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会受到多个方面因素影响,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整体质量。所以,加强对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研究力度,可以有助于改善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能。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
1 输电设备
在传统的电网中,经常会存在因为输电距离远而造成电网系统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在输电过程中,电网损耗相当严重。随着可再生能源投入到传统电网的使用中,电网系统的稳定性较之前更差了。智能电网的应用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智能电网包含如下三种输电设备。
(1)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借助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原理而工作的柔性交流电输电设备。这是智能电网技术应用于输电设备中迈出的重要一步。该技术依靠特定功能的电子设备来控制输电系统中的参数,这样一来,可以很好地优化电力系统的输电功率。借助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减少输电线路的损耗,进而提高系统的稳定系数。就目前发展阶段来看,该技术设备的应用较为典型的是静止调相器、串联补偿器、无功补偿器等。
(2)借助于换流站和换流阀完成高压交流电向高压直流电转化的超高压直流输电设备。该设备在转换成高压直流电后,借助输电线路直接可进行远距离的电流输送,当电流到达指定输送位置后,会自动转换成高压交流电。相较于传统的借助于输电线路传输的高压交流电而言,这种方式进行远距离的输送电流可使得输电系统的性能更加稳定。在这一输电设备中,换流站是该设备运输的核心。借助换流站,可完成高压交流电和超高压直流电间的转换,使电流在输送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更高一些。
(3)借助于超导体电力技术而完成电力输送的高温超导技术设备。超导体有很强的载流能力,可实现无阻高密度的电流传输,而且还能与正常状态下的设备技术进行融合,这样可以极大降低电力系统的损耗,使电力系统的性能较为稳定。
2 变电设备
就目前发展状态来看,智能化的变电站正在筹建过程中,这是对一次设备进入智能化阶段,二次设备进入网络技术的连接阶段,这样一来,变电站的信息可实现共享。较传统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连接特点来看,智能电网变电设备摒弃了以往的电缆连接,依靠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和光纤之间完成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衔接。
3 电力输变电设备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3.1 施工图纸设计
在进行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前期规划过程中,对于线路的勘探人员来说,必须要对线路进行全程的规划,并且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线路规划时要明确电力输电线路标准,从而保证后期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勘察人员对整个输电线路进行勘探完成后,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在进行图纸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设计标准,保证施工图纸设计简洁,并在绘制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繁简结合,对于整个输电线路设计较为复杂的地区,必须要对图纸加强绘制,保证图纸更加详细,并且还要对线路上一些复杂的区域进行强调,保证施工中施工人员能够重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对于其制图功能的应用,不仅能够使图纸绘制更加简单、准确,并且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出三维立体效果图。
3.2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当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进入施工阶段,首先需要使施工技术人员完全掌握对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方法,并且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规划,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按照图纸设计标准进行施工。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基础部分进行施工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结构作为支持结构,因此对于混凝土质量的控制,直接影响到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必须要加强技术人员到混凝土拌制现场进行监督指导,从而使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要根据输电线路勘察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施工,必须对周围的地质环境与水文条件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一个正确的混凝土浇筑方式,并且还要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浇筑情况科学合理的对其进行混凝土配比。此外,施工过程中,电力人员还要对施工工艺进行监督,必须保证混凝土施工标准符合国家标准,从而确保输电线路基础部分的质量。
3.3 杆塔工程施工
首先,基础部分进行施工时必须要保证塔杆位置与图纸上位置相同,并且施工过程中要指导施工人员注意一些施工要求,保证塔杆底座的顺利施工。在进行塔杆的建立时,需要根据不同的 输电线路设计选择不同的建设方案,并分阶段进行塔杆的施工。而为了能够使塔杆类型符合实际地质情况要求,需要选择一些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较为成熟的类型进行施工,这样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系数,还能够为施工企业节省成本投入。而如果在地质环境复杂环境下,选择一种不适合的塔杆进行施工,则需要我们对塔杆的施工建设方法进行创新,并对塔杆的强度与刚度进行计算,通过合理的试验才能够保证塔杆的正常建立,从而增加了成本投入,降低了施工速度。因此,合理的选择塔杆施工技术是保证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建设的前提。
3.4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架线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对整个工程的放线、导地线的连接进行明确,并对对于架线的方式进行了解,从而使输电线路更加安全,降低发生意外的概率。第二,架线施工要点。而当开展输电线路架设时,必须要有效的对线路的布线及放线工作进行了解。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在进行输电线路的布线时,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架线方法。第三,架设完成之后的检测工作。当整个输电线路架设完毕后,需要技术人员对整个架设质量进行检测,及时的发现整个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并通知施工方进行处理,防止架设的输电线路存在安全隐患。
3.5 输电线路光缆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进行输电线路的光缆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护工作,施工中必须要按照标准设置防雷、避雷设施。此外,对于输电线路光缆施工在一些施工技术要求,必须要严格根据标准规定进行施工,从而降低自然灾害对输电光缆的危害。并且在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线路的接地施工,有效的强化光缆防雷电保护。
3.6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检修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输电线路的使用年限要求都非常高,但是很多输电线路在使用年限内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而导致线路的传输能力降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必须要对电流工程输电线路进行有效的检修,从而提升运行质量。而通过对输电线路经常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主要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而造成输电线路的瘫痪。其次是输电线路自身的配件老化,从而使线路受到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中有些是不能够预测的,而对于线路进行检修则针对设备的老化进行改善,从而提升输电线路的使用年限。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设备施工过程有着极为复杂的特点,各部门能够做好自身工作,确保在安全质量意识下进行工程施工。只有这样才能让施工项目质量得到控制,才能有助于现代电力事业良好发展,进而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苏雪峰.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J].中外企业 家,2017(02):218.
[2] 曹津源,贾立宁 .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探讨 [J]. 通讯世界,2016(23):132.
[3] 秦艳 . 高压输电设备的绝缘诊断技术[J]. 电子技术与软件 工程,2016(21):229.
[4] 郭奉 . 电网输电部分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 工大学,2016.
论文作者:臧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线路论文; 设备论文; 电网论文; 图纸论文; 过程中论文; 混凝土论文; 交流电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