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供需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需论文,粮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过去、现在粮食供给的状况及生产潜力分析,论述了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粮食供需关系进行预测,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战略。结论是:我国未来粮食供需将日趋紧张,品种结构失衡会不同程度出现,但不会出现大的缺口。
关键词 粮食 供需 预测 供给 消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也是世界上粮食消费量最多的国家。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消费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19%,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和消费量的50%以上,我国粮食自给率一个很小的变化就足以给世界一个很大的冲击。因而,研究我国粮食供需情况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不仅是国内的问题,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粮食需求增加和土地减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可预见的现实,从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来看,总供给减少的危险是存在的,即使总量能平衡,由于品种失衡造成市场供需不对应的危机同样存在。而且从当前和进一步的发展趋势上看,种粮与种植其他作物的收入差距很难缩小。因此,我们的粮食状况将越来越严峻,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1 我国粮食供需发展历史趋势
1.1 供给
1.1.1 总体趋势
从1979年到1994年,我国粮食的产量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①1978—1984年,这一时期主要由于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使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40730万t。②1985—1990年,此阶段大致经过了两个波动周期,周期长度为3年。第一周期1985年到达谷底,1986年初步回升,1987年回到这一周期的峰顶;第二周期1988年降到谷底,1989年初步回升,到1990年上升到最高点。③1991—1994年,此阶段粮食生产状况变化不大,增长率分别为-2.5%、1.7%和3.1%。从分析中可以看到,粮食的生产周期性是存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幅度将越来越小。
图1 1978—1994年我国粮食产量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1.1.2 结构变动
(1)品种结构变动 70年代初期,粮食作物的生产结构大体是,水稻的比重为29.14%,小麦占21.99%,大豆占6.12%,玉米占14.21%,其它粮食作物占28.5%。这一阶段,由于南方推广双季稻及改善灌溉条件,水稻种植面积有了较大的增加,北方由于缺水而限制了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80年代初期水稻和大豆的种植面积稳中有增,水稻的比重为29.23%,基本保持70年代初期的水平,大豆也是如此,比重为6.91%。唯独小麦增加较快,发展到25.54%。这与华北平原改善中低产田的生产条件,增加灌溉面积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畜牧业的发展,玉米已由原来的口粮作物转变为口粮与饲料粮兼用作物,因而发展很快。60年代初期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重仅为7.66%,80年代初期则增加到16.48%。在产量比重中,稻谷和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65%,玉米占17%。总的来说,1978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各品种结构和种植面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8年我国主要作物大豆、玉米、小麦和水稻的播种面积比为1∶2.79∶4.08∶4.82,1994年这一比例则变为1∶2.29∶3.14∶3.27,大豆的播种面积明显增加,水稻和小麦的播种面积则有所减少,玉米的面积略有增加。由于玉米单产的大幅度增加,玉米播种面积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2)地区结构变动 由于我国整个经济形势和种植面积的变化,各地区的粮食结构发生了如下变化:
①南稻萎缩。与北方旱粮基本呈增长趋势相反,近年来南方稻谷生产趋向滑坡,已成为全国粮食总产量徘徊不前的主要因素之一。自1984年以来,我国稻谷生产已发生过5次减产。如1993年与1992年相比,粮食总产量下降789.4万t,其中稻谷总产量下降747.7万t,南方14个省份粮食总产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由1989年的58.3%降为1993年的52.7%。
②粮食重心北移。北方粮食生产趋增,南方粮食萎缩,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是:全国粮食重心北移。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南方粮食虽然在全国粮食格局中占有主要地位,但其地位已开始下降;而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粮食地位逐步提高,增产幅度达35%;黄淮海地区粮食增产幅度也达15.7%,粮食总产在全国的比重上升到28.5%。从1990年到现在,黄淮海和东北地区更进一步形成全国商品粮源的两大基地。
1.2 需求
1.2.1 直接需求
直接需求主要指口粮消费。粮食属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消费中呈刚性反应,与人口数量的增减成正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粮食的消费也不断增加。据统计,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末至“六五”计划期末的28年中,人口增长了61.7%,粮食消费量增长了1.05倍。1986年我国人均年消费口粮已达2.kg,全年总人口消费粮食达27065万t。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进一步完善,我国人们的粮食消费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4年以来,由于人们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口粮的消费明显减少,而猪牛羊肉、家禽和水产品的消费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城市居民增长幅度较大(见表1);但是,从上表我们也可以看出,从1984年到1994年期间内我国农村口粮消费并没有明显的减少,相反,在1993年却回升到1984年的水平,达266.0kg/人,这说明,我国农民的消费结构在近10年来并没有改变;与之相对应,我国城镇居民口粮人均消费却明显降低,最低的一年1993年,只及1984年的68%;肉类消费增加,1991年比1985年提高了18%;家禽人均消费1992年比1984年提高了59%,是增长最为明显的食品;水产品1994年比1985年也增长了21%。由于动物性食品、其它副食品消费量的增加,使粮食的消费总量也随之增加。
表1 1984—1994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量 (kg)
*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1.2.2 间接需求
我国粮食的间接需求主要是指饲料粮,此外还有工业用粮、留种用粮等。据统计,1978—1993年我国粮食消费中,饲料粮的比重由12%上升到27%,并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这主要是人们食物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考虑到草场建设和草山草坡的利用以及发展淡水养殖仍受一定条件的限制,牛、羊、禽、兔等以草食为主的家禽和鱼类的饲养比例虽然有一定提高,但猪肉仍占很大比重,因此,养猪饲料粮和其它家禽、水产对饲料粮的需求都将显著增长。另外,作为农村主要动力之一的役畜,其所需饲料也是饲料粮的主要组成部分。据预测,合计动物性食物生产和役畜的需求,到2000年约需饲料粮18977—24189万t。其次,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时,粮食用于副食酿造、酒类、饮料和饮食行业方面的数量很少,每年只有500—1000万t,仅占人均全年粮食消费总量的2%—3%。
2 影响粮食供需的因素和未来变动趋势
2.1 耕地面积
由于粮食单产在一定时期内很难突破,因而耕地面积的多寡,成了影响粮食产量的首要因素,进而影响到粮食的供需关系。从表2可以看出,自从1980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基本呈减少趋势,只有1990年出现了增长。由此可见,我国耕地面积的形势是相当严峻的。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粮食总产量的急剧减少。由于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不健全和进出口的不规律性,导致一旦粮食减产,就会带来粮食价格上涨,使供需很难达到平衡。因此,要保持我国粮食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除了攻单产,最重要的就是尽可能稳定耕地面积。但是,鉴于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和工业占地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如果按每年耕地净减少量为20万hm[2]来计算,那么到2000年耕地面积将减少到9371万hm[2]。
表2 1978—1994年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10[3]hm[2]
* 数据来源于《95’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2.2 水资源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农田灌溉,一直是我国农业增产和粮食稳定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建国以来,国家在农田灌溉和排水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多数省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约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2/3,灌溉面积增加很快。1949年全国灌溉面积为1593万hm[2],到1980年已扩大到448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5%,年平均灌溉面积增长率为35%。但由于配套措施未跟上,灌溉效益未充分发挥。1980年,灌区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3,单产比当年全国平均产量高35.8%。灌溉面积的多寡一直是影响粮食总产的因素之一,1989年以前,灌溉面积始终没有突破4500万hm[2]的大关,1990年灌溉面积有了新的突破,达4740.3万hm[2],比1989年增长了5.53%,相应的同年粮食总产也增加了9.49%。根据分析,从1949年到1984年,粮食由1.13亿t增加到4.07亿t,灌溉面积由1593万hm[2]扩大到4487万hm[2],即每增产1亿t粮食需要扩大灌溉面积984万hm[2]。依此测算,到2000年,若要生产5亿吨粮食,则需要再扩大灌溉面积,即全国灌溉面积应达到5471万hm[2]。不过,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而灌溉有效利用系数只有30%~40%。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利机械功能,提高有效利用系数,是我国保持有效灌溉面积、稳定增产的前提,当然,尽量提高水库库容量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2.3 农村劳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的进步、粮食作物新品种的推广以及化肥的大量施用,使有限的土地上再也容纳不下过多的农村劳动者,因而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批流动,总体上粮食的产量并没有因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而减少,相反却在不断的增加。虽然在沿海的一些比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了弃耕的现象,但只是极少的一部分。1978年到1994年我国农村人口增长了14%,农业劳动力增长了14.9%,同期粮食总产提高了46.1%。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我国农村劳动力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比重逐年下降,由1979年的93.7%下降到1994年的73.2%,并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如按每年下降1.5个百分点计算,到2000年这一比重将会变为65%左右。由于农民中从事非农产业人数的急剧增加,而市场上粮食的商品率只占生产量的30%左右,这势必加大商品粮的供给压力,并进一步扩大粮食的供需矛盾。
2.4 价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呈现的是一种全面上涨的趋势。由表3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1995年,五种粮食价格指数都达到了5倍以上。并且粮食价格的上升速度有加快的趋势,除了大豆价格指数上涨速度由快变慢、上涨幅度越来越小之外,其余几种粮食产品价格增长速度都越来越快,上涨幅度也越来越大。
表3 1978—1995年粮食收购价格分类指数变动情况(%)
* 数据来源: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
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可以调节粮食供求和引导生产。价格成为制约粮食生产或供给的主要因素,提高价格可以有效地刺激粮食生产或供给的增加,但是,不能不看到粮食生产或供给对价格的调节反应越来越迟钝,价格对粮食生产或供给的刺激力度在逐渐变小。
对于收购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首先,收购价格的提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粮食的生产,提高粮食的产量(见表4),不过,由于粮食的收购价格一直是由国家控制,市场的因素很小,所以在我国的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粮食越丰收,农民收入就越低的不正常现象,如1990年我国粮食增产9.49%,而收购价格只是上一年的93.2%,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粮食总产的提高。其次,粮食零售价格对粮食的商品量的影响是相互的。粮食商品量的增加,势必要降低粮食的零售价格;而粮食零售价格的提高,也会促进农民卖出更多的粮食,从而增加商品量。如1990年由于粮食商品量增加了15.3个百分点,导致零售价格下滑了6.5个百分点,1991、1992年两年,商品量分别减少了2.57%和2.86%,同期粮食零售价格上涨了20.7%和39.2%。总的来说,粮食收购价格对粮食总产呈弱波趋势,而粮食零售价格对商品量的影响却呈现出较强的趋势。
表4 1981—1993年我国粮食产量与价格变动*
* 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2.5 国家投资
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大问题,而农业问题的核心是粮食问题。80年代以来,我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欠帐太多。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在国有基建总投资中的比重:“一五”时期为7.1%,“二五”时期为11.3%,1963—1965年经济调整时期为17.6%,“五五”时期为10.5%;进入80年代以后则迅速下降,“六五”时期下降到5.0%,“七五”时期进一步下降到3.3%;为了扭转农业基建投资不足的状况,1989年以后财政增加了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进入90年代以后,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有所提高,如1990—1992年分别为3.9%、4.0%和3.7%;1993年农业基建投资比重下降较多,只有2.8%。而1994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绝对量虽有所增长,达到160亿元,但占国有基建总投资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到2.5%,为历史上的最低点。由于投资比重连年下降,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带病运转,抗灾能力明显下降。在现有全国8.4万座水库中,带病运行的占1/3,灌区工程基本完好率仅有30%,每年减少有效灌溉面积20多万hm[2]。虽然国家财政的农业支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1978年、1980年农业支出分别占财政总支出的13.6%,12.4%,从1984年到1993年之间,这一比例没有超过10%,1994年略有回升(10.7%),这说明我国政府已越来越重视农业,这一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
3 未来趋势预测及平衡
根据上述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和需求因素的分析,我国未来的人口在2000年达到13亿,2010年为14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8%—9%的速度递增。在此前提下,我们首先对我国未来粮食供给量采用了增长率历史趋势外推法、生产函数法进行了预测;其次又采用历史趋势外推法、相关地区人均消费量比较法和D=P+eS(D代表粮食需求增长率,P代表人口增长率,S代表人均收入增长率,e代表粮食需求的收入弹性)的需求预测方法,综合得到如下结果:
3.1 粮食需求
3.1.1 口粮需求 根据上述分析,在粮食需求构成项目中,主体部分是口粮需求和饲料需求。到2000年我国人均口粮消费需求为223kg,到2010年为214kg,分别比测算起点(1991年时点即1990、1991和1992三年平均)下降1%和5%,减少2kg和11kg。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2000年比测算起点增加4kg,达到246kg,2010年比2000年减少3kg,达到243kg;城市居民人均口粮消费远少于农村,且呈持续下降趋势,2000年达177kg,比测算起点减少1kg,2010年为174kg,比测算起点减少4kg,居民口粮消费的主体仍是大米,2000年人均消费大米92kg,其中农村104kg,城市69kg;2010年人均消费大米减至90kg,其中农村106kg,城市68kg。大米口粮消费份额略呈上升趋势,这种上升趋势是由农村人均大米消费量增加推动的。由人均口粮需求和人口数量可以计算出全国口粮需求:2000年全国口粮总需求2899亿kg,其中大米需求1196亿kg,占41.3%;2010年全国口粮总需求2990亿kg,其中大米需求1260亿kg,占42.1%。
3.1.2 饲料需求 饲料需求是由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水平和饲料转换率决定的,虽然饲料转换率是上升趋势,但这种趋势在可以预见的5—15年内是不明显的。因此,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量的增加,就刚性推动着饲料需求的倍数增加。测算结果表明,到2000年我国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水平决定的人均饲料需求量为84.6kg,比测算起点增加18.8kg;到2010年我国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数量进一步增加,人均饲料需求量增至113.8kg,人均饲料需求增加30kg。所以,我国人均饲料需求的增加将是一个不断加速的趋势。由人均饲料需求和人口数量可以算出全国饲料总需求:2000年全国饲料总需求1190亿kg;2010年全国饲料总需求1680亿kg。饲料需求与口粮需求保持了一定比例关系。2000年人均饲料需求为人均口粮需求的37.9%;2010年人均饲料需求为人均口粮需求的53.2%。
3.1.3 其他需求 测算结果表明,全国粮食其他总需求分别为:2000年为611亿kg粮食;2010年为644亿kg粮食。
3.1.4 粮食总需求 ①需求总量:2000年粮食需求总量为4700亿kg;2010年粮食需求总量为5330亿kg。若把贸易粮折合成原粮,则2000年粮食需求总量为5320亿kg;2010年粮食需求总量为6030亿kg。②需求结构:2000年的粮食需求总量中,口粮需求占62%左右,饲料需求占23%左右,其他需求占15%左右;到2010年,口粮需求下降到55%左右,饲料需求上升到32%。
3.2 粮食生产
用前述方法测算表明,按照90年代初期的趋势发展,到2000年,我国粮食的总生产量(原粮)可以达到4700亿kg左右;到2010年,可达5350亿kg左右。在封闭型经济假定下,我国的粮食供求缺口2000年为8%左右,绝对量为400亿kg左右;2010年同样为8%左右,绝对量为450亿kg左右。
具体地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方案进行预测:
3.2.1 低方案 假设条件是:耕地面积继续保持每年500万亩的速度减少;国家农业基建投资每年以1%的速度递增;粮食价格上涨略低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根据以上条件,我国粮食生产从1994年起,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200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可达48669万t,粮食缺口可达4531万t;2010年粮食总产可达53761万t,粮食缺口达6039万t。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
3.2.2 中方案 前提条件为:耕地面积不变;国家农业基建投资保持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粮食价格上涨与生产资料价格增长持平。根据此方案计算,粮食总产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以1994年为起点),到2000年我国粮食总产为51620万t,粮食缺口为1580万t;2010年粮食总产可达58327万t。缺口为1973万t,此种情况为最可能发生的一种情况。
3.2.3 高方案 此方案的假设条件为:耕地面积保持不变;国家农业基建投资保持每年3%的增长速度;粮食价格上涨速度高于生产资料价格增长速度。由此可推算出,到2000年我国粮食总产可达54714万t,届时可有余粮1514万t;2010年粮食总产可达65407万t,可有余粮5107万t。这是最为乐观的估计,只要条件具备,此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出现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中国不仅不会成为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更不会把世界粮食市场买空。但是,粮食供给的缺口却极为可能出现,只是大小的问题,因而尽快建立起粮食安全储备体系,既可减少由于盲目进口而带来的外汇支出,又能有效控制粮食的进口量。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粮食的生产状况受政策的影响很大,如果在今后适度增加农业投资,尤其是增加农业科研投资,鼓励农业科研人员积极进行重大课题的攻关,只有在粮食单产上有重大的突破,才会使粮食可能再上新台阶,使我国粮食的供需关系紧张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 国家计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委托项目《21世纪初期我国粮食供需预测》的课题内容。
标签:耕地面积论文; 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灌溉农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饲料机械论文; 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三农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种植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