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之管见论文_肖莹

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之管见论文_肖莹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林长春 130041)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141-02

急诊科护理具有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风险性强的特点,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复杂、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有时患者家属难以接受突发事件,难以理解病情变化,易发生各种护患纠纷。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应深刻体会到急诊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应能及早识别并防范各种护理风险,避免和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使患者得到积极有效的护理服务。

1.常见的急诊科护理风险因素

1.1 社会因素

社会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和优质的护理服务要求。患者要求良好的就医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态度。患者及其家属往往缺乏了解医疗护理的高风险和不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抢救和医疗护理效果期望,加之部分媒体片面放大医患护患矛盾,降低了广大民众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给急诊医护人员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1.2 护士因素

急诊科护士主要负责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护理工作,护士数量和素质的高低与护理风险有关。当护士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危重患者评估能力差,抢救工作制度,三查七对制度,危重患者管理制度等落实不到位,抢救仪器设备没有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不能熟练使用抢救仪器,救护技术不熟练,抢救不及时,医疗护理行为有章不循,服务态度生硬、沟通技巧不足等都会产生护理风险。

急诊科抢救大都是急危重患者,口头医嘱多,护士执行时,可能会因听不清而用错药,以致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或护士在执行完医生的口头医嘱后,未督促医生在有效时间内补记医嘱,致使在发生护患纠纷时无证可依,使矛盾激化。

没有及时全面记录抢救过程。忽视抢救记录,表现在不全面、过于简单、时间有错误、病情变化时未及时记录甚至涂改,一旦发生纠纷,不能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1.3 患者因素

急诊患者病情重急危,自身病痛折磨和家属陪护人员易产生焦虑情绪;疾病突发,创伤打击使患者角色突然转换,导致恐惧;家属对急诊知识知之甚少,手足无措加重患者心理紧张;患者的情绪挫折在心理上产生的负效应,稍有不如意患者及其家属情绪易失控,向医护人员发泄,易导致护患紧张。

1.4 急诊工作环境因素

职业环境的特殊性、社会偏见与不理解以及患者和家属不合作等的原因,急诊护理属于高风险职业。急诊科护士工作与生活压力较大,长期超负荷运转和生理不规律特点,可以降低工作效率,出现比其他科室更多的护理风险。不能及时收抢救和留观患者住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不够清晰的急诊室标识,不明显的夜间指示照明,可增加患者或家属的情绪反应,尤其是当护士不能及时满足其要求,对医生的服务不甚满意时,患者或其家属可能向护士发泄,引发纠纷甚或暴力事件的发生。

2.急诊科护理风险的防范

2.1 政府、社会和医院应采取的防措施

医院急诊科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生活场所,其工作秩序直接关系到诊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闻媒体应公正公平报道,加强正面宣传,普及医疗护理法律常识,创造文明行医文明就医的环境,弘扬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

医院各部门要支持急诊工作。急诊应布置合理,指示标识明显清晰,方便患者诊治和抢救。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其他原因所致批量患者就诊时,值班人员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医院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就各位进行抢救治疗。

2.2 提高法律和职业道德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护理工作与法律密切相关。尤其是急诊科护士开展的每项护理活动都与法律密不可分。对急危重病人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如果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漏记、随意涂改、字迹潦草、病情描述不确切,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医学术语不当、反应动态观察记录不及时、用药后果观察不及时、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都埋下了纠纷的隐患。因此要不断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培养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要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明确护理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权利和义务。

急诊护理要有高度责任心。护士担负着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使命,要全力以赴抢救患者,救治急危重症过程中责任心缺失可直接导致患者痛苦和生命安危,会因失去有效抢救时机而导致伤残或失去最宝贵的生命。所以急诊科护士要高度负责,保证急诊急救工作质量。

要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急诊科的急救药品、物品、设备要到位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要有专人管理。护士必须纪律严明,坚守岗位,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具有团队精神,在护理操作中循章守制,做好抢救工作。

2.3 提高护士的急诊护理技术

要加强对急诊科护士的专业化、规范化培训,选拔高学历、经验丰富的护士进入急诊科工作,并保证急诊科护士的数量和质量。急诊科护士要全面掌握急救理论知识,适应急救医学的发展,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理念,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急救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危重患者的急救技术,不断学习并掌握前瞻性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为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做好护理工作。

2.4 加强抢救仪器的管理

要认真做好各种抢救仪器的交接与管理工作,专人负责,班班清点,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抢救仪器和设备定位定点放置,性能完好,时刻处于备用状态。

2.5 注意核对医嘱,做好护理文件书写和记录

急救过程中多为口头医嘱,执行医嘱前护士应复述一遍,对药名相似的要多次核对,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护士应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要加强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的学习,书写和记录要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抢救记录上要准确记录患者入院时间、用药、抢救措施及时间,如患者发生病情变化要及时告知家属,如患者拒绝检查、治疗或住院要其说明原因并签字,保证病历记录的完整。

要制定抢救记录书写模板,及时客观、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要规范记录无意识、无陪护、无资金人员及110、120送诊人员的就诊时间、状态、采取的抢救方法、护理措施及效果,病情转归等,并按要求存档。

2.6 提高与急诊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技巧

急诊病人的病情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急诊护理过程中很多纠纷的发生与护患沟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利于患者的诊治与抢救,增强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主要是因护患沟通不足,不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忽视对患者的告知,不顾及患者在及家属的感受,使患者缺少信任感,从而引起不良情绪导致纠纷的发生。对急诊病人的沟通要不失时机且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切实为患者着想,使患者对护士有信任感、安全感,通过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心理压力,调动病人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沟通还可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提升急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又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获得最佳抢救效果。所以,要防范和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急诊科护士要做到语言规范,解释耐心,通俗易懂;切漠不关心,言语粗暴;要学会倾听,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就医软环境。

综上所述,预见性评估急诊科护理风险因素识别并采取积极有效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防范对策,可以产生良好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慧.急诊护理风险及危机管理[J].临床研究,2016,24(1):128-129.

[2]邱运红.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6,8(9):147-148.

[3]叶丽丽.急诊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5):141,147.

[4]冯夏冰.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与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102-105.

[5]李红峰,彦文娟.急诊护理风险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21(5):367.

论文作者:肖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3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之管见论文_肖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