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分析及工艺运用探索论文_陈乾发

煤矿开采技术分析及工艺运用探索论文_陈乾发

四川川煤华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小宝鼎煤矿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要: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之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更多的开采技术工艺,促进了煤矿企业快速发展。本文首先指出我国煤矿开采特征和技术现状,然后介绍了新型开采技术及工艺运用,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开采特征;技术工艺;经济效益

我国煤炭的赋存条件复杂,要想提高开采效率,就必须实现技术创新。目前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相对落后,煤矿企业应该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提高生产效益,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以下结合工作实践,针对采煤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1.我国煤矿开采特征和技术现状

1.1 开采特征

第一,开采条件复杂。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不同煤层的开采条件也不同。从全国煤矿的开采工作来看,具有厚度大、表土薄、埋层小、富集性低的特点。正是由于开采条件复杂,为开采技术和工艺的提出创造了条件。第二,办矿制度多样性。当前我国煤矿的形成,采用不同的体制,因此这些煤矿企业的经济特征也不一样,必须制定合适的开采技术。第三,开采技术多元化。煤炭开采是煤矿企业的工作重点,其中露天开采的比例低、井下开采的比例高。虽然我国煤炭开采实现了机械化,但相比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煤矿的地质条件复杂,对于开采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开采技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1]。

1.2 技术现状

从整体来看,我国煤矿开采技术水平不一,既有人工采煤、也有机械化生产。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尝试放顶采煤技术,出现了高产高效大型矿区,年产量达到500万吨,例如阳泉煤矿、潞安煤矿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综放开采工艺、防火技术、降尘技术等相继出现,提高了矿井作业的安全和效率,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一矿一面、一矿两面为例,采煤、放煤、运输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了远程监测目标,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

2.新型开采技术及工艺运用

在传统煤炭开采作业中,常用的工艺技术包括走向长壁开采技术、刀柱式开采技术、放顶开采技术、保护支架开采技术、水力开采技术等。以下介绍几种新型开采技术工艺,主要用于特殊条件下的煤层开采作业。

2.1 围岩控制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在煤炭开采期间的关键点如下:一是分析岩层操控工艺的优惠成本,二是监测顶板变化,三是分析支架和岩层之间的关系变化,四是避免撞击地压。具体到开采作业中,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岩层操控工艺,提高开采效率,保证开采作业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其次要利用力学专业知识,和开采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煤层的地质、开采情况进行探讨。再次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来增强顶板的稳定性,优化作业流程,解决价格高昂的问题。最后要改进监测方案,实施顶板动态监视,采用智能监视装备,向体积小、操作简单的方向发展。

2.2 减沉开采技术

该技术包括充填开采、条带开采两种类型,根据开采实践,单纯实施条带开采,不仅开采效率低,还会造成煤炭浪费;单纯实施充填开采,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多,尤其是工艺流程复杂。对此,在关键岩层部位将充填开采、条带开采相结合,能提高煤炭开采效率,有效降低成本,避免地面沉陷。以膏体填充技术为例,填充物主要是煤矸石、粉煤灰,利用这些物质及时填充采空面,既能够达到减沉目标,又具有环保效应,实现了废弃资源再利用[3]。

2.3 地下气化技术

该技术的关键是利用地下煤炭的燃烧和控制,煤炭燃烧发生热化学反应,将煤炭转变为可燃气体,因此属于二次开采技术。该开采技术对作业安全的要求高,适用于地质条件恶劣、劣质煤含量高的煤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保水开采技术

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采用地面注浆技术能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一般来说,随着煤层的开采,会破坏上覆岩层,继而形成降水漏斗,影响地下水资源。地面注浆技术的实施,可以保护上覆岩层中的软弱岩石,此时断裂层闭合,形成的隔水带能避免地下水流失。

2.5 壁式开采技术

该技术具有连续作业的特点,能提高开采效率和产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我国核心煤矿渐倾煤层的存量和产量比例为1:0.85,但搜集率不足50%,利用壁式开采技术成为一个焦点技术。另外,渐倾煤层存量较深,开采量在核心煤炭中占比40%,主要就是采用长壁开采技术。就当前而言,充分采用放顶煤,虽然分层开采的应用减少,但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因为分层开采设备、中厚煤层设备能互相连用,施工中必须采用分层铺网技术,中下层则在网下开采。随着工艺技术发展、采煤设备更新,壁式开采技术的应用将更为广泛。

3.工程实例分析

3.1 煤矿工作面概况

以某煤矿为例,12391-1工作面为中厚缓倾斜复合煤层顶板,工作面主要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开采,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运输巷、回风巷两巷采用矸石墩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运输巷为梯形断面,长度为300m,采用锚网梁、锚索支护方案。工作面煤岩层平均倾角为14°,煤层平均厚度为2.94m,地质构造简单,对应地表地形为斜坡,沿煤层顶板破底掘进。

3.2 三下采煤技术的应用

近水条件下的采煤技术包括:①水体下综合开采技术,例如长走向小阶段间歇开采、试探开采、分区开采、等速开采等。②水体下预测分析技术,用来评价水体的类型和富水性,对覆岩破坏进行探测和预计,开展计算机模拟分析,设计安全开采深度,评价水体下开采作业的可行性和经济性。③承压水体上综合开采技术,例如条带开采、房柱式开采、分区隔离开采、短壁式开采等。④承压水体上预测分析技术,预计不同条件下底板采动裂隙带的深度,构建水压、矿压下的物理模型,确定长壁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尺寸,计算开采参数、开采煤柱强度、煤柱尺寸,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等。

为了保证作业安全性,技术手段主要如下:①地层沉降与变形探测系统,使用仪器如RPP倾斜仪、SONDEX沉降系统,能针对底层内部的横向位移、竖向位移、变形等进行监测,此外在露天开采损害治理中也有广泛应用。②地表移动测量技术,使用仪器主要是水准仪、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用来测定标准参照的高程、点位、轴线变化。③煤柱稳定性观测,使用仪器如精密测尺、钢弦频率仪、TXG-II型弦式传感器、HC液压测力计等。④地质透射雷达探测,使用仪器是EKKO探地雷达系统,在采空区探测、地裂缝探测、覆岩破坏范围探测、环境污染探测、地下管线探测等方面应用效果较好。⑤高分辨率数字地震探测,使用R24数字地震仪,用于采区补充勘探、煤炭资源探查、采空区评价、地质构造分析等方面。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煤矿的开采条件复杂、办矿制度多样性、开采技术多元化,必须针对开采技术工艺进行创新。文中从围岩控制技术、减沉开采技术、地下气化技术、保水开采技术、壁式开采技术出发,介绍了新型开采技术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三下采煤技术的应用效果,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参考文献:

[1]沈曰勇.煤矿开采技术理论及工艺运用的探讨[J].科学与信息化,2016,(20):49-50.

[2]凌红兵.煤矿开采技术的创新与应用[J].山西煤炭,2015,(4):88-89,92.

[3]牛魁只.浅谈煤矿采掘中的采矿工艺与方法分析[J].化工管理,2015,(27):158-159.

[4]张立朋,毕云龙.煤矿开采技术及其工艺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9):67.

[5]任世校.华北地区某煤矿固体充填开采投料井成孔技术总结[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2):15-15,120.

论文作者:陈乾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煤矿开采技术分析及工艺运用探索论文_陈乾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