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初探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初探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思想论文,企业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更是一位治国安邦的管理大师。在其博大精深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的企业管理思想。探讨总结邓小平这方面的宝贵思想,对于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工作,对于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行制度化管理的思想

制度化管理是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认为,管理要科学, 要有成效, 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保证。 因此, 早在1975年,针对当时不少企业生产秩序混乱,事故频繁,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的状况,他就多次提出:在企业里面“一定要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1〕。通过各种完善的制度来强化管理。否则,如果无章可循, 缺乏必要的约束,企业的各项工作就会乱套,企业的效益就无从谈起。邓小平的这一思想,虽然是针对当时的情况提出的,但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规章制度对过去的企业管理工作重要,对现在和将来的企业管理工作仍然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在企业管理工作中都要注重和加强制度建设,力争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

实现管理工作制度化,“关键是建立责任制”〔2〕。 “任何一项任务、一项建设项目、都要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数量、定质量、定时间等几定制度。……切实做到职责分明。”〔3 〕这是管理制度化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

实现管理制度化,加强责任制,必须坚持责权利相统一。责任到人,就要权力到人。当厂长的、当工程师的、当技术员的、当会计出纳的、各有各的责任,也各有各的权力,别人不能侵犯。只交责任,不交权力,责任制非落空不可。与此同时,还要严格考核,赏罚分明。……要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而且这种赏罚、升降必须同物质利益联系起来。

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责权的同时,要把物质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上。要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通过物质刺激来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一点上要解放思想,坚决摒弃过去那种只讲贡献,不讲个人报酬的做法。否则,“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4〕因此, 在现阶段我们必须通过加强责任制,通过赏罚严明,在各条战线上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奋发向上的风气。这是管理制度化得以实行的可靠保证。

强化质量管理的思想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他曾经多次地强调过产品质量“这个问题很重要”〔5 〕要求企业“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6〕。要把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为什么呢?

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个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销售情况如果,关键取决于产品质量的优劣。“质量好了,才能打开渠道或者扩大出口。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必须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7〕

第二,产品质量是经济效益的源泉。“提高产品质量是最大的节约。从一定意义上说,产品质量好就等于数量多。”〔8〕同样的投入, 产出的产品质量好,数量多,就等于节约了原材料,减少了成本费用的开支,就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一定要把抓好产品质量,坚持质量第一作为一项“重大政策”。强化产品质量,坚持质量第一,还要求企业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合格率和优质品率,力争使产品质量百分之百合格。“这个问题很重要,特别是军工产品。在战场上关键时刻几发炮弹打不响,就可能影响战斗。”〔9〕因此, 我们不能只满足产品质量大多数是好的,这不解决问题。有时恰恰在百分之一甚至百分之零点五里面,关键产品,关键零件出了问题。……我们有几次科学试验没有成功,经过检查,不是技术没有过关,而是那个百分之一甚至百分之零点五的零部件质量没有过关,就是那么一点点没达到要求。〔10〕由此可见,重视和强化产品质量多么重要!无论军工产品还是其他产品,在产品质量问题上,我们都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

注重民主管理的思想

注重民主管理是邓小平管理思想的鲜明特色。邓小平根据管理二重性原理,一方面借鉴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主张建立强而有力的生产指挥系统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又考虑到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关系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强调要注重民主管理。

如何实行民主管理?他提出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在组织上,各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使职工代表大会有权讨论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定,有权向上级建议罢免本单位不称职的行政管理人员,并且逐步地选举适当范围的领导人。为便于职工代表大会经常有效地发挥作用,要把企业工会作为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的工作机构,使工会不再成为一种象有些人认为的那种可有可无的组织;二是在工作中,工会要教育全体会员积极参加企业的管理,使职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纪律,爱厂如家,多提合理化建议,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比贡献、比成绩,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比学赶帮风气。

他注重民主管理,但反对所谓的“大民主”,主张“民主管理和集中管理结合起来”,〔11〕即实行民主集中制。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另一方面又要强调集中。发扬民主要广开言路,多方听取职工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集中统一根据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合理化建议,作出科学的决策,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机制充满活力,使管理活动具有高效率。

积极开展目标管理的思想

目标是管理科学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不愧是一位管理大师,他深知科学的目标对鼓舞群众士气,对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作用和重要性,深刻指出:制定一个目标十分重要。要求“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12〕那么,怎样才能制定出科学的目标呢?

第一,科学的目标应该是“宏伟的”、“鼓舞人心的”,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是能够做到的”。〔13〕目标可以指引人们行为的方向,对人起到激励作用,但目标的设置必须科学,目标的大小和高低必须适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如果目标定得太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而易举地达到,就不能鼓舞人心,不能吸引人,实现了也没有多大意义;反之,如果目标太高,不切实际,可望而不可及,就会使人丧失信心,同样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因此,科学的目标应该是既能鼓舞人心,经过努力又可以实现。

第二,设置目标时,要使目标有一定的难度。目标虽然可能达到,但“做起来可不容易”〔14〕,必须经过艰苦奋斗,努力拚搏才能实现。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给人压力,继而转化为动力,催人奋进,功到事成。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为我们国家制定的分“三步走”的宏伟战略目标是一个典范。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邓小平管理思想的核心。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企业管理效率的高低,成就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管理者自身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取决于职工素质有高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而这又需要企业拥有一支庞大的具备现代化管理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管理干部和职工队伍。而我国目前缺少的恰恰是一支这样的队伍。邓小平深刻认识到这一现状和改变这一现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多次就如何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和管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见解。在他看来:

首先,必须尽快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干部队伍。管理要现代化,必须使管理者首先成为一名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合格管理者。针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管理者缺乏现代科技知识,缺乏管理知识的现状,邓小平要求,当前各级干部要抓住三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怎样学?他认为:要从书本上学,从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以人之长,补已之短,尽快提高自身的管理知识和水平。

其次,必须尽快培养一支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职工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都比较低,严重影响着新技术的运用和现代化管理活动的开展,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为此,各级干部要提高认识,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企业长远利益着想,下大力气,花大本钱,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对职工进行培训。广大职工也要自觉地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管理、技术、文化水平,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综上所述,邓小平的企业管理思想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制度管理为保证,民主管理为特点、目标管理为导向,人才管理为根本的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认真研究和探讨邓小平企业管理方面的光辉思想,在实践中,必将对我国的企业管理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注释:

〔1〕〔2〕〔3〕〔5〕〔6〕〔6〕〔6〕〔6〕〔6〕〔7〕〔8〕〔9〕〔10〕〔11〕《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11、30、141、136、26、26、30、26、127页

〔12〕〔13〕〔1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8、305、226页。

标签:;  ;  ;  ;  ;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初探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