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道德修养与生命健康——关于道德建设途径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建设论文,道德修养论文,途径论文,个体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06)02-0035-05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相对发达的西方世界,都面临着一些道德失范、身心失落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提升个体的道德素质,进而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更好地促进人类道德建设,是值得我们伦理学工作者深思的重要现实课题。本文尝试就此做一些探讨,以做引玉之砖。
一 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个体道德内化
伦理学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外部道德规范、道德准则的内化。道德内化可谓伦理学研究的“牛鼻子”,也是个体道德养成的关键所在。而整个人类的道德建设则是由单个道德主体的道德养成构成的,因此,也可以说人类道德建设的关键就在于个体道德内化。
从笔者掌握的资料看,内化(internalization)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杜克海姆(E.Durkheim)等人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① 所谓道德内化(moral internalization)实际上就是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的过程,也就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道德选择和认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目标、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素质的过程。② 在这里,社会道德是构成个体道德的本质内容,个体道德则是经过道德主体过滤了的社会道德在其身上的内化。③
一般认为,个体道德发展包括三个阶段,即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他律与自律相统一的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个体道德意识经历了一个从带有强制性的道德义务向自觉性的道德良心转化,进而形成、完善和升华价值目标的过程。在他律阶段,道德责任和道德价值主要取决于社会道德规范,道德是作为一种义务性的要求出现的,并非出于个体自身的道德意向;在自律阶段,道德就表现为出自道德良心的自觉行为,成为个体对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在他律与自律相统一阶段,道德扬弃了他律的外在性和自律的主观性,实现了良心和义务的统一,完成了个体价值目标的确立和完善。④ 在这三个阶段,道德良心的形成是关键的环节。个体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经过不断的道德反馈和自我道德观念调节,逐渐使外在的各种道德要求、价值理念等在其意识中积淀而形成道德义务,从而凝结为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深刻的心理体验,这就是道德良心。道德良心标志着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转化的完成。而这种根本性转化的实现,是以道德内化为桥梁的。道德内化是个体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质变点,是达到道德自律的必要前提,在形成个体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同时,道德内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个体的道德心理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的道德理性、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在道德内化的进程中,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发挥各自的功能,促使、推动着个体道德内化的完成。“从道德理性过渡到道德情感,可以帮助个体形成对于某种道德规范的坚定的、稳固的信念。……道德信念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要求固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牢牢地植根于个体的心理土壤之上。”“道德信念一经形成,就使个体在情感上具有了对于道德规范行为的强烈的亲和力,以及对于不合道德规范的行为的强烈的拒斥力。道德信念是个体行为的精神支柱,凭借这一支柱,个体就会坚定不移地从事道德规范行为。”⑤ 而道德意志使得个体能够自觉地根据反复的自我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所确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调节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修正原有的不良道德体系,从而实现道德内化,完成道德良心的自我确认。因此,道德准则内化于个体内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普遍的道德规范经过道德理性的认知与个体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相融合,并通过道德意志的力量来实现的。⑥ 道德内化过程,也就是外部向内部、客体向主体、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的过程。而不管人们采取什么办法,这一过程都是紧紧围绕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主体内在的道德良心这一主题进行的。
社会道德总是由一个个独立个体的人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人格体现出来的,因而,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实质上是个体的人的道德建设问题,即由“自然人”向“道德人”的转化问题。而一个人要实现从“自然人”到“道德人”,从他律的“道德人”到自律的“道德人”,再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人”,⑦ 就必须经过道德内化这一关键环节。
二 道德需要和动机是个体道德内化的内驱力和发轫点
那么,个体道德内化的内驱力在哪里?什么是个体道德内化的原动力或发轫之处?
一般来讲,道德内化的驱动力有两种:一是主观动力,即个体道德内化的主观愿望和要求,这是内在的动因;一是客观动力,主要表现为社会的舆论压力、行业的道德氛围、家庭的道德风尚和道德教育方式等,这是外在的动因。这两种动因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影响的,其中个体的主观愿望是推动个体道德内化的主导因素,虽然它一部分最初来自于与他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刺激,但无论如何它都是由个体的道德动机所引发的。也就是说,主观愿望和内驱力来源于个人的内在动机,有了动机才有内在动力;只有道德内化动机的内因得到激发,社会评价、教育灌输等外部压力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内在动机因素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⑧
心理学认为,动机的产生来自于需要,即需要引起动机。马克思也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⑨ 他同时指出,人的每一种本质活动和特性,每一种生活本能都会成为一种需要,⑩“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1)。对于道德内化来说,道德需要产生道德动机。“在人的需要和道德的因果链条中,需要处于根本的地位,道德是人类需要的产物。”(12) 所谓道德需要就是“人们自觉履行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在要求”(13)。因此,道德需要是实现道德内化的原动力。
那么,道德内化的需要和动机究竟来自何处?依笔者看来,道德的内容虽然是社会性的、来自主体外部的,然而道德作为人类存在的文明要求,归根到底是人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主观追求和需要。离开个体的人的需要和动机抽象地谈论道德的社会性、人类的整体利益,无疑是失之偏颇、流于说教的。因此,对于道德内化的需要和动机的考察,应从人的主体需要和动机出发,即什么东西是人们发自内心地、本能地关心的?人们最不希望什么东西受到损害?而将道德修养与这种东西相联系就应该是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换言之,如果要使这种人们终极关怀的东西不受到损害,人们就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主动地将外在的社会道德准则内化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良心。
三 道德主体对生命健康的现实关怀是最根本的道德需要和道德动机
作为个体的人到底有哪些需要?西方不少心理学家都曾论及。如弗洛姆(Erick Fromm)认为,除了生理需要外,人的基本需要均来源于处境,即人对存在矛盾性的处境的反应,包括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以及定向和献身的需要。(14)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虽然后一级需要的产生并不必然以前一级需要的满足为条件,但无论如何,生理需要是人的需要中最强烈、最明显的一种。正如马斯洛所说:“毋庸置疑,这些生理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如果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并且机体因此而受生理需要的主宰,那么,其他需要可能会全然消失,或者退居幕后。这时就可以公正地说,整个有机体的特点就是饥饿,因为意识几乎完全被饥饿所控制。此时,全部能力都投入到满足饥饿的服务中去。”(15) 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学说虽然存在诸多偏颇之处,但不能不承认它的合理价值。因为这种观点与历史唯物论是相契合的,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宗教和科学等等。(16)
在这里,马斯洛把生理需要视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引申为人的生命肉体健康存在的需要。作为个体的人,虽然需要是多方面的,但对生命的健康存在的需要却是首要的,它是人们首先关心的、最不愿意失去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本能的关切,是一切其他需要产生和满足的前提,是人类个体和社会存在的基本载体,离开了个体生命的存在,一切都无从谈起。道德需要是人的高级层次的一种需要,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升华。但它又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其现实物质基础的,即归根结底还是要受到人的基础需要的制约,尤其是生存的生理需要、生命身心健康要求的限定。人不可能完全离开生命存在而奢谈道德需要,正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其理甚明。一旦个体从内心将生命健康与“善”“恶”、“利”“害”等道德关系联结起来,那么这种基本需要就会转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就会成为推动道德内化的稳定动力。
因此,与人的最基本的、首先渴望的生命健康存在相统一、相融合的道德修养方法,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德内化途径。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能够做到主动地修养道德品质、遵守道德规范,将有助于提高生命健康水平。主体道德内化的自觉性大大提高,道德自律就易于实现,道德良心也就易于形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个体道德养成的思路不能不说是体现了道德建设的客观规律。
四 道德修养对个体生命健康的影响
提升生命健康水平和修养道德有无必然关系?换句话说,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能否相应地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反之,是否会影响、损害身心健康?回答是肯定的。重德、修德,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升华道德品质,是真正提高身心健康层次的重要条件。
我国古代不少哲人、医家都强调了道德修养对生命健康的重要影响。譬如:孔子《论语·雍也》说“仁者寿”;《礼记·大学》指出“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明代吕坤《呻吟语》认为“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医书中更有不少相关论述。《千金要方》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千金翼方》说:“老人(即长寿)之道,常念善勿念恶,常念生勿念杀,常念信勿念欺。”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良好的积极的情绪状态(正性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不良的消极的情绪状态(负性情绪)则会诱发各种疾病并使之恶化。在肿瘤发病研究中发现,一个人由于长期形成的压抑和内心痛苦不能得到释放,就会表现为抑郁、烦恼或愤怒的情绪,削弱免疫监视和DNA基因的修复功能,诱发肿瘤或使其复发、转移,使肿瘤的发生率增加3倍。(17) 而焦虑不安、紧张恐惧、愤怒沮丧等情绪,则会促发冠脉痉挛,导致变异型心绞痛,过长时间的冠脉痉挛会致心肌坏死,演变成急性心梗,由此促发的急性心梗约占心梗总数的14%~38%;同时,在高度焦虑或惊恐发作急性冠脉综合症时,心脏性猝死的几率增加4~6倍。(18) 医学心理学新近研究还表明,情绪状态及其所伴随的生理反应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正性情绪状态会增强免疫功能,负性情绪状态则削弱免疫功能。一项对407名男性艾滋病(AIDS)患者的跟踪研究表明,希望、快乐和愉快等积极情感可以减弱AIDS的致命性,患者的积极情感得分越高,AIDS致死的可能性就越低。(19) 可见,人的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有时甚至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而人的情绪的产生又与道德修养密不可分。从表面上看,情绪固然是心理层面的问题,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性格倾向有关,但从深层次考察,个人情绪的产生却是与其道德价值观、处世准则以及道德行为息息相关的。当外界事物或某件事情作用到一个人身上时,如何应对,产生何种情绪,很大程度上受到其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他首先要将这件事情与其已有的道德判断体系相比较,与之相适合时,常常会发生良好的心理反应,产生积极的情绪;与其道德价值体系相违背、抵触时,往往会发生不良的心理反应,产生消极的情绪。同时,一个人的情绪还与其道德行为有关。有益于他人、社会的良好道德行为会将外界善意的信息反馈给行为人,使之产生一种爱意融融的情绪体验;反之,损害他人、违背社会正常的道德规范的行为则会使行为人内心产生焦虑、负疚等不良情绪。因此,如果一个人能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真诚关爱他人,淡泊名利,随遇而安,不患得患失,那么,当他遇到与其利益发生重大冲突的事件时,也能保持平静、祥和的心态,这显然有利于身体健康。一项对“宽恕”的心理学研究显示,宽恕能有效地解决人们的抑郁、自责、后悔、内疚、愤怒、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问题,有助于解决人格障碍、酗酒者家庭与婚姻破裂等问题,甚至还可能减轻癌症患者的心理压力。(20) 反之,那些败坏社会道德风尚、行为悖于社会伦理的人,则会因其内心虚恐、精神紧张、良心责备而损害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使人体多种生理机能失调,诱发各种功能性、器官性疾病,无形中损害其生命健康。
从另一个角度看,修养道德有助于实现与外界能量的沟通,提高生命健康层次。生命的存在同万事万物一样,无非是质、能、形,即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有机组合罢了。其中关键的是能量,即内在的生命力,而不是有形的肉体。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之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21) 可见,保持生命健康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收敛心神、爱惜生命能量,同时又吸收外界的能量滋养身体。而要如此,如同一些养生专家所言,就不能盲目地“做运动”,而必须保持肉体和心神常处于一种宁静的状态,保持与外界能量的生生不息的沟通,此所谓“不动之动”。这才应视为生命健康的根本所在。道德修养则是“不动之动”的重要条件。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就无法将身心调节到摄取外界能量的状态。
在现代社会,随着对生命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加强道德修养无疑有利于保持心理平衡,提高身体免疫功能,有益于生命的健康长寿,尽管这其中的科学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探究,但不管怎样,加强个体道德修养有益于生命健康,这一点不能不引起作为道德主体的生命个体的高度关注。
然而,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由于道德内化、道德养成的复杂性,因而尽管原则上说社会的道德建设可唯物地还原为个体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或生存需要,但这在具体道德个体身上却不是绝对的,否认这一点,就有可能滑入机械唯物主义的泥沼。此外,提倡个体道德修养与生命健康相联结,绝无视个人需要(私利)为道德行为的惟一原始动机之意,也决非与大力倡导、积极鼓励人们的高尚道德追求相冲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要鼓励每个社会成员为他人、为社会奉献,从而不断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总之,将生命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融合在一起有利于个体道德养成,是当代人类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应当注意的途径,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注释:
①转引自燕国材:《谈谈道德内化问题》,《中学教育》1997年第6期。
②易法建:《论道德内化》,《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③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161页。
④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168~181页。也有的学者虽未谈及道德他律和自律的统一阶段,但他们在强调道德他律向自律的转化、道德良心的形成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⑤吕耀怀:《道德内化的心理过程剖析》,《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8年第4期。
⑥胡林英:《论王阳明的道德内化思想》,《理论学刊》2003年第2期。
⑦唐凯麟、龙兴海:《个体道德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第110~121页。
⑧吴发科:《道德的内化表征及表象外显形式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⑨(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286页;第514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第154页。
(12)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195页。
(13)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第234页。
(14)杨鑫辉主编:《心理学通史》第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第611~612页;李国庆:《简论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问题的研究》,《殷都学刊》1995年第3期。
(15)[美]A.H.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程朝翔译,华夏出版社,1987,第41~42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第123页。
(17)杨菊贤:《行为医学与肿瘤的整体康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第2期。
(18)杨菊贤、殷兆芳:《心理因素和急诊环境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影响》,《临床急诊杂志》2005年第1期。
(19)王云强、乔建中:《情绪活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4期;杨宏宇、林文娟:《正负性情绪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反应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005年第4期。
(20)罗春明、黄希庭:《宽恕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6期。
(21)《道德经》第五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