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支点:人的本质还是人的智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支点论文,美学论文,中国当代论文,本质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当代美学处于困境而难以解脱的重要表现是:各个学派都能指出其他学派存在的缺陷并作出有力的责难,但对于自己受责难的地方则辩护无力,修正无方,难以有根本的改观。这意味着各方都存有缺陷,不能成为完整、可靠的学说。而且,同迄今为止世界美学理论发展的情形大致一样,中国当代美学界的各个理论体系虽对美本质等基本问题作出了回答,并在某一点上似乎是合理的,但对复杂具体审美现象的解释仍是顾此失彼,不能一以贯之。这说明其理论思想是有问题的、难以成立的。在现有水平和行进方向上,再怎样长久地争论下去,也不会取得建设性的成就。要使美学研究摆脱困境、有所进展,就要透过表面的繁杂头绪,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要害之所在。
纵观目前中国当代美学界以新一代美学家为代表的各主要学派间的论争,可以发现,各学派尽管在体系、学说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却都认同“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看法(注:易中天:《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新实践美学”》,《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以人本质为整个美学理论的支点,这是中国当代美学最大的误区,也是它走入困境的起点。
中国当代美学论争的实质:逻辑起点不同而理论支点相同
当前论争中的各主要学派为了澄清自己的理论内容,证明自己学说的正确性,往往首先确定学说体系的逻辑起点,并把它当作理论阐释的“元点”。由此形成各学派之间的根本之争。但其实,这些逻辑起点还不是其理论体系的最根本之处。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更具根本性的理论支撑点,即关于如何寻求美本质或审美本质的一般看法或方法。只是在这种理论支点的基础之上,才沿不同方向形成了不同的逻辑起点。
中国当代美学现有理论支点的形成,主要是实践论美学的杰作。实践论美学针对着纯客观论的观点,对审美现象加以辨析,认为:美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美必定与人有关。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实践论美学进行了一系列貌似合理、实则大有问题的推导:既然美必定与人有关,显然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有关;美的本质是看不见的,人的本质则可以看见;于是,可以用人的本质来说明美的本质;最终直接地得出了“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看法。从而由可靠的、以事实为根据的着眼点,采用无事实根据的逻辑推论方法,沿着不可靠的方向建立起不可靠的理论支点。
这样的理论支点一旦建立,美学研究便变了味道并大大简单化了:人们“只要问一个问题就行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成为人?或者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获得了‘人的本质’?”(注:易中天:《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新实践美学”》。)以此为开端,中国当代美学中,美学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人学问题。“人本身成为美学的最大课题”(注:张玉能:《实践美学:超越传统的开放体系》,《云梦学刊》2000年第2期。)。各个学派纷纷在人学问题上极力发挥、充分展开,形成各不相同的人学观点。其争来争去,不过是在争论怎样认识人的本质。也正是出自对人本质的认识各不相同,才分别建立起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在美学上形成了不同学派间的对立。
实践论美学认为:使人成之为人并获得人的本质的,是劳动、实践;也是劳动、实践使自然事物获得了美本质。劳动、实践的结果是造成自由,所以人的本质是自由,美的本质也是自由。因而劳动、实践是其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后实践论美学接着实践论美学的思路继续引申,并且吸收了现代西方生存哲学及生命哲学思想。其中,超越美学的思路是:既然人的本质是自由,就要对自由的特性做出界定;自由的特性是超越,美的本质也即超越;劳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只是区别于动物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即现实的人;而“人的最高本质是人的无限性,即追求自由的超越性”;从而“以生存为美学的逻辑起点,由生存的超越性推演出审美的超越本质”(注:杨春时:《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
生命美学是同一思路,认为:“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存在着一种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同时又超越于实践活动的超越性的生命活动,它是最适合于人类天性的生命活动类型,也是生命的最高存在方式,然而又是一种理想性的生命活动方式,一种在现实中无法加以实现的生命活动方式,理想本性、第一需要是它的逻辑规定……而审美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人类现实社会中的理想活动。”(注: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0页。)
这里,实践论美学与后实践论美学都以人本质为理论支点,也都以“自由”为核心概念。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实践论美学重视的是人之成为人的起点和原因,强调自由的获得过程及自由的基础阶段,认为自由性本身就是美本质;后实践论美学重视的则是人成为人之后的发展和理想,强调自由的意义和表现,以自由的高级阶段为根据,认为自由的充分展开的特性才是审美本质。
此外的其他各学派也纷纷向实践论美学的理论支点靠拢,普遍接受了这一理论前提,甚至连纯客观论的新一代美学家也说:“深深感到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审美活动的本质,是解决整个美学问题的关键。这里讲的不是‘艺术的本质’、‘美的本质’,而是指人类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的本质。”(注:许明:《美的认识活动》,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可见,中国当代美学各主要学派之间尽管有理论体系之争、逻辑起点之争,却没有理论支点之争。以人本质来解说美本质,是各学派一致的立场和方法。正因如此,各论争学派无论怎样对立、怎样存有已被对方指出的致命缺陷,仍可找到与这一理论支点的联系;而只要找到这种联系,就可以在根基上找到继续存在的理由,其论争也就不可能分出胜负、决出正误。那么,被相互对立的不同学派所共同认可的这一理论支点,究竟有多少合理性呢?
不可忽略的事实:审美不仅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还是人与人的区别
实践论美学着眼点的正确、合理,得益于对事实的把握。其正确前进方向和理论支点的建立,也应以事实为根据。说审美必定与人相关,大体是不错的。接下来应该进一步弄清事实,看看审美怎样与人有关,与人的什么有关。正是在这里,实践论美学缺少对于事实完整、准确的认证——它只一般地看到审美与人有关,没能看到,审美只是与现代人类有关,并不与史前的早期人类有关,所以错误地把审美当作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的能力,以为决定人的一般本质的实践也是美本质得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欧洲史前洞穴岩画大多画在洞穴最黑暗、最难接近之处,有的岩画还画在临地面不到一米的岩石底部,要平躺在地上才能画出或观看这些画。这显然是在刻意寻求着隐蔽性,并不考虑观看的便利。岩画内容多是狩猎动物。许多动物画像明显地有被反复改写及用矛枪之类加以戳刺的痕迹及符号,似乎是以此来预示狩猎的成功。典型的代表作如“喷血的熊”,其形象全身已被箭矛刺穿,血正从一个个圆洞中流出。早期人类的舞蹈都是一种有实用目的的活动。“其目的就在于想去接近动物界并因此去接近一种神秘性。在现代原始部落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所有头饰、兽皮、姿态对动物的模仿,都是想借助于与动物外形上的一致以帮助内心的同化。”(注: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13-319页。)被认为最早表现出审美萌芽的装饰,起初也不是审美物品——珍贵的石头在用于装饰之前很久就用于护身符了(注: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4页。),而被赭石染过的卵石“并不是为了美的需要,而是希望死者能在另一个世界中增强其生命力”(注: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32页。)。
种种迹象表明,这时的艺术不是用于观赏,没有审美的用途。而决定艺术审美属性得以成立的重要根据之一,正是看它是否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是否为审美的目的而制造。只要有审美需要存在,必定有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进行的艺术创造。反之,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为了满足审美需要而进行的创造,就表明这个社会还没有审美需要存在,其艺术还不具有审美属性。
很清楚,从“人猿相揖别”之时起,就有了人的劳动、实践,有了人的生命、生存,有了自由和超越;同时,也有了人的创造,有了工具和艺术。总而言之,有了人的本质。但是,有了人的本质,并不相应地有了审美,当然也不能有美本质。审美是在人类社会已经有了几十万年的发展之后才开始出现的。这一事实说明,审美一定是与人类社会中人本质之外的其他因素有着更直接、更具决定意义的关系。“美本质就是人本质”的说法,没有事实根据。
逻辑上的谬误:美本质不能就是人本质
“美本质就是人本质”的说法,是在回答“美本质是什么”时形成的,本来的意思是说,美本质决定于人本质,或美本质与人本质有关。这样看待问题也有其历史的原因。但由于对美本质并没有独立的认识和阐释,完全以对人本质的认识来加以解说,就在实际上将美本质与人本质视为一体,进入误区。
“本质”可有两重意义:一、指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属性,即特质。在这一意义上,某一事物必然地不同于其他事物,不同事物不可能有相同的特质。因此,就算真的有个叫做“美”的实体性事物,它也应该是区别于人的独立的东西,不可能与人有共同的特质;二、指不同事物间的共有属性,即根本性质。比如说人类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动物或生物。此时,如果两个事物之间有共同的本质,则它们必是同属同质的不同种差,这又只能在两个事物分别拥有自己本质的前提下才可成立。如,从“生物”这一本质属性上看,动物和植物可说是相同的。即,动物有自己的生物性本质,植物也是如此。因此,如果美与人之间有共同的本质,则表明,美有自己的本质,人也有自己的本质,这样才可能说两者有相同的本质。但是,在“美本质就是人本质”的说法中,“美”的本质并没有独立的获取过程及论证,它只是依附于人的本质,或是借用人的本质为自己的本质。而如果一个东西没有自己的独立本质,还能是个独立的东西吗?再者,人是个实体,因此有自己的本质。人之实体与人之本质之间有同一性联系。如果以人这一实体的本质为美的本质,这美的本质又能同什么样的实体结成同一性关系呢?没有实体,何来本质?在美的实体尚未得到确认之时就先确认美的本质,岂不是本末倒置?难道可以说,美和人是同一本质,因此是同一实体、同一东西?可见,“美本质就是人本质”的说法在逻辑上根本不能成立。
中国当代美学陷入困境的症结不在于逻辑起点而在于理论支点
对实践论美学正确着眼点暨认定事实的深信不疑致使人们对其错误的理论支点也深信不疑。这种盲目的执著束缚了人们的思路和创造力。人们锲而不舍地在错误方向上苦苦探索,从不怀疑自己的理论支点而总以为是自己的功力不够,或是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理解不透,殊不知因此耗费了多少无谓的努力。
为了理论的严密性,任何一个美学体系都必须解释审美发生问题,否则,全部理论大厦就无从建立。这是检验一个理论体系是否合理的试金石。“事物的起源也是它们性质的本原,因此探讨艺术作品的起源也就是探讨它的性质的本原”(注:海德格尔语,转引自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就此,中国当代美学各主要学派从各自的逻辑起点出发,做出了不同的阐释。
对于纯客观论来说,不存在审美发生问题——它是自然界本来具有的。
如果认为审美必定与人有关,则表明审美不是自然界原本就有的,因此必有一个发生问题。既然是以人本质为理论支点,按其逻辑性,就只能形成两类看法:一类认为审美发生与人的活动有关,即实践;一类认为审美发生与人的本性有关,即生命。
实践论美学是第一类看法。由它所设定的逻辑起点出发,审美只能发生在人类最初的劳动实践中。就此,不满意于实践论美学原有表述的“新实践美学”做出了新的表述:“即便是在这种最原始、最简单、最粗糙、水平最低的生命活动中(指劳动实践——作者注),也已经蕴含着(而且必然地蕴含着)艺术和审美的因素。尽管这些因素还十分微弱,并不起眼,甚至还不能为原始人所自觉意识,也不即是艺术和审美,但有些萌芽,已经十分可贵了,因为如果连这么一丁点因素都没有,我们实在不知道艺术和审美将何由发生。”(注:易中天:《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新实践美学”》。)如此重要的、如果没有就不足以支撑实践论美学理论体系的东西是什么呢?原来:“蕴含在原始生产劳动中的艺术审美因素就是劳动的情感性以及这种情感的传达性和必须传达性。”(注:易中天:《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新实践美学”》。)这里,真实显示出新实践美学的无力与无奈:它既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又不能不勉强做出解释。而对这种被当作艺术和审美因素的“劳动的情感性”等等,新实践美学既不能把它说成就是审美发生(这样一来就等于将劳动过程与审美过程混为一谈),又不能不把它说成为审美发生(否则就无法说明审美从何而来),只好含混地说成是审美因素的萌芽作用。
即便如此,其经不住推敲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从其论述看,这萌芽状态的审美因素是自然而然地蕴含在劳动中的。这等于说,劳动的发生才是实际的、真实的,审美因素本身不存在发生学的问题。最终,还是把审美的发生与劳动实践的发生混为一谈,并且有回到纯客观论之嫌;第二,从逻辑上说,在审美发生之前,事物和艺术不可能蕴含着具有审美性质的因素,即使是萌芽状态的审美因素,也应有个审美性质由何而来的问题。有什么性质的萌芽才会有什么性质的长成:萝卜的萌芽只能长成萝卜,黄豆的萌芽只能长成黄豆;第三,审美情感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劳动的情感性”只能是劳动过程的产物。且不说异化劳动,单就自由劳动的情感来说,也不能无根据、无条件地混同于审美因素。新实践美学实在是找不出更可靠的东西来了,而现今的说法,又无异于自我否定。
后实践论美学中的生命美学持第二类看法,认为:“审美活动在形式上是先天的,在内容上是后天的。人类一生下来就有了潜在的审美可能、潜在的审美天性。这是自然进化与生命遗传的结果,是一个精神基因、审美基因。……审美活动对人类来说也是先天的、先验的,是一个从动物到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空’的形式系统……”(注: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第63页。)。这种先天性的根据是:“审美活动实际上就起源于人类的情感机制,审美活动的先天性无疑也就与情感的先天性密切相关”(注: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第70页。)。
这一阐述中存在的问题同新实践美学大致相似,同样是既不符合事实又不符合逻辑的。人们将看到的,不是审美的发生,而是情感的发生。只需将审美与遗传、与情感相连就可以解决审美发生问题了。它的独特性仅仅在于,把纯客观论所说的纯自然的审美属性和新实践美学所说的由劳动中产生的情感性换成人的先天的生命意义上的情感属性。但情感是人类乃至动物的一般的生物性功能;早期人类的情感尚不表现出审美性质,又怎可能由动物情绪的进化中先天地形成人的审美天性?事实已经表明,审美发生不能从由动物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寻找,只能从由人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寻找。
后实践论美学中的超越美学似乎有所自知,对审美发生这一难关避而不谈,并为自己的理论体系辩解说:“审美本质的逻辑证明不能被发生学代替,发生学只能部分地说明审美的起源问题,而不能说明审美的本质问题”(注:杨春时:《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这样,它就摆脱了具体实际问题的困扰,获得了论说上的自由,可以不受事实拘束地徜徉于“终极追求”、“形上诉求”等空洞的概念和无论怎样说也无法证明其对错的玄论:“超越性作为生存的基本规定,只能经由生存体验和哲学反思而不证自明,而不能被历史经验证实或证伪”(注:杨春时:《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但是,如果没有事实作根据,单纯的逻辑证明岂不正如超越美学自己在反驳实践论美学时所说:“陷入抽象、空洞的思辨,无法延伸到具体的审美规定,也不能解释具体的审美现象”(注:杨春时:《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
可见,理论支点的错误必然招致逻辑起点的错误。以人本质为美学体系的理论支点,不论采用什么样的逻辑起点,走往哪个方向,都必然步入迷途。目前,就连迷途中的探索,也已是山穷水尽。它们的确“实在不知道艺术和审美将何由发生”,当然也无法说明审美的本质。但是,从错误理论支点出发所无法知道的,以事实和现代认知科学成果为依据的美学研究则可以做出合理解答。
美学研究的正确理论支点:审美是人类智能高度发展的产物
由早期人类没有审美而现代人类才有审美的事实中可以知道:审美不是一般地标志着人类与动物的区别,还精确标志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这一事实是极具启发性的。它可以调整我们的思路,在认识审美的本质特点时,不是一味地从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入手,而是从准确认识早期人类和现代人类的特征入手。
那么,早期人类与现代人类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最根本的,就在于智能水平的不同。因此,审美的有无,必定与智能水平有关。这应该是美学研究的以事实为依据的正确理论支点。
早期人类的智能表现是,只能不抽象及半抽象地思维,没有达到完全抽象思维的水平。这种智能状态使他们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间的本质性联系,只能把表面现象与本质特征混为一体,形成不分化、不抽象(或者说是不完全分化和抽象)的笼统认识。如,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价值而言,其外在形式如何,在现代人看来是无关宏旨的,在原始人那里则不然。每一形状都有内在的神秘的力量:“这种或那种家庭用具、弓、箭、棍棒以及其他任何武器的‘能力’都是与它们形状的每一细部联系着的:所以,这些细部仿制起来总是与原来的毫厘不爽。”(注: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2页。)“大多数印第安人都不让人给自己画像或者照像:他们确信这会使他们付出他们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并使自己处于对掌握这些像的人的依赖地位。他们也害怕跟肖像在一起,肖像是个活东西,它可以产生有害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肖像能够占有原型的地位并占有它的属性。”(注: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8-39页。)
由这些普遍现象可以看出早期人类与现代人类智能上的差异:图形、雕像、语言、概念等等,在现代人类眼中仅仅是原型事物的形式、符号、记号,具有相对独立的象征意义和指代作用,与它们所象征、所指代的原型事物是抽象对立的。而在早期人类的头脑中,这些东西还未同其原型或指代物相分离,没有分化成相对抽象独立的东西。因此,他们在面对现代人类所说的形式、符号时,就在实际上如同面对原型事物一样,对原型事物的功利性有什么样的认识和反应,对其外在形式、符号也就会有什么样的认识和反应。在这种智能状态下,不可能形成对于事物外在形式、符号的相对独立的知觉,也就不可能由事物外在形式和符号独立地引起情感反应。
在社会实践进程中,人的智能一步步发展,终于形成了完全的抽象思维能力。与此相应,形式知觉能力同步形成。这样,就使人的认知方式发生了分化,在原有的功利性认知方式之外,诞生了新型的非功利性认知方式。
在完全抽象思维能力形成之前,人的认知方式只是功利性的,即人只会经由知觉把握整体事物的价值、功用,并因而形成功利性情感反应。完全抽象思维能力形成之后,造成了仅仅对事物外在形式加以知觉的可能。这是由于事物外在形式与事物内在功利属性本来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人又可以在思维中分别加以把握,致使事物外在形式信息经由知觉而产生的刺激是不带有功利性质的。当人处于非功利状态,即没有即刻需要满足的功利需求时,这种不带有功利性质的刺激就可以独立地引发神经系统的兴奋,使人产生不同于以往功利性情感体验的非功利性情感体验,构成为新型的、非功利的认知方式(注:李志宏:《论人类主体认知在审美中的决定作用——从实践美学到认知美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3期。)。
对于这种情感体验,人们是用“美”概念加以表述的,今天的人们称之为美感。能够引起美感的对象事物被称为美的事物,乃至被直呼之为“美”。
因此,审美是人类智能高度发展的产物。由这一理论支点出发,才可能真正认清审美的本质:审美是人类以高度智能为前提、在非功利状态下通过对事物外在形态的知觉而产生愉悦感的活动;简言之:审美是由非功利认知方式引发情感的活动。
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思想的看法
马克思的《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是中国当代美学主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各家学派都声称以马克思的学说为哲学基础,不过,人们对《手稿》思想的理解和阐释,也受到错误理论支点的影响并采用了错误的态度和方式,大多是“六经注我”式的。所以,同样的一句话可以引申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马克思在《手稿》中的确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也的确是在一般意义上讲“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但应该看到,马克思在1844年写作《手稿》时,还不甚了解人类社会的史前情形,也不了解早期人类的智能状况。主要的人类学文献在19世纪60、70年代才开始出版,马克思本人在晚年才开始研究早期人类的社会形态(对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作摘要是在1880-1881年)。同时,马克思本人并没有专门地对美学问题做出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不可能看到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在审美问题上的不同。他所讲到的“美”、“美的规律”,应该是当时人们的一般用法,从中不能合理地得出美本质就是人本质的结论。
这样来认识马克思的《手稿》,决不是低估其作用和价值,而是要恰如其分地认识到我们应从马克思那里吸取什么。马克思的学说为我们认识世界和人类社会活动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依据。藉此,我们已经获得了科学的方法论,可以在事实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一般条件和过程,合理解释审美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这,也就足可以了。我们不能无休止地向马克思索取所有问题的现成答案;或者简单地、为己所需地引申马克思,再造出马克思本来没有的思想。否则,既无助于美学研究的发展,又伤害了马克思主义。
标签:美学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当代艺术论文; 生命本质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实践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