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关于创造性培养的若干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30年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展对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探索以来,世界各国纷纷从事、参与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发,尤其在目前新世纪来临,知识经济呼声日益高涨之时,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更是成为教育、心理学界的热点,并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笔者利用在英访学之际,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尤侧重于实证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试图为我国当前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鉴和启示。
(一)“创造性”的定义。各国学者一致认为,创造性不仅以发明创造、科学理论的建构、新产品、新成果和艺术作品等物化形式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的发展上,包括个性的健全和脑力、智力的促进。但关于“创造性”的精确定义,无论在理论层面或实际操作层面,至今仍未形成一致的共识,这也是由创造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从目前研究状况看,对“创造性”涵义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a.视为对“现有状态”的一种改变。即任何一种对现有领域有所改变、或把它转变成一个新领域的行为、思想以及成果。b.视为一种能力。指把先前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景、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c.视为尤与想象力密切相关的一种原创性。特指能产生具有原创性和有价值成果的、富有想象力的活动。d.视为人类天赋本能的延伸和发展。如“创造性行为是儿童游戏的继续或替换”;“创造性的知觉和欲望比任何其它事物更能使人类感到人生和生命的价值。e.视为各种要素的组合。如认知能力、想象力与全部个性品质的综合;反映了人们生活其中的不同文化背景;等等。
尽管关于创造性定义的理论探讨众说纷纭,各有特色,很难在短时期内形成较为统一、普遍可接受的看法,况且理论研究本身是无止境的,但人们总体上仍倾向于有必要在实际应用层面提供一个相对明确、便于理解掌握、运用的操作性定义,认为这对于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大纲、选择组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教材、教法、教学组织形式的落实,乃至教育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尤其可以帮助广大教师提高自觉意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渗透到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去。而这种定义最好以因素分解的方式,把创造性的主要特征,主要成分或形成的主要阶段、过程等呈现、表述出来。除上述部分定义外,有的学者还从揭示创造性的个性特征入手,如具有智力冒险、质疑、抵御群体压力、幽默感;另一说法为独立性、自信心、主动性、坚持性及乐于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其形成过程的要素包括:知识的准备、加工处理技能、综合认知能力、动机和态度、环境等。虽然创造性不是一种知识或技能,不是一种凝固的物化体,它的培养决不是通过简单的授受过程、教学手段能实现的,但可以通过鼓励、激发、促进其各种成分和表现形式来养成。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操作层面的定义至今也未能在全球形成共识,仍然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概括提炼,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二)教师的培训。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一些学者的调查资料表明,在学校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创造性培养的现象仍大量存在。比如,课堂教学时间被大量的知识灌输挤得满满的,很少留有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的机会和余地;师生的问答往往沿着预定的路线进行,侧重于趋同思维;教学内容的规定过于详细、琐碎,而且把重点放在讲解、说明基本事实上,并不注重创造性的激发;学生一些体现创造性的个性特征常常被作为课堂纪律或问题行为而压抑;未能形成有利于创造性培养的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等等,而这一切在相当程度上与教师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
巴西学者在1996年作了一项调查,(注:Eunice Soriano de Alencar:University Students'Evaluation of Their Own Level of Creativity and Their Teachers'and Colleagues'Level of Creativity Gifi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1996 Vol.11 No3)随机抽取了428位大学生,让他们对自己的创造力水平、及对他们的同学和老师的创造力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和同学的创造性显著高于他们的老师,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创造性给予低水平的评估,认为除了艺术类教师,大部分教师对创造性不感兴趣,普遍不具有为创造性的显示、发挥创设有利环境和氛围的能力,这种状况导致大学教师不能为学生提供表现机会,不能满足学生的创造欲望,而且有意无意地压抑了这种需求。
澳大利亚学者1999年的一项个案研究,(注:Sharon Morgan and Jill Forster: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1999 Vol.14 Nol)对一所小学在教室场景和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关创造性的认识及其实际应用进行了调查分析,重点探索课堂教学能否为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包括教室环境、教材、教学过程、特殊的教学策略、技能和模式及教师的自身素质等,试图以此说明为什么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促进全体学生尤其是资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研究结果发现,教师中普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对创造性思维的定义缺乏了解和认识,表现为理解和解释的多元和困惑,最普遍的认识是“提出不同观点和看法的思考能力”,此外如“产生新思想的能力”,“在各种观点之间建立新的联系”,“产生不寻常的想法”等等,但所有的教师都对自己的理解表示不确定和没把握。二是教师对具有创造性天赋和行为表现的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十分有限且缺少一致性,调查中提及的有“敏感”、“抽象思维者”、“冒险”、“质疑”、“幽默感”和“有个性”。三是教师缺少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所需的具体教学策略和技能,不熟悉有关的培养模式和设计方案,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因而在实践中对自己没有信心。这种状况反过来加剧了教师不能在教学中自觉、主动地为创造性思维大开绿灯,不能正确地识别、激发、引导和评价,从而不能为之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因此,研究者提出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和专门的指导,为他们提供比较明晰的、尤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操作性定义、相应的评价标准和程序、有效的策略和技能,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这不仅重要且十分紧迫。
当然,除了教师这一主导因素外,研究中还发现存在一些其它的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制约因素。如教师们普遍反映缺少有关的参考资料和信息,缺少专业人员为之提供实用的意见、建议和理论指导,学生缺少自律,使他们不得不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班级管理上,时间不够,班级人数过多,学生先前的基础训练不够,以及各学科的协调配合等问题。此外还涉及到学校整体氛围的支撑、必要的进修培训机会和条件、行政系统的支持、教学计划和大纲的灵活性、评估体系的导向作用,以及争取家长、社会的理解和配合等教育体制内外的配套措施。
(三)课程与教学。在上述同一调查中,研究者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强调指出应该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渗透于全部的各科教学中去,尤其是具有特殊作用的艺术类课程(如音乐、戏剧、舞蹈、诗歌等)。调查中还发现,艺术作品和手工制作的才能也正是学生对创造性表现形式的主要认同,但这类课程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受到忽视。调查结果同时表明,教师应在一切学科领域自觉运用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和技能,以自己的态度和热情告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存在于并有赖于全部学科的学习过程,并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大量的具体事例和实践机会,把课堂中形成的创造性思维与真实的社会人生密切结合,这种“转换”的意识和能力无论对于社会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与此相吻合,南斯拉夫学者则对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开展了实验研究,(注:Jasmina Sefer:the Effects of Play Oriented Curriculum on Creativigy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1995 Vol.11 No1)他们选取城乡各1个公立小学(7—11岁)为实验对象,从事了长达5年的追踪考察。该项实验的主要内容是试图通过组织专题单元教学和活动,整合不同的学科和文化内涵,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最终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目标。实验主题是“活动导向型”(Play-oriented Program),据笔者看来类似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的“设计教学法”,体现了杜威“从做中学”、结合儿童生活经验学的现代教育观。实验的主要形式为小组研究、戏剧表演、编故事、项目设计、各种游戏活动和专题讨论会等,强调游戏活动与创造性的特殊相关,比如都具有好奇心、开放性、发散性、想象力及寻求独特的解决问题办法等共同特征。例如,其中的一个主题是“龙”,其内容设计包括:a.探索龙作为文化象征、作为神话故事、艺术、宗教主题的意义。(社会科学)b.用各种材料制作会飞的龙。(艺术和手工)c.讨论龙的各种自然属性,如形状、会飞等。(自然科学)d.用自己制作的龙的服饰、面具等化妆、跳舞。(艺术、音乐、舞蹈)e.成立“龙俱乐部”,让全体学生一起参加。(社交活动)整个过程大体分为三步:讲解、讨论小结和自我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把各科知识交叉、综合,以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为导向的主题单元式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作用。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机和自由情感的表达交流,有利于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形式;创造了宽松、开放的教学氛围,减少外部评价压力,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到反馈;强调了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进而有所发明创造。
类似的做法还有澳洲小学正在开展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活动。(注:Sharon Morgan and Jill Forster: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1999 Vol.14 Nol)如“水花园”("Water Garden",采用Taylor's Multiple Talent Model),包括创造一种海洋生物、设计一个水下城市、构划一套生产、运输、贮存、分配水的运作模式等;“怎样使学校的交叉路口穿越时更安全”(采用Parnes'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ModeL)通过班级讨论、结成对子的小组活动完成事实——问题——主意——解决——验收五个步骤。此外,在英国还专门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设计系列案例,如通过冰川期的旅行”、“史前艺术欣赏”等等。(注:参见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Vol.13 No2、3 1998、1999)
(四)方法的应用。研究开发创造性培养的具体方法,并付诸于实际的教学过程,这是理论应用于实践、最终取得实际成效的重要一环,为此世界各国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在一般方法上,常用“头脑风暴法”和“开放式提问法”等鼓励发散性思维;用“替换”、“重组”、“倒置”、“续接”、“扩大”、“缩小”等鼓励想象力;用“创设情景”、“挑战与对策”、“分析与设计”等形成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类推”、“比喻”、“象征”、“对比”等进行思维训练。此外,还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不同的年龄和年级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如幼儿园采用“闭上眼睛想一想”、“拼扳玩具”、“积木游戏”等;小学采用“填字(数)迷宫”、“头脑地图”(mind mapping)、“特征罗列”等特殊方法。
比较典型的方法,如意大利一位中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的几种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做法。(注:Anna Palumbo Vargas: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Modern English Teacher Vol.3 No3 1994.7.)一曰“问题游戏”。先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给出一个答案或解决方案,要求越新奇越好,然后让这位学生接着在原有问题上稍作改动,形成一个新的问题,再叫另一个学生回答,依次类推,使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实例如下:教师:如果去一个荒岛,你会带什么?学生A:我将带一张舒适的床。如果去一幢摩天大楼的屋顶,你会带什么?学生B:我将带一个风笋。你将怎样清洗摩天大楼的窗户?学生C:我会用一个热气球。你将怎样装饰你房间的窗户?……。二曰构画解决问题的智力图。先把问题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中央,要求每个学生迅速写出自己最先想到的、与这个词相关的一个词语,然后把所有的词分类,找出有用部分,并依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可供解决问题参考的智力图。实例如下:问题:我想跟我的朋友一起出去,但我父母不同意。学生给出的词语构成下图:
由此得到的解决方案是——你可以告诉父母,你会先打扫好自己的房间、擦好汽车或照顾你的弟弟,然后再出去。给父母一个微笑或亲吻,还可以告诉他们,你是去拜访一个亲戚。
1999年美国学者发表了《增进创造性的100种方法》一文,(注:Lorraine Bouchard:100 Ways to Increase Creativity 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1999 Vol.13 No3)从七个方面作了大体的归类。a.以一种新方式感觉事物:把各种颜料随意混合后的新颜色意味着什么;想象一个无生命的东西怎么说话;戴一整天的手套感受知觉迟钝的运动;走另一条路回家;试穿别人的衣服,感觉别人眼中的世界;讲述5秒钟内你都能干些什么等。b.使熟悉的事物更新:用树叶、贝壳等非传统餐具吃一顿饭;旅行中随意以一个街道或城镇的名字编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关于地名起源的故事;发明一个新节日,与同伴一起庆祝它等。c.以一种新方式去做:干一些你从未见你的同伴做过的事;打破常规做事;创造新事物之前先要容忍无序和不完整等。d.以一种新方式去教:把奖励放在教学过程的前面;不要急于指出错在哪里、怎样改进,因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压抑等。e.以一种新方式交流:在一个需要保持安静的地方,让学生发明一种手势或体态语言进行交流;分析脸部表情,设计一种面具,用来表达自己真实的面孔或言语不易表达的感情等。f.为创造性提供适宜土壤:给予创造发明以个人隐私权,直至创造者本人愿意分享其成果;对冒险性给予信任;容忍不确定、模棱两可,抑制急于总结概括、整齐包装的欲望;允许无序,在散乱中发现的随机联系可能成为灵感的源泉等。g.形成体现创造性的个性特征:如独立性、坚持性、自我肯定、自信心、好奇心、敏感性、冒险精神、兴趣和幽默感等。笔者认为,上述种种方法的核心就是强调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因为习以为常、按步就班是创造性开发的大敌。
(五)借鉴与启示。上述研究成果尤其是实践经验为我国当前开展的创新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1)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密切结合,应特别关注教育研究成果的实效性及其转化应用,为实际工作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理论的研究、概念定义的探讨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理论工作者闭门造车、苦思冥想,在名词术语上纠缠不清,为定义而定义,而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做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实证、实验研究,以操作性定义的揭示为突破口,既为实际运作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依据,又为理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应成为目前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共同努力的当务之急。(2)坚持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整体改革为主阵地,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溶于日常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去,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教学过程,另起炉灶,使之成为一种外在的摆设或一时的应对。(3)任何一项教育改革的成功关键是教师,没有一支高素质,自身具有创造性,并掌握一定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教师队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便无从谈起。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态度、意向,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与学生创造性的激发和养成有着十分显著的相关。因此,要为教师提供相应的专门培训,包括教师自身的创造性意识、整体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特殊的技能、方法。(4)上述调查研究证实,学生一致认同在学校培养创造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他们对实际的养成过程、步骤、技巧和方法等都知之甚少。因此,需要利用一切渠道和资源,激发他们的动机和兴趣,开发其原创性思维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当然,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不在于产生具体、物化的产品或成果,重要的是为身心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成功孕育更多的机会和可能。(5)学校和社会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给予相应的体制保障,并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这些也是前述调查中被教师认为妨碍他们从事学生创造性培养的重要制约因素。(6)认真总结古今中外教育的经验教训,针对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重新整合利用一切优秀教育遗产和各种理论、方法(如吸收现代教育派“学生中心”、“活动中心”、“问题中心”的合理内核,建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课程,改革陈旧呆板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创造性培养模式和方法,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作出积极的贡献。
从笔者查阅的资料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趋势,即世界各国的教师在鼓励、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的积极态度正在逐渐地形成和发展,但同时却缺少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培训;而学生们则在创造意识不断觉醒的同时,仍未能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保持同步。各国研究者的一个共同意识和强烈呼声就是尽快形成国际层面的、可以共享的、有关“创造性”的操作类定义,以利于全球范围内的互相交流和学习,这对于人类的共同进步是十分有益的。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也应在立足本国教育实际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去,并作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