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姑苏城图》看清末苏州的城市景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姑苏论文,苏州论文,景观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姑苏城图》收集在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地图精选》一书之中。该文作者经考证认为:《姑苏城图》的制作年代应在1909—1911年之间。全文从6个方面分析了《姑苏城图》所表示的清末时期苏州的城市景观:(1)表示了22个高墩,这是长期为人忽视的一种景观;(2)揭示了寺观祠庙的分布规律;(3)表示了省、府、县3级官署的分布;(4)传递了当时最新的信息——教会在苏州的种种设施;(5)反映了子城后身王废基的真实面貌;(6)绘出了5座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此外,《姑苏城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写生方法,而且地名详细,生动地呈现了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面貌。本图的缺点是末能反映本世纪初已较为发达的阊、胥二门之外的城市景观。
关键词 《姑苏城图》,清末,苏州,城市景观
中图法分类号 K992.5
1995年3月由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印行的《中国古地图精选》一书,引人注意。本书所收地图,全系辽宁大连市图书馆所收藏,种类繁多,有军事、城市、风景名胜、陵寝和水利等类,美不胜收。无论就学术、文物和欣赏等多种角度看,它们都自有其价值。其中城市地图类有25幅,约占全书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在这些城市地图中,出于个人关系,对其中《姑苏城图》(图版壹)一幅,最为引起我的兴趣,愿对它的梗概和价值所在,作一探讨。
《姑苏城图》原图尺寸为81cm×41cm,迨收入《中国古地图精选》之后,尺寸改为19cm×12.4cm,较原图缩小约四分之一。现以苏州市人民政府编制、江苏测绘局1980年出版的1∶25000的《苏州市地图》为范本,将《姑苏城图》与之作比较,确定后者的比例尺,南北之间为1∶22,000,东西之间为1∶27000,由此见出,长与宽之间,并不协调,长度显然增加了,所以城市的形状被拉长。为了检查这拉长的距离,是平均分配于全城呢?还是集中于某一段之间?结果则是城北(从城墙北侧至第一横河间)与城南(从十全街至内城河)两部分,所增有限,几不相上下;而第一横河至第二横河间的距离,则明显增加,可见拉长的根源就出在这一段。
苏州城城垣的西缘,只是在中段偏北一小段距离内,由北南行改作北北西—南南东行,但距离不长,旋即改变作南北行;而《姑苏城图》将西城垣,自三分之二处起作两级转弯,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
本书图版说明者,根据本图东南角上所绘美国教会主办的医院和学堂的成立年限,推断本图成图于1883—1901年之间[(1)]。其实,在该图正中北部所绘的“美国耶苏教堂”,即座落于谢衙前的“嘉音堂”是也,它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2)],远较上述假定为迟,而此图毕竟是清代产品,所以它的年代应定为1909—1911年之间,更为可信。
苏州的城市地图,历史悠久,且不止一种,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中,可说是首屈一指。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的《平江图》早有定评,脍炙人口,不用多赘。明代《吴中水利全书》的“苏州府水道总图”,虽然,表示的仅是城内河道,但作为像苏州这样的一个水乡城市来说,“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式格局便是它城市布局的最大特色,如果将它的城内水系纵悉不遗地表示出来,不就是“擒贼先擒王”吗?无疑,它应当归属于城市地图一类。自明及清,苏州不特丝织手工业大为发展,且为棉布业的加工与经销中心,从而使苏州的经济突飞猛进,成为我国中部沿海的一个重要商业城市。在这种形势之下,城市地图势必要随之更新。于是《姑苏城图》在清乾隆十年(1745年)便应运而生,该图经“苏州知府傅椿锓板行世,四十八年(1783年)知府胡世铨重刊。”[(3)]该图被认为是“地名详备”,也就是说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更新。该图现藏于日本天理市图书馆,本世纪80年代初,日本天理市友人来我国访问,曾将乾隆四十八年重刻的《姑苏城图》的复印本赠与我国苏州市博物馆[(4)]。遗憾的是,本人至今尚无机缘,对此图进行观摩。
从清乾隆十年到宣统朝(1745—1911年),又经历了一百六十余年,其间,清帝国由闭关锁国的泱泱大国没落为门户洞开任人宰割的败落户。随着外国势力渗透到内地,苏州自然是首当其冲,一方面旧的手工业日趋衰落,另一方面新式的近代民族工业亦破土而出,初步建立起来;教会所办的教堂和学校,散布于闾巷之中。在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之中,中国大地的景观面貌自然跟着呈现新旧并存的特色。本世纪30年代中美国地理学家葛德石(G.B.Cressey)所著的《中国的地理基础》(China's Geographic Foundation)一书,开宗明义,所讲的就是这一点。《姑苏城图》在这一时期进行更新,可说是及时的;但另一方面,它于这种特色,虽然有所表现,但并没有使之得到充分反映,则是它最大的不足。
苏州城市既是河街平行,本图用双线表示河道,其旁即用点线表示街巷,用长方条形表示桥梁,虽三者同是黑色,然区别清楚,可以说是醒目;原图用红色点线标示各都图的范围,在缩印本上则易为黑色,然因旁有注记说明都图名称,这就不易与街巷相混淆。苏州城内,特别是城墙边下,往往有菜园和荒地,本图没有为它们创设符号,而是用文字注明,所以本图注记就见得多了一些。至于官署寺观等建筑物则用象形符号,并区分为大、中、小三级。园林、府学和教会所设的教堂、医院等,则采用几何图形,以示面积大小,再在其中填充以象形符号;再有一些土阜,即高墩,所用符号,象形与写生,兼而有之。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符号,尽管以象形为主,但一个活跃的水乡城市的面貌不是呈现于读者的面前吗?它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不也是因此而和盘托出了吗?以前,曾经有人说过:“要求从花花绿绿的图纸上,仿佛看得见火车在奔驰,工厂在冒烟,仿佛听得见江流的澎湃,森林的呼啸。这是多么生动的形象?如果把制图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缩短,能够像使用共同的民族语言那样熟悉符号的意义,那是完全可能的。”[(5)]如果根据这段话来判断,本图可以说是大致实现了。
现在本文就进而分析《姑苏城图》所表示的几个重要方面。
1 纪录了长年为人们所忽视的高墩
据最近出版的《苏州市志》说:“城内原先遍布近则百年远达千载的瓦砾堆高墩。”[(6)]可以看出,高墩之在苏州,空间上分布广泛,时间上绵延久远,甚至以它作为地名,若城南十全街西段,便有高墩弄。由此以观,高墩可说是苏州过去城市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见得夸张。令人诧异的是,长期以来,它一直为人们所忽视,在方志中不加记载,只有被认为“只录志所未及”的《吴门表隐》一书,才有些简略记载。
由于高墩形态简单,只是高不过十余米孤立的土阜,所以本图即使没有为它设计图例,仅是进行描绘,类似写生,反而见得直观,表示出了它们体积的大小,坡度的陡峻或坦缓。本图所画高墩,共22个,但不能说已网罗无遗矣!如清顾震涛《吴门表隐》中所载3处高墩,除北局以外,其他若马医科、谷市桥2处,在本图上就没有绘出。《吴门表隐》刻印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较本图早出60余年,是高墩被改建呢,还是漏画?现在因资料不足,对这一问题,尚难判断。
高墩的分布,西城远多于东城,比较密集的区域有三:(1)城市北部中央,第一横河中路桥之南,至因果巷以北,护龙街(今人民路)与皮市街之间。在这一街区内,多达7个。梁代名刹广化寺即座落其间,占地特广,据说达5百亩。隋朝妙严公主葬此,名息(一作薛)家园,宋朝时尚有寺,后来则有桥无寺,总之,饱经沧桑。(2)进了阊门,闹市西中市的南北,存在4个。(3)市中心所在的北局,有2个。其余则散布于各街巷之间,高墩周围,固然有些荒地,但都插花于居住区之间,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才产生此种现象,值得探究。
纵观苏州历史,自五代十国以来,至1949年解放时止,在这一千年间,苏州战乱频仍,城市遭到三次破坏:先是五代时,地方军阀互相争夺,台蒙三陷郡城,“焚掠赤地,唐世遗迹殆尽”[(7)]。大概越二百年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金兵进入平江城劫掠,在撤离时,“乃纵火燔城,烟焰见百余里,火五日乃灭”[(8)]。城市遭到毁灭性破坏,创伤最甚。隔了140余年之后,元军入侵,城池悉命夷堙。虽然,经历了这3次破坏,但每次旋即得到恢复,且有的建设胜于往日,但总有一些废墟渣土,遗留下来,这就成为高墩。上文所述第一区的由来,就可能出于这种情况。还有一些公共建筑,因年久失修,终致倒塌,沦为高墩。如前述《吴门表隐》所记的3处高墩,前身都为监狱所在,恐即属此类。清乾隆时人顾公燮所著《丹午笔记》,也提到了马医科巷“西首高阜处向即监铺旧处”,所记与《吴门表隐》完全吻合。
从高墩之多,足以反映苏州城地域宽广,而城市人口又不太稠密,才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这些不具生产价值的高墩。且长期以来,对它们不加治理,这就反映出当时城市社会经济落后停滞的一面。
2 揭示了寺观祠庙的分布规律
寺观祠庙系一混合体,分别代表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迷信,其中以祠庙的性质最见复杂。祠以纪念开拓地方的有功者,如泰伯自周东奔,开创了勾吴,被奉为先祖;楚相春申君封于吴之后,擘划苏城水系,后世称他“活苏松之水”,功莫大焉;或为本地出生的杰出人物,如北宋的范仲淹是。庙的种类特多,迷信色彩浓厚。在行政上,苏州一向是多级治理,于是冥冥之中的城隍庙,亦得分为都府县三级。过去倘发生失火,便束手无策,只得祈求神灵保佑;再求财致富也是一般人的愿望,所以街头巷口可不时见到火神庙或玄坛庙。图上城东南部织造部堂之西的所谓“福神殿”,供奉的实系狐仙,向被视为淫祀,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当时苏州人之迷信鬼神的实况。
苏州的寺观祠庙,历史悠久,大概在东汉三国时期,就已出现祠和寺,唐宋两代,更见繁盛。经过一千余年的嬗递演变,到了本世纪的民国时期,“据20年调查,城区大小庙宇逾317处”[(9)],数量还是可观的!然问世较早的本图却仅表示了54处,只及调查数目的六分之一弱。所以如此,恐主要考虑到图面的不胜负荷,才不得不然,但大体上,重要的寺观名刹仍多保留勿失。如将本图与康熙年间刊行的《百城烟水》(这是最早的一部苏州导游书)相参照,就可发现本图于寺观祠庙的选择,还是有其客观基础的。
揭开本图,只见城市北部中央,一塔巍然矗立,引人注目,注记报恩北寺塔,是将专称和俗称,合二为一了。图的西南角上,则为瑞光塔;在第四直河转弯处西侧,则双塔并峙,它为罗汉院双塔。这3座塔控制着整个城内的视界,至今前面两座塔所起的大门景作用,尤为显著;双塔则与以东的文星阁,遥相呼应,象征着苏州文风的昌盛。塔是寺的一部分,报恩和瑞光两寺,都创建于三国赤乌年间,是苏州有名的古刹,瑞光塔亦于当年建造,报恩寺塔则始建于南朝梁代。北宋时期(公元982—1084年),苏州建塔修塔,业绩最为辉煌。先是创建了罗汉院双塔,继则对其它两塔,大加整修。塔身高耸,具有标帜性质,所以需要其它建筑物为之陪衬,方得显示它的重要地位。如报恩寺塔位于第一横河的北岸,正对着城内的通衢大道,复有香花桥,作为它的对景,越发见得锦上添花。进了盘门,踏上跨于内城河上的石桥,不是正视,而是向东北斜视,才得望见瑞光塔,所以名之为窥塔桥。这一“窥”字,把桥与塔的相对位置,完全和盘托出了,具有审美意义,使人回味无穷。
“河街平行”,在横河上,街道一般位于北岸,唯有这样,住宅才能获得座北朝南的选址条件。所以面河的横巷之中,也就簇拥着显赫的巨第,尤以几条骨干横河为甚。往昔佛寺,多由大地主、大官僚舍宅所成,因此,寺观祠庙的分布,多集中于此,现在分述如下:
(1)紧傍第一横河的西北街和东北街,有寺观6所,其中以报恩寺和天后宫为最著,其余则为一般小者,报恩寺已见前述,兹不赘。自唐迄明,海舶溯流,可以直达苏州城濠,航运相当发达,天后宫便可作为见证。天后宫前,石桥直对着皮市街,就是说,它的规格几与报恩寺不相上下。(2)阊门下塘,虽不能和市肆繁盛的上塘——西中市相比,但因紧邻阊门,所以仍是出入的要道。这里有泰伯庙、神仙庙和崇真宫3所,其中以神仙庙值得一述,它又名福祐观,所奉神仙名吕洞宾,相传四月十四日是他的生日,他化身为种种人物,混迹于人群之中,使人人都能接近他,因此名之为轧神仙。庙中又有花木、珍奇小动物出售,实际是一庙会。此俗至今,仍旧保存,不过,它的地点已移至其南的吴趋坊。(3)第二横河正当城市的中部,紧邻其北的干将坊,是一有名的古坊[①],有寺庙7所,除东西两端都为文庙之外,其间有言子庙和老郎庙。言子为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后人尊他为南方夫子;所谓老郎庙,是苏州昆曲艺人供奉祖师的地方,也是他们行会组织的所在地。由此看来,本列寺庙的性质,文化气氛特浓,不妨称之为文化寺庙列。此外,第(4)列所在的景德路,虽不沿河,但仍是城市中部交通干道的所在,往来频繁,本列有寺庙3所,其中以府城隍庙为最著,相传是三国东吴周瑜的宅址。
位于苏城中心的玄妙观,初见于晋代,为一远近闻名的道观。本图绘出了它的方形范围,在其中绘了三清殿和弥罗宝阁,它们面对观桥,通往宫巷,仅此而已,似乎还见得不足。无疑,三清殿是一重要建筑物,但它东西两侧的许多配殿,亦不宜全加忽视,如其中的机房殿,便和苏州传统的丝织业密切相关,所以对玄妙观,尤其是在现在,应当把它当作文化的一个整体。但重视个体三清殿,而忽视玄妙观整体的这种倾向,看来在绘制本图时期已开其端倪,以后更形发展,从而使所有配殿,在解放前后,多已改观,有的甚至荡然无存。
在这里,还得为观前街带上一笔。观前街,顾名思义,因玄妙观而得名,是一东西行的横街。按照苏州街巷走向的通例,横巷都作双向通达;独观前街则不然,它被两条有名的直街(西为护龙街,即今人民路;东为临顿路)所截断,东西两端的横巷,在它之北约25米,因此,它以800米的长度,横卧于城市中心,这在苏州城市布局上,成为一独特现象。宋代《平江图》上,对此已有所表示,但隐约可见而已。在《姑苏城图》上,则表示得异常清晰,尤以它的西端为更甚,观前街西口的周太保桥,距北面景德路东口(过去这段名郡庙前)的状元桥(这两座桥早已拆毁),在图上竟达3毫米之多,显然是过于夸张,从而降低了它的科学性。所以这样,和前述的第一横河至第二横河间的南北距离被拉长,当然有关。至于在城市布局上,为何要使观前街呈这一形态,讲究正中求变呢?还是表示玄妙观所在的前身,过去确为吴宫呢?现在还难给予定论。
3 官署众多,显示了苏州是一政治中心
苏州自秦汉以来,历代为郡、州、府(军、路)、县治所,自清康熙六年(1667年)始,又为江苏巡抚驻地,自此,便有省、府、县三级,这就显示出苏州是一政治中心,与它的经济地位,互成羽翼。官署充斥,成为苏州城市景观的一个特点。
由于子城位于城市中心(略偏东南),根据前朝后市的原则,官署多设在城市的西南部。且因城外西南缘,襟带城濠,直控胥江,水运最为方便。所以,宋代以来,“接官厅”也就设在这里,自此舍舟登陆,进入胥门,所经道前、府前和卫前3条街道(它们在东西延长一条直线上),等级不同的官署先后出现,和它北面的商业闹市街(东、西中市),正好一南一北,遥遥相对。
图上所示官署,高级的图形比较高大,且有东西两翼,低级的则为小屋。属于省一级的有布政使司署(学士街升平桥)、巡抚部院署(书院巷)和按察使司署(道前街歌薰桥之东)3处,府级的则为苏州府(府前街,今道前街中段),县级则吴、长洲,及元和三县,分处所辖境内。此外,便是许多小机构,则散处各街巷之中,如征商业税的牙厘局就设在第一横河和第二直河相交之处,这里水陆绾毂,为出入要道,位置选择,极为得当。若粮道署(宋仙洲巷)和营粮署(马医科之西),按其名称所示,当是粮政机构。至于若理闬厅(刘家浜),则所司何事,便不易了解。
东城官署稀少,惟东南处带城桥下塘的织造部堂,则值得注意。为了满足皇室对丝绸消费的需要,自宋代开始,历代都在苏州设立官府丝织手工业工场,它的管理机构,在清代便名为织造衙门。在最盛时期,它所设机达800张,高出江宁、杭州二地织造业。织造衙门机构臃肿,副堂特多,在图上也得到了表现。
城市的西南部,官署充斥。明清之交的顾炎武,早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就曾指出苏城这一现象,他说:“公署宦室,以逮商贾,多聚于西”,可见其由来已久。为了满足上层社会声色需要的妓院,亦随之应运而生,如养育巷东侧的花街巷、柳巷与幽兰巷等,它们的命名,就暗示妓院所在,为苏州街巷命名,另创一格。
4 传递了当时最新的讯息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不久,英美人就挟着战胜的余威,到苏州来传教,经过一番曲折,到19世纪70年代中期,终于站稳了脚跟,至19世纪80年代初,就在城东南的天赐庄,建立起教堂、学校和医院等设施了。
本图既完成于清末,对当时一些新兴事物,自当有所表示,如在“元邑正三图”的地界范围内,它的北部东侧,绘出了“美国耶苏教堂”,西侧是“美国医院”,它建于光绪九年(1883年),即博习医院的前身。在街道之南,则绘出了“美国义学堂”和“女学堂”,前者于1901年改称东吴大学。医院和“义学堂”的位置,则被画得颠倒了。这一地区,面积虽不大,但它所表示的,却是外来的西方文化,与它北面代表传统文化的文星阁(钟楼)和双塔,遥相对应,无异是一挑战。
另外,本图虽然表示了闹市区之傍的“嘉音堂”,但于闹市区的一些重要教堂,如临顿路中段的“浸礼会堂”,特别是养育巷的“使徒堂”,设立的年代最早——1870年(同治九年),影响亦最广,却都漏画了,由此可见,本图作者于表示这一课题,并不能有意识地理解它的意义。
5 反映了王废基的真相
元末明初,张士诚据有苏州城(当时称平江),前后达11年,他将子城之中的原平江军府署,大加修缮,穷妍极丽,作为太尉府。迨到覆灭之时,将王府付之一炬,化为废墟,后人称之为王废基,此后,就再也没有得到恢复。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这里是一片荒烟蔓草;可是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里是文化蕴藏之地,如和《姑苏城图》同时期的金石学家叶昌炽,就认为“我乡王废基防营,墙基累累,皆旧碑也。”[(10)]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看法相距很远。王废基的真实面貌,究竟如何,《姑苏城图》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佐证。在城市中央,第二横河之南,标出了“王废基”,下面注明“小教场”,表示是演武的场所,民国以后,便改作体育场,它的西界,也就是子城的西界——锦帆泾,它位于第二和第三横河之间,表示的很清楚。在锦帆泾的中段,金姆桥的东北侧,有一天王寺,这个小寺,《吴郡志》却加著录,可见它历史久远;在王废基之东,所画的那条路,虽未标明,当是今五卅路的前身。路东有一范围相当大的地方,标明为“旗控左营”,想来是防营的营部所在。在它之北,有一机构,名“改过局”,名称很奇特,殊不多见,循名责实,可能是一感化教育的场所;本世纪20年代中,此地所设的“游民习艺所”,恐就是它的原址。据乾隆《长洲县志》所载,太尉府南门的颓垣还是保存下来的,上置官鼓司,称为鼓楼,但当时已报废了。根据本图,鼓楼仍可找到,不过它已移置于城最北面的大教场演武宫厅之南,北寺塔之西北,在一门垣状建筑物之上,有一小屋,比较引人注目。
6 表示的园林,具有代表性
清康熙时,沈朝初撰写《忆江南》30余首,歌颂吴中风土,其中有句云:“苏州好,城里半园亭”,极言园林之多,但在本图上,自北至南,却只画出了拙政园、狮子林、怡园、瞿园(在阔家头巷和带城桥弄之间,实即网师园)与沧浪亭等5座园林,是不是见得少了一点,不足以表达出苏州的特点了吗?
苏州的园林,几乎都与住宅相连,位于它的后面或是侧面,称它为庭园,最见恰当。它面积虽小,但曲折幽深,富于诗情画意。明清全盛时期,这类庭园达几百座之多,城市地图要顾到它的负载量,当然不可能一一画出。这5座名园,不特面积较大,且早有定评,所以才得入选。物换星移,至今无论是对外开放,或在各种苏州旅游地图上所表示的城内园林,仍是这5座,可说是已经历了时间的检验。
这5座名园,独怡园位于城市中部,通衢大道之旁外,其余4座分处城市南北两缘,实即那时居住区的边缘,这种面城负郭的位置,有虽居城市而能享田野山林之乐的情怀,所以被认为是造园的最佳位置。怡园则不然,它建园最晚,已迟至清末光绪初年,且位于闹市,为了能后来居上,所以在造园设计上,尽量吸收各园的优点,方能自成一格,这是它成功所在。
这5座名园的面积,可分三等,以拙政园为最大,约62亩;沧浪亭与狮子林次之,约16—15亩;怡园与网师园又次之,在9—8亩之间。本图所绘这5座园林,虽属示意性质,多少顾到了面积大小,如北部的两座园,就比较相称,多少符合实际;沧浪亭与怡园,就忽视了这一原则,以致夸张,是否仅看到了它们知名度高的一面?
以上所叙6点,除第一点外,大体上是互相配合的,从整体说,一个清末苏州的城市景观面貌,不是呼之欲出吗?当然,《姑苏城图》有它的缺点,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没有把苏州的工商业鲜明地表示出来。作为这个时期工商业的标志当然是会馆和公所,明末清初,全国各地的工商业者就纷纷来到苏州,开展业务活动,他们为着维护自身的利益,建立起会馆和公所,它们的性质有差异,尤以前者因类型不一而更甚,但为封建社会的手工业、商业的行会组织则一。据统计,苏州有会馆60余所,公所200多处,前者分布于阊门外为多,后者则遍布城内。《姑苏城图》所表示的,会馆仅有钱江、湖南、两广、浙绍和安徽5处,公所唯七襄公所(绸缎业)一处而已,在数量上是远远不足的。所以这样,主要当归诸于本图作者缺乏时代意识。其实,从明清之际起,苏州的经济发展就突破了城垣的包围,而向阊门及其西北的山塘一带发展,所以完成于清代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画家徐扬所绘的《盛世滋生图》,就突破了城垣的限制,不但绘出了阊、胥二门之间的水陆接运的景象,而且绘出了山塘和虎丘,就可见出这位画家的目光远大。反观本图作者,不仅后于徐扬有一个半世纪,且世变更亟,然仍为城垣所束缚,不仅使会馆公所为之割裂,且于新建的民族工业和新开辟的日本租界,当然不能收入他的眼界,足见他缺乏时代意识。
作者附识 稿件寄出两个多月之后,忽得新消息,说在苏州最近发现清代绘在宣纸上的苏州城市地图,图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图上题字为“光绪六年岁次庚辰年仲秋月吴门兰石轩仿迹绘图江右聂馨山画”。这样看来,该图年月略早于《姑苏城图》。现纸已破损,但图像依然清晰。在此图上,已绘出了高墩多处,由此可见,《姑苏城图》已不能擅美于前了。(1996年1月5日)
收到文稿日期:1995年8月29日
注释:
①干将坊只是其中间一段,两端另有种种巷名,今为简化起见,加以统称。
LATE QING SUZHOU CITY LANDSCAPE AS SEEN FROM MAP OF SUZHOU CITY
Gao Yongyuan
(Institute of Geography,CAS,Beijing,100083)
Abstract The Map of Suzhou City appears in the book A Choice Coll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Maps published by the Esperanto Press in 1995.Textual research reveals that the map must be drawn sometime betwee n 1909 and 1911.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city landscape ofthe Map of suzhou City in the six aspects as follows:(1) Presentationof 22 mounds in the map which have been overlooked for a long time;(2)Bringing to light the pattern of distribution of Buddhist and Taoist temples as well as memorial ones;(3) Show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go vernment offices at provincial,prefectural and county levels;(4) Transmission of the latest information about the church facilities in Suzhou at that time;(5) Reflection of the true look of the abandoned foundation of the samll city within Suzhou;(6) Depiction of 5 typical ancient gardens.
In addition,with detailed place names,the map gives a vivid portrayal of Suzhou as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n the sty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The shortcoming of the map is that it fails to reflect the city landscape outside the two gates of Chang and Xu,which were already quite develop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Key words Map of Suzhou City,late Qing,Suzhou City,city land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