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班级文化,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叶樟芬

营造班级文化,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叶樟芬

浙江省青田县船寮镇小学教育集团 323911 

摘 要: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给学生以良好的德育环境,注重文化渗透是优化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基于此背景,对营造班级文化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索,总结了细化班级布置,营造育人氛围;健全班级制度,规范言行举止;开展班级活动,提升道德素养这三大策略与方法,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班级文化 渗透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个班级管理好了,就能够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那么,怎么样的班级管理才是有效的呢?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是推进班级德育建设的重要手段,一个班级如果有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班级文化,营造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其德育渗透的功能。

一、细化班级布置——营造育人氛围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应当充分发挥教室中每一面墙壁的教育功能,使有限的教室空间资源得到更充分、更恰当地利用,针对每一个班级的特色创设“硬文化”环境,学习和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中,必然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1.班级标语——突显育人氛围。班级标语是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班集体的文化核心,一个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标语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感染力。班级标语要突出其育人功能,这些标语可以从学生中征集(如美术、手工、作文等),由任课老师评选,然后由学生书写,装裱上墙。如,我把班级标语写为“快乐学习每一天”,这一句班级标语就是来自学生的,反映了学生的心声,也体现了他们健康的心理状态,激励着同学们每一天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2.班级布置——突显育人氛围。在传统的班级布置中,“整齐统一”是一大特色,但这样的班级布置缺乏活力和特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是班级布置的主人,因为班级就是他们共同的“家园”。因此,在班级布置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如将教室周围的墙壁贴上装饰,让墙壁“会说话”。例如,我们班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对教室进行了这样的布置:首先,他们将教室后背墙布置成了荣誉墙,每期都会在荣誉墙上贴上奖状,这些奖状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昨天的辉煌”、“明朝的憧憬”和“此时不搏更待何时”。这三个模块代表了同学们三个时期的学习状态。第二,班级前面的墙壁上,居中是“净、静、竞、精、敬”五个字,左边是“同学们,辛苦了”,右边是“穿过沙漠,水源就在不远处”,第三,正对黑板的后墙上,悬挂了“八骏全图”,象征班级万马奔腾,鞭策学生不断向前,形成不可阻挡之势。这样的班级布置是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能够激励学生勇于向上的精神。

3.班级环境——突显育人氛围。班级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班级是同学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对班级环境进行美化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感受美的熏陶,同时也优化了班级形象。因此,班级环境布置对建设班级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能增加学习热情,缓解学习的疲惫。不仅如此,好的班级环境能激发起同学们对班级的喜爱之情,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整个班级面貌也会变得和谐且融洽。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布置班级环境呢?首先,要对班级各区域进行划分,每个区域都做好外观设计、主体选择、内容布置和信息传递,都要体现出班级的理念。另外,班级布置的主题要积极向上的,让学生一进入班级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感受到学生们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另外,班级的环境最好布置得温馨和奋进,凸显学习目标,让同学们时刻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于班级的总体格局设计,最好能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设定;对于学习园地等板块,要注意内容的及时更新,最好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另外,还要注意教室环境建设,尽量做到绿化、净化和美化。

二、健全班级制度——规范言行举止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人,而不是把学生打造成被别人管理的人。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进行自主管理,从而健全班级制度文化,可以利用良好的班级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1.学生自主制订班级公约制。班级公约是一个班级制度的基础,在制订公约时,教师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思想,或者请几位班干部商量一下就出来。既然是公约,就应该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民主权利,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公约的制订中去。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体验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班级管理中,我往往是这样引导学生共同制订班级公约的。首先,召开班会,在班会上让全体同学提意见,然后让全体同学在小组内形成自己的公约意向;接着,召开班委会,要求班委成员把小组提供的公约意向进行分类整理,并写成书面文件;最后,把每一条班级公约在全班范围内进行投票,最终把好的通过,把大家不认可的删除。这样,学生共同制订的班级公约才有集体认同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学生自主制订小组目标。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所有师生共同打造的,是班级的精神财富,具有承载师生热情、凝聚班级活力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师生对班级的热爱、维护的情感,同时也是规范师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

建设班级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明确班级精神,塑造班级形象,用强大的班级号召力和感染力影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另外,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制定一个集体目标,并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小组目标,之后是个人目标。其次是拟定班训。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班训,拟定班训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和勉励学生,班训的特点是积极、简短,而且十分响亮,能够突出主题,具有一定的教导和劝解的意义。好的班训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再次是提出班级口号。班级口号是班级目标的浓缩,也是班级工作的基点。班级口号设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积极奋进的内在力量,好的口号就像是班级的一面旗帜,是班级的代表,展现了班级同学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情怀,当同学们大声地喊出班级口号,整个世界都被他们青春的力量所折服,焕发着无限的朝气。

3.健全班干部机构,实行岗位责任制。一些刚刚当班主任的老师在管理班级时往往经验不足,有时尽管累得筋疲力尽,但班级管理上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其实,班主任完全不用事事亲力亲为,应该建立起班干部管理机制,制定好岗位任务和岗位职责,将其分配给班干部。并引导班干部建立干部管理体系,尽量每位同学都分配到工作任务,让大家人人有事可做,这样也能大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班委会中心成员的职责是: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定期开会汇报工作,总结班级工作并提出改进方案;其次,要对班级工作进行讨论,定期向班主任和全班同学汇报,关于班级重要决策需要班委会成员共同商议后决定;另外,班委会里的少先队员干部还应参与学校组织的会议,将重要信息向班级同学传递,将班级工作与学校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一来,班级同学都有事可做,班级每位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承担一两项班级的工作,然后由中队长制定实施计划,由班委会讨论协商,最后由班主任拍板,将班级工作分配给每位同学。

三、开展班级活动——提升道德素养

在班级管理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光靠“说教”是没有用的,班主任要在班级活动中渗透德育,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1.借助主题班会,强化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班主任要善于在主题班会中渗透德育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班主任要利用主题班会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孩子自觉遵纪守法,或者通过对优秀书籍、报刊、图书等的开发利用及阅读指导等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增强学生的是非观。班主任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引导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比如让学生观察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讨论确定主题。组织学生对有关人员进行访问和采访,了解情况,听取人们不同的看法,然后召开主题班会,让主题班会活动紧跟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发展要求,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2.借助集体活动,丰富精神生活。班级集体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有效平台。班主任要在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本学期,我组织班里的学生开展了一次登山远足活动,原以为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孩子们会走不动,可他们在路上却是笑口常开。他们用一句句豪言壮语互相勉励着,“不到长城非好汉”、“只要功夫深,一定到山峰”当到达目的地,看到秀丽的风光时,他们一个个欣慰地笑了。在队旗下,他们欢呼,他们高喊,他们拥抱……那情形,那场面,在校园里是无论如何都找不到的。一位队员激动地说:“这次登山远足,不仅让我看到了高山美丽的景色,还看到了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看到了集体力量的伟大。最高兴的是还让我得到了‘远足章’。”

3.借助典型事例,内化道德行为。在班级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典型的事例,这一些典型事例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素材,引导学生对这些典型事例进行剖析与反思,能够有效内化他们的道德行为。

上学期在我们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孩子捡到20元钱,却据为己有。我在调查时,他面不改色地说自己从没看到钱。在我再三地做思想工作后,他说:“奶奶让我拿回家的,奶奶说别的东西拾到都不要,只要是钱就拿回来。”拜金主义、说谎骗人已悄然出现在小学生的身上了。基于这一典型事例,在教学《诚信》这一篇课文时,我鼓励学生袒露真实的思想,让学生说出阴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产生了危害;再让学生列举光明的一面,贪小便宜、说谎是不能长久站住脚的,诚实才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在这种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从而在学生头脑中牢固树立起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人们应该崇尚的正确的思想观念。活动使课堂教学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同时也唱响了我校“廉洁的旋律”这一校本课程的主旋律,真正把诚信守法、廉洁奉公等内容纳入到德育教育中。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是优秀班级的重要内涵,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对学生的德育发生潜移默化的 “无声的润物”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不断进行探索,不断进行创新。要细化班级布置,营造育人氛围;要健全班级制度,规范学生言行举止;要开展班级活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必玲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小学教学参考,2013,(09)。

[2]路海明 浅班级文化建设三策略[J].新课程,2014,(09)。

[3]朱顺庆 做好农村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策略[J].教育革新,2016,(12)。

[4]高贺丽 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发挥[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

[5]桂海波 班级文化育人价值的校本认识与实践脉络[J].教育科学论坛,2017,(06)。

[6]张涛 “自主式班本教育”初探[J].现代教育,2017,(11)。

论文作者:叶樟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  ;  ;  ;  ;  ;  ;  ;  

营造班级文化,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叶樟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