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疗效分析论文_孙野

孙野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130021

【摘 要】目的 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9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和随机性原则,将9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单纯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再加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治疗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西医诊断均与全国肺心病第三次专业会议修订的标准相符,中医则符合《呼吸病学》中“喘证”相关标准排除冠心病、原发性心脏病以及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和随机原则,将9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20例;年龄56岁—79岁,平均年龄(63.8士5.7)岁;心功能分级:10例为2级,21例为3级,17例为4级。观察组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57岁—77岁,平均年龄(62.3士5.1)岁。心功能分级:11例为2级,23例为3级,16例为4级,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疗法,即确保呼吸道畅通、营养支持、抗感染、机械通气以及氧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疗法,组方如下:麻黄、法半夏均为15g,生瓜萎与桔梗均为30 g,杏仁12g,薤白与甘草均为10g。添加1 600 mL水至2剂药中,先浸泡,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设定煎药机大气压为1.5个,温度为120℃,行煎煮,共40 min。使用真空塑料包装袋按6等份封装,100 mL/袋,3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多与职业接触、呼吸道感染以及空气污染等有关,在该阶段患者病情明显恶化,有较大治疗难度,且患者医疗负担重。单纯西药疗法疗效欠佳,因此,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认为肺心病属于“水肿”、“心悸”、“痰饮”、“肺胀”及“喘证”等范畴,肺为主要病变部位,且与脾肾密切关联,进而对心产生影响。该病变化多端,极其复杂,肺心病急性期发作诱因多为外感导致宿痰,因此,应注重祛邪正安,以化痰降浊、宣肺平喘。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包括抗感染、机械通气等;双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5.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气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且副作用小,可以有效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逐渐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恢复,可以极大改善病人预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宝恩.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06:110-111.

论文作者:孙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疗效分析论文_孙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