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灰色童谣看当前基础教育文化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童谣论文,基础教育论文,灰色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1477(2007)07—0001—04
童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句式短小生动,强调音韵之美,被称为“孩子们心中流淌的歌”,一些优秀的童谣曾经承载了多少人的欢乐与梦想。然而今天,中小学生普遍所传诵的“童谣”却更多是以“灰色童谣”这个不光彩的身份为人们所关注,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基础教育文化功能的思考。
一、童谣折射基础教育的文化蕴涵
1.童谣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童谣是一种文化。古人说:“童,童子。徒歌曰语。”(《国语·晋语》韦昭注)。“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五)。大体说来,童谣就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么解释的:童谣是在儿童中间流行的歌谣,形式比较简短。
童谣以其语言平白易懂、声韵自然活泼、句式短小生动、情意俏皮有趣、想象奇特幽默的特点在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感、丰富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童谣这种文化途径,孩子们认识了世界,传播了童韵,提高了文化选择和文化创生的能力。
2.童谣是基础教育中的文化承载
童谣是民族文化的积淀,也是基础教育中文化承载的一种重要方式。首先,在基础教育中,童谣是一种充满趣味性、思想性与教育性的文化传播的有效模式,使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文化理念,在传唱诵读中进行自我教育。其次,童谣本身也是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课程文化三者相互融合的媒介,借助于童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再者,童谣作为一种艺术文化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深远。著名作家、童谣专家金波曾深情地回忆:我从童谣中获得的精神财富实难细数。他说童年的许多事情早已淡忘,唯有这童谣一直伴随着他。金波说,那优美的文词,动听的韵律,让我们耳熟能详。那超逸的睿智,讥讽的谑笔,使我们解事识礼。而俏皮的揶揄,幽默的意味,更能使老少妇孺都忍俊不禁。至于那些实用的童谣,训练了我们的学习语言,教我们认识了草木鸟兽之名,获得许多生活常识。他也因此最终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3.灰色童谣及其表现
从本世纪初开始,校园里悄然流行起一种被人们称之为“怪味童谣”、“另类童谣”、“灰色童谣”的童谣文化,而且在有关调查中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传唱人数占班级比例呈上升趋势[1]。灰色童谣的广泛传播有的是因为有趣或无聊,如“床前明月光,小偷爬进窗,打开保险箱,偷了个精光”;有的是因为宣泄了心中的压抑,如“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有的吃、有的穿,还有美女陪着睡”;有的是自我嘲讽,如“今天星期四,我去考试,考了四十四,回家看电视,看了少林寺,想去试一试,被人打成西红柿,还说自己有本事。”
这些灰色童谣是学生真实心态的反映,如“上课呼呼大睡,下课活蹦乱跳。读书摇头晃脑,考试东张西望,喝酒一口干掉,回家嗷嗷直嚎”。但从中折射出了孩子阴郁的心灵,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是有害的。童谣中的“黑色幽默”会让孩子们产生消极的世界观,增强反叛心理,使孩子养成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这些“先入为主”的低级童谣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由于童谣更多凸显的是校园文化的优劣,因此本文将主要从文化层面来分析灰色童谣的成因及基础教育文化的重新建构。
二、灰色童谣凸显当前基础教育文化功能缺失
应当说灰色童谣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时代与文化背景,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规范体系,而学校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则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与解读形式。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灰色童谣凸显出当前基础教育文化功能的缺失,主要表现在:
1.教育理念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有学者评价说:现实的基础教育也陷入到功利主义的窠臼中。个体不再被视为活生生的人,而是达致各种功利目的的工具……良善品德、高尚情操、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则是可以舍弃的[2]。这种功利性的基础教育导致学生为应试教育所苦,从学校到家庭,都围绕成绩与学习给学生施加压力,教师也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导致学生对教师、学校及教育的不满。如“现代老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的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再如“世有老师,然后有作业,好学生常有,而好老师不常有,故虽有好学生,只辱于坏老师之手,骈死于作业堆之间,不以好学生称也。”对于学生的感受则是“在我心中,只有老师最凶,天天把作业留到七八点钟。回到家中,就是爸爸最凶,天天把我打得鼻青脸肿。爸爸走了就是妈妈最凶,天天把我骂得一窍不通。妈妈走了,就是老子最凶,老子才是真的真心英雄……”再如童谣《上学歌》改成了:“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要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飞了”。
虽然这些童谣内容并不健康,但内容却真实地宣泄了孩子们心中的负面情绪,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显现了基础教育理念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2.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学校文化反叛
作为一种文化、文艺形式,童谣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大环境。当前多元文化对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带来极大冲击,也对当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至道德观的形成造成极大冲击,在学校中形成了一种被称为文化反叛的特殊表现。如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义利观,所谓“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在当前受利己主义影响的学生看来是愚不可及,学生崇尚的是如“星期天的早晨雾茫茫,我和××去抢银行。我抢金他抢银,我偷偷打了110,他坐警车去监狱,我坐汽车回家门。”西方文化中的自我中心倾向也使得当前学生错误地认识自我,缺乏责任意识。对于一些经典著作的“搞笑”型改编其实反映了他们的反叛心理。如《搞笑三字经》:“人是猪,性本谗。性相近,习相远。狗不叫,猫不来。叫之道,喵喵喵。”
同时,由于网络的兴起与普及,多元文化借助于网络传播对中小学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由于中小学生对于是非的分辨能力不足,再加上一些人不负责任地在网上散播一些混淆视听的言论也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如前些时间在几个颇有影响的论坛,竟有“给英雄人物找个死法”的帖子,跟帖的人非常多,一些中学生把雷锋的死因总结成“雷锋是因为帮人太多累死”、“是由于驾驶技术不好撞死”,更多跟帖者认为“雷锋是看了楼主的帖子后被气死”;还有的说“黄继光冲锋时因被石头绊倒,所以正好倒在枪眼上”,“董存瑞是因为炸药包上粘了双面胶甩不掉所以只好用手举着”等等。由于本身受多元文化影响中小学生就已经是缺乏英雄崇拜,这样的网络文化更助长了他们自我崇拜的心理。
而近来一些人对于经典红色影片的“恶搞”,对于诸如“潘冬子”之类儿童偶像人物形象的恶意诋毁更是使原本就已匮乏的正面文化影响愈加不能占据对儿童的主流文化影响。
3.课程文化蕴涵的相对滞后
灰色童谣也折射出儿童文学的匮乏,而儿童文学的匮乏则是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文化蕴涵的相对滞后。传统的课程文化由于长期受文化霸权影响,基本上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在课程文化蕴涵上缺乏时代性与互动性,难以使儿童对课程文化本身产生兴趣而容易使之接受。就童谣而言,无论是专门性课程还是文化性课程,不论是内容与形式都较为落后。一些学生在网上发表感言如:音乐课简直无聊透了,我都六年级了,还唱“星星和月亮亲又亲”之类的烂歌,我晕……“成长网”关于童谣的调查中有82%的教师、家长认为是内容和曲调陈旧,68%的教师、家长认为数量不足。抛开童谣本身的建设不谈,许多灰色童谣的出现正是借此表现对一些滞后的课程文化的不满或嘲讽。如“火照烤炉冒热烟,店堂烤鸭挂成川。口水流了三千尺,口袋没有半毛钱。”“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身在马桶间……”童谣本身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可是却可以让学生感到一种反叛的乐趣。再者,一些趣味性差的“说教式童谣”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轨,语言风格也不能适应社会变化,反而激起了他们的逆反心理,把孩子们推向“灰色童谣”。在成人看来没有太多含义与内容的“小老鼠上灯台”,在孩子们眼中却充满了情趣。活泼、狡猾又喜欢乱爬乱钻的小老鼠,为偷油吃,无意中被困灯台后吱吱乱叫的情景极具画面感,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孩子们眼中却实在是有趣的一个场景。
4.学校隐性文化建构的不足
学校隐性文化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课程文化无法替代的,批判教育学的一位重要人物麦克莱伦就认为隐蔽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比显性课程的影响更大。当前,不得不面对的是学校隐性文化建构的不足,不论是学校的空间建筑,还是学校的人文环境、心理氛围、管理制度等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又使得学生从中得到负面的影响。如灰色童谣“今天的阳光多么灿烂,我们的学校破破烂烂,一百个同学,九十九个笨蛋。”再如《小学生活》:“一年级的强盗;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小妞没人陪;四年级的帅哥一群群;五年级的情书漫天飞;六年级的鸳鸯成双对。”再加上一些教师乃至校长的错误认识,对于一些问题的不正确引导,如“学习为了竞争、竞争为了更好学习”之类的问题,一些学生就由此而深受过度竞争的压力,导致产生自暴自弃心理与逆反心理,更容易通过传唱或编写一些灰色童谣来表达不满与自嘲。
三、当前基础教育的文化建构
针对当前灰色童谣的泛滥,需要加强正面引导,提供丰富的健康文化,而这些又需要从基础教育的文化建构入手。
1.文化转型下的教育观念与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
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道德中心的文化,因此,作为延续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教育也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特点[3]。而文化问题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首先是在于对基础教育中的人的因素产生影响,在当前文化转型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学生都受到与以前不同的文化冲击。如前所述,不恰当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也是导致灰色童谣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与职业观念,使其成为主流文化的推介者,能够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正确的文化解读。当然,这一前提是教师自身要在文化冲突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观。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由于其生活方式以及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形成了与多元文化相对适应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个性鲜明是当前学生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不尊重学生的个性一味地进行灌输,将自己的意志或预设的某种理念强加给学生,必然会造成学生的逆反,而如前所述这也是诸多学生借传唱灰色童谣发泄不满。因而必须更新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学生观与教育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对其进行适时与恰当地引导,加强理解意识,促进文化整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正确应对多元文化
当前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科技更新与多元文化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但正如石中英教授所言,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文化传统的失传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最不幸的,会使这个民族从精神上处于危机的边缘。即使在文化交流中,无论是向别的文化学习,还是抵制文化殖民主义,都要求在一个现代的社会里重振民族文化传统。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学习就没有基础,抵制就没有力量[4]。而在向先进的国家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接触与冲突的过程,对此,“后来者国家的教育现代化一方面要借鉴已现代化国家的模式以更有效变革自己的社会,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本民族的一体性,以防止教育结构的解体。”[5] 事实上国外对中国的认识也首先是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开始的。因而当前诸多学者都强调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科技不断推翻陈说、标新立异而高歌猛进,而文化却不能完全丢掉自己立于其间的历史与传统,相反,它步步退却(寻根),不断返回存在的本源去发现生活的意义。”[6] 就童谣而言,传统文化中本就有许多朗朗上口而又非常有意义的童谣,事实上传统文化中许多东西是非常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如《三字经》。可见,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必须首先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3.拓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外延,践行基础教育文化使命
如果说国家课程中文化蕴涵相对有其局限性的话,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可以说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当前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当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去认识与解读文化传承,那么基础教育的文化功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就应对灰色童谣而言,可以将童谣也列入校本课程的内容体系中去,如北京一些学校所编写的《学写新童谣》教材,其中的如“我是中国娃”、“燕京八景”等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情感。也可以结合地方实际与学校实际编写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健康童谣。地方童谣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客家童谣,如在《月光华华》:“食得苦,唔怕苦;唔怕苦,脱得苦,脱得苦,有福享;有福享,要回想”反映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一些学校中也编写了许多有趣且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童谣,如《数数歌》:“1 像铅笔细长条;2 像小鸭水中漂;3 像耳朵听声音;4 像小旗随风摇;5 像秤钩来称菜;6 像豆芽咧嘴笑;7 像镰刀割青草;8 像麻花拧一遭;9 像勺子能吃饭;0 像鸡蛋作蛋糕。”这首童谣,通过对数字的形象比喻,教会孩子写数,无疑有利于开启孩子的心智。
4.加强学校隐性文化建设,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学校的隐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学生的许多品格、个性都与其相关。学校的隐性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空间建筑(包括橱窗标语等,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制度心理(通过体现人文关怀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学校特色的树立(以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凝聚力与号召力)。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给学生以更多选择的空间,用优秀的文化加以引导,树立学生的偶像,使学生远离低级庸俗文化,以健康的心态去抵御灰色童谣的影响。
总之,通过基础教育的文化建构,使得学生远离灰色童谣,乐于接受学校所传承的主流文化,从而促进社会的文化传承与学生的健康发展,实现基础教育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