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湖北武汉 430030)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变化、勃起功能变化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IIEF-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4.4%(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继而有助于改善勃起功能,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244-03
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是勃起功能障碍常见类型之一,约占勃起功能障碍发病的39%,严重影响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甚至会影响夫妻和睦。因此,重视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心理疏导,对提高患者勃起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价值[1]。对此,本研究将对近年我院收治的43例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年龄28~49岁,平均(35.6±3.5)岁;病程1~6年,平均(2.8±0.9)年。均符合《中国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2],排除神经病变、药物因素、血管性因素等其他病因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外生殖器畸形,因夫妻感情不合、丧偶等其他原因不能过正常性生活者,言语理解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及精神疾病史。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宣教指导,口头讲解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的原因、病情发作及转归。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知识宣教及心理分析。发放相关资料,向患者细致讲解性生理和性心理,并使患者了解性器官解剖和性生理知识,使患者了解到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心理症结所在,认识到性生活是一种自然本能,矫正对性的无知或罪恶、肮脏等错误观念,同时,在与患者交流中,分析其人际关系、工作、生活等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并给予正面引导,针对患者心理问题给予安抚、疏导,并通过鼓励性语言给予心理支持。(2)对夫妻关系不协调者。询问患者在性生活时有什么顾虑,倾听患者宣泄,并针对这些顾虑,分别单独与患者夫妻进行沟通,尤其是积极做好患者配偶的思想工作,使其了解到自家的某些行为、言语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引导夫妻二人在性行为中,需共同携手解决这些顾虑,在生活上也多关心对方,使夫妻双方能够互相理解、感情融洽,促使夫妻二人有正常的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并相信自己一定能过正常的性生活。(3)对初始性交失败者。对于患者本人,告知初次或偶尔性生活失败是正常现象,并指导患者应多放松心态,多和妻子交流,必要时双方在性生活前共同观看性爱影片,增强视觉、听觉的刺激,并提高夫妻双方性生活常识及学习促进勃起的性爱技巧。(4)对精神创伤者。对有不良性经历、自卑等精神创伤所致的勃起功能障碍者,应指导患者在性生活中,专注于自己的性唤起和身体感受,以增强精神层面的性刺激,必要时自己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对自己进行鼓励性交谈,减轻心理压力,使自己恢复自信心。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2)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勃起功能变化;(3)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
1.4 评定标准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每个量表均20个条目,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后得到标准分,得分越高,提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2)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估勃起功能评定勃起功能,该量表包含5个问题,包括阴茎勃起信心、成功插入次数、勃起硬度、维持勃起能力和性交满意度,每个问题0~5分,总分0~25分,22分以上无ED。(3)根据《男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相关标准及阴茎能否自行勃起、能否进行性生活、IIEF评分、性生活满意情况评定护理干预效果[3],其中非常满意:阴茎能自行勃起,且勃起硬度增加,可纳入阴道内,并能进行性生活,IIEF评分≥21分,夫妻双方75%以上性生活满意;满意:平均10次有7次以上,在配偶辅助下能完成性生活,IIEF评分较干预前增加7~14分,夫妻双方50%以上性生活满意;一般:平均10次有3~6次,在配偶辅助、自我鼓励之下能完成性生活,IIEF评分较干预前增加<7分,夫妻双方25%以上性生活满意;不满意:干预前后无明显改变。护理总有效=(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
两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观察组干预后的各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勃起功能障碍是男性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常因阴茎持续地或反复不断地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进行满意的性生活,引起该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有研究表明[4],心理因素是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发因素之一,分析可能是由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影响中枢神经递质的释放,使大脑性神经中枢得不到足够的兴奋,大脑皮质对性兴奋抑制加强,其所涉及相应组织器官也会受到影响,继而表现为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加之,患者的性知识匮乏或错误认知、夫妻间缺乏交流、夫妻感情不和等因素也是影响勃起功能的心理因素;此外,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与不良心理会形成恶性循环,且会逐步加重[5]。因此,通过分析引起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并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对改善患者勃起功能有积极价值。
本研究中,对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必要的性知识宣教,扭转患者对性知识偏颇的认识,并通过分析引起患者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并予以针对性心理干预。患者配偶即是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受害者,也是疾病辅助干预者,来自配偶的精神和情感支持是患者心理康复的动力资源,因此在对夫妻关系不协调者干预中,针对患者的心理顾虑,分别对夫妻双方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夫妻可能有的分歧和积怨,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并指导夫妻双方在互相理解、耐心的情况下,共同维持好性生活,减少因双方关系不协调造成心理和行为障碍[6];对初始性交失败而遭遇心理应激状态时,需从情感和机体等各方面为患者提供支持,使患者能坦然面对初始性交失败,必要时借助影像资料,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性爱气氛,增强患者身心感受,唤醒患者正常的性意识和性体验[7];对精神创伤者,需祛除既往的消极情绪反应,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克服患者对性活动恐惧,并引导患者自行增强性唤起,恢复性生活的自信心,建立和巩固正常的心理动力定型,消除性欲障碍,从而提高性生活质量[8]。
大量临床研究表面[9~10],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愈合、转归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解除患者思想包袱,纠正负性心理,继而有利于勃起功能障碍的转归。本研究结果分析,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IIEF-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更有利于降低SAS、SDS评分,并可提高患者的IIEF-5评分,继而有助于提高护理有效率。
综上所述,对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继而有利于改善勃起功能,并可增强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蔡雪霞.心理干预在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护理对策与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2):62-65.
[2]王晓峰,朱积川,邓春华.中国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2.
[3]周庆葵,张小庄,陆金春.男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249.
[4]陈连栋,高明,李和程,等.青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特点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6,21(3):187-189.
[5]黄朝霞,胡杨杨,池海虹,等.心理干预对无精子症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浙江医学,2015,37(20):1685-1686.
[6]王小青,山慈明,张晓利.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6(7):138-139.
[7]冯迎儿.60例心因性糖尿病ED患者的心理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1):1270-1271.
[8]夏旭.性功能障碍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7):55-57.
[9]万国英,欧恬,王健,等.心理干预对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后勃起功能障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5,8(12):73-75,78.
[10]范桂芳,周志坚.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7):425.
论文作者:杨帆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勃起功能障碍论文; 性生活论文; 评分论文; 夫妻论文; 满意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