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的战略目标,这将对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身各种能力的需要,具有重要作用。这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教育在总体水平上将进一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公民内在发展需要,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受教育者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当前教师队伍中的青年人在未来的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便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的中坚力量。
青年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未来人才的神圣使命,青年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成绩的大小,而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他们的教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具体指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创新的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及执着的奉献精神等。
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教师。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传授型的教师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形势的需要。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是科研型的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实施这个变革。
青年教师刚刚涉足教育岗位时间不长,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素养,“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科研水平”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
作为青年教师,首先应该树立终身从教的信念,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教书不育人不行,只教书不搞教科研,则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青年教师要树立教科研意识,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可是,不少青年教师只抓教学,而不重视教科研,认为教科研和教学关系不大,或者错误地认为教科研工作是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的事,甚至有的人认为教学人员抓教科研是一种负担等等,这些把教学和教科研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
纵观教育发展史,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是坚持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探索教育发展规律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的。例如,作为我国教育经验总结的《学记》,从宏观的教育制度、教育目的到微观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都有精辟的论述,成为了我国教育史上的最早教育科研专著。前苏联的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还有著名的魏书生老师,都是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的开拓者,同时也是教育科研的领路人、践行者。他们正是认识到了教科研的重要作用,而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并用成果指导实践,从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教育成绩。我们教师队伍的教育理论也无不是来源于先辈们的教科研成果,我们的教育新形势,也急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试想,一个没有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能够很好地胜任教书育人的重任吗?
走教学和教科研一体化的道路,是青年教师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方法有:
1.收集积累资料。青年教师要广泛地收集、积累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动态等参考资料,为自己研究总结教育教学成果积累理论依据。
2.多读书。青年教师要多阅读教育书籍,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照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和欠缺,从而找到纠正和弥补的途径和方法。
3.经常总结。青年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写好经验总结,不断探、索掌握教学过程及其规律,形成科学的教学论思想,可就某一节课的得与失,某个单元的成功与失败做个有心人,加以细心研究,这就是“留心处处有学问”。否则,就像小猴子掰玉米一样,一事无成。同时,积极参加听课、评课、说课讲课等教育活动,“学为己用”,从而选用某个方面或环节作为研究对象,确立“小课题”研究专题,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论文作者:徐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3月总第1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青年教师论文; 教科研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科研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都是论文; 《教育学》2017年3月总第1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