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情感目标边缘化的原因分析_高中物理论文

高中物理情感目标边缘化的成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高中物理论文,目标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新一轮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其中情感目标主要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要素。在日常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施力度和效果与另两个目标相比,还是稍显薄弱,有边缘化的倾向。

一、高中物理情感教学目标的定位[1]

新课程标准提出情感教学目标,可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有些中学物理教师和研究人员还未对此形成明确的认识;不少人将态度局限于物理学习态度,将情感片面地理解为物理学习兴趣,对价值观的理解就更加模糊。

对情感目标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能把它看成是促进物理学习的限制性条件及其他两维教学目标的附属物。其中,情感不仅指物理学习热情和物理学习兴趣,对物理学科而言,主要是指对物理学的历史和发展,对物理学所揭露深刻的科学本质及其广泛应用引起的个人情怀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更主要指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横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描述了人的情感领域的完整图像;而从纵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感发展连续体。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情感目标的内涵更加丰富。

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看,情感目标既基于学科又可跳出学科范围的限制,跳出学习领域的限制,渗透在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高中物理情感目标的陈述

教学目标陈述是教学设计中关键的一步,目标陈述清楚,教学效果则易评估。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情感教学目标陈述,应避免使用指向内隐心理活动的动词。下面是笔者根据掌握的资料列举国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地方物理课程标准情感目标的行为动词界定及具体目标。

1.国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

关于情感目标的行为动词界定:

(1)反应含义: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行为动词:体会、关注、注意、关心、乐于、敢于、勇于、发展、保持。

(2)领悟含义: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行为动词:形成、养成、具有、领略、体会、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目标:

(1)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3)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

(4)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5)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6)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2.上海市高中物理课程标准[3]

情感目标的行为动词描述:

(1)体验:萌发和体会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有感觉、感触、了解等。

(2)感悟:感知和领悟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有领略、激发、懂得等。

(3)形成:树立和具有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有区别、养成、建立、提高、增强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

(1)领悟物质结构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形成对物质、运动和能量较完整、较深入的认识,树立辩证唯物观点。

(2)感悟质疑、求真、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能够注意识别科学与伪科学,懂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统一的。

(3)形成认真、踏实、多思、好问的学风;既能独立进行自主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善于与他人合作。

从上述行为动词可以看到,大多是描述心理行为的动词,如,形成、养成、关心等。这些词出现在作为物理教学总纲要的课程标准是可以的,在教学设计中如果使用这些动词,则无法得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用描述学习者行为变化的动词陈述,并在目标中包含行为产生的条件”。通过物理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这个目标过于概括,无法考证教学效果。如改写成通过误差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遇到相关测量和计算时能正确写出数据。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学生能从尊重事实的角度做出行动,而不是胡乱的记下数字,能注意到不是小数点后数字越多越好。

三、高中物理情感目标的教学

首先看在习题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的一个案例[4]:

已知汽车质量为,行驶速度为,汽车安装有防抱死刹车系统(ABS),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问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共经过多少距离?

这个题目本身并不难,学生学了牛顿运动定律后就可以求解,并很快得到结论。过去我们讲解习题,可能也就到此为止,学生错误也不多,很快就过去了。但今天有了三维目标的落实要求,回头再审视本结论,发现似乎还能再让学生学点什么。于是马上联想到交通法规,问学生要禁什么,同学们都能回答要“三禁”。老师紧接着问:我们能否通过这一结论,利用物理学原理来解读一下为什么要“三禁”?同学们很快就发现:因为车有(质量),所以要禁超载;因为车有(速度),所以要禁超速;因为人有(反应时间),所以要禁酒后开车。这样我们不仅强化了交通法规,并能让同学们领悟到物理离我们生活竟是这样近,体验到物理与生活的亲近感。如何得出学生产生文中描写的情感?我们知道,所有驾驶员在这方面都有相关经验,可实际为什么有关这方面的违禁行为屡有发生呢?驾驶员都知道这些行为的后果,但不是每人都会形成相关的情感和态度的。因而,通过这例子就能说明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物理和学生的距离,学生习得了某种情感还是有待考证的。其实,优美词汇的修饰是掩盖不了情感目标边缘化实质的。

值得注意的是,情感是内隐的;教师很难像讲解知识要点那样,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给学生。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着这门学科不能像语文、历史等文科课程直接体现人文精神。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确是个新问题,也是个难题。

但物理学在情感目标实施中有自己的独特空间,丰富的物理文化,紧密贴近生活,广泛联系科技、自然现象。特殊学科背景,以实验为基础的动手、动脑学科特性是其他任何学科难以比拟的,需要的是去开拓实践。

四、高中物理情感的评价

在当前的情感评价实践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盲目量化倾向。有些教师对如何给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分感到困惑,关心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得分在综合评价中占多大比重合适;有用模拟的情景来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出不同的等级。如果一个物理题目能把学生物理情感学习的结果划分等级,可以说这个结果本身是毫无意义的。很难知道学生回答这样的试题时是否隐瞒了他自己的真实想法。在高度紧张的考试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应集中在问题的解决上,而不会把过多的思想和感情放在对题目内容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不会对蕴含深意的情境有更多的体会。可以肯定地说,能在试卷上作答的那一定是智慧技能。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不是看他知道什么的问题,而是他在日常的言行表现,所以更适合采用观察、轶事记录、访谈等质性评价的方法。

以上反映出教师还没有认识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性质上的特殊性,没有认识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之中。

综上所述,定位不准、陈述不清、教学不当和评价不力是高中物理情感目标教学边缘化的基本原因;对物理学科情感目标缺乏研究、挖掘这是物理教师普遍存在的自身原因。情感教育体现百年树人的教育本质,关系到一个人的终生发展。虽说目前在这方面的教育行程还步履维艰,但毕竟这是学科教育理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体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这条路我们应当坚定走下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教育者的重大使命!

标签:;  ;  ;  ;  

高中物理情感目标边缘化的原因分析_高中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