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个大局”及其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局论文,现代化建设论文,两个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300(2003)04-0084-03
从20世纪70年代末重新启动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在战略安排上分为“两个大局”,即率先发展沿海和东部地区与继而实施西部大开发。1988年,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P277-278)西部大开发4年来的实践证明,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揭示了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步骤,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一、“两个大局”思想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依据
地区间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一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大国的情况更是如此。例如,美国当年就存在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问题。但是,争取和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和协调发展又是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安排追求的目标之一。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及其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现象和客观存在,当20世纪70年代末重新走上现代化建设道路之后,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尤其面对僵化的经济体制和严峻的国民经济颓势的国内情况,政府作出优先发展沿海和东部地区的安排和政策选择,即创办经济特区,促进沿海和东部地区发展,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为此,中央政府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沿海和东部地区发展的倾斜政策,并在沿海和东部地区率先进行催生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同时,由相对价格引发的东西部要素收入差别尤其是要素的预期收入差别,使得西部地区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向东部,形成所谓“一江春水向东流”、“孔雀东南飞”的局面。而且,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一段时间里,政府政策没有安排西部地区资源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这使得沿海和东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事实上面临着一个价格不变情况下的资源性要素无限供给的经济环境。在这样的政策安排和市场环境下,沿海和东部地区充分发挥了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和比较好的经济基础,实现了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总体上看,沿海和东部地区已经步入了经济起飞阶段,有些地方可望提前实现现代化。与此同时,广袤的西部地区经过多年的自主发展和东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原有基础上也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奠定了实现进一步大开发和大发展的良好基础。所有这些,都成为实现“两个大局”的转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现实依据。也许人们会发现当年的沿海和东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尚有不完美之处,邓小平就认为如果上海浦东的开发再早一点就好了。今天的人们应该有这样的共识:没有当年沿海和东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就没有我国今天的经济大发展,更不可能有今天的西部大开发。
率先发展沿海和东部地区这一政策安排所产生的最大外部性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拉大了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而且,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本身就是我国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思想后,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在实现沿海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后,在什么时候、什么基础上提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到了1992年,邓小平指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1](P374)为什么呢?因为在世纪之交,我们在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情况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成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选择,西部大开发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和具备。具体地说:
第一,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伟业充满了光明的前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经济基础已经具备。到1998年,东部地区GDP已占到全国GDP总量的58.12%,已经具备了支持西部开发的经济力量。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实现“两个大局”转变以后,“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1]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且还在资源、劳动力和人才等方面支持了东部的发展,为确保东部的经济腾飞做出了贡献,顾全了东部地区优先发展这一大局。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日益显得滞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据统计,199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达到9483元,折合1143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99美元的43%,而西部地区的GDP仅占全国GDP的13.49%,人均GDP为4054元,折合488美元,比东部低1.34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4%。西部地区占全国面积的1/2,人口占1/4,如果西部地区得不到及时的开发与发展,甚至有些地方的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那么,必然拖全国现代化的后腿,一个离开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全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应该成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攻坚战。
第三,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的方式又是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波浪式发展。“两个大局”思想既是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基本点是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与贫富悬殊、两级分化是有本质区别的。但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本身,尤其是在其早期阶段,由于各地区的起始基础不同和竞争性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的实际状况往往会偏离社会目标,引起社会成员不满,以至损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基础。例如,20世纪60年代,巴基斯坦经历了10年相当高速的工业化,但其工业化大多集中在该国的西半部,东巴基斯坦获益很少。那里的人民认为,西部的发展是以他们的牺牲为代价而实现的,结果发生了内战,产生了孟加拉国,使得原本地理上就分开的一个国家分裂成为两个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个国家进一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2]
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推进,在成功提升沿海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拉大东西部经济和收入的差距。对于这一问题,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不论是从经济角度看问题,还是从政治角度看问题,都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中国的现代化伟业一旦缺失了社会稳定这一基础,便是一句空话。
第四,从国际局势看,尽管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增无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以所谓人权和民族问题为借口动辄干涉别国内政。我国广大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相当多的地方又处在边疆地区,在目前新的世界格局下,我国在国力显著增强、国运日渐昌盛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超常规地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经济,争取主动,站稳脚跟,无论是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确保边防安全、维护祖国统一,还是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非常必要的。
正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当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即将全面跨入21世纪的时候,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按照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及时发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伟大号召,把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二、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西部大开发与当年沿海和东部地区开发和发展一样,都是关乎全局的发展战略,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所不同的是,与沿海和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大开发面临着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具有不同的体制背景和市场环境,开发与发展的内容和目的也不完全相同。
从社会政治条件看,当年实施的沿海与东部地区发展战略,以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为契机,“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1](P372)这说明当年沿海和东部地区发展在起始阶段所面临的社会政治条件并不宽松,人们还没有从僵化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还没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只是到了后来,东部地区和“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1]相比之下,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则不会遇到这类问题,没有人会从政治方向上怀疑西部大开发,不会提出西部大开发姓“资”姓“社”的问题。西部大开发具有着比当年沿海和东部地区优越的社会政治条件。
从社会经济方面看,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首先是从沿海和东部地区开始推进的,当时整个社会经济不发展,资金等要素的动员能力和聚积能力差,当时的经济体制也还不能保证有效地利用境外资源。这些是经济发展不利的方面,但正是由于经济不发展,产业结构残缺不全,产业进入的空间很大,可容度极高。像当时的服装、食品、电器、汽车等产业不但进入的门槛低,而且每个产业的可容度极高。如20世纪80年代在汽车产业中就流传着“装上四个轮子就能赚钱”的说法。而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尽管面临着一个流量增长快、存量规模大的总体社会经济,但产业进入的门槛不但很高,而且每个产业的可容度降低,另外,又正逢我国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时期,应该说,这对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西部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成长是极具挑战性的。
从体制背景和市场环境看,沿海和东部地区的发展战略是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未动的背景下实施的,或者说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是通过农村改革和创办经济特区进行突破的。传统经济体制严重制约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市场对资源配置不能发挥基础性作用,要素流动性差,效率损失严重,这些是不利的因素。但也正是如此,一方面,体制改革的边际效率即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所产生的对经济发展的推力在递增,这就尤如闸门刚刚提升时的水的冲击力特别大一样。另一方面,在当时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同时,市场短缺严重,市场竞争力小,市场空间大,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都面临的是卖方市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以说,首先从旧体制下逐渐解脱出来的沿海和东部地区经济的迅速腾飞在相当程度上是得益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当今天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时,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市场体系日臻完善,市场机制日益健全,市场已经代替计划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西部地区能够而且也应该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加速其开发和发展。但另一方面,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体制改革的边际效率在递减,而且,现今的国内市场从总体上看已由卖方市场成长为买方市场,需求约束型或者市场约束型经济已经形成。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经济将以更快的速度融入世界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从一开始就面临通货紧缩、市场销售不旺、内需不足的严峻局面,就这些方面而论,西部大开发面临的市场环境和当年的沿海和东部地区相比就不那么宽松。
再就东西部发展战略的内容和目的看,应该说,既有相同的地方,亦有区别的地方。
一般地讲,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消除贫困,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加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东西部两个发展战略的内容和目的都是相同的。但是,实施沿海和东部地区发展战略,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还要服务于下述目的:其一,进行改革开放试验(创办经济特区尤其如此),取得和积累进行全国性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其二,在条件优越的沿海和东部地区率先突破,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把国民经济从崩溃的边缘和严重颓势中拽回来。其三,以沿海和东部地区的经济成功向全国进行显示和示范,使改革开放事业在政治上获得广泛的社会认知,进而带动和促进全国性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因此,就要求沿海和东部发展战略在短期内迅速地取得成效。这样,沿海和东部发展战略当时基本上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内容单科独进的,基本上不涉及结构调整、持续协调发展等同题。相比之下,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除了具有上述一般的内容和目的外,还必须完成和实现下列任务和目的:首先,通过开发和发展,缩小东西部日渐拉大的差距。其次,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上所述,西部大开发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战。再次,恢复和保证生态环境,构筑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机制,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复次,巩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和保持边境安全与政治稳定。这些任务和目的,既包含经济方面,也包含社会政治方面,这也就决定了西部大开发的内容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从东西部的开发与发展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现在算起,至少需要50年时间,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几代人的艰辛努力。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在制定具体的发展战略时,一定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选择好切入点和突破口,作好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准备和政策安排,使西部大开发逐渐显现出成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