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维
珠海经济特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现今,我国的建筑行业成长迅速,工民用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社会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准的提升,也使得人们对工民建的质量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工民建施工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墙体裂缝便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了整个建筑外观,同时也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寿命、使用功能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工民建筑的具体施工环节中要采取防治措施,尽量避免墙体裂缝问题的出现。本文主要分析了工民施工过程中墙体裂缝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以便为工民建施工质量提高提供保障。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施工质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而墙体施工作为工民建的重要施工内容,其在具体施工中经常会受到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降以及水泥干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墙体裂缝问题,不仅会降低建筑物整体的美观性,同时还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质量,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坍塌现象,缩短使用寿命,为建筑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工民建的使用寿命与使用价值的把握需要从探究工民建墙体裂缝产生的基础性问题入手,加强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1工民施工过程中墙体裂缝出现的原因
1.1设计因素
建筑设计阶段,由于设计工作存在失误或者是不合理,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而墙体裂缝出现设计也是其中一方面原因。基坑土层分布不均,或者是工民建基础刚度没有达到标准都会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影响,从而导致结构模板出现不均匀变形。不均匀沉降会在建筑外部与内部产生拉力,从而导致墙体开裂。
1.2 温度影响
建筑大量使用了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内部与外部环境二者间存在较大温差,混凝土表面将会产生应力,从而造成墙体裂缝。而在墙体冷却过程中,基础构建对其有一定的限制,墙体内部会产生拉应力,导致墙体出现裂缝。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因墙体结构的材料种类不同,在太阳直射后,其吸收热量与散发热量的速度也存在区别,墙体温度就会出现不均匀的变化,建筑结构内外的温差大,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
1.4 水泥干缩
水泥干缩因素产生的墙体裂缝主要发生在施工后期阶段,如果施工人员养护工作不及时或者没有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那么很容易出现干缩裂缝现象,水泥泥浆内的水分大量蒸发,并且还会带走相应的湿度和温度,使得混凝土结构发生干缩,从而形成墙体裂缝。这种干缩现象造成的墙体裂缝是无法进行修整的。 因此,我们要想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就要详细分析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
2 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2.1优化施工设计
设计环节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在针对工民建筑进行设计前,必须做好现场勘查工作,针对不同的施工情况,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做好细节的把握,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施工单位必须规范施工流程,设置相应的质量目标,尤其是对于一些质量要求较高的建筑,必须在细节层面上进行精雕细琢,确保其外观形状能够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同时保证建筑整体的质量,避免墙体裂缝的产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依照国家相关标准,明确裂缝的施工控制,同时在正式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够明确设计意图。对于一些比较重要或者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应该在设计图纸上进行标注,从而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合理控制温度
工民建工程中,因为施工人员对温度控制不当造成的墙体裂缝现象比较普遍,因而,在实际施工中,要求施工企业针对裂缝的温度防治上要注意建筑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控制,采取柔性连接的方式来消除温度对建筑施工的影响。柔性连接控制温度裂缝的主要原理时此类连接方式能够对施工中产生的温度应力进行有效转移的分散,使工民建墙体的温度保持在自由流动的状态下,避免因为温度应力的作用与应力束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的情况。在实际施工中,不采用刚性连接方式的主要目的是方式问题应力沿墙体结构向下引导,形成固定的温度应力牵引方式,实际施工中,施工企业在裂缝的防治上可以在建筑受热层与非受热层之间加装一个保温隔热层,目的是使温度时刻保持平衡状态,进行均匀分散,消除温度应力对墙体的影响,阻止裂缝的产生,实现裂缝的有效控制。
2.3 防治地基不稳
(1) 对因为地基沉降而产生的裂缝进行控制
如果在实际中可以确定墙体出现的裂缝是由于地基沉降而产生的墙体裂缝可以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因为当地基下沉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减缓或者停止,而随着下降的停止,墙体也就不会在有裂缝出现。
(2) 合理设置沉降缝
如果建筑体型较为复杂,特别是不同部位存在较大高度差时,应在设定科学的沉降缝。在沉降缝设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沉降缝要和地基区分开,一般来说沉降缝宽度需要在 10 厘米以上,如果可以三缝合一,则是最理想的选择。
2.4 控制水泥干缩
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减少墙体裂缝问题的发生,而且后期的养护工作是防止裂缝出现的关键, 在混凝土施工结束之后,要在混凝土的表面铺设保温膜,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降低混凝土温度的剧烈变化, 如果混凝土处在光照范围内,则要定期进行喷水保湿作业,降低水分的蒸发速度,通过这些有效的施工措施,能够避免墙体裂缝的出现。除此之外,在建筑物的设计环节中,要提高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不能为了追求建筑的独特外观效果,而导致建筑出现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在设计结果出现之后,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审查和评选,使用最佳的设计方案,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监管,提高工人的科学施工水平。
2.5 强化后期的保养工作
质量较高的后期养护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房屋墙体出现裂缝的次数,而影响后期养护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温度。温度能够导致混凝土渐变的特征失效,能够使得施工完成的混凝土墙体出现应力。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来控制后期养护过程中的温度,从而有效降低房屋墙体出现裂缝的概率。目前来说,较为广泛使用的测温方式就是电阻型测量方式。
2.6强化质量控制
一是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在促进施工人员提升专业技能,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避免人为失误引发的质量问题 ; 二是应该完善质量责任制度,将质量问题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个人,构建起质量管理的良好环境 ; 三是强化细节处理,尤其是对于一些重要部位和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需要采取特殊的管控措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论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民建建筑的建设日益增多,工民建建筑的施工质量问题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而墙体裂缝一直是困扰工民建施工中的难题。在工民建施工中,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这些裂缝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预防和控制起来比较困难。同时,墙体裂缝的出现轻则影响建筑的外观及整体美观,重则可能造成建筑倒塌,造成安全事故。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工民建施工中的墙体裂缝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文帅.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及修复方式探究[J].工程质量,2017,35(06):87-89.
[2]雷少军.预防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8):64-65.
[3]林群.解析房屋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J].江西建材,2017(01):106-107.
论文作者:罗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墙体论文; 裂缝论文; 工民建论文; 温度论文; 建筑论文; 应力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