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结构工程的快速发展,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成为保证土建结构工程质量的只要指标,本文结合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提高土建结构设计的安全水准、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使得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更加优良,以便于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关键词: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耐久性
引言
由于在整个建筑工程的电力系统中,给排水、通风以及土建设计等多环节在建筑工程中有相关体现。而土建设计在整体的工程建筑中尤其重要,更事关整体工程的质量状况,不同的建筑设计也会对之后的工作环节产生相应的影响。所以,要正确认识到土建结构的安全耐久性在建设结构整体施工中的重要地位。
1我国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现状分析
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质量标准要比国外的低很多,各种灾害、载荷量及环境安全性指标都很低,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构成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由于我国对这方面的问题不够重视,使得土建工程安全性及耐久性具有很多的问题,我国现在土建结构工程的灾害应对能力很弱,这是我国现在土建行业十分薄弱的环节,无法适应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方面的要求。我国的土建结构设计和使用中还有很多的问题,有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就会有偷工减料、私自降低建设标准的问题,使得工程建设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在土建设计的时候,只考虑工程的实际需要,不会刻意的去考虑土建结构的使用寿命。土建施工时过度的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却不重视关于混凝土质量的检测指标。土建工程施工时会出现设计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一般都是由施工人员的经验进行解决,而没有科学的依据,使得施工中存在很多隐患。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有时会牺牲混凝土的合理养护加速施工,使得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得施工的质量无法保证。最重要的就是土建工程施工没有规范的标准体系,使得土建工程施工安全性和耐久性不能做到有法可依。
2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各种作用下结构防治破坏倒塌、保护人员不受到伤害的能力,是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水准直接影响到结构安全性,与结构的正确使用也有很大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合理设置和运用。
2.1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因素是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的载荷量,规范规定的载荷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对于载荷分项系数就是计算载荷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对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就是计算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
2.2结构的安全耐久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主要是对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的要求,对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的基本不考虑,由于钢筋锈蚀、混凝土腐蚀等情况导致结构安全事故,严重的影响结构安全的承载能力,所以应重视耐久性问题,我国规范的耐久性的要求比国外的规范低很多,这样是不利于耐久性与结构的使用寿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建结构的耐久性
3.1土建结构耐久性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一般都是以单一的强度作为衡量标准,使得水泥工业对强度的不适当追求,使水泥细度增加,这样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十分不利,我国的水泥质量的检验低于规定要求。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进行足够的养护进行保证,我国的工程建设只是追求速度,甚至有些工程短时间内建成会有大量的媒体进行吹捧,工程很可能导致需要大量资金进行维修,在外国提前完成工程施工会被处罚。由于现在环境的不断恶化,如废气、酸雨等问题,使得土建结构的耐久性降低。
3.2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
对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是十分重要的,工程投入使用以后应进行定期的检测与维护,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规范不完善,所以应从法律角度确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定期检测,现在我国有很多土建工程需要进行诊治,还有很多已经建成的违章工程需要进行评估,现在我国各地已经有很多从事工程诊断、治理与加固的队伍,并且发展十分迅速。对于从业人员应完善注册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制度,在管理体制上给予规范。
4提高结构工程安全与耐久性的措施
4.1提高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意识
对于风险后果上映提前预测,制度的计划与方案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有关部门应对土建结构工程检修定期检测监督,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注册制度进行认证,加强监督管理体制。
4.2建立土建结构设计的安全水准
应该重新考虑土建结构的风险,在建筑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上,加强建筑物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对于不同地区的建筑物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最主要的是要完善技术标准,倡导科学管理,为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4.3构件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措施
对于土建设计管理部门应该对工程的耐久性进行重点审查,明确工程的检测和维护修理制度,主管部门在设计荷载标准值和承载能力安全度的设置水准上收集不同意见,推广可靠度方法于各类设计规范应实事求是。
4.4建立定期的检测和维护修理制度
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以后应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我国对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的设置水准很低,对于建成的工程没有定期的检测要求,所以对土建结构的检测和评估要在管理体制上给予规范,土建工程的投资上应加大维修费用。
5对结构设计规范概率可靠程度设计的具体方法
在国家建委与建设部门出台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背景下,国内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对传统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予以摒弃,而将概率理论作为重要基础,采用了可靠度的设计方法。现阶段,规范当中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将国际范围内的标准ISO2394作为重要基础,在科技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情况下贯彻并落实。而在土建结构工程设计规范中引入可靠度设计方法,已经被当成重要的发展方向,然而工程项目内部的看法并不统一。国内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当中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即便工程设计领域中有所争议,但在学术界却将其当做主流,但同样也有提出质疑的情况。认可可靠度设计方法的专家认为,这种方法的运用真实地呈现出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可靠度方法在定义安全度概率方面要比定值安全系数更为科学与合理。但需要注意的是,概率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仍需要予以完善和改进。而不认可可靠度设计方法的专家则认为,土建结构设计规范面向的对象属于复杂性群体,类型多种多样,所以,在安全度方面,应对不确定性以及不确知性进行综合考虑。可靠度方法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其并未对土建结构设计安全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却导致安全概念混乱性较为明显。针对工程项目技术工作人员来讲,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程度在使用可靠指标与虚假失效概率进行表达以后,明晰性严重缺失,而是更为模糊。由此可见,可靠度方法的运用效果并不比安全系数理想,后者将安全储备作为重要基础,采用度量方法更加直观,最重要的是对工程项目安全问题的处理较为便利。
结语
为了改善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应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发挥学会、协会在技术标准编制、修订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淡化技术规范条文的强制性质,以便于适应不同地区的环境地质和经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使得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孙蓉.浅议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J].科技风,2009(02).
[2]郭大平.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
论文作者:王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土建论文; 结构论文; 耐久性论文; 工程论文; 安全性论文; 我国论文; 方法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