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风透牵正穴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增效作用的临床观察论文_雷秀虹

雷秀虹(张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 甘肃张掖市 734000)

【摘要】目的 观察翳风透牵正穴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增效作用。方法 将112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 例,对照组5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翳风透牵正穴,并行轻度快速捻转手法,观察两组治疗两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但两组愈显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翳风透牵正穴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能有效的提高愈显率,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增效作用明显。

【关键词】针刺;穴,翳风,牵正;周围性面瘫【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80-02

翳风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经学释放汇解》曰:“穴在耳后凹陷处,按之引耳中,翳,蔽也,因喻以耳为之蔽风,有穴驱风,故为翳风。”翳风为手足少阳之交会穴,是治疗面瘫的临床常用穴之一。牵正穴为经外奇穴,位于耳垂前0.5寸,功用祛风清热,舒筋活络。笔者从2010 年10 月—2014 年10 月,以常规针刺加翳风透牵正穴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56 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2 例患者均为我门诊病人,将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分为两组,治疗组56 例,男性35 例,女性21 例;年龄最小12 岁,最大72 岁,病程最长者3 个月,最短者1 天。对照组56 例,男性27 例,女性29 例;年龄最小17 岁,最大78 岁,病程最长者3 个月,最短者3 天。2 例患者为第二次发作。多数患者发病突然,部分发病前有受凉、受潮、吹风或咽炎史,少数患者发病前可有耳后、耳内疼痛和面部不适感。所有病例均排除小脑、脑干病变,手术损伤、腮腺病变等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炎。症见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眼涡斜,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及瞬目反射均减退或消失。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取穴:翳风、牵正、阳白、太阳、迎香、水沟、地仓、颊车、下关、健侧合谷、双侧足三里、太冲。翳风、牵正穴选用1.5寸毫针,牵正穴直刺1.5 寸,翳风穴斜向内方向进针,与牵正针尖相对呈90°刺入1.5 寸,两针同时行快速捻转手法,宜轻而稳(切忌快速提插),以局部有酸胀感,且扩散至面部为最佳。其余诸穴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10 次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隔5 天,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 对照组 取穴:翳风、阳白、太阳、迎香、水沟、地仓、颊车、下关、健侧合谷、双侧足三里、太冲。手法用常规针刺手法。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痊愈:面瘫症状消失,颜面部表情功能恢复正常;显效:面瘫症状基本消失,面部表情肌功能基本恢复;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改善,谈笑时口角轻微歪斜,额纹和鼻唇沟尚浅;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好转或略有改善。

3.2 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 疗程后疗效比较见表1

从表1 可见,两组总有效率(100% 与98.2%)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但两组愈显率(91.1% 与42.9%)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 < 0.01)。说明翳风穴透牵正穴手法治疗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中,能有效的提高愈显率,缩短病程,因此翳风穴透牵正穴手法治疗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增效作用明显。

4 讨论针刺疗法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临床报道很多,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人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取翳风透牵正穴手法治疗面瘫,在其手法上将翳风穴与牵正穴对刺,这是关键所在,针刺取穴要准,进针深度不能超过40 ㎜,进针后不能进行大幅度的提插捻转手法,手法频率快而轻,勿损伤血管及神经。得气后,继续手法以酸胀感向面部扩散为最佳。中医认为翳风穴为手少阳之交会穴,为治疗面瘫的要穴。手少阳经脉“以屈下颊至出其支者”行于面颊部。翳风穴为“经络所通,主治所及”,针刺可祛风散寒,调解面部局部经脉气血,使之充和条达,经筋得养,面瘫自复[1-2]。

西医学认为面瘫多为面神经在茎乳突孔内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根据翳风穴的解剖分析,及其穴下面神经主干的走行特点,针翳风针尖向牵正方向垂直,可有针感向面部扩散,说明刺激了面神经主干,从而起到缓解面神经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性水肿的作用[3]。周围性面瘫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取决于面神经受损的程度。周围性面瘫多由于机体正气虚弱,头面部受到风寒侵袭,寒凝血瘀,导致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受压、缺血、缺氧,从而变性水肿、甚至脱髓鞘改变。介于以上因素,针翳风和牵正穴明显的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病程。其他配穴遵循面瘫的辩证治疗特点。

综上所述,从本次观察结果看,翳风透牵正穴手法治疗在针灸治疗面瘫的过程中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1] 牛文民,李忠仁. 周围性面瘫之电针疗法及预后测评[J]. 上海针灸,2005,24(7):11.[2] 姜雪梅,高彦平,黄泳. 翳风穴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针灸,2005,25(11):7.[3] 周章玲,左聪,程沭泺,邵伟薇,刘丽平,分级评定面神经功能在电针治疗贝尔麻痹中的应用[J]. 中国针灸,2013,33(8):695.

论文作者:雷秀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翳风透牵正穴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增效作用的临床观察论文_雷秀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