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徽州古祠堂保护研究-由“防‘建设性破坏’”谈起论文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徽州古祠堂保护研究
——由“防‘建设性破坏’”谈起

文/严 敏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讲 师 硕 士

摘要: 文章以“文化生态”概念为切入点,以徽州古祠堂的保护为研究内容,在归纳徽州祠堂的历史概况和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古祠堂在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文化生态”保护的内容并构建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徽州古祠堂的保护理论体系,为解决当下预防“建设性破坏”的古民居保护、促进建筑文化遗产的更新保护等提供借鉴与指导意见。

关键词: 文化生态;祠堂;活化;文化遗产

前言

“徽州古建筑以保护名义产生的破坏仍然存在,徽派古民居和古祠堂等古建筑的保护依然存在困难。”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纵观近年来的徽州古建筑保护事业,人们对传统建筑遗产的保护意识更加重视。在对古民居的改建与利用中,似乎也破坏了原有建筑的文化生态性,其承载的文化资源也消失殆尽,而只剩下冰冷冷的建筑,以保护名义产生的“建设性破坏”值得关注。徽州古村落的祠堂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不仅仅是硬件,也是文化性的软件。宗族几百年的文化孕育中,以祠堂及其相关信仰、仪式、民俗、工艺等为基本文化元素的大量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古村落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1]

本文提出建立在“文化生态性”基础上的对徽州古祠堂保护体系的理论构建体系。文化生态的提出,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徽州祠堂保护的重点是,如何将其与遗产的历史价值联系在一起、与活的原生态生活形态社区联系在一起,将其“活化”而不是“商业化”,将其“人性化”而不是“ 标签化”。

1 徽州古祠堂的历史与保护现状

徽州祠堂兴起于宋代,在宋元时期兴建祠堂还未形成社会风气,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经济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2]。徽州人兴建祠堂的社会基础来源于宗法制度下的血缘和宗族传统观念。如黟县西递胡氏宗族建有26座祠堂,南屏叶氏宗族建有11座,歙县江村建有31座祠堂[3]。在明清北京城里,能够体现最好的材料、最精美的装饰、最稳固的结构体系及最精湛施工技术的地方就是故宫建筑群;同样地,在徽州地区,能够展现出最有价值的、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类型就是祠堂建筑。祠堂大都规模宏大、用料讲究、营造精细、装饰精美,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而,祠堂建筑既是村落的核心、村民精神的寄托场所,更是宗族经济、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

图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绩溪龙川胡氏宗祠

图2 琶塘“六房厅”古祠堂(明代)拆毁后基址

图3 屏山村舒光裕古祠堂(清代)

徽州一府六县,处处可见各姓氏营造的徽州祠堂,明清时期建造大大小小的祠堂达到6000多座[3]。目前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徽州祠堂有绩溪龙川胡氏宗祠(见图1)、呈坎罗东舒祠、歙县的郑氏宗祠和洪氏宗祠等等。祠堂在徽州古建筑中是非常珍贵且具有保护价值的一类建筑,是徽州宗教文化的物态载体,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力量的淘汰,徽州古祠堂的数量自明清以来的最高峰一直在逐渐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亡速度更快。以绩溪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徽州绩溪历史上520多个祠堂,到1948年已减少到只有340个,到了1982年则只剩160个,目前现存仅有154个[4]。硕果仅存的徽州古祠堂的研究价值不容小觑,决不能认为有些已经狭陋简朴或残破不堪,就已经没有文物保护价值。我们必须意识到,正是那些残留的古祠堂遗存、遗迹,正顽强的承载着徽州宗族社会一些最重要的历史信息和记忆。

目前,依据国家《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等相关文件的规定,各地对徽州古祠堂的保护工作日益重视,对原有古村落的祠堂开展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原则的保护工作。从保护的方式方法上来看,可分为原址保护与迁移保护两种。

“文化实体”包含了古祠堂的本体空间和附属的文化空间两部分。前者涵盖了建筑型制、结构材料、装饰与细部等;后者包括广场、照壁、戏台、牌坊、旗杆石等空间小品,拓展了古祠堂的文化意义[7]

狗可以不懂事,人必须明事理。依法养犬,文明养犬,是每个养犬人的义务。从现实来看,大多数养狗之人也是爱狗之人,日常能够做到文明养犬。但也有一些养狗人只图自己开心方便,无视公共利益和他人权益。他们或认为自家爱犬听话、不会咬人,或认为拴狗绳对狗健康不利,或认为犬只随地便溺反正有环卫工人清扫,何必污了自己的手。如此一来,势必将自己的爱犬置于矛盾的焦点,不仅是对爱犬的不负责任,也会影响所有爱狗人士的形象。

迁移保护是针对在原地不适宜永久保护的古民居,经批准可以按原状易地迁移集中保护。徽州的潜口民居就是采取原拆原建的方法将附近十余栋明代民居集中保护起来的成功案例,其中古祠堂3座。潜口民居异地保护成功的原因在于搬迁前后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相似性,原有文化生态没有太大改变,近距离的搬迁没有带来建筑构件的损毁。但也有迁移保护的失败案例,如徽州琶塘明代“六房厅”古祠堂(图2),由于运作问题导致搬迁失败,原真文化生态在“异地保护”中惨遭破坏。因而迁址保护的古祠堂存在一定的风险,而要降低风险,除了监管单位的配合、资金的到位,还必须重视古祠堂文化价值的还原及活态保护徽州文化生态的策略。

在这方面,《周易》的思想也是很明白的。《易经·谦卦》有一段是这样说的:“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按照《周易》的思想,谦逊的人最大的优势在能“存其位”,换句话说,能保全自己的饭碗,保全自己的声名,关键时刻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周易》中对谦卦的整体评价是:“谦,亨,君子有终。”因为能“存其位”,自然可以善始善终,所以谦卦的彖传中言:“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2 徽州古祠堂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文保”轻“边缘”

近几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大都得到较好的保护与利用,其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旅游开发的价值得到充分肯定。但其他旅游区边缘或偏僻的小村落的古祠堂,由于管理部门重视不够,大都年久失修,少数虽曾修缮过,很快又成为新的危房。以黟县屏山村为例,屏山村现有的7座明清祠堂,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有舒庆余堂、光裕堂(图3)、道光堂、咸宜堂等,而御前侍卫祠堂只留下一座气势恢弘的牌坊式门楼供世人欣赏。舒庆余堂作为屏山村最有代表性、年代最早的祠堂建筑,80年代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0年代列为省级重点,对祠堂进行了门楼的修复、结构的加固,但文物保护工作进展缓慢,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源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相比较绩溪的龙川胡氏宗祠,也在80年代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在80年代末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祠堂原有的文化生态风貌得到很好的保护。上文提到的明代祠堂琶塘“六房厅”80年代虽然破败但大梁等构件完好,却遭到上级部门“不是文保单位”的回应而拒绝维修,随后木构件发霉、腐烂,最终走向不得已的“异地保护”之路。

2.2 重“建设效益”轻“监督管理”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看到了利用古民居的商机。旅游业态的植入是一种成功的焕发古建筑生机、提升古建筑的环境品质的手段,而基于旅游开发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可避免地和经济效益挂钩。琶塘“六房厅”由于年久失修、资金匮乏,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薄弱,片面地看到其经济利益,于是出卖并迁址异地。在拆迁过程中疏于管理,珍贵的构件暴露于路边任由暴晒雨淋,使得这一极具历史价值的明代祠堂逐渐消失。相信像“六房厅”这样没有得到应有保护的古祠堂一定不是个案,有些祠堂虽得到适当的修缮,但管理不善、投入资金不足也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开展的阻碍。如黟县屏山村祠堂大多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为了迎接游客早上开门、下午关门,其他时间没有任何工作人员看护,更不用说维护与监督管理。

图4 徽州古祠堂文化生态保护理论体系构建

2.3 重“结构形式”轻“精神内涵”

古建筑的保护不同于一般建筑的保护,用技术手段复原破损的结构只是基础,对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还有很多,其中所蕴含的对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记忆不能抹去。以屏山村的咸宜堂为例,祠堂在修缮的过程中对门屋和享堂进行了修复,但关键的寝殿及二层部分没有修复,这缺失的部分恰巧是理解祠堂建筑空间形态的关键部分。寝殿在空间关系上处于最高处,作为建筑的收尾寓意“步步高升”,也迎合了风水的意义[5]。可见,寝殿在祠堂建筑中的重要意义。另外,门楼上体现高超艺术的雕画也没有修复,使得这座供奉祖先牌位的支祠最有价值的地方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

从上述流程中可以看出,渣锁斗阀关闭时起到隔离上下游高、低压系统的作用,而开启时则串联了上下游等压系统。XV-0218和XV-0219设置在冲洗水罐与渣锁斗之间的管线上,定时依次开启冲洗渣锁斗,防止渣锁斗堵塞。

徽州祠堂承载的有家族温情的东西、桎梏人性的东西,更多传达的是象征和符号意义,是古代徽州宗族制度的烙印。随着旅游的开发,徽州原生态的村落环境受到的冲击很大,祠堂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符号化的景点,来过祠堂也就算到过村落。人们很少在祠堂内驻足停留、细细品味,而只是完成任务似的匆匆来过。游客一走,祠堂大门即关。祠堂传达的仅仅是一个形式,而缺少的是浓浓的文化氛围,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仅仅停留在概念,深层次的意义没有挖掘。古祠堂沦落为了一个游览的工具,没有情感的“商业化”“符号化”的工具。

该公司是一家采用德国技术的外商独资企业,主要从事真空镀膜PVD设备和相关真空设备的制造和销售,同时提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的硬质涂层服务。星弧涂层制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Jupiter系列、Dimant系列和Seeyu系列PVD涂层设备,并提供完整成熟的镀膜工艺。此外,星弧涂层也可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设计制造高品质的真空镀膜设备。

3 构建以文化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徽州古祠堂的保护理论体系

数以千计的徽州古祠堂其保护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修复好几个构件以供游人参观游览,重点是徽州祠堂文化的传承、文脉的延续。保护的目的在于让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得以再现,通过保护、修复祠堂的结构构建、布局形态,以此重现明清祠堂的原貌,更重要的是文化生态的复兴。

“祠堂-戏台”“祠堂-照壁”“祠堂-牌坊”等复合文化载体提示我们,在对祠堂文化实体进行保护时,除了本体空间的保护,我们也不能忽视对附属文化空间的保护。

俗话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有些时候“天高皇帝远”,母公司下达的指令或者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服务宗旨,子公司都很难达到统一,这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再者,一个地区一个风俗,有些方案在这个地区得以适用,可有些方案则需要我们去进一步地整改,但是对连锁企业来说,不能够同时的推广公司品牌,那就不叫连锁经营了。

3.1 对徽州祠堂“文化环境”的整体性保护,这是文化生态保护的背景

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发现了文化与环境的因果关系,并确定“以特定环境下特定行为模式关系作为文化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6]。徽州祠堂的“特定环境”涵盖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的宗法社会环境;二是以建筑、民俗、信仰为核心的徽州特有的人文环境;三是受地理、气候、地形影响的村落自然环境。“特定行为模式关系”取决于这一特定“徽文化”环境背景下的徽州人的祭祀祖先、宗族议事、伦理教育与规范等行为。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大兴祠堂,一方面宣传宗法观念,加强宗族组织,巩固宗族制度;另一方面祠堂是村落宗族财势和实力的象征,其选址、规模、形制、材料等关系到村中部落的宗族的繁衍、发展和兴衰。徽州古祠堂文化是与村落整体环境相适应而形成的独特文化生态系统,是在徽州特有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背景下产生的,具有地域性、传承性、创造性。因此,对徽州古祠堂的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要以整体性保护研究为核心,重点保护村落的选址、格局、风貌及自然景观等文化整体空间,注重徽州祠堂建筑与村落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保护。

在分析实际触发角时,由于交流侧电压三次谐波叠加在基频分量的基础上,会使实际的换相线电压过零点发生变化,导致实际触发角发生变化,下面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图2为6脉冲换流器的结构。

3.2 对徽州祠堂“文化实体”的保护,这是文化生态保护的物质基础

原址保护,也是对现有大部分祠堂的保护方式,即在原有基址上对已破败的祠堂进行修复,依据“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其原真性。

《黟县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意见》中提出:“结合美好乡村、省级农民文化乐园等重点工作,将古祠堂建成融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为一体的文化礼堂、村民活动中心等,做好‘寻根文化’文章,丰富文化旅游业态。”以此作为古祠堂保护利用的工作重点。祠堂作为宗族文化的特殊活动场所,其祭祀祖先、联络族群、施行教化的文化功能可作为文化景观传播的载体,进行文化讲堂、文化礼堂的建设,或将其人文景观与徽州特有的民俗风情有机融合,如将“祭祖活动”“三雕技艺展示”等具有徽州特色的传统民艺表演有机糅入祠堂文化游,与“文化旅游”的形式推动文化景观的传播,以适度的旅游开发获取的经济效益来完成对古祠堂及村落的活态保护。

1955年,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首先提出了“文化生态学”,指“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生、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尊重自然的文化,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文化生态是一种历史过程的动态积淀,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特定地理生态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生态[6]。对徽州古祠堂的保护是对整个徽州文化的生态系统的保护,是“活态”的保护。

3.3 对徽州祠堂“文化景观”的展示与传播,这是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

祠堂建筑是徽州古村落最直观的“文化景观”,它承载着丰富的景观文化:宗法、礼制、信仰、民俗、戏曲、工艺等。对祠堂文化景观的传承与展示,大多是以图片展示与文字宣传等静态方式的呈现,从文化生态保护的层面上来看远远不够,而要对古祠堂“文化景观”进行活态化的展示与利用,体现在:

(1)重视古祠堂的文化景观中“无形”要素的保护,构建数据库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景观中像古祠堂建筑这类“有形”实体会渐渐损毁,但其营建思想、方式及传统工艺要留存于后世,其承载的信仰、仪式、民俗、歌舞戏剧、空间符号我们要延续与保护下来[8]。“无形”文化景观要素作为徽州祠堂文化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予以重视,深入研究徽州祠堂文化的精神内涵,将其千年的历史演变汇聚成系统的祠堂文化体系。可尝试构建徽州古祠堂特色数据库,通过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将徽州古祠堂历史“无形”文化景观遗产的精髓呈现给世人,并实现古祠堂及其相关文化资源永久性、数字化保护[9]

由于硫磺粉尘具有易燃、易爆、遇水易加速设备腐蚀的特殊性,相对传统煤炭、铁矿石等皮带机输送系统,需要更为严格的安全防控措施。为了有效地进行落地硫磺收集和硫磺粉尘治理,改善生产环境,提高输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减缓现场设备和钢结构的腐蚀速率,降低硫磺着火和爆炸的风险,保障员工人身安全,确保硫磺储运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有必要对现有的皮带输送机清扫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研究。

(2)加强民俗文化景观的旅游生态价值

古戏台常见于祁门县,多数依附于祠堂建筑而存在。将戏台纳入古祠堂的构筑是徽州古祠堂的特色,即将戏台空间与祠堂空间形成一个集合体,又将徽州的戏曲文化与祠堂的宗教文化有机的融合。祠堂的门前广场空间也不仅仅是一个入口的引导场所,照壁、牌坊及旗杆石看似独立的景观小品也承载着功能、文化、价值等多重内涵,是古祠堂的重要附属文化空间。以呈坎罗东舒祠为例,门前“弯弓八字形”照壁位置介于大门与河流之间,与棂星门组成院落,将原本开敞的门坦空间封闭,一方面防止祖先对子孙的荫护流失到河里,另一方面突出了祠堂空间的威严与地位。绩溪龙川胡氏宗祠门前也有河流与照壁,处理方法便不同,照壁与祠堂隔河相望,将河流纳入门坦,扩大入口空间。两座祠堂的照壁形态不同、位置不空、景观效果和文化生态意义也各不相同。徽州牌坊的功能在于标榜功德、宣扬礼数,也常见于列于重要祠堂的门前。祠堂、牌坊两种礼制性建筑组合在一起相互衬托,营造出浓厚的宗法氛围,如棠樾村著名的牌坊群与敦本堂的组合。

(3)探索祠堂建筑功能的文化转型,强化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4)对徽州祠堂“文化保障”的推进以及“活化”机制的运作,这是文化生态保护的关键。

结合新农村建设,准确定位其新的功能与价值,根据各自的特色与个性丰富祠堂的用途。古祠堂在延续原有祭祀功能的基础上,可以探索一些新的可能,开办收藏展示馆、百家姓氏宗谱展示馆、进行民间博物和以碟谱文化为主的研究活动。保留其宗族议事的传统功能,增加一些村民的交往活动,如利用破旧祠堂改建成村落的活动中心、村落历史文化展示馆等等;结合徽州文化特色民俗活动的复活,将古祠堂建成融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为一体的文化礼堂等,增强祠堂的历史感和时代感。通过集体记忆和怀旧空间的地方形塑,强化以祠堂为中心的地域文化认同感。

一方面尝试创建管理新模式。地方政府依靠群众的积极性和智慧,发挥百姓的潜能,结合各宗亲会的寻根问祖,成立祠堂保护委员会,承担祠堂的日常维护,增加村民的责任感。由于资金来源不足,可以调动募捐等形式来筹措,或将祠堂的维修与其他民生工程如医疗、文化等项目联系在一起进行,以求双赢。另一方面,通过分级保护策略,有针对性的对徽州古祠堂进行分类保护。2014年黟县对于42座古祠堂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分级保护策略,每座古祠堂因年代不同、所处环境不同、自然损毁程度不同,也相应存在后期保护利用程度不同。徽州各村落古祠堂可以借鉴这种保护模式,先准确定位,分类分级,村中祠堂是作为文化旅游景点来保护利用,还是作为历史教育基地来保护利用,或者是仅作为村民活动中心来保护利用,这样的保护针对性更强、操作起来更容易。同时,开展成功保护案例的示范引领,开拓思路,以点带面,推进保障机制的顺利进行。

“活化”一词源于香港2006年的文化保育运动中提出的“活化伙伴计划”,即“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保育的前提下,在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有效指导下,将列入文物的建筑等适度利用,通过多元化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市场机制的激活,在公共空间里活化起来,使得文化遗产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与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作用能得以充分发挥”。徽州古祠堂建筑遗产的保护模式和体系也可参考借鉴,在运作模式上采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模式,鼓励公众参与,是一种“伙伴”式的运作方式[10]。2014年9月开始实施的《黄山市徽州古建筑抢修保护利用办法》中第九条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购买或者租用古建筑,对古建筑进行抢修保护利用。这种对古建筑的“认保”行为已经具备了类似“活化”的运行方式了,黟县碧山村的“碧山书局”即是在原有损毁古祠堂的原有骨架下改造的,运作模式有公益的成分,但也不失为一种祠堂“活化”的成功案例。

②邓曦泽:《行走在人与超人的边界上——一个外行关于人工智能的初步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10期。

以上从古祠堂的文化环境、文化实体、文化景观及文化保障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古祠堂文化生态保护内容,也尝试构建了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徽州古祠堂保护理论体系(图4)。2017年6月,为加大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合理利用传统村落资源价值,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强保护,努力实现传统村落活态传承,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坚持科学规划、整体保护;坚持突出重点、活态传承;坚持合理利用、有序发展;坚持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四项保护原则。对徽州古祠堂的文化生态保护理论体系的构建秉承了《意见》精神,努力实现对活态遗产的展示、恢复和延续,既要注重与整个历史脉络相协调,又要注重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结语

文化生态保护的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对于徽州古祠堂的保护,可以是完整修复,也可以是遗存现状的原貌保护,甚至是重要构件、牌匾、彩画、雕刻的保护;可以是开发利用式的保护,也可以是封存、收藏式的保护;要活态的利用,而不是“建设性的破坏”。关键是重视起来,最大限度地留住这些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减少一些遗憾。传统的宗族制度在近代慢慢消亡,祠堂也渐渐走向衰落,这种根深蒂固的家族文化如何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生命力与活力,值得我们去思考。

以上提取出的10个特征量,分别为边缘的周长、边缘像素点到中心距离的均值、边缘像素点到中心距离的方差、7个不变距。这10个特征量将作为神经网络识别的10个输入参数。

图片来源:

图1:httpwww.naic.org.cnhtml2018gjsy_032040962.html

图2:来自论文:黄续.徽州祠堂的建筑风格与保护策略[J].中国摄影家.

图3:httplvyou.365jia.cnnews2016-03-07B612D22251E39A7C_all.html#page3

图4: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邓启耀.谁的祠堂?何为遗产?——古村落保护和开发中的问题与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3-90.

[2]郑建新.解读徽州祠堂[M].安徽:黄山书社,2013:24-26.

[3]方春生.浅谈徽州祠堂的历史演变[J].黄山学院学报,2009,11(4):5-8.

[4]方利山.从皖南到黄南——徽州与热贡的文化生态保护比较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1,(4):126-130.

[5]丁娜.安徽屏山祠堂研究[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13.

[6]陈安生.徽州文化生态概念谈[J].徽州社会科学,2008,(11):36-37.

[7]王颖.徽州古祠堂景观浅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4,(3):52-55.

[8]黄续.徽州祠堂的建筑风格与保护策略[J].中国摄影家,2010,(7):90-91.

[9]方兴林.徽州历史文化资源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以徽州古祠堂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12):59-62.

[10]钟益君.乡村祠堂文化保育与活化中的地方政府角色[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13.

The Research of Huizhou Ancestral Temples Protection from the Vision of Cultural Ecology——Talking about "Preventing Constructive Damage"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ecolog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and takes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ancestral temples in Huizhou as the research content.Based on the induction of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Huizhou ancestral hall,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heritage preservation of ancient ancestral halls,puts forward the content of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ecology,and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ancestral temples in Huizho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to solve the "constructive destruction" of ancient residential protec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update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Keywords: cultural ecology;ancestral temples;activate;cultural heritage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泛化艺术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园林‘声色风景’研究”(项目编号:17YJC760106)

标签:;  ;  ;  ;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徽州古祠堂保护研究-由“防‘建设性破坏’”谈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