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穿着《雨衣》走进《三重门》——2000年11月份畅销书排行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马芳芳[1](2014)在《80后文学叛逆叙事与传播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80后文学作为一个以作者出生年代命名,做群体考察的文化研究,我们除了把它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大流中进行外还需要用一个整体的眼光将它搁置在全球化文化大视野下来考察。这样我们的研究就不至于陷入狭隘的文学评论的偏见中,在共时和历时共同视角下来审视这个仍在发展、变化、进步的群体文学。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发展,人们对商品经济和消费文化不再陌生,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各国间的距离被拉近,全球化已经如期而至。中国的文化及其他被纳入其中,从全球化视角及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进程中,80后作家做为其中发展的一环在相同时代的物质与精神空间下产生属于自己的文学叙事是我们本论文研究的重点。除此为了使80后研究更加系统,本论文还要对80后文学的传播途径也展开研究,使80后文学的研究更加整体和系统化。绪论部分谈及80后概念;选题原因;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外本论文共分为三章,分别从文化背景方面对80后文学产生的历史根源进行总论;80后文学的叛逆叙事;80后文学的传播途径三个大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中第一节先是对80后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总论,再次从全球化的来临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观发展演变入手来看80后文学所处的地位。文化观念制约着文学的形式和发展走向,中国当代文学虽然已经被纳入全球化市场中,我们的文化观念也随着消费时代的文化趋同。这种消费观念改变虽然为我们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发展和选择,但是这种文化多元其实在集体性的因市场而主导的文化选择中成为文化趋同也是不争的事实。80后作为一代没有战乱和苦难历史记忆的文学群体,他们没有对民族责任的背负,也少了文化衰败的反思,良好和平的物质生活环境,让他们和市场经济保持天然的亲和力。因此他们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观念都受到全球化时代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文化选择大背景的直接影响。我们从世界和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两大方面总结出80后物质及精神生存空间。第二节先是讨论80后的物质生存空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中80后文学产生的起点“新概念作文大赛”与“萌芽”杂志这一文学载体进行研究;文化生产媒介的转变;及经济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决策制定起到很大的决定作用:探讨国内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80后独生子女”寂寞;再次继续研究80后的精神生存空间:受西方影响产生的大众文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游戏精神;消费观念的改变等。通过对80后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空间的共同探讨,找到了产生80后文学的历史根源。第二章中主要研究80后文学叛逆叙事。第一节从叙事内容上入手,我们首先列出叛逆主题:反抗父辈的文化霸权;反抗学校模式化的学习生活;反抗虚妄、残酷的传统文化理念。研究过程中通过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相关叛逆叙事书写历史脉络,看不同年代时期相关的叛逆叙事,在纵向的历史比较中,更清晰分析80后和其他年代叛逆主题的不同之处,和他们独具特色的叛逆精神。通过此方法对他们面对不同事情中叛逆的具体表征进行分析。第二节我们研究除叛逆主题外,在叛逆叙事上,他们选择戏仿的方式对文学内容和形式进行颠覆性叙事。论文中分别选出韩寒和孙睿等人,对他们语言戏仿和对传统武侠小说创作模式的戏仿进行个例分析,以点带面进而更好的论述80后戏仿写作的叛逆、颠覆性叙事手段运用。第三节我们进行80后叙事形式的研究,和所有文学一样,80后的文学内容的表现也是通过文学形式来展开的。文体是在内容中展开的形式,它承载着文学想要表达的内容,一种文学体裁的形成是长期的创作实践的结果,被长期约定俗成规定下来具有基本的特殊要素结合体,80后一代人需要不一样的叙事形式来记录这些过程。除了传统形式上的文体外,作家叛逆思维方式外化的结果形成了对规范文体的颠覆与僭越的“跨文体”写作形式,这种跨文体写作形式是80后写作中主要的文体形式。因此我们需要梳理历史上对“文体”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理清文体概念,研究从文体的概念到文体所呈现的层面特征。明确文体概念才能更好的研究跨文体之后出现的新文体与传统文体的区别。明确文体概念和层次后再开始研究:受时代变革影响,主体审美内在的变化而产生的文学内容的外在形式的“跨文体”形式,我们需要使用语体学、叙事学、文化学等手段详细解读传统媒介下80后的特殊写作方式,看一代人思想、生活外化的文学内容是如何在叛逆叙事形式中形成的。除此还要分析80后文学中“跨文体”的形式特征:从打破传统文体边界,如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和融合新的非文学因素的文体形式如影视、网络、摄影、流行音乐、绘画。并对郭敬明——“跨世界系列”的跨文体范本个例进行从整体进入个体的系统研究。第三章主要针对80后文学传播方式进行研究,此研究使我们对80后文学的研究更加丰富和系统化,可观其文学生产的全部状态。现今文学的传播过程是越发重要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文学营销手段做为文学生产环节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在今天以市场为主的时代,发行量和销售业绩也成为一个衡量文学价值的标尺。因此对传播方式的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第一节研究文学的传播手段:是通过媒体进行的,而媒体作为交流和传播信息的平台,它由来已久,只要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载体就可以称为媒体,而介于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利用媒体来达到传播目的的中介称为媒介。它可以使个人也可以是机构或者是可以传播信息的媒体。我们按其出现的先后可以分为传统的第一媒介——纸质媒体,如报纸、杂志、书本到广播、电视;第二媒介以技术发展为基础的多媒体互联网。第二媒介完成了公共话语和私人话语世界的消解,使任性得到释放,权威得到消解,解构了传统的个体存在方式,影响了社会阶级的构成,这使80后文学生产中传播机制的多样化形成。在多种媒体和媒介的共同运作下,除了为80后文学取得巨大的市场效益外还为科技发展和其他的社会发展方面带来了进步意义。此章从80后文学生产中媒体传播机制的多样化到第二节的多媒体与市场合谋下的媒介景观入手,列举80后作家代表韩寒及郭敬明具体媒介景观个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80后文学的传播途径。多媒介的应用和市场的完美结合及作家自身商品化的过程,都体现了“80后”文学生产中媒体传播机制的多样化的特点,应正了他们的文学是消费时代下的产物。结语部分通过以上三章的分析,纵观80后文学的叛逆叙事从叛逆叙事内容和形式到传播途径的基本样式。系统的了解80后文学和文学生产的整体性,评论80后群体的文学审美取向和文学走向,并对其文学价值进行评论。
侯丁月[2](2013)在《2006-2010年畅销小说伴随文本研究》文中指出一部小说之所以畅销,原因众多,有的来自文本本身,有的来自文本以外。每一个文本都同时携带了大量文本以外的信息,与文本信息一起传递给读者,影响读者对意义的接收与解释。这些文本之外的信息所组成的文本被称为伴随文本。本文循赵毅衡的思路,将伴随文本分为副文本、型文本、元文本、链文本、前文本、先/后文本七种类型。新世纪的畅销小说体现了浓厚的商业运作气息与时代文化气息,其核心便是针对伴随文本的操作。本论文以2006至2010年这五年的畅销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这七种伴随文本在畅销小说运作中的具体体现及呈现出的规律性。分析它们如何影响小说的销售与解释。本文通过对该时期畅销小说伴随文本的分析,梳理出一条新世纪畅销小说不同于以往畅销小说运作模式的线索,间接折射出大众文化心理以及中国出版界的诸多变迁。本文分成五个部分来讨论:第一章《绪论》为概述,主要介绍伴随文本基本理论及研究概况、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等。第二章《畅销小说显性伴随文本》讨论伴随文本的副文本与型文本,新世纪畅销小说运营商通过包装副文本吸引读者,通过集束式发行某类型小说以培养型文本读者,畅销小说的诸多型文本是市场运作的结果。第三章《畅销小说解释性伴随文本》讨论元文本、链文本与先/后文本。元文本因素无孔不入且更加显化,它对畅销小说的影响超越了之前任何一个时期,主要表现在名人推荐评价与媒体宣传造势。链文本是所有伴随文本中影响面最广、覆盖面最宽的因素,它可以与任何一种文本发生交叉。资讯井喷让链文本操作变得更加快捷与方便,读者在这种漫无止境的链接中无意识地延伸、重复消费,这是新世纪与上世纪文学消费方式的明显不同。先/后文本中的影视剧会更形象与直接地影响小说的畅销,而续集、续作与山寨戏仿文化等都会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从而影响小说销量。第四章《畅销小说生成性伴随文本》讨论前文本,媒介与生存方式等文化语境前文本的改变使新世纪小说的生产方式与以往大不一样,波及小说题材,这使本期小说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之相应,小说又反过来参与本时期的前文本建构。第五章《伴随文本执着》讨论伴随文本执着的表现,运营商是如何想方设法让读者执着于伴随文本并促成销售,从而忽略文本本身的不足。最后是结语,从小说体裁应承担的文学与社会价值提出一些思虑,如何摆正伴随文本与正文本的位置,是新世纪作者与运营商亟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王月[3](2011)在《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新世纪以来发表、出版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文学期刊、出版、网络和影视四种媒介对新世纪文学生产的影响入手,具体分析四大媒介如何次场间相互交错,并借政治、经济之力,内爆媒介场的权力以影响新世纪文学的样貌、成规,以及对新世纪文学未来走向产生的影响。同时,试图展现新世纪文学生产过程中整个文学生产机制的动态运作。保持文学研究与文学现状的同步进行,实现对当下文学现实的干预。本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介绍目前新世纪小说的研究现状,阐明本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市场化与新世纪文学期刊样貌,主要分析文学期刊的生存环境和改版模式及其对新世纪文学样貌的影响。第二章市场化与新世纪文学出版策略,主要分析新世纪以来出版政策、出版环境的变化,畅销书的市场策划,获奖书的抢滩出版,并以“21世纪文学大系”的出版为例探析政治权力与市场经济对文学出版的影响。第三章影视媒介与新世纪文学生产,主要从影视与出版的互动式消费,作家影视双栖的影像化书写,青春文学的动漫元素几方面探讨视图媒介的发展对新世纪文学的影响。第四章网络平台与新世纪十年文学,主要分析网络写手、网络读者和网络运营者的不同触网心理,导致网络写作的产业化和集团化,以此探讨网络平台对新世纪文学书写的影响。结语部分主要指出尽管媒介愈加丰富,媒介间关系日益复杂,媒介场内文学生产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也随之呈现出来,但拥有大量消费者的文学作品依然是那些贴近民众生活,关注社会基本矛盾和人的基本生活欲求,表现人性永恒主题的作品。
李洁[4](2009)在《海派学习文化研究 ——来自成人生活世界的考察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始终是一座不同凡响又与众不同的城市。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它永远聚敛着才气,又赚足了财气……缘何?或许,本项研究能为此提供某种可以解释的答案。本论文运用深度访谈法考察了“觉新族”、“幸运儿”和“开拓者”三类若干新上海人真实的成人生活世界:首先,呈现出他们在家庭、职场和社会所构架的三维立体的成人生活世界的学习文化。主要有: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学习价值观(重商)、市场化的学习心态(开放求新)、西学为用的学习诉求(享受西方物质文明之生活实利、崇尚西方格致之学之谋生实利)和自我导向的学习心理(自主学习)。其次,挖掘出海派学习文化的动因。主要包括:个人的自然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个人的内在需求驱动(如对物质生活的渴求、对生活压力的应对、对自我实现的追求)、非个人的客观因素影响(如家庭成员、同辈群体、大众传媒)、个人生活情境的作用(如“问题”出现、“机会”来临、“经验”聚合),以及文化生活观念的变迁影响(如性别文化重构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家庭生活观念变迁、经济和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组织文化观念变迁、学习化和数字化的社会生存方式变革)。再次,反思海派学习文化的形成。主要包括:呼唤性别平等、呼唤开放意识、倡导社会公平、倡导自主创新,以及构建民主的家庭养育环境与和谐的社会支持系统。最后,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建议。主要包括:新上海人要积极关注自我认知、成人教育工作者要应答新上海人的学习需求、成人学习支持者(包括家庭及其成员、学校及其传道者、企业及其管理者、权力机构及其政策制定者等)要重构积极的上海文化。
张艳梅[5](2004)在《海派市民小说与现代伦理叙事》文中提出卡夫卡曾决然的表态:“我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个我”。那么,本文的论述也可能在个别观点上偏离了作家的本意,在我,也只是想借助海派市民小说这一视域,来探讨人生中一些无法绕过的重大问题。 全文共六个部分。其中,引言由两部分组成,即温故:1943和停顿:2004。这一部分的中心议题是我为何选择这样一个题目。第一章是海派市民小说与现代伦理叙事的起点。这一章的关键词是城市、上海、市民小说、现代伦理、伦理叙事。城市作为负载独特文化使命的一种空间存在,为生存提供了可供切换的众多演出场景。本来平淡无奇的市民生活在城市自身的行走履历中,被演绎得五光十色而戏剧性纷呈。现代都市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生存模式,确立了新的时间观念和空间感受,人性的分野随之模糊,传统伦理遭遇道德沦陷和精神危机的双重挑战。上海作为一个有着独特历史的城市,最先接受了来自西方的文化冲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摇摆的结果是,于时代风云变幻的家国伤痛之外,这个战争时期的“孤岛”同时也成了人性的最佳舞台。张爱玲、苏青、徐訏、无名氏的市民小说恰逢其时,登台亮相。立刻赢得普通市民的极力追捧。海派市民小说成为都市暗夜一盏温暖的灯火。无限的慰藉那些没有光彩的庸常人生。作家以情爱为思绪飞扬的风筝,以人性为脆弱而又坚韧的筝线,不断的飘向理性与精神的夜空,现代伦理作为日常生活底色,在人类摸索前行的暗夜,点亮了满天的繁星。这几位作家并没有仅仅陶然于心灵的乌托邦,踏着泥泞的生命的大地,在市民心理记忆的伦理困境中挣扎徘徊,有虚拟的现实,也有本我的体验;有历史的断裂,也有精神的复归;有道德的焦虑,也有伦理理想的期待。第二章是海派市民小说与现代伦理叙事的维度。这一章的关键词是文化语境、时空观、自然观、生命观、家庭伦理观。随着世俗化的加深与伦理价值的不断分化,为海派市民小说营造了特有的文化语境。作家的心路历程成为其伦理叙事的一个重要的立足点。现代性的逻辑起点是新的时间观的确立,张爱玲以冷静的悲观透过历史的烟尘,看到生命的本相,因为她明白这反抗是无从做起的,所以反而淡然了,还能投入的去活,就在人性的荒凉中笑看世间纷纭繁复的种种闹剧。苏青因着自身的不幸而对反抗有了更大的决心和更加明确的方向;徐舒和无名氏的叙事线索更多的是内心的寻找,那种爱与美的理想特立独行,遭遇多少打击仍然是色彩缤纷。在他们的文本世界中,时间、空间、自然、生命、死亡、情爱、婚姻、家庭构成了现代伦理叙事的几个重要维度。首先,他们突破了传统小说的时间与空间的困扰,在那些关于时间的暗喻中,隐约表达了他们的历史观,以及对市民世界的别有怀抱。然而,生命的悲剧总是与时间有染,生命的戛然而止总是在瞬间改变了人生的方向(徐舒小说《痴心井》中对于时间的惨痛追悔最具代表性),作家渴望跳出先验的时空序列,却不得不在时间的悲情中抱憾终生。当作家们意识到个人无法真正摆脱时空的困扰,获得生命内在的自由时,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朝向无限延伸的心理自然,努力打破生存与死亡的二元对立。这几位作家对情爱、婚姻、家庭的关注始终如一,并且在对日常生活意义的挖掘和消解中,探索家庭伦理复归与缺位的背后动因。揭示“家”的双重指向与人性的“生死场”,女性世界的突显与父性世界、儿童世界的缺席。通过叙述主体的内在分裂,看取文本的显性结构—都市生活与精神漫游,以及文本的隐性结构—人性与伦理诉求。第三章是海派市民小说与现代伦理叙事主题。这一章的关键词是市民伦理、宗教伦理、文化伦理、伦理叙事理想。普世的市民伦理寓言包括爱与超越、罪与受难、恨与复仇。这一部分追溯了作家精神寻找与精神危机的根源,以及市民世界中个体心理分裂的种种表现。宗教伦理包括追悔与忏悔、道德与救赎、死亡与虚静。通过个体生命或沉沦或超越的挣扎,作家为我们描画了世俗化的宗教图景,同时也在严肃的探索宗教作为生存理想的可能。在宗教伦理之外,海派市民小说更为关注的一个主题是文化。关于道德的文化反省充满了生存焦虑,市民意识中的道德语码揭示了道德困境与未完成的现代主义,启蒙思想的继承与反拨更加突显了传统伦理藕断丝连的阴影与现代伦理面临深渊的挑战,为建构市民世界的伦理叙事理想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背景。第四章是对作为一种传统的海派市民小说的哲学反思。这一章的关键词是:母题、原型、隐喻、当代传统。人性、情爱、理想一直是古今中外文学创作的主题,对于海派市民小说来说,这些与生存本体相关的要素同样具有母题意义。欲望的心理原型、符号化的情爱、意象群的内在美学倾向是海派市民小说精神原型的核心编码。隐喻是作家为现世生活设置的话语陷阱,多少没有表达出来的寓意沉睡其中,等待生命的自我憬醒,然后目睹伦理叙事向世俗生活纵深开掘。作为元叙事的能指是海派市民小说关于现代社会的巨大想象。走在历史的沉思与城市的呼吸之间,市民世界隐喻着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对视与分离。海派市民小说的当代伦理价值主要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与香港、台湾文学合流的
魏东[6](2001)在《穿着《雨衣》走进《三重门》——2000年11月份畅销书排行解读》文中提出 排行榜缺少规范性和可比性的问题至今尚未解决。经过反复权衡后,我们选择“广智畅销书信息网(www.ibooksell.com)”发布的畅销书排行榜综合类作为依据。该榜每周发布一次,每次共计前30名。 网络作品异军突起 继《第一次亲密接触》后,蔡智恒的网络作品《雨衣》又在传统出版领域大获全胜。据知识出版社的谢社长介绍,从10月份刚面世起到12月11日,它的发行数就已超过10万册。而《第一次亲密接触》则已超过
二、穿着《雨衣》走进《三重门》——2000年11月份畅销书排行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穿着《雨衣》走进《三重门》——2000年11月份畅销书排行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80后文学叛逆叙事与传播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80 后”的命题 |
二、选题原因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论文框架 |
第一章 80 后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观念发展 |
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观念发展 |
第二节 80 后文学叙事模式与传播途径产生的历史根源 |
一、物质生存空间:中国经济发展与相关政治决策 |
二、精神生存空间:生存处境中相同的内心体验 |
第二章 80 后文学中叛逆叙事 |
第一节 反叛主题 |
一、反抗父辈的文化霸权 |
二、反抗学校教育的模式化 |
三、反抗“虚妄”的传统文化理念 |
第二节 颠覆性叙事技巧运用:80 后戏仿写作 |
一、传统武侠小说创作模式的颠覆——论以韩寒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 |
二、语言戏仿——孙睿“戏谑成长” |
第三节 叛逆叙事形式 |
一、文学的形式 |
二、80 后叛逆叙事的形式特征―“跨文体” |
三、郭敬明——“跨世纪系列”中的跨文体范本 |
第三章 80 后文学的传播途径研究 |
第一节 80 后文学生产中媒体传播机制的多样化 |
一、多媒介的完美结合:从“萌芽”品牌兴起——上海“最世文化” |
二、文化生产者的商品性:80 后写手的多重身份 |
第二节 多媒介与市场合谋下的 80 后文学景观 |
一、话语权的抢夺:韩寒的博客“吵架场” |
二、欲望消费的展览馆: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2)2006-2010年畅销小说伴随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难点、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2 畅销小说显性伴随文本 |
2.1 副文本 |
2.2 型文本 |
3 解释性伴随文本 |
3.1 元文本 |
3.2 链文本 |
3.3 先/后文本 |
4 生成性伴随文本 |
4.1 前文本的界定与面临的各种文化解释语境 |
4.2 有关引文注释等前文本元素 |
4.3 先文本与前文本的区别 |
5 伴随文本执着 |
5.1 伴随文本执着在畅销小说中的体现 |
5.2 对伴随文本执着的忧虑 |
结论 |
附录:2006 年至 2010 年畅销小说排行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市场化与新世纪文学期刊样貌 |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生存环境 |
一 其它媒介的挤压 |
二 定位同质化 |
三 销售渠道残缺 |
第二节 向新媒介靠拢的改版模式 |
一 用数量较量出版社 |
二 影像化选文沾光影视 |
三 选文网络与增强读者交流 |
第三节 《十月》不变的制胜传统 |
一 现实主义传统 |
二 培植文学新人 |
小结 |
第二章 市场化与新世纪文学出版策略 |
第一节 文学出版的生存环境 |
一 文学出版的政策环境 |
二 文学出版的市场环境 |
第二节 畅销书的市场策划 |
一 难以预测的畅销主题 |
二 借其它媒介销售宣传 |
三 从文化品牌到文化产业 |
四 以图书为起点的产业链的形成 |
第三节 获奖书的抢滩出版 |
一 各种获奖书的出版 |
二 21世纪文学大系的出版 |
小结 |
第三章 视图媒介与新世纪文学的影像化书写 |
第一节 影视与出版的互动式消费 |
一 图书对影视的影响 |
二 影视对出版的影响 |
第二节 影视双栖的影像化书写 |
一 电影化的主动想象 |
二 强调人物对话的描写 |
三 重视画面感的呈现 |
四 注重情节冲突的设置 |
第三节 青春文学的动漫元素 |
一 女性作品中的漫画元素 |
二 男性作品中的电玩元素 |
三 近期作品中的网游元素 |
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平台与新世纪十年文学 |
第一节 各怀心事的网络平台 |
一 网络写手的触网缘由 |
二 网络大众的双重身份 |
三 网络经营者的产业运营 |
第二节 网络写作的产业化 |
一 网络写作与传统出版 |
二 网络写作与影视改编 |
三 网络写作与游戏改编 |
第三节 网络写作的集团化 |
一 文学产业化的必经环节 |
二 类型文学的产品超市 |
三 有预谋的危险与失控的可能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海派学习文化研究 ——来自成人生活世界的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研究基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的故事 |
一、作者的生活故事 |
二、作者的学习故事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深度访谈方法的确立 |
二、研究过程的设计与推进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上海的研究 |
一、海内外研究现状描述 |
二、海内外研究成果分析 |
第二节 关于海派文化的研究 |
一、海内外研究现状描述 |
二、海内外研究成果分析 |
第三节 关于海派学习文化的研究 |
一、研究现状描述 |
二、研究成果分析 |
第三章 概念厘定 |
第一节 文化与学习文化 |
一、文化 |
二、学习文化 |
第二节 海派文化 |
一、变迁历程 |
二、本质特征 |
第三节 海派学习文化 |
一、概念及其构成 |
二、特点及其形成 |
第四节 成人生活世界 |
一、生活世界 |
二、成人生活世界 |
中篇 故事呈现 |
第四章 "觉新族" |
第一节 "上海滩"风云 |
一、风云故事:"变故是很惨的" |
二、学习故事:"我是我妈教出来的" |
三、学习文化:家庭、职场、社会 |
第二节 "红楼梦"家族 |
一、家族故事:"原汁原味的上海人" |
二、学习故事:"我学习也是,我就觉得不能太无知" |
三、学习文化:家庭、职场、社会 |
第三节 "觉新族"的学习文化 |
一、特点绽显 |
二、特点分析 |
第五章 "幸运儿" |
第一节 "工人出身" |
一、家族故事:"我们还是比较幸运的" |
二、学习故事:"我从小是在教师的环境长大" |
三、学习文化:家庭、职场、社会 |
第二节 "党员"之家 |
一、家庭故事:"我们家庭比较特殊" |
二、学习故事:"(父母)对什么都不懂的就把我教出来了" |
三、学习文化:家庭、职场、社会 |
第三节 "幸运儿"的学习文化 |
一、特点绽显 |
二、特点分析 |
第六章 "开拓者" |
第一节 "农民"的后代 |
一、家族故事:"很早以来的历史就一直是农民" |
二、学习故事:"穷则思变" |
三、学习文化:家庭、职场、社会 |
第二节 "叛逆"女孩 |
一、家庭故事:"我就觉得小时候的生活就是很快乐的" |
二、学习故事:"(爸爸)在家庭教育方面 #格外重视" |
三、学习文化:家庭、职场、社会 |
第三节 "开拓者"的学习文化 |
一、特点绽显 |
二、特点分析 |
下篇 理性思索 |
第七章 海派学习文化的动因挖掘(之一) |
第一节 个人的自然因素影响 |
一、年龄:"三十岁" |
二、性别:"女人不像男人一直可以下去" |
三、健康状况:"像我这种状态嘛 #对健康的意识更重视" |
四、文化程度:"现在只招研究生" |
五、职业特点:"我感觉文科和理科确实差异还是比较大" |
第二节 个人的内在需求驱动 |
一、对物质生活的渴求:"从小对这个东西我太向往了" |
二、对生活压力的应对:"因为选择了上海嘛,压力太大" |
三、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平衡点" |
第八章 海派学习文化的动因挖掘(之二) |
第一节 非个人的客观因素影响 |
一、家庭成员:"对我影响是蛮大的" |
二、同辈群体:"我觉得真的很重要" |
三、大众传媒:"我看的东西很简单,分三类" |
第二节 个人生活情境的作用 |
一、"问题"出现:"而且像你说的是跨行业,不学不行了" |
二、"机会"来临:"我更看重的是上海的机会多" |
三、"经验"聚合:"最关键的要素还是一个更加富有经验的人" |
第九章 海派学习文化的动因挖掘(之三) |
第一节 家庭生活观念变迁 |
一、性别文化重构背景下的家庭生活观念变迁:"上海男人是中国未来男人发展的方向" |
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家庭生活观念变迁:"每个人都会有选择的权利" |
第二节 组织文化观念变迁 |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组织文化观念变迁:"WTO以后 #那会有很多的机会" |
二、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组织文化观念变迁:"想在国外读,国外的牌子好硬哦" |
第三节 社会生存方式变革 |
一、学习化生存:"不学的话你永远只能在最底层" |
二、数字化生存:"网络真的是带来很多改变" |
第十章 海派学习文化的形成反思 |
第一节 反思之一 |
一、呼唤性别平等 |
二、呼唤开放意识 |
三、倡导社会公平 |
四、倡导自主创新 |
第二节 反思之二 |
一、构建民主的家庭养育环境 |
二、构建和谐的社会支持系统 |
第十一章 建议与思考 |
第一节 若干建议 |
一、关注自我认知——致新上海人 |
二、关注成人学习——致成人教育工作者 |
三、关注文化重构——致成人学习支持者 |
第二节 后续思考 |
一、样本的局限——文化身份的压力 |
二、分析的困难——方法比结论重要 |
三、经验的推论——理性精神的不足 |
附1:访谈说明 |
附2:访谈提纲 |
附3:履历表(受访者)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5)海派市民小说与现代伦理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走近海派市民小说形构的浮华世相 |
一、 温故:1943 |
1. 1943年的文坛 |
2. 1943年的上海 |
二、 停顿:2004 |
1. 四个人的天空 |
2. “张看”市民世界 |
3. 为什么是“伦理” |
第一章 海派市民小说与现代伦理叙事的起点 |
一、 作为负载独特文化使命的城市 |
1. 城市的崛起 |
2. 现代都市与现代人生存状态演进 |
二、 作为文化围城与精神江湖的上海滩 |
1. 上海的行走轨迹 |
2. “海派”的历史脉络 |
三、 作为都市暗夜一盏温暖灯火的海派市民小说 |
1. 市民小说的历史渊源 |
2. 市民小说的近代背景 |
3. 市民小说的现代性履历 |
四、 作为日常生活底色的现代伦理 |
1. 无处停泊的市民情怀:个人记忆与历史地域见证 |
2. 模拟市民社会的伦理价值判断 |
3. 语言作为现代伦理的归宿 |
五、 作为市民心理记忆的伦理困境 |
1. 海派市民小说的虚拟现实与本我体验 |
2. 海派市民小说的历史断裂与审美复归 |
3. 海派市民小说的道德焦虑与伦理期待 |
第二章 海派市民小说与现代伦理叙事的维度 |
一、 海派市民小说特有的文化语境 |
1. 世俗化的加深与伦理价值的分化 |
2. 作家的心路历程与伦理叙事的立足点 |
二、 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困扰 |
1. 关于时间的暗喻 |
2. 跳出先验的时空序列 |
3. 心理时空与外在时空的错位 |
4. 时间的悲情与空间的传奇 |
三、 朝向无限延伸的心理自然 |
1. 囚禁在现代都市中的山水情怀:自然观念 |
2. 欲望背后的生存处境和意图:自然人性 |
3. 荒芜的家园背后:也谈终极追求 |
4. “乡村外来者”--“都市逃逸者” |
四、 消解生存与死亡的二元对立 |
1. 城市的心灵探险家:生存模板 |
2. 生存荒谬感的深化:越过死亡 |
3. 生存的迷狂与死亡的现世价值:置身生死临界 |
五、 家庭伦理的复归与缺位 |
(一) 反叛与妥协:文本世界与生命世界的内在冲突 |
1. “家”的双重指向与婚姻的“生死场” |
2. 爱成为碎片 |
3. 女性世界的突显与父性世界、儿童世界的缺席 |
(二) 沉溺与出逃:叙述主体的内在分裂 |
1. 文本中的显性结构--都市生活与精神漫游 |
2. 文本中的隐性结构--自由人性与规范伦理 |
(三) 美与善,情与理: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之间的张力 |
1. 情欲与理智的较量 |
2. 生命原来如此不堪 |
第三章 海派市民小说与现代伦理叙事主题 |
一、 普世的市民伦理寓言 |
1. 爱与超越 |
2. 罪与受难 |
3. 恨与复仇 |
4. 精神寻找与精神危机 |
5. 心理世界的缩微与放大 |
二、 宗教伦理对规范伦理的解除 |
1. 追悔与忏悔 |
2. 道德与救赎 |
3. 死亡与虚静 |
4. 世俗化的宗教图景 |
5. 宗教作为生存理想的可能 |
三、 海派市民小说伦理叙事的文化策略 |
1. 市民意识中的道德语码 |
2. 道德困境与未完成的现代主义 |
3. 越过通俗文学的叙事常轨 |
四、 海派市民小说的伦理叙事理想 |
(一) 都市.人.传奇性 |
1. 独特的城--心理文化场域:冲撞中的和谐 |
2. 独特的人--现代都市的漂泊者;市民意识的先觉者 |
3. 独特的视域--在人性世界的寂寞穿行 |
(二) 启蒙.人.现代性 |
1. 国、城、家的远景对峙 |
2. 个体命运中的道德主题 |
3. 对五四的继承与反拨 |
4. 启蒙对自我主体的疏离 |
第四章 对作为一种传统的海派市民小说的哲学反思 |
一、 海派市民小说与文学母题 |
1. 临近人性的深渊 |
2. 置身理想的废墟 |
3. 惊觉城市的梦魇 |
4. 城市的沉沦与自救 |
二、 海派市民小说与精神原型 |
1. 欲望合理化的心理原型 |
2. 符号化的情爱:过渡成熟的世俗感受 |
3. 意象群的内在美学倾向 |
三、 隐喻与伦理叙事的纵深开掘 |
1. 作为元叙事的能指:一个关于现代性的巨大想象 |
2. 被拉长的视线--走在历史与城市的呼吸之间 |
3. 变形的围观--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分离 |
四、 海派市民小说伦理精神的当代回响 |
1. 跨越时空的回响:与香港、台湾文学合流的血脉 |
2. 世纪末:欲望之船再次驶出人性之海 |
结语 梦醒再现俗世浮华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事年表 |
一、 1943年大事记 |
二、 1943年抗日根据地文艺界大事记 |
三、 1943年文坛大事记 |
附录二 作家年表 |
1 徐訏生平及创作年表 |
2 张爱玲生平及创作年表 |
3 苏青生平及创作年表 |
4 无名氏生平及创作年表 |
附录三 个案研究 |
1 背负与超越--鲁迅与张爱玲的心灵冲突比较 |
2 无限的朝向精神家园与最后的心灵牧歌--徐訏与沈从文的理想情怀(存目) |
3 双城记之市民生态--走进苏青与老舍的市民世界(存目) |
4 成长与叛逆--无名氏与巴金的精神寻找(存目) |
5 上海都市文学的另一种模式--茅盾小说的伦理价值取向(存目) |
后记 |
四、穿着《雨衣》走进《三重门》——2000年11月份畅销书排行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80后文学叛逆叙事与传播途径研究[D]. 马芳芳. 吉林大学, 2014(09)
- [2]2006-2010年畅销小说伴随文本研究[D]. 侯丁月. 四川师范大学, 2013(06)
- [3]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D]. 王月.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4]海派学习文化研究 ——来自成人生活世界的考察与分析[D]. 李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5]海派市民小说与现代伦理叙事[D]. 张艳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1)
- [6]穿着《雨衣》走进《三重门》——2000年11月份畅销书排行解读[J]. 魏东. 出版参考,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