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校函校教育质量略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校论文,教育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加快干部培训步伐,经省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批准,1987年我省党校系统正式开办函授学历教育。
党校运用函授形式培训干部,拓宽了党校的办学渠道,增加了党校教育功能,为一大批难以脱产进党校培训的干部提供了在职深造的机会,不仅促进了党校的自身建设,而且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十年来,我省党校函授教育坚持“从严办学,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和“理论、知识、党性、能力”四位一体、同步提高的培养目标,使3 万余名干部已获得大专或本科文凭。这些干部活跃在全省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解放军部队,成为我省四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当中有的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更多的人成为本部门、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业绩卓著,很多人被评为县、地、省级和全国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和优秀企业家。这充分说明党校函授教育的质量是好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随着党校函授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我们的办学工作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办学单位不把党校函授教育当作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按党校的标准办学,而是把函授当作创收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扩大办学规模;有的招生工作积极认真,管理上则随随便便,怕管理严了“得罪人”影响关系等等。这种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招生轻管理的现象存在,势必降低党校函授教育的质量,影响党校函授教育的声誉。为了保证党校函授教育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党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服务,我省党校函授教育必须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
事物的质量和数量是辩证的统一,没有无质的量,也没有无量的质。一定的质量需要一定的数量来体现,数量超过一定限度便将引起质的变化。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质量应是第一位的。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低劣,只能成为废品;学校不注重质量,则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党校是培养干部的学校。函授教育是党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有一定的学员数量,有一个适度的办学规模,这是加快干部培训步伐的需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党的十五大制订了全国人民奔向新世纪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我国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大政方针和目标任务。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十五大精神的贯彻落实,靠干部,靠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靠培养。我省“九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要有计划地开展干部学历培训,力争‘九五’末期,党政机关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省直机关不低于干部总数的90%,地市州不低于干部总数的80%,县(市、区)不低于干部总数的70%”。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要阵地,任重而道远。据统计,我省尚有二十余万50岁以下的干部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下,有更多的干部文化程度未达到本科学历,这些同志急需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改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但由于工学矛盾和办学设施等方面的限制,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不能进党校或其他高等院校脱产学习,而只能通过业余的在职学习来提高自己。党校函授教育是在职业余学历教育,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主课,突出党性锻练和能力培养,强调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更适合于干部教育的特点和需要,因而成为广大干部继续深造,提高自己学历层次的最佳选择。所以,党校函授教育需有一定的办学规模,以满足广大干部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四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党校函授教育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办学方针,把为党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服务作为唯一的办学宗旨。江泽民同志在建党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七十五年来,我们有一条基本的经验,这就是: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要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贯彻十五大精神,落实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开发。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形势,我们要把保证党校函授教育质量,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放在国际、国内的大格局、大背景中来认识,从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高度来认识,进一步解决“为什么办学”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把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办学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始终不动摇。党校函授教育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有利于“以学养学”,改善办学条件,有利于改善职工福利、稳定师资队伍。但如果忽视社会效益,降低质量标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办学规模超出了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势必疏于管理,影响教育质量,有损党校函授教育的声誉。所以,党校函授教育必须牢固树立质量观念,强化质量意识,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数量服从质量;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反对把党校函授教育当作“三产”,克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错误倾向,宁可牺牲些收益,也要控制办学规模,保证办学质量,服从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个大局。
二、正确处理招生与管理的关系,强化科学管理
工厂生产,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首先要选好原材料;农民种庄稼,为了获得更好的收成,必须选种育好苗。同一道理,党校函授教育要保证质量,招生是第一个环节。如招生的宣传发动工作做得好,干部报名踊跃,生源充足,考试竞争激烈,录取优中选优,有利于提高新生质量。相反,如工作随随便便,干部报考的积极性不高,参考人数少,为完成招生计划,录取工作势必放宽条件,降低标准,降格以求,影响新生质量。
管理是党校函授教育的根本,它包括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和考务管理,贯穿于党校函授教育的全过程。如果把招生比作第一个环节,管理工作则是整个链条。所以管理在党校函授教育中有着更为突出的重要地位。当前,有极少数办学单位认为招生是硬指标,不抓好完不成计划;而管理是软指示,多管少管,严管松管不现形。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对党校函授教育的质量危害极大,应坚决予以纠正。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要保证教育质量,要使学员通过三年学习,在“理论、知识、党性觉悟和能力”四方面同步提高,做到既有文凭,又有水平,水平与文凭相符;既有学历,又有能力,学历与能力同步提高,必须把函授工作的重锤敲在管理上,认真做好管理这篇大文章,强化科学管理。要既管进,又管出,既管教,又管学,把办学的全过程和每个环节都认真管起来。管理工作,一靠教育,二靠制度。要教育学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学习与家务的矛盾,珍惜学习良机,刻苦学习,遵章守纪,在党校做一名合格学员,在单位做一名合格干部,以不辜负党的培养教育。严格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是管理工作的基本手段,要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切实抓好面授、电教、自学、讨论、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使以政治思想教育和党性锻炼为重点的综合素质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全面贯彻,使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都落到实处。考核,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具有导向性、检验性和把关性的特点。党校函授教育是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干部在职教育,学员既要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又要搞好学习。尽管函授的面授和考试时间一般都安排在节假日,但工学仍存在一定的矛盾,学习中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干扰因素也比较多,大部分学员都能科学安排时间,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克服困难,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但也有部分学员由于学习自觉性不高,缺乏刻苦精神,因而往往以工作忙或其它种种原因为借口,面授缺勤率高,不按时完成作业,自学也随随便便,想寄希望于考试作弊,蒙混过关。因此,强化考务管理,严把考试关,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对学员的学习有着导向和促进作用。党校函授学员绝大部分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外界对党校的要求很高、很严,一听说是党校学员,在党校学习,人们很自然地与党联系在一起。因此,党校函授教育的考风问题,既是学风问题,又是党风问题。如果考试纪律松驰,考风不正,不仅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将损害党校函授教育的名声,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光辉形象。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考务管理作为党校函授教育管理的重头戏来唱,积极加大工作力度,坚持从严治考,切实纠正考试中的不正之风。只有从严治考,才能促使学员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只有从严治考,才能锻炼学员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从严治考,才能培养学员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诚实正派的思想品德,增强党性修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标签:函授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