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转型_十月革命论文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转型_十月革命论文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国论文,社会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7)05-0008-04

回顾20世纪俄罗斯社会发展,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巨大的,今年是十月革命九十周年,我们探讨这场革命对于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是很有价值的。

俄罗斯自彼得一世从欧洲各国游历和学习归国后,不惜采用强硬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从穿衣、吃饭,到科学教育,商业活动,军队建设,彼得一世用野蛮方式推进了俄罗斯的文明进程,他甚至亲自审讯反对改革的皇太子。在打败了波罗的海强敌瑞典之后,彼得下令建造起一个面向欧洲的新国都圣彼得堡。彼得一世“欧化”改革是俄罗斯从一个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尝试。

与同时代国家相比,俄罗斯对于国家现代化的向往,时间不能说短,如果从彼得一世算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在同一时期有的国家起步晚于俄罗斯,但是国家达到的现代化成熟程度明显高于俄罗斯;同样,与同时代国家相比,俄罗斯追求国家现代化的干劲,不可以说不大。在同一时期,俄罗斯在战争、革命、改革、甚至是镇压的多次反复中,虽然使出“拼命三郎”的干劲,采取“强力推进”的办法,可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于是,就出现20世纪 80年代中期改革及其随后的一系列事件。这个曾经被俄罗斯人赋予了极其伟大意义的十月革命的政治成果——苏维埃制度不存在了,只留下一个过度重工业化的经济体。俄罗斯现代化进程如此充满坎坷与挫折,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能够得出一些什么样的思考?

一、十月革命的特点

当历史进入20世纪,农奴制残余层层密网仍然是俄罗斯实现社会转型的巨大障碍。由于社会种种矛盾,尤其是一战这样一个特殊条件,俄罗斯在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政治混乱,爆发十月革命。有关这次革命是否必要?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已经没有意义,历史已经发生。这次革命发生,不是因为列宁计划了,而是因为列宁抓住了提供给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机会,来作他想做的事情。

十月革命的特点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及其发展模式的影响非常深远。由于所处特殊历史条件,十月革命有着三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这是一场暴力革命。

从历史经验看,俄罗斯社会和国家不擅长从事经常性的、渐进的、点点滴滴的改良,既没有这方面的传统,也没有这方面的技能。也就是说,俄罗斯社会具有的这种特点,或者称作是“惰性”[1](P107-108)就为激进的、革命的做法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二月革命后,列宁曾经设想过和平革命。根据当时情况,临时政府受到妥协党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占多数的苏维埃支持,而大多数群众对临时政府还抱有希望,这个时候不能立即号召群众通过武装起义来推翻它。因此,在两个政权并存条件下,唯一正确的政策就是在苏维埃内部展开工作,逐步改变苏维埃中的力量对比,争取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中占据多数,从而改变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的态度,最后把全都政权转归布尔什维克居多数的苏维埃。

列宁认为,这在当时是完全有可能的,他说:“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提供了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2](P86)由于临时政府无能,八个月里三次改组,连个像样的施政纲领也没有,无论是政治协商还是军事行动,始终都找不到出路,无法改变混乱无序局面,于是武装夺取政权成为不可避免。

布尔什维克接管政权后,不得不进行长达三年国内战争。这实际上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继续。暴力革命特点给苏联模式极其深刻的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是在战争条件下产生,而战时共产主义从一种应急政策向一种模式转变也是在战争条件下出现的,暴力革命的这一特点加上苏联所处的资本主义包围环境和二战前的备战,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带有深刻的备战体制的烙印。

第二个特点:这是一场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发生的社会主义革命。

俄罗斯的落后,并不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它不仅在16世纪落后,到19世纪也落后,甚至20世纪初期发生十月革命时也一样落后。这种经济文化的成熟程度离马克思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革命所要求的发展程度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首先,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封建农奴制残余大量存在,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正如列宁所说的,“这个国家的最新资本帝国主义,可以说被资本主义前的关系的层层密网缠绕着”。[3](P644)

其次,俄国革命的同盟军是农民。列宁说:“俄国的落后使得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段的革命与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独特地结合了起来。我们正就是在这种基础上进行十月革命的,不然,我们就不会那样容易取得胜利。”[2](P793-794)十月革命,如果没有农民全力支持,既使十月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但很难经受住三年国内战争的严峻考验。这场革命的口号和平、土地、面包,实质上反映了工人和农民的共同要求,而且应该说首先是反映了农民的要求。在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里,取得革命胜利比较容易,要为社会主义大厦奠定经济基础,这是更为困难和复杂的问题。列宁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

十月革命的这一特点对后来苏联整个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影响极为深刻,即为了急于改变落后现状,“突击”、“不顾一切”、“强力推进”就成为行业性、部门性、甚至是全局性工作的特点。

第三个特点:这是“一国突破”的革命。

列宁在准备和实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从来不把它看作单独一国的事情,而是把它看作世界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苏维埃政权成立的最初时期,列宁急切期待着欧洲先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他说:苏维埃国家面临的形势的“主要特征是孤立无援”。[4](P150)在强大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下,新生的苏维埃国家究竟能不能生存下去?如何生存下去?列宁认为:“要么是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其他国家立刻爆发或至少很快爆发革命,要么是我们灭亡。”[5](P40)由此得出结论:“俄国最大的历史课题就是:必须解决国际任务,必须唤起国际革命,必须以我们仅仅一国的革命转到世界革命。”[6](P6)“只有把已在俄国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为国际工人革命,才是这个革命能够巩固的最可靠的保证”。[6](P33)

然而,欧洲革命形势并没有象列宁所期待的那样发展。继德国十一月革命失败之后,匈牙利、巴伐利亚和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也先后被镇压,欧洲革命高潮没有到来。而苏维埃俄国却战胜外国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反扑,在资本主义包围中站住脚跟。

1922年4月,列宁在《政论家短评》中已经看出,苏维埃俄国要与世界上“一些比较先进的,比我们富庶千百倍,在军事上强大千百倍的国家”并存。这种并存同时也意味着苏俄必须“单干”,即单独在一个落后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国突破”对后来苏联模式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使这种模式带着深刻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深刻烙印。

十月革命上述特点:暴力革命,经济落后,“一国突破”。它们对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革命的特点持续下来并演化成建设的特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模式的转换,所出现的问题,无一不与十月革命的这些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苏维埃时期的体制转换

整个苏维埃时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一贯之,但是其建设模式和具体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也就是说在苏维埃时期,为了加快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早日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同时也为了克服和缓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现行体制也在进行调整和改革,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最终没有找到出路。在此过程中,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模式经历过三次体制转换:战时共产主义是十月革命以后出现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二个模式,斯大林体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三个模式。这些不同模式与体制的出现,说明了一种历史探索。

十月革命在一个落后国家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开始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长征。这条长征路上存在着许多困难、风险和不可测因素,列宁当时也是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情开始这个长征的。他认为,我们夺取政权,是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如何建设我们并不知道,只有千百万人的集体的经验才能给我们以“决定性的指示”。由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只是刚刚开始,同时更重要的是战争环境的巨大压力,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这是十月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这个模式只实施了两年多时间,而且远没有形成一种完备的体系。随着战争结束,军事任务的巨大压力消失后,这个模式就实行不下去。列宁果断地转向新经济政策,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的第一次模式转换。新经济政策提出的许多思想和实行的政策对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从20世纪20年代末起,苏联历史上又开始了第二次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转换,即从新经济政策过渡到斯大林模式。这一次转变对苏联乃至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次转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主要一点,仍然是如何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如何从这一基本现实条件出发确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式和步骤。总而言之,如何加快实现国家工业化。这次转变的结果是建立起了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它存在了半个世纪之久并在二战胜利后扩大到欧亚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由于这一模式持续时间很长和影响巨大,以至于相当长时间,世人曾把它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40年代末在南斯拉夫开始的后来扩展到苏联与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实质上就是改革斯大林模式的运动。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战时体制,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战时体制。这种体制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必然要进行新一轮改革,而且必须要实现模式转变。

赫鲁晓夫顺应了这种社会需要,开始了改革,这是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模式第三次转换的开端。赫鲁晓夫改革带有探索性质,一方面改革消除了斯大林模式许多明显不适应的政策和做法,使国家从过去的非常状态过渡到较为正常状态;另一方面改革却基本上保留了这一模式的核心内容——高度集中。尽管如此,赫鲁晓夫改革发出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开始第三次转换过程的明确信号。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一方面纠正了前任实施的一些轻率而又不切合时弊的改革措施,另一方面凭借前任改革的惯性力量,进行了很有限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方针是牺牲改革以求稳定,导致改革停顿,苏联社会、经济、政治陷入停滞状态。

戈尔巴乔夫上台提出“加速战略”和全面根本改革,苏联第三次模式转换从停顿中又一次启动。然而,由于改革指导方向的严重错误:即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并把矛头对准党的领导。这样苏联社会潜伏的各种危机立即同时全面爆发,局势失去控制。苏联第三次模式转换失败,体制改革变成社会制度转轨。苏联共产党垮台,苏联解体。这就是震动世界的苏联演变,总之,战后开始的第三次模式转换过程,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同时也说明,传统体制完成了历史使命,在适应新形势新条件新任务方面缺乏令人满意的作为,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三、苏维埃时期的社会转型与主要问题

我们历来称“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然而,我们看到十月革命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就其所要实现的目标看,有两重性质,可分眼前目标和长远目标。十月革命的直接目标,即动员群众的口号:和平、土地和面包。十月革命的远景目标是走向社会主义,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指导思想和革命实践来讲都是非常明确的。

纵观十月革命以来的社会转型,它的目标到底实现了多少?主要问题是什么?呈现出哪些特点?

苏维埃制度存在七十余年,给俄罗斯社会带来根本性变化。苏维埃时期提出的许多目标,总体上是实现了。伴随着生产力巨大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最稳定最繁荣时期,社会生活已发生深刻变化:居民人口大多数有了文化,完成初等教育,甚至是中等教育,居住在城市里,并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就业。这意味着,俄罗斯从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已经完成。[7](P319)虽然它不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但完成了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如果参照英格尔斯关于现代化社会量化指标,①也说明俄罗斯已进入现代化社会。按照俄罗斯学者弗拉基米尔.科隆泰的观点,俄罗斯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和文盲的社会,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国家之一,居民受过良好教育,掌握了技术。在这个时期,俄罗斯朝着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大规模的社会单位、相互作用与相互依存、巨大的社会流动性和正式的法律(取代此前那种非正式的关系)等等走了长长的一段路程。这是俄罗斯走向现代社会的最重大的、也是最具实质性的历史性进步。

可见,苏维埃制度时期,这是俄罗斯向现代社会转型中进步最明显的时期。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是属于支流、次要的问题。如果我们考虑到,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纵长逾6000英里,包括不同的人种语言与文化的国家,从旧式农业管理方式进步为新型商业管理方式,这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事情。[8](P453)

可以看出,俄罗斯在转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从彼得一世到十月革命,这一期间最主要障碍是农奴制及其残余。俄国十月革命革除了这个障碍,现代化进程取得重要进展,但是苏维埃时期也存在相应问题,最主要就是:高度集中管理方式和过度重工业化经济体。如果说在二战之前,使用高度集中管理方式,优先高速度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是有完全的必要。那么在二战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再继续使用这种方式和强化过度重工业化经济体,就没有必要的理由。这两种事物,互为条件、互为基础、互为支持。实际上,苏维埃制度掉入这个陷阱,无法实行自救。过去曾经为此感到自豪的东西,越来越成为沉重的负担。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然时代不同,可是都面对相同的难题。

按照社会生活的一般道理,集权过程阻力很大,因为要收权,别人会反对;放权过程应该更容易,把权力适当下放给地方、单位和个人,大家会支持。可见,苏维埃制度最后就是毁于高度集权。国家没有认识到合理分权和民主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国家只是在为自己服务,与人民的需求越来越远。由此产生一系列其他问题,诸如过度重工业化经济体长期无法改变,虽然经济体生产量巨大,但是人民并不能从中受惠。

与更加成熟的现代社会相比较,在苏维埃时期,俄罗斯社会转型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更多地是与这个国家在历史上积累起来的特性有密切关系。

各种社会都可能发生转型,社会类型不同,转型随之不同。我们眼下看到的更加成熟的现代社会,例如西方所谓的现代社会,乃是历史上长期的共同演化过程的结果。这些国家相对而言较为缓慢的发展速度,使得社会得以消化每一步创新。它们发展主要是通过逐渐的、相互调整的、共同演化的社会转型模式,它具有比较稳定、开放、可持续性特性。

相反,在那些较晚时间才开始现代化的后发展社会,它们的转型按其涵义而言必然具有较为浓缩的特点。在这些社会的转型中有一种较之其他国家更加强烈的自觉因素——强烈地希望赶上先进国家(至少在一些特定领域)。因此,在经济活动、组织动员和行政管理方面尤其觉得需要更加广泛的行政干预,特别是早期发展阶段。这种浓缩特点同样存在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

苏维埃时期的社会转型,这是刻意追求之下发生的,初衷在于克服社会经济落后状态而建立一个现代社会,并且事先预定要具有某些特色。虽然说,苏维埃制度提出的目标从总体上是实现了,但还是没有达到它宣称或希望的美好结果。这里究竟原因何在?除了一般后发展社会的共同特点之外,我们必须对俄罗斯自己的特性给予必要的强调。

社会转型不可能在真空状态下进行,一定要受到历史文化、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的影响。俄罗斯的特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封闭性。俄罗斯地域辽阔,但是社会封闭,而且社会惰性非常大,社会变化总是必须花费巨大力量,经历漫长时间。第二,追赶性。俄罗斯追赶先进国家的时间,属于为时最长者行列。最早可以追溯到彼得一世改革,可是总是不能实现与同时代先进国家比肩同行的目标。第三,强制性。毫无节制的政治强制从来都是约束社会的主要力量,没有法律权威,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确立宪法权威。第四,逃避性。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养成了俄罗斯人一种逃避解决现实问题的性格。

上述特性制约着苏维埃时期的社会转型,以至于苏维埃制度最终也没有能够摆脱它们的影响。可以肯定,这些特性具有遗传性,还会发挥影响作用。未来的俄罗斯在建设成熟的现代社会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环视全世界,全球化、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这些问题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即便是对于那些成熟的现代社会,也都是非常紧迫的任务,对于俄罗斯而言,这又是新一轮的挑战。

收稿日期:2007-06-20

注释:

①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认为,这些指标是: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苏联4500多美元);2,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在15%以下(苏联20%);3,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在45%以上(苏联41%); 4,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70%以上(苏联80%) 5,识字人口比例在80%以上(苏联99%以上);6,适龄青年大学生比例10-15%以上(苏联21%);7,每1000居民有一位以上医生服务(苏联每1000居民有4.2个医生);8,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苏联实际平均寿命70岁,美国73,日本75);9,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50%以上(苏联65%);10,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苏联 0.8%)。有关苏联的指标,参见隋启炎.苏美经济比较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陆南泉等.苏联国民经济70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年.

标签:;  ;  ;  ;  ;  ;  ;  ;  ;  ;  ;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转型_十月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