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高新技术产业论文,三角洲地区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3)03-0064-08
一、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1.空间布局的一体化
空间布局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布局与高速公路、铁路、江河航道和海岸线等主要交通干线为一体。例如,著名的美国加州硅谷地区是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源和集聚地,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产业中心。穿越硅谷的101号公路沿线集中了高达8000多家电子科技公司和软件公司,其中全球前100家大公司中有20%在此落脚。硅谷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美甚至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此外,还有美国马萨诸塞州128号公路地区高技术产业带,目前是世界上仅次于硅谷的第二大微电子中心。我国环渤海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带也表现出这样的特征。
2.高新技术产业与城市群体系的一体化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与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群体系也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例如,硅谷就是依托旧金山、圣何塞和奥克兰为主体的城市体系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产业联系,进行技术—城市—产业的一体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美国128号公路地区主要与纽约、波士顿两个中心城市进行联动发展;北卡罗来纳三角高新技术区主要与德翰姆、切布西尔和拉尔莱夫三市成为一体。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内部商业大量聚集,土地、劳动力价格持续抬升,环境问题突出,二级城市却在土地、劳动力、环境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再加上空间上又靠近中心城市,能与之保持产业发展及需求上的联系,往往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地区。美国的硅谷地区就是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区域中以二级城市的地位参与分工,与旧金山等中心城市进行一体化的发展,128号公路地区和北卡罗来纳三角高新技术区的情况也类似。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依托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形成信息产业的集聚区域,已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信息业企业:华为、长城、联想、TCL等已成为集团性大公司,对广东的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3.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企业的联动发展
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体,三者紧密结合,共同形成了一体化的发展体系。政府在一体化发展体系中的作用基本上分为政府服务型和政府主导型两大类。政府服务型以发挥服务和支持作用为主,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主要以执行产业政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行为发挥其作用。政府主导型以发挥规划和指导作用为主。例如,新加坡的裕廊镇管理局(JTC)负责整个新加坡工业园区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日本筑波科学城也是政府主导,日本政府从政策、计划、财政、金融等方面对高技术大力引导和支持,将40多个政府机构迁到筑波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科技园也是政府主导建立的。同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技术产业都表现出大学与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如硅谷附近就分布有斯坦福等8所大学、9所社区大学和33所技工学校,以及贝尔实验室等著名的科研机构;美国的128号公路高技术产业带把各公司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林肯实验中心等紧密联系起来,进行联动发展;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的270号公路高技术产业带,汇集了600家公司和14个国家级实验室,美国1/3多的生物技术公司集中于此。英国的剑桥大学科技园、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筑波大学、筑波空间中心、高能物理研究所等)、我国台湾的新竹科学工业园也都是把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科研机构(工业技术研究院)与高技术产业进行一体化发展。智力和知识资源、创新体系与生产的联动发展,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迅速产业化,并与相关企业和技术水平较高的产业互动发展。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条件分析
从目前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特征来看,高新技术产业是由空间结构和组织结构结合成为一个网络化的整体,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发挥更强大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空间结构主要由交通干线、信息网络、城市体系构成;组织结构主要由创新体系(大学与科研机构、人才团队)、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政府支撑构成。
1.模型的提出
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需要同时具备合理的空间结构和组织结构,而且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我们用变量x表示空间结构,变量y表示组织结构,一体化值用Z表示,那么有:Z=x×y;Z值越大,表示该区域的一体化程度越高。
空间结构由交通干线、信息网络、城市体系组成,用数学表达式标示为:x=a[,x]x[,1]+b[,x]x[,2]+c[,x]x[,3],其中x[,1],x[,2],x[,3]分别表示交通干线、信息网络、城市体系的衡量值(x[,1],x[,2],x[,3]均大于零)。同理,组织结构的衡量值表示为:y=a[,y]y[,1]+b[,y]y[,2]+c[,y]y[,3],(y[,1],y[,2],y[,3]均大于零)。其中y[,1],y[,2],y[,3]分别表示组织结构中的产业体系、创新体系、政府支撑;a[,x],b[,x],c[,x]和a[,y],b[,y],c[,y]依次是对应指标的权系数,按它们在各个区域的不同阶段所起的制衡作用赋予不同的权重。据此,形成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模型,即:
Z=(a[,x]x[,1]+b[,x]x[,2]+c[,x]x[,3])(a[,y]y[,1]+b[,y]y[,2]+c[,y]y[,3])
(x[,1],x[,2],x[,3]均大于零,y[,1],y[,2],y[,3]均大于零)。 (1)
由于不同的区域在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和历史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一体化的各因素所起的制衡作用也不同,这就体现在模型中的各因素的权系数不同上。比如说区域的交通发达,那么它的x[,1]的值就较大,但是由于地区其他因素(如政府支撑)的滞后,那么它的交通干线对应的权系数就较小,政府支撑对应的权系数较大。对于同一区域,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影响该地区的各因素所起的制衡作用也在发生变化,体现在该区域一体化模型中各因素的权系数也随之变化。例如,原来甲区域的交通状况在发展的初期比较落后,成为木桶的最低挡板,x[,1]值较小。那么,起始阶段交通干线这一因素的权系数较大,但是a[,x]x[,1]的乘积较小,Z值也较小。随着交通干线建设速度的加快,x[,1]值也随着增大,Z值也增大,交通干线已不是该系统的最薄弱环节,它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已微弱到很难感受到,那么它的权系数与其他因素的权系数的比值就随着发展进程而慢慢减小。权系数较大的那个因素重新成为该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首要考虑因素。
对公式(1)求导数,得知权系数与Z值的增长率和对应因素的增长率成正比。即,各因素的权系数反向反映了成熟度和正向反映了灵敏度——已具备一体化发展条件的因素,就是成熟度较高灵敏度较低的因素,它的权系数较小,对Z值影响较慢;限制性的因素,即成熟度较低灵敏度较高的因素,它的权系数就较大,对Z值影响较快。可以看出,该模型不仅适用于不同的区域,也适用于同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同时,随着单项指标的逐步完善,Z值不断增大,说明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进程是与单项的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正相关。但随着时间推移,Z值的增加量渐趋平缓,说明这项指标已不是最薄弱的亟待建设的因素,出现饱和效应。在此过程中,这项指标对应的权系数逐渐变小。比较而言,另外一个因素成为新的制约因素,建设的重点应发生转移。
2.空间结构已基本形成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指上海市全部、江苏省的南部与中部地区和浙江省东北部地区。即从江苏省的长江岸线直到黄海,包括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3市和苏中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5市;浙江省环杭州湾部分包括浙北地区的杭州、嘉兴、湖州3市和浙东北的绍兴、宁波、舟山3市。该区域总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人口7534万人,约占全国的6%。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在这1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空间范围内,形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分布的“Z”型带状区域,其轴线与三角洲高速干道和产业布局相重合,南北长550km,沿线以平均30km的宽度拓展,总面积约为16500km[2],约占全区面积的16.5%。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与太平洋的交汇处和我国两大经济带——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T型结合部,区位优势显著。东陇海线、京沪线、沪杭线、浙赣线等铁路干线和宁沪、宁杭、沪杭甬、京沪高速公路构成区内陆地运输的干线网络。长江横贯东西,以江海相连的优势为大宗货物的运输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成为我国重要的水陆运输枢纽。浦东、沪西、南京、杭州、宁波机场,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等沿海港口以及国内最大的内河港口——南京港沟通了本区与国内外的联系。随着沪宁杭高速铁路、宁杭高速公路、磁悬浮铁路,以及杭甬、沿海高速公路等的建设,该区域的空间和经济联系会更为紧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也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发达的现代交通通信网络形成了这一地区高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联系通道,加速了信息、物流的交换和经济的渗透,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镇最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其中,上海市城市化水平已超过70%,南京和杭州城市化水平也已达到50%。该地区现有地级市以上城市15个(其中副省级城市4个)、县及县级市67个、建制镇14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县及县级市、建制镇三级比例为1:4.5:98.6。1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除舟山外都已达到中等城市的规模,已初步形成以上海为首位城市,杭州为南翼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南京为北翼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多级城镇体系。这些城市的直接腹地范围包括苏北、浙西和浙中南、皖南、赣北地区。发达的城市网络体系和较高的城市发展水平以及宽广的腹地,为长江三角洲高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看出,本区依托长江岸线和杭州湾,以长江岸线和杭州湾城市为节点、以交通信息网络为纽带,形成了由沪—宁—杭三角和沪—杭—甬三角组成的多网络复合型空间结构。模型中的x[,1]值较大,其x[,1]的权系数,即a[,x]与其他因素的权系数相比较小;x[,2]和x[,3]的值也偏大,权系数较小。说明x这一项完善程度较好。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已具规模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第二产业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明显的竞争力,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从产业结构看,各市对工业经济的依赖程度较高,二级城市的三次产业比重呈二、三、一的分布格局。2001年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51.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4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5个百分点。从就业结构看,工业化特征明显。2001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占39.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占32.6%,比全国水平高4.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占27.7%,比全国水平低22.3个百分点。其中,最高的依次是苏州、无锡、宁波,分别达49.5%、48.9%和47.6%。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看,目前,该地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现有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分布在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常州,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表1)。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苏州、上海和无锡高新区成为我国首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基地。空间分布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区域性中心,二级城市为节点,以沪宁杭和沪杭甬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主轴,向长江岸线和杭州湾扩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其中,苏州、无锡、常州3市包括宜兴环保园在内的苏锡常火炬带,是我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加强统筹规划、实现区域合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协调的第一个带状新模式。上海建有西南面临近虹桥机场的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浦东张江高科技等高新园区;江苏形成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沪宁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主线,沿江两岸为辐射走廊,其他地区不断培育新增长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浙江形成以杭州、宁波为两极,依托杭甬线,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为基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表1 长江三角洲国家级高新区主要产业和产品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实地调研整理。
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影响该地区一体化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以及对相关腹地的带动。相对于长江岸线,杭州湾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滞后。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偏小,2001年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到11%;从发展水平来看,浙江省只有杭州市在全国具有一定竞争力,其他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都相对滞后;从投入来看,2001年全省的R&D投入约为3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6%,低于全国近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上海和江苏的水平。上海市的R&D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苏中南地区的2.5倍,浙东北地区的5.4倍。在模型中,表现出y[,1]的值偏小,其权系数偏大,目前影响Z值的进一步增大。
4.创新资源丰富
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创新活动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动力,人才则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在上海、南京和杭州分布有全国重点大学17所,并有中科院所属院所等一批高水准的科研机构。上海拥有高等院校40余所,科技人才优势十分突出,国际性专业人才也有一定的规模和数量,上海吸收的海外留学人才在该市的投资创业和工作数量是全国最多的,并已初步形成全球人才流动的局面。南京市有高等院校30多所,各级科研机构近600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专业实验室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科研开发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杭州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有高等院校21所,高校所属自然科学研究机构40多个,部、省、市属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70多个,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人员有1.1万人,创新的人力资源丰富。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江南特色的自然环境和吴越文化,形成这一地区特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也给创业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保障。
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知识与创新资源丰富,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创新体系。尤其是具有一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的苏州、无锡、常州市科研力量不强,教育与科研水平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没有比较优势,宁波比苏锡常三市具有一定优势,但也没有形成创新体系。在模型中,y[,2]的值还不够大,赋予的权系数却较大,限制着Z值的增大。
5.政府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从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体化的地域共同体这个角度看,制度因素所造成的行政区分割是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导致产业发展的整体性较差。我国长期的条块分割所形成的各自为政局面,使政府只考虑和解决行政辖区范围内的事务,很少考虑提供跨界需求服务,使地区间协调难度加大,更干扰了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级各类城市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分属三个省级行政区,高新区和相关的开发区布局过于分散,重复建设,结构雷同,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难以形成区域合力和整体的区域规划,成为影响一体化发展的障碍。同时,这样的局面还造成中心城市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度不高,上海与南京、杭州的经济联系强度低于上海与苏州和无锡等城市的水平。这样的情况不利于中心城市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互动发展和协调与合作,难以从总体上发挥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影响一体化发展所产生的集聚与扩散功能的发挥和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因此,如何进行跨行政区域的协调与规划,是该地区进行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显示在模型中的情况是y[,3]的值小,权系数c[,y]大,乘积c[,y]y[,3]还是较小,所以y[,3]这一项明显地制约着Z值的增大。
三、构建长江三角洲"Z"型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模型中的y项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进行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x项的各分量尽管比y项大,但也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组合,以更加有效地促进一体化的进程。增大y项的值是现阶段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其主要途径是:依托长江岸线和环杭州湾岸线,以交通干线和通信网络为纽带,中心城市与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二级城市为节点,以强化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结构的整体性,并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一个"Z"型结构的空间集聚区。
1.优化结构
(1)优化空间布局。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Z"型结构的核心,苏州、无锡、常州、宁波为节点,形成由沪—宁—杭三角和沪—杭—甬三角组成的多网络复合型空间布局,以增强空间结构的整体性,促进中心城市与二级城市的联动发展和参与不同层面的合作,构成以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二级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的一体化体系。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业城市,在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上海定位为全国的创新基地和信息化基地;第三产业发达,基础设施建设水准较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体系也较为完善,是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南京和杭州分别是江苏省、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所在省的第一大城市,也是江苏省和浙江省人才和资本的集聚地,在全省具有突出的综合比较优势,并在周边分布有实力强大、后劲充足的二级城市。所具有的创新、产业、文化条件可以成为该地区的研发中心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分别定位为"Z"型结构南北两翼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因此,上海首先应与南京、杭州加强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上海、南京和杭州的金融、信息、创新、服务功能,特别是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资金融通等方面形成一体化的运作体系,带动二级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上海与南京、杭州应形成以水平分工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即高新技术产业在城市之间的产品差别化,以发展水平相近的区域分工为主。当前上海与南京、杭州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行业趋同化,基本上都是以电子通信、精密仪器、精细化工等为主。因此,上海、南京和杭州要从产业综合型向产业特色型、领先型转变,应当全面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水平分工,不断优化发展,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竞争优势。此外,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高新园区,重点发展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行业。
(3)整合园区布局。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级各类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区众多,但布局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以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高科技产业主要是以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分为三个区块:主区块位于杭州市区西北部的文三路;下沙科技工业园位于钱塘江下游的北岸,距离主城区约15公里;之江科技工业园位于钱塘江南岸,距市中心5公里,三个区块的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这种分散的布局分解了科技和教育力量,不利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三个区块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针对这种情况,应整合园区布局,形成合理的集中发展态势,以发挥集聚效应。把杭州市高教园区和高新产业区的建设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培育一个具备强大区域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即:逐步将下沙区块的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到江南地区,打破江南之江、滨江区和萧山区的行政阻隔,将江南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合并,重点以高新科技产品研发为主,同城区的高教园区和高新产业孵化、创业基地呼应,以之江区和滨江区为基础整合成一个新的高新产业区块。无锡市也可以把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合并,与上海、南京等城市的科研、开发系统联动发展,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宁波市把大榭岛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市科技园区结合为一体,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发展基地。在整合后的开发区内,积极培育具有先导性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研发和国际引进相结合,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发展,以较低的成本建立起与世界水平接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并推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2.加快二级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中,除上海、南京、杭州以外,其他地级以上城市都是二级城市,在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结构中具有节点的作用。同时,二级城市对于响应中心城市及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并进而影响腹地区域的作用也非常大。目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二级城市中,具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力的是苏州、无锡、常州和宁波市,并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能够发挥“Z”型结构中的节点作用。
苏州、无锡和常州市位于长江下游,经济发达,实力雄厚,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向型发展特征显著。三市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江苏省重要的交通枢纽;自然环境和投资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已建立了大容量、数字传输为主要手段的电信网络和以ATM为主干网的宽带多媒体信息服务网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工业园的投资环境优越,园区吸收了新加坡开发区的管理经验,推行“一站式”管理与服务。苏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距离上海最近的大城市,东距上海100km,西离南京200km,经济联系度也最高,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七。现建有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连续多年被英国《企业测位》杂志评为“亚洲十佳工业园”,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6家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建厂。无锡东距上海128km,西离南京183km,江阴长江大桥通车以后,无锡与苏中的联系更加快捷方便。无锡现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两个开发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无锡新区。自1996年以来,新区已连续3年被英国《企业测位》杂志评为亚太地区科技工业园投资环境综合得分第一名。常州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与上海、南京两大城市等距相望,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贯穿全境,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也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城市之一。建有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5年以来,常州市连续多年被江苏省权威部门评为外商投资回报率最高地区,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7.5亿美元。
宁波市充分依托港口,形成濒江临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征。宁波是国家批准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浙江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浙江省的工业基地,经济实力雄厚;宁波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的南翼港口。依托港口建有大榭岛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市科技园区和宁波保税区。由于科研水平不强,宁波市十分重视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上述节点城市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特征,但总体水平不高,突出地表现为传统行业的投资仍占有较大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仍以制造业为主,知识、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偏低。今后需要加强与上海、南京和杭州的合作,主动接收沪宁杭的辐射与带动,构成人才、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创新网络体系。同时,促进嘉兴、湖州、绍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加快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
3.以区域组织的网络化促进创新体系的形成
在区域内部形成高科技产业网络化的构架,以区域组织的网络化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形成。创新体系、高新技术集群、区域高科技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是建立在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地网络化基础上的,并取决于本地组织网络化的水平。长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在面对全球化、区域化的同时,培养本地网络化,有效地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区域高科技产业网络化主要包括以下层次:①从业人员联系的网络化。包括有利于技术和管理人员交流与协作环境的形成,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生的身份灵活转移和多元化等。②企业层次的网络化。以大企业为框架,通过企业间相互转包,提供信息等办法使企业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网络化的联系和组织,保证企业和行业能够全面参与技术与管理的创新。③区域层次的网络化。包括推动业界、高校、科研机构和公共部门之间的网络化,鼓励形成研究为商业活动服务、商业活动为研究提供基础的良性循环,发挥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在学区和园区建设、产品订购等方面的作用。
4.加强制度建设
(1)增强法制建设的统一性。从国家层面上看,我国有关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些法律法规缺乏统一性,不利于形成一体化发展。国外一些国家对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制定了专门法,如新加坡有《新兴工业法令》、日本有《高技术密集区促进法》等。而我国目前真正属于法律范围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但它也未对高新区做出实体规范。我国高新区专门立法的欠缺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不能满足对高新区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尽管部门规章和各类政策为数不少,但也存在着相互矛盾和不平等的条款。各个高新区之间缺乏联系与协调,国家也没有从宏观上制定高新区的总体规划和纲要,以至出现高新区布局不尽合理、高新区之间重复建设和高新区内部管理秩序混乱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长江三角洲地区所在省市可以联合制定一部《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体化发展的试行法规》,从法律上保障和促进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2)加强政策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影响高新区发展的政策内容很广泛,有经济政策、文教政策、科技政策等。从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看,高新区的政策应有各类政策的集合体,是一个明确、具体、配套的政策体系。在制订政策时,应加强政策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注意政策的纵横向协调。尤其在适应可持续发展、加入WTO、知识经济等方面要加强创新。例如,对园区的考核不应仅仅停留在招商引资、土地开发等指标上,还应扩展为反映成果转化的考核指标,即专利发明数、专利实施率、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等方面。一体化发展还应该采取产业倾斜与区域倾斜相结合的政策,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突出本区发展的重点领域。在优惠政策方面,充分体现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有机结合,实现产业政策区域化和区域政策产业化。在优先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兼顾其他产业的发展,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向合理、科学、协调、互补的方向发展。
(3)促进管理创新。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涉及到各方面的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因素,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利益协调的过程。因为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分属三个独立的省级行政区,行政区分割所造成的区域发展整体性差,是目前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各级地方政府作为一级利益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采取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运行,形成了条块分割,即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行政区经济。因此,应强化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建设,以市场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成立政府层面的协调管理机构。建议组建“沪苏浙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管理委员会”,定位为一个准政府的机构,突破行政区划界线的束缚,以区域共同发展为目标,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构建长江三角洲地区“Z”型结构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该机构统一行使跨行政区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方面的是:制定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策和总体发展战略、统一规划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优化环境,协调重大项目决策、市场规则的一致性,统一进行投融资管理、各种资源和关系的协调管理等。此外,还要注重民间企业之间协调机构的建设,开展技术协作、协商,制定生产标准、交流信息、避免恶性竞争等。
收稿日期:2003-01-16
标签: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杭州经济论文; 杭州南京论文; 无锡经济论文; 干线运输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苏州机场论文; 苏州中心论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