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使得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电力行业也不例外。经济的发展大环境当前正处于持续变换的状态,对于企业而言,应当持续提高自身的整体竞争力,才能占有一席之地。不过,就当前国内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形来看,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具有许多的不足,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所以,对电力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改进,以寻求获得最为适宜的发展方案,进而保障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经济管理;问题;改进对策
在我国以往的经济模式中,电力行业一直具有垄断性,所以电力企业受到的市场冲击性较小,使得其在持续发展中未能及时正视到经济模式的问题,导致问题日渐堆积、恶化,使得企业需要面临的经济管理问题不断增多。而面临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升自我管理水平,成为广大电力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电力企业应当先发现并解决当前电力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再按照企业自身的发展现况,对其经济管理模式不断加以调整赶紧,以此促进企业经济收益获得提升,增大企业于市场整体的影响作用。
1.当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的经济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电力事业的特殊性,致使电力企业一直以一种“垄断式”的经济模式来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使得企业在提升自我的生产水平的同时,往往也会忽视内部的管理工作。电力业务的发展一直本着安全生产的原则,电力企业的管理领导在保证安全供电的同时,也在努力着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业务的发展谋取长远的生存。但目前,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和低碳意识的观念加强,电力企业响应国家的低碳经济政策要求,对企业内部深化改革,加强企业节能环保建设,但由于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导致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创新和环保的意识不够强烈,在这方面执行的力度不够,难以满足当前背景下的电力市场发展。
1.2经济管理活动中缺乏信息技术的使用
当前经济是一个被信息化数据包围的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在各行领域。信息经济的出现使电力企业在管理中需要引进信息技术,并提升自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来保证对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但是我国的电力企业管理大部分还是在沿用着传统的管理手段,对信息技术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导致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模式。
1.3环保意识的提高带给电网企业的挑战
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强化,使发电企业开始重视每年因为发电而产生并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量,而如何实现环保发电也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的环节,由于我国的部分电厂目前还存在火力发电,使得电力企业在环保事业推进工作中成为首要改造对象。
“十三五”中的能源规划内容也有指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提高11%,国内单位生产的消耗总值降低16%,二氧化碳降低17%,这让电力企业迎来了新的经济管理挑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低碳经济下的电力企业管理对策
2.1强化基础管理
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想实现对所有有关经济的活动的全程、全面、系统、定量的管控,就应当有效解决管理缺陷问题,使得管理机制更加完善。企业要想创建环环相扣的产业系统结构链,就必须要将每项基础管理作为基础。基础管理工作若是能够扎实确立,那么便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使得企业的管理、运营水平步入更高的领域。对于处理每项繁杂、琐碎的基础工作,应当要探究使用独特的方式方法,也就是先整理工作流程、再进行信息共享、最后检查确认。当企业把所有工作流程都从头到尾的进行合理疏通后,使得每位职员都能够清晰的明确每项工作的实际内容,然后再把所有信息源加以归类统一,并一一甄选,再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工作秩序的合理规划以及业务流程的改进。
2.2需求侧管理
电力业务的需求侧管理主要是通过把能源的综合规划作为基础,引导用户在用电上形成一种习惯方式。在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同时,电力企业必须在开展用户的需求侧管理,保证电网的平稳运行,减少电网因为峰谷差而导致的能源浪费。
2.3电力调度
传统的电力调度是依据经济调度的原则,保证整个发电系统的运营成本在一个最低的阶段。在低碳经济中,电力系统应该改变原有的调度方式,充分分析发电、输电、用电和配电等各个环节产生的能源消耗,优先使用节能、环保、可再生、低污染的发电机组,节能电力调度主要是以污染物排放和单位能耗为核心,以此来确保电力企业的系统稳定运行和安全供电,并以节能、环保为目标,对各类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排序,优化调度,实现电力调度在发电侧的低碳减排。
2.4区域协调
对区域内电能调度的统筹协调是对资源的一种优化,如果可以培养出先进水平的能源生产企业,那么就可以加快电力产业的提升并促进其与当地经济的融合。
2.5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想使得企业的执行能力得到提升,就必须要具有一个责任意识强、专业水平高的执行团队。所以,电力企业应当将人才强企这一观念设定为企业的重要战略,不断突破战略转型以及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局限。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不单单只是体现在企业整体的经济收益上,同时也体现在职员个人业绩方面,对此应当创建合理的预算考核制度,并且,实行科学的奖惩考核机制,从而对职员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强化和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才能更为有效的保障企业获得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要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做到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采取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经济管理理念,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改进当前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自身特点,从而促使企业可以在日趋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占有稳定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郑雅琦.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61-61.
[2]王毅.浅析电力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6(8):59-59.
[3]于凤玲.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5(6):145-145.
论文作者:董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电力企业论文; 企业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经济论文; 电力论文; 对策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