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_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_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人才培养模式论文,高职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25(2014)04-45-03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目标一致、人才培养内容与技术发展状况一致、人才培养方式与受教者发展一致、人才培养手段与实际职业岗位一致。因此,只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主体,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形成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才叫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的稳定的、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显著影响的教育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不论涉及多少主体,高校都是其中具有主动构建功能的主体,其他主体的作用是由高校所要求和规范的①。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职院校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而采取的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方式的综合。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较深的是美国学者乔伊斯(B.Jouce)和威尔(Weil),乔伊斯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国内学者王凤君、杜国威(2004)将其归纳为理论说、结构说、程序说、方法说四种,其中方法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直到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理论的操作方式,其本质就是教育教学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这些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在实践中形成固定的风格和特征,具有明显的计划性、系统性。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知识发展、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形式以及非教学或跨教学培养形式等都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各要素,它们都是培养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带方向性的内容,而且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将人才培养模式看做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它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教学实践的抽象化,是一个实践问题;它既可以直接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通过理论概括而形成,也可以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提出一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后形成。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标共同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具体包含以下几点:

      (一)职业教育的目的性

      教育目的就是按照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教育的目的性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起着决定作用。

      (二)职教主体的多元性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表明,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经济实体和各个用人单位的作用,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职业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多元性的主体要求其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等必须是多元的。

      (三)培养模式的创新性

      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性是由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性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多变性决定的,强调的是实践性,突出的是创新性。现有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逐步成型与完善的结果,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充实和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才具有生命力。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类型,具有“高等”、“职业”的双重属性。理论界公认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强调“能力本位”、“校企深度合作”和模式的“系统设计”。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不准确,办学特色不鲜明

      目标的定位,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作为高职教育,应当把培养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需要的人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就业为导向,按照社会、企业需要多少人以及需要什么样的人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和岗位技能培训。然而,高职教育对于培养哪一个层次、哪一种类型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人才这些问题的认识都存在偏差。许多高职院校仍参照综合性高校的办学模式,致力于追求与其雷同的办学条件和校园文化。在招聘师资的广告中,可发现其师资队伍的建立标准仍是唯学历、学科是从,这必然导致教学水平无法呈现高职特色。另外许多高职院校对市场导向设置专业片面理解,致力于上“短平快”专业,缺乏对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行业需求的超前预测,最终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定位不准确,办学特色不鲜明。

      (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脱节

      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只有主动适应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适时优化专业结构,提前预测经济动态,做好人才需求预测,使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步,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通过改革、改建和改制而来,受办学惯性影响,在与区域经济的合作服务中是单线条的,呈条状结构而非块状结构,由此造成人才培养过程无法解决的矛盾,即专业的建设发展难以适应职业结构频繁变动的矛盾,这必然严重影响专业的发展水平,从而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最终影响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

      (三)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没有真正走出高校学科体系的束缚

      我国高职教育实行的是三年专科学制,由于在学习时间上与四年制本科教育接近,使得高职教育始终未能彻底摆脱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教材内容陈旧,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课程体系仍然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或变相的“老三段”式。在教学计划中,除去入学教育等环节,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学时远远低于理论学时,重心错位,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十分薄弱。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下,学生用了很多时间去打基础,学习了很多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而实际工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偏低。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还停留在口头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滞后,“三段式”仍占主要地位,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素质等各部分的比例、结构不合理。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转化

      中国教育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统一要求,这种统一要求能保证大多数人的教育。我国有比较规范的学校管理手段,尽管比较呆板,但这种管理手段能够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但我国偏重基础知识、书本知识和统一要求,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比较重视学校里的规范教育,忽视校外实际生活的学习。与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我们过分重视学历,把学历作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当学历作为教育价值取向之后就会产生异化,即学历带动教育,教育围着学历转。学历本来是衡量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单纯把它作为培养目标,就会产生负面影响,那就是过分强调知识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的学者提出:“工业社会是学历社会,知识社会是能力社会。”这种提法不一定概括得很准确,但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知识社会中,知识更新快,单纯讲学历已经不能满足人的终身需求。学历只反映一个人在一个阶段受教育的成果,并不能反映人终身学习的成果,所以能力是根本。

      (二)从“学科中心”到“受教者中心”转化

      教学过程应该强调受教者是主体,教是为了学。以学生为中心,有其更深层的含义。信息革命带来学习革命,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学习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发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关于教育的定义是:“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传授知识的工作。”1997年教科文组织在一篇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英文原文的教育并没有用“Education”,而是用“Learning”。这表明国际上认为21世纪的教育正在变为学习,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将引起一系列的变革。联合国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对教育重新作了定义:“教育是为能够引起学习、交流的活动。”既然教育是学习,那么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习者,由此产生的设计教学、订单教学、参与性学习、研究型学习等教学方式都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还必须考虑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国过去讲因材施教,但更多的是讲求教学方法。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创新型人才?关键是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为标准化的教学方式会埋没特殊人才。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中国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校企深度合作

      研究表明,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线就是打破“老三段”,走与专业建设结合的路子,改革的重点是以专业为龙头,科学地确定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从实践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开展理论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多次融合,实现其螺旋上升。因此需要进行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整合,根据专业要求和所讲授课程在专业中的位置及相关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课程取舍,安排重点,确定教学方法。既不能固守老一套,过分强调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也不能简单地取舍、低层次的实用主义,应做到取舍有度,轻重得宜。教师队伍提高的主线是“两高一双”。提高教师素质,是进行教学改革的依靠,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是“高素质、高学历、双师型”。

      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决定在未来几年国家专门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重点支持建设100所高等职业院校,使之成为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引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带动整体质量提升,并由此推进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决定因素就是校企合作。

      我国教育界普遍认为“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2008年教育部文件中正式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确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2010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总结为“推进校企合作”是“开创职教科学发展新局面”,由此把“校企合作”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走的一条办学之路。

      ①别敦荣.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0-22.

标签:;  ;  ;  ;  ;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_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