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职论文,毕业生就业论文,竞争力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批准人才培养定位,贴近就业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就不同的学校而言,各自人才培养的定位还是会因为区域、产业等的背景不同,而有着具体的差别。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要能准确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才能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拥有广阔的就业空间。要做到定位准确,必须从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要准确地分析所处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加速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在确定人才培养定位时不能忽视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热点培养人才,才能拥有广阔的就业市场。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校升格、合并而来,在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时,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而是要充分发掘过去在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积累下来的优势,找到办学积淀与当前市场需求之间的结合点,使学校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三是要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的趋势。职业教育只有适应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如果在分析行业趋势时,还能有一点前瞻意识,那么就更能抢占就业市场的先机。四是要找准岗位目标。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就是要在企业的岗位中找到自己的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不同的位置,针对特定的岗位目标培养人才。在这一方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提出了“第一岗位”和“第二岗位”的概念,并将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定位在“第二岗位”上。所谓“第一岗位”,是指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直接从事的工作,其工作能力直接来自于学校的训练和短期的上岗培训,其工作特点以技能型为主;“第二岗位”是指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型、管理型岗位。南信院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全面性上要高于中职生,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上又先于本科生,因此常常在工作一两年后,就会由“第一岗位”迁移到“第二岗位”上去。基于这个判断,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明确了各专业的“第二岗位”目标,并配以相应的课程设置,使得毕业生受到企业的欢迎。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是一种精细的定位,而不是一种宽泛的定位,定位越精确,培养出来的人才越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二、科学设置专业,降低同质竞争风险
专业设置的趋同是造成高职毕业生同质竞争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热门专业,常常会因为毕业生的供大于求,反而成为滞销专业。要降低同质竞争的风险,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一是要深入分析工作领域的发展趋势,加强专业开发的敏锐性,及时跟上产业的新需求,占据就业市场的先发优势。二是要研究兄弟院校、本科院校及中职校同类专业的设置情况,在相同的专业领域里开发出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以特色占领市场。三是要聚合学校的既有资源,通过专业集群的资源共享把优势专业做大做强,以人才培养的高质量站稳市场。
三、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强化毕业生的竞争实力
要提高高职的教育质量,有两个方面至关重要,一是要有一套科学、适用的课程体系,二是要将校企合作贯穿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课程是人才培养工作的载体。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面向学生的职业生涯,不仅关注其职业技能的获得,更要关注其全面素质的养成;既要满足学生的初次就业所需,与学生的“第一岗位”形成无缝对接,也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为学生岗位迁移和人生发展打好基础。很明显,原有的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组成的“老三段”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在“岗位主导,德能并重,产教结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设计了由职业素质课程、职业能力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组成的“新四块”课程体系。其中,对“职业素质课程”强调“全面化”,通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渗透和互补,以及“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途径,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对“职业能力课程”要求实用化,特别强调了岗位的针对性和“双证融通”的要求,训练学生掌握“第一岗位”所需技能;对“专业知识课程”强调综合化,通过系统、全面而浅显的专业理论教学,为学生在专业上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对“职业拓展课程”提出了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佳的教育服务。这四类课程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体现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在“新四块”课程体系中,还内嵌了相对独立、相互渗透的实践教学体系、生产性实训体系、创新教育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主体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体上只有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融合,使学校了解最新的岗位技术,使学生得到真实的生产培训,才能培养出贴近岗位需求、得到企业认同的高技能人才。目前,阻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走向深入的瓶颈问题是企业参与教学的热情不够,其根源在于利益驱动不够。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在“双赢互利”上下工夫,针对不同的企业,设计不同的合作方式。不管是哪种合作模式,其目的都是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让学生得到最实用的生产技能培训,同时还能使合作企业成为学院稳定的就业用人基地,而毕业生在与合作企业同类的企业中的适应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四、服务经济和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虽然可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教育毕竟是被动地适应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就业岗位的总量总是受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制约,高职院校只埋头于自身的办学并不能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有学者曾指出“高职教育的使命已不再是单纯的被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培养大批的就业者,而应积极的、主动的适应社会转型,培养大量的能够创造就业岗位的创业者”[1]。笔者认为,除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之外,增加就业机会的更好的一个途径是发挥高职院校在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上的长处,为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做好服务。以教育和服务反哺经济,经济发展、产业兴旺了,企业规模才能扩大;企业规模扩大了,就业机会才能增加,就业压力才能减缓。可以说,发挥高职院校的服务功能,推动经济和产业发展是间接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出发点应该是“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发展服务,也就是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点应该是“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才能有高质量的就业。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解决就业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应该在促进就业方面肩负起重任。我们要秉承服务宗旨,积极开拓思路,切实深入实践,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方位地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