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广厦建筑设计院 天津 300050
摘要: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和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这对于我国传统建筑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冲击。然而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沉淀后,现代建筑设计师们正逐渐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一些传统元素。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 5000 年的历史传承,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大批的精神或物质遗产,这些宝贵的遗产构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传统元素,这些传统元素为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灵感。建筑设计中的融入传统元素,不仅令现代建筑更具美感与文化内涵,也能将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更好的发扬光大。
关键词:现代建筑;建筑设计;传统元素
1传统建筑设计元素
1.1斗拱
斗拱的作用是对建筑工程进行支撑,同时传递荷载,在传统建筑设计过程中,斗拱主要设置在梁柱之间,能够有效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我国传统建筑中,斗拱是非常重要的构件,融入地方特色,可突出建筑风格,也能够美化建筑内部环境,在实现其装饰性作用的同时也发挥其使用价值。
1.2门窗装饰
门窗是我国建筑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人们对于建筑的第一感官印象。在我国传统建筑结构中,门窗是室内与室外相连接的重要通道,可以促进内外空气的流通,净化室内环境,而门窗的设置也能够体现出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向往。因此,在现代建筑中,门窗不仅是建筑的基础功能构件,而且装饰作用日益凸显,也可体现出其艺术性以及人文特色。
1.3屋顶装饰
我国传统建筑中屋顶装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将脊条、吻兽等立体感、造型感较强的装饰物设置于屋顶构架的连接位置,丰富建筑的内部层次;②通过屋瓦美化屋顶,传统建筑中屋顶形式主要有硬山顶、歇山顶、悬山顶以及庞殿顶等。
1.4衬托性装饰
我国传统建筑中,民间住宅建筑如寺庙建筑、皇家宫廷楼阁等,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相关装饰元素进行综合考量,如牌坊、台基和华表等,此类元素的存在可以营造一个壮阔且恢弘的氛围。具体来说,将牌坊设置于寺庙类建筑中可以营造一种静谧、肃静的氛围;台基多见于宫殿建筑中,显得建筑内部更加宽阔。
2现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传统建筑设计理念
2.1 天人合一理念
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中天人合一,被广泛的推崇。“天”指的是大自然,从建筑设计角度解读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要有机的融合起来,此理念和低碳建筑所提倡的理念存在诸多相符之处,设计人员除了在建筑材料方面入手外,还广泛的应用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充分的利用自然光,减少能源的消耗,通过调整建筑朝向与通风等,来设计建筑,实现夏季降温、冬季保暖的目的。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发挥树木资源的优势,实现建筑节能减排,以达到低碳设计的标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木结构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建设10万休闲旅游度假村,300万家农家乐,同时国家在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中,到 2020 年,预计木结构将占到全国新开工建筑面积 5%,将可以达到 6000~8000 万m2左右,木结构市场空间巨大。
2.2 中庸思想
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庸思想,这点从建筑整体布局得以体现,建筑布局讲究匀称,建筑风格和建筑整体气息相互适应,注重整体风格与效果。从现代建筑结构形式来看,对于中庸理念的继承是不断增强的,建筑布局注重匀称,在色调搭配上,同样也展现中庸思。以贵州民族文化宫为例,其主楼汲取了贵州侗寨鼓楼轮廓曲线的神韵,为三叉弧形堵式建筑,前弧形面有机衬托毛主席塑像,大楼六个面的每一面形状都构成“山”字形,建筑造型着力强调贵州、民族、文化三个内涵,颇具贵州地域及民族色彩。
2.3 弹性设计理念
此设计思想是可变化的,能够满足各类需求。在传统建筑设计中,贯穿了弹性设计理念。弹性设计思想不局限在建筑建造的过程中,也围绕建筑使用周期,甚至还体现在建筑物拆迁改造环节。弹性设计思想应用在空间结构设计中,重点研究周围环境,力求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基于此设计理念,建筑物功能与空间变化等要素是不断变化,是随着环境变化与主人变化来调节的,能够最大限度上为居住者提供需求,适应社会发展与主观需求。此设计理念涵盖了建筑物选址与选材等,并且在建筑空间设计与功能设计等方面,也有所涉及,以便利人们生活为主,能够极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
2.4 虚实相生理念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虚实相生是重要的观念,无论建筑内部空间结构与形式如何变化,其始终是建筑空间的基本组成单元。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庭院,充分的体现出人们对更为广阔空间的向往,通过引入自然空间,通过虚实转化,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将人造空间给引向自然空间,实现有无转化,能够使得庭院建筑更加具有活力。
3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应用
3.1中国风设计
(1)北京香山饭店
外部造型简洁朴素、具有亲和力;建筑色彩以白、灰、黄褐为主,四周被古木、流水、碧荫、红叶所包围,包括建筑内的小品装饰、家具设计,都像是用青砖填写在粉墙上的《忆江南》,残雪、白墙、翠竹、庭灯、苍松、铺装。宛如江南小镇。设计师想通过建筑来传达自己的文化。
(2)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国家馆造型雄浑有力,犹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代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的中国红来展示民族形象;极具中国特色的外形设计“东方之冠”,彰显中国的精神风貌;斗拱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斗拱的运用,可以更巨象的表达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气势恢宏的世博会中国馆,阐释着中国特有的建筑美学,传达着浓厚的中国文化,书写着亿万中国人的开放情怀,展现出城市发展的中华智慧。
3.2间舍设计
间舍的设计概念来自于中国地方建筑文化中的“间”。建筑所在的地方文化中,有一种常用的建筑空间基数单位—“间”,一“间”代表一个宽度大约3米3至3米6的空间尺度,而这个“间”不仅代表一个空间使用的基数单位,也与地方传统建造形式强烈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设计开展之前,业主已经确定建造11间作为给定要求。这样在开展设计之初,一个坡屋顶的,11“间”的模数,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大屋成为给定的条件。现代整体的建筑设计中大量运用虚实对比和韵律变化以及空间序列的灵活安排。使整个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没有夸张的结构与张扬的外表,建筑外立面由表面光滑 600mm×600mm 芝麻白花岗岩构成。铺设时呈单块对齐、正交排列方式,突出外表皮的整体性,真实地体现一体化干挂构造的内在逻辑。墙角处进行了弧形转角处理,有效地软化了建筑立面的生硬感,使各立面平滑过渡,形成立面效果更加整体和流畅。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往单调的建筑风格已经不能有效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只有有效的在建筑设计中荣辱与传统文化元素,才能推进建筑行业实现本土化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现代建筑设计中缺乏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原因,以及怎样科学的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希望全面有效的加强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丁可.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应用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 ,2016,(6)
[2]梁佳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J].工程技术研究 ,2016,(5)
[3]刘成林.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语言的传承与交融[D].济南:山东大学,2015.
论文作者:朱博文 司徒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建筑论文; 传统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元素论文; 设计理念论文; 斗拱论文; 中国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