇总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了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32例,采取红光照射辅助治疗,其中年龄22~35岁,平均25.9±3.5岁,对照组32例则采取常规辅助治疗方法进行,年龄22~36岁,平均25.9±4.2岁,经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P>0.05,无显著差异,表明具有可比性。而高危调查对象,则以我院同期入院的16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80例为感染患者,80例为非感染患者,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本次的临床统计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脂肪液化治疗方法:对照组32例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切口的渗液引流,每日2次挤压,确保外渗生理液能够得到引流,并确保其在治疗过程中,伤口处于一个无菌状态下,处理措施则用碘伏外涂,每天两次,治疗期间应服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而实验组32例则统一采取红光照射的治疗方法进行,其他引流无菌处理与对照组无区别。每次照射时间30min,危险因素调查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方法,以未感染80例为参照对象,其他感染10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信息收集对象,对比两类患者之间的差异。其主要对比因素分别为年龄、肥胖情况、ASA分级情况、疾病感染史、血红蛋白水平,对于患者手术因素则主要包括了麻醉方法、手术时间、缝合质量与感染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环境因素则主要由换药时间、伤口误接触污染源情况等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
1.3.统计方法
本次数据统计研究由SPSS16.5统计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卡方检验标准则以t或X2来进行矫正,当P<0.05时,表明本次的临床统计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分析研究,使用脂肪液化治疗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较传统治疗,效果显著,P<0.05,而手术感染的因素分析中,发现,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手术时间过长、ASA分级严重、身体肥胖。手术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妇产科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一直属于现代临床的一大问题,属于一种常见的临床并发症。而在本次的临床调研分析中发现,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手术时间过长、ASA分级严重、身体肥胖。而这些因素均极大的影响到了患者伤口的恢复。因此需要进行针对的治疗。应用脂肪液化技术,在一定几率上可预防感染发生。采取回顾分析方法,以未感染80例为参照对象,其他感染10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信息收集对象,对比两类患者之间的差异。其主要对比因素分别为年龄、肥胖情况、ASA分级情况、疾病感染史、血红蛋白水平,对于患者手术因素则主要包括了麻醉方法、手术时间、缝合质量与感染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环境因素则主要由换药时间、伤口误接触污染源情况等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发现感染患者人数主要集中在ASA分级与肥胖和手术时间过长上。
综上所述,在针对妇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感染防止治疗中,由于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在临床中,可进行普及使用,而对于患者的感染因素中肥胖以及手术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应对,也应注意在手术期间的肠胃处理。
参考文献:
[1]罗君花.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外医疗,2013,32(18):24-25.
[2]刘丽环.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及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8):1164-1165.
[3]何晓涛.剖宫产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2):131-132.
[4]阮晓翠,周毛婴,张腾飞等.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935-936.
[5]阮晓翠;周毛曼;张腾飞.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07):935-936.
论文作者:廖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手术论文; 切口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腹部论文; 妇产科论文; 时间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